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民族论坛》2012,(10):67-67
在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夕,邵阳市建立了四项民族工作领域维稳机制,确保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一是建立民族工作领域维稳排查工作机制。坚持涉及少数民族的矛盾纠纷日排查制度,加强对重点县和重点城市社区、  相似文献   

2.
少数民族人口的流入对城市民族关系带来了较大影响,致使城市民族关系的发生主体与涉及范围增加.在厘清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与城市民族关系的内在联系基础上,认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的出现是对城市民族关系产生消极影响的主要因素,提出不要忽视他们在城市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从两个层面系统解析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对城市民族关系的具体影响,提出应构建应对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的城市民族关系调控新机制,认为其应该由事前防范预警机制、事中排解应对机制、事后处理弥补机制组成,尤其应重视事前防范预警机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新碶街道芝兰社区,居住着苗族、佤族、藏族、傣族、朝鲜族等12个少数民族的158人。由于各个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不同,他们在生活中难免会发生一些矛盾和纠纷。几年来,社区扎实开展民族工作,促进了民族团结,维护了社区的稳定与和谐。芝兰社区的工作经验,无疑值得当今城市民族工作推广借鉴。  相似文献   

4.
克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障碍,做好相应的服务管理工作,关键在于将民族工作融入城市基层工作,推动社区民族工作的实践创新。我国东部某省X社区和J社区通过创新工作机制,将民族工作和社区社会工作有机结合,形成了既具备社区和地方特色,又有一定普遍意义的"跨地域协作"与"专业化嵌入"社区民族工作模式,以有针对性、专业化的社会服务解决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融入面临的一些难题,为进一步深化城市民族工作创新和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提供了启示和经验。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农业大国,又是多民族的国家,民族问题时有发生。笔者认为,民族问题虽然多由民族习俗、宗教等因素引起,但不是唯一原因,田土纠纷也是新时期民族问题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对此,结合通道侗族自治县实际谈点看法。一、民族地区农村田上纠纷的主要成因(一)因土地...  相似文献   

6.
构建民族关系调控机制 推动民族工作健康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形势下城市民族关系的发展呈现对立统一的矛盾性。我们在对民族工作的实践和调研中发现,城市民族关系的发展有两方面的态势:一方面,市场经济打破地区封锁和民族间的壁垒,形成统一的大市场,市场经济成为城市民族关系的强大纽带,各民族的凝聚力日益增强,民族关系日趋和谐。 另一方面,城市中各民族交往扩大,人们的精神和个性进一步得到解放,各民族以本民族自尊心、自豪感为主要内容的民族意识不断增强,民族意识的增强在某种意义上强化了民族关系的敏感性,人们更加注重本民族和汉族、民族社区与整个城市发展的对比,更加关注经济发展的差距,更加迫切地要求加快本民族的发展,更加关心本民族形象的维护和各项合法权益的保障,因此基于民族特点和差距而产生的矛盾和纠纷可能会上升,从而影响城市民族关系的和谐。 针对上述城市民族关系态势,我市在实际工作中有意识地探索构建一种科学的综合调控机制,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民族关系进行调控,使其保持和谐发展的状态,从而全面推动民族工作。  相似文献   

7.
城市社区建设中的民族问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认为 ,随着现代化、城市化的发展 ,城市少数民族人口增加 ,并且在城市中形成相当数量和规范的少数民族聚落和社区 ,城市社区建设中的民族问题日益凸显。文章提出解决城市社区民族问题的对策 :充分照顾人口较少的民族的利益 ;贯彻多元一体文化政策 ;认真落实《城市民族工作条例》等法规、深入研究城市民族问题的特点和规律 ,加强城市民族学、城市社会等学科的建设 ,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城市社区建设和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8.
社区民族工作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出现的民族工作新领域和新重点。根据现有资料显示,最早提出"社区民族工作"这一理念的,是北京、上海等特大型城市。1997年11月,上海市民宗委召开了上海市社区民族工作交流会,拉开了社区民族工作的帷幕。1998年,北京市提出了"民族工作进  相似文献   

9.
<正>社区民族工作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出现的民族工作新领域和新重点。根据现有资料显示,最早提出"社区民族工作"这一理念的,是北京、上海等特大型城市。1997年11月,上海市民宗委召开了上海市社区民族工作交流会,拉开了社区民族工作的帷幕。1998年,北京市提出了"民族工作进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河南省新乡市的城市商业区快速发展,吸引了大批外来少数民族到这里谋生、创业。他们大部分以从事清真食品行业为主,其中回族人口占的比例较大。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增加,对促进城市各民族间相互了解、加强经济文化交流、带动城市商业发展等起到了积极作用。与此同时,由于语言、文化、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的差异,以及对有关法律法规和城市管理制度的不够了解,也容易产生一些矛盾和纠纷。因此,加强对外来少数民族群众的服务与管理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1.
本文着重就《西陲古地与羌藏文化》在对地名的考证和民族历史的某些问题的研究上 ,运用民族语言材料、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论证的方法 ,进行了评述 ,赞佩作者思想的严谨和论述的缜密 ,认为本书是在研究民族历史方面的一个历史学与语言学相结合的典范。同时也提出了一些问题 ,聆听教诲 ,以解迷茫。  相似文献   

12.
以儒释伊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使用了宋儒的语词和概念;二是在一定程度上吸取了这些语词和概念所表达的思想内涵;三是这些语词、概念及其所表达的思想内涵使伊斯兰教哲学被深深地打上了儒家思想的印记。以伊释儒也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其所借用的儒学概念范畴的思想内涵进行改造;二是这种改造基于伊儒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和儒学本身存在的问题;三是这种改造为儒学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对伊斯兰教的立场坚定不移,对伊儒思想的异同严格区分,对儒学面对的问题适度同情,对儒学的整体思想全面观照,则是王岱舆将这两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For 30 years the dominant approach to Aboriginal affairs in Australia has been to support cultural recovery and accommodate cultural difference in the expectation that this will enhance Aborigines’ and Torres Strait Islanders’ equality as citizens.This approach has been driven by a dialectic of progressivist desire to ameliorate the effects of earlier colonialist policy and Aboriginalist discourse that assumes isolable cultures, unitary identities and uni-directional causes of marginalisation. That discursive formation, once counter to dominant colonialist discourse, has now itself become normative, internally repressive, counter-productive and resistant to change. This is the national misadventure with Aboriginalism.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is unexpected development is a product of the national governing attempt to gain control through public policy that is inadequate to Aborigines’ contemporary lived reality of interculturality, post-ethnicity and political agency. It uses an indicative case study and an analysis of the national misadventure to propose a deliberative intercultural approach to public policy in respect of Aborigines.  相似文献   

14.
审美创造主体论是巴赫金美学思想的核心,涵义结构复杂,但这个结构整体上却有鲜明的特征一体双义.他既是外位整体的审美观照者/创造者,又因对他者的当下直观产生交互性的同情体验而成为一个形象化的客体性人物.反映在作品创造中,一方面他是一个不可论定者,同时又客体化为两付"面具",成为叙述人和主人公;另一方面,读者从作品整体的形式中能感受到他把握语言的艺术功力,而这一能力却来自大时代文化史的形塑.  相似文献   

15.
动物散文大致可分现代意义、传统意义和寓言体三大类型.现代意义的动物散文又有体现生态主义思想和宣扬动物解放理论的两种.现代意义和传统意义的动物散文主要特点是"兽形兽语",而寓言体动物散文主要特点是"兽形人语".  相似文献   

16.
人口较少民族同样享有使用和发展其语言的自由.然而,人口较少民族的民族语言在实际发展中面临了诸多困难,很难进入大众传媒的传播体系.目前,尚无专门使用门巴语、珞巴语的大众传媒.发展门巴语、珞巴语广播顺应保障文化多样性、语言多样性的世界潮流,同时也为我国政府实践人口较少民族的文化权利提供了珍贵样本.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经济发展的差异、教育发展的差异、社会发展阶段的影响等方面,论述了人口较少民族的结构性差异诸问题.  相似文献   

18.
19.
从乡土到国家,从个体到群体,习惯无时不在,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习惯始终保持着它自主独立的活力,并起着积极的调控作用.人类社会从原始的血缘发展到如今的现代文明群体,于一定客观环境之中产生并运行的非规范性习惯在社会日渐规范化的形势下,依然绽发出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20.
写作活动是一项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写作的主体意识的强弱,决定文章质量的高低.高校写作教学只有通过多种形式和不同渠道,根据不同对象,从实际出发,逐步强化和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才能真正提高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