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翻译中社会文化语境制约下的语义偏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文化语境对语义内涵有制约作用,是读者建立文化系统关联并进行语义理解及迁移的重要保证和现实基础。翻译中语义的迁移也不是简单的移植过程,而是基于语境的再创造,即在对目标语读者的文化认知框架预测的基础上,进行以引申为机制的语义偏移。语义偏移分别表现在主题关联、文化意象处理、思维习惯差异、价值观差异、语义空缺等方面。翻译中的语义偏移是在语言间产生动态对应的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2.
在语言文化交际过程中,中英文化语义迁移的许多不同表现无时不在影响人们的交际效果,特别是它们之间的负向迁移更是人们交际的障碍,这一点应该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认真探讨汉语和英语文化交流过程中的迁移现象,对于认识英汉文化上的差异,避免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回顾语义韵与语料库证据及直觉的关系,从语义韵的隐蔽性、语义韵研究视角的混淆性、语义集合划分的主观性入手,认为语义韵的发掘是否依赖语料库证据取决于被考察词项的语义韵透明度,要克服研究方法上的缺陷必须运用历时语料库展开对语义韵的历时研究。另外,应正视直觉在语义韵研究中的积极作用。未来语义韵研究的发展趋势是从描述性转向解释性,从共时性转向历时性,从单模态转向多模态。  相似文献   

4.
以往词语搭配研究多从语法角度进行,对搭配词的语义特点关注不够。基于对"开合类"单音动词与受事名词搭配的考察,提出多层面分析动名词搭配中名词语义特点的方法。该方法主张基于大规模语料库考察动名词搭配时,应先自下而上概括名词的语义类,再从语义类、词、义位三个层面分析其语义特点。  相似文献   

5.
陈俊林 《宿州学院学报》2007,22(6):53-55,60
本文通过对《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一译文的研究发现,借用迁移主要发生在语义及句法上,尤以句法迁移为显著。文学翻译者应警惕借用迁移的发生,努力避免翻译腔,使译文实现最佳可读性。  相似文献   

6.
类典型论对西方当代语言研究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研究类典型论应首先对比分析类典型论与传统语义范畴观的区别 ,从语义关系和认知层次两个角度评析类典型论的理论价值 ,类典型论这一概念有助于解决传统语义范畴观的逻辑难题 ,有助于认识推理这一复杂的思维过程  相似文献   

7.
语言学家发现词汇可以按它们语义的联系性加以分类组合。语义场理论即为这种联和性提供了证据。掌握语义场内词素之间的关系将大大有助于我们研究、表达意义,并对于外语学习和教学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8.
语句由事件本体主旨词汇与语句内其它轴组合词汇依语义关系而构成。句内词汇间语义相关性有种属和关系两类。两类语义相关性表现为:主旨词汇意义指向管束轴组合词汇句内意义;轴组合词汇依主旨词汇语义指向相互管束彼此语义。其相关性形成语义网。本体主旨词汇是网的“纲”,轴组合词汇是网的“目”,语义网行使对网内词汇的语义管束。分析语义网的类型和语义管束,是研究语句结构、词汇意义界定和翻译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语言习得中,母语迁移现象客观存在。母语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在英语习得过程中,汉语的正迁移主要包括极少数情况下拼音与英语音标相似而造成的正迁移和非语言层面的正迁移;负迁移则主要表现在语音、语法、语义等三个方面。学习者应充分利用正迁移,尽量避免负迁移,使英语习得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0.
母语作为学习者二语习得的首要工具对外语习得有着重要影响,这种影响通常被称为母语迁移。母语对外语学习的迁移通常表现在语音、语义、语法和语用等方面。当母语促进外语学习时为正迁移,反之,为负迁移。语言迁移现象对外语教学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从母语迁移现象入手,分析了母语迁移的各种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克服母语负迁移和促进外语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动结式形式简洁,语义关系却很复杂,是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的重要研究课题,也应该是计算语言学中值得研究的对象.本文旨在对其中一个大类,即"V+ADJ"类型,进行梳理研究,将其归纳为6种不同的范畴模式,然后重点讨论了它们的表层语义结构,并根据语义指向的不同,表达为相应的语义网络.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讨论如何判断英语句子的否定对象,澄清一些理解误区以及汉译时怎样按照汉语习惯进行否定重点的转移翻译。  相似文献   

13.
根据不同的标准将"或者"的语义关系分为相容语义选择关系和不相容语义选择关系;显性语义选择关系和隐性语义选择关系;并列语义选择关系和递进、转折、假设语义选择关系;追补性语义选择关系和非追补性语义选择关系。鲁迅选择"或"和"或者"来表达各种语义选择关系的语用根据:一是讲究音节的匀称与和谐;二是讲究思想感情表达的准确和细腻。他还非常准确地运用了"或"、"或者"来构成对偶、排比等修辞格。  相似文献   

14.
口译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语言间的信息传递过程,涉及到译员解码和用译出语再编码。根据信息传播理论,信息的传播质量受物理和语义噪音的干扰。在英汉口译中,语义噪音干扰了译员对原语的言内、言外信息解码的准确性。要最大程度排除语义噪音的干扰,译员必须提高跨文化意识,做到从源语文化的角度解码信息;加强语境的识别能力,在具体的语境中识别语义,排除语义噪音干扰;树立语域意识,提高预测能力,降低语义噪音的干扰。  相似文献   

15.
拟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框架中,尝试从隐喻化-主观化角度来探寻英、汉语中“听”-“听从/听取”-“听任”;“不听”-“不听从”-“不允许”语义转移的产生机制及理解机制,以求增强我们对于语义相关度与语义变化的普遍理解。同时提醒人们不应忽视与作为共性的隐喻化-主观化过程共存的各社会文化、民族心理的差异性调节。  相似文献   

16.
翻译过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即对源语文本信息的整合与转换。尤金·奈达的信息传译理论在文学翻译的英译汉过程中颇有帮助。其理论认为,信息的传译就是在对语言的语法和语义做出分析,即信息分析之后的重组信息过程。而习语的传译、喻义的传译、泛指语义与特指语义的传译、赘语的处理、语义成分的重新分布、上下文的增补等六个方面的语义调整和话语、句子、单词的结构调整是保证信息分析准确有效的双重安全卫士。  相似文献   

17.
本文着重讨论英语否定词的不同位置对句子意义产生的不同影响,进而讨论英汉否 定用法的差异,如何判断英语句子的否定对象以及汉译时如何进行否定重点的转移。  相似文献   

18.
在综合分析国内外最新文献的基础上,针对目前纯工质在水平内螺纹管内流动沸腾强化换热特性的实验研究成果和现状,进行了综述;讨论了几何尺寸,质量流量,热流密度和蒸干度对换热系数的影响;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相似文献   

19.
依据系统功能语法定义的六种过程类型和“过程函数”(过程=限定+事件),过程的核心构件就是事件,因而存在六种过程(物质和意识、言语和行为、存在和关系)就会存在六种事件(物理和心理、言语和行为、存在和关系)。在复合过程中,一种事件构成另一事件的事态,引起事态化现象。事态化的结果形成两种类型的实际事件使用角色,即过程事件和事态事件。研究过程,事件是焦点;研究事件,事件之间的事态化组合是焦点。本研究聚焦物质事件的事态组合,分析物质事件内部的分化和重组,并且采用英国国家语料库(BNC)作为语料来源,以BEGIN为例进行实证演示。希望借此更加深入地探究事件的功能语义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