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荣格在心理学史上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笔者通过对他的分析心理学进行深刻分析之后认为,荣格不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运动的叛逆者,他的心理学体系也不是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挑战;荣格分析心理学是荣格在坚持弗洛伊德主义的根本原则的基础上,对古典精神分析理论的改造和发展,这一理论对以后心理科学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进行了梳理,认为精神分析理论对道德心理学的贡献有以下二点:一是把道德心理研究延伸到无意识领域;二是强调人格的统整在道德发展中的作用。本文还对弗洛伊德的道德观进行了评论,并认为其道德观对当代道德教育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作为系统的现代心理学理论之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对20世纪西方各人文学科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首先阐释了弗洛伊德主义的思想与精神内核,并以此为基础,论析了弗洛伊德主义带给劳伦斯小说《儿子与情人》的多层艺术启示,探讨了弗洛伊德和劳伦斯在根本观念上的共通之处,以及弗洛伊德主义在《儿子与情人》中的具体表现、融合、变异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对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的哲学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神分析学派是心理学史上一个标新立异、独具特色的派别,经典精神分析理论即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核心是无意识理论、本能理论和人格结构理论,它们无不充满革命创新和不懈探索的精神,对西方心理学乃至整个人类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同时,其决定论、泛性论、非理性和悲观主义方面的局限也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5.
纵观儿童心理学的发展史,最为明显对立的两种理论范式莫过于精神分析和发生认识论.他们的倡导者弗洛伊德与皮亚杰在国际心理学界均享有很高的声誉,被誉为当代心理学的两位巨人,但二者对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心理发展的动力和心理发展的实质等问题各执一端.这主要是因为皮亚杰和弗洛伊德从不同  相似文献   

6.
多伊奇是女性精神分析的领袖和先驱者。她基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根据大量临床经验和自身的母性经历,探究并描绘了女性心理发展的全貌,提出了以女性为中心的女性人格发展观。她还指出,自恋、被动性和受虐性是女性的基本特质,并进一步翔实地阐述了女同性恋形成的心理机制。多伊奇关于女性的精神分析观点不仅促使弗洛伊德对女性心理的关注,弥补了古典精神分析理论忽视女性气质的不足,而且推动了精神分析的女性主义转向,为后续精神分析运动奠定了基础,促进了女性主义心理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精神分析批评产生于二十世纪初,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等现代心理学理论运用于文学研究的一种批评模式,它是二十世纪影响最大而且延续时间最长的西方文艺批评派别之一。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之后,拉康、霍兰德等人又在理论上重新阐释、丰富了精神分析批评理论。本文拟从无意识理论、三重人格理论、精神分析与社会等角度,对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在1927年发表的中篇小说《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之所以对张爱玲的创作产生影响,主要原因是与张爱玲的期待视野相契舍,这种契合表现在三方面:首先,张爱玲早年生活体验不啻为一桩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典型案例;其次,张爱玲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接受是受时代思潮的影响;第三,张爱玲对精神分析学说理论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弗洛伊德主义是当代西方社会思潮中有着广泛影响的重要流派之一,它是以创始人弗洛伊德而得名。弗洛伊德是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奥地利著名的神经病学家和心理学家。他创立了独特的精神分析理论,拥有许多追随者和信徒,形成为一个新的心理学派。但是,他们对精  相似文献   

10.
创伤理论是目前学术界的热点话题,已经从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学说扩展到历史学、社会学、文学、电影等人文学科。弗洛伊德在创伤理论的研究上是一个奠基人,他对创伤的研究影响了后来的研究者。本文梳理了创伤理论的发展,把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研究者看成是研究的第一个阶段,把20世纪90年代看成是创伤研究的第二个阶段,并具体分析了文学的创伤理论。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精神分析理论百年发展历程的三个阶段,选择了相应时期的代表人物弗洛伊德、霍妮、沙利文、雅各布森、克莱因和科赫特,总结归纳其对于焦虑的理论观点,描绘其发展脉络,比较精神分析焦虑理论与其它理论的差异,希望为当代焦虑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评艾里克森对马丁·路德的心理史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艾里克森思想的创新主要在于他提出的三个系列因素 :自我、心理社会同一性、生命周期。他的著作《青年路德 :对精神分析和历史的研究》被誉为心理史学发展的里程碑。他把精神分析学与历史学相结合 ,对马丁·路德的一生进行了心理史学的应用分析 ,堪称独树一帜 ,是对当代史学最有影响的研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爵士乐》是托妮·莫里森的第六部长篇小说,是标志她的作品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的里程碑。本文借用法国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思想行为进行分析,进而分析《爵士乐》的文本结构。  相似文献   

14.
论乔治·爱略特前期创作的心理分析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在英国文学的历史长廊里考察乔治·爱略特的心理分析艺术。爱略特在继承现实主义传统的同时,从四个方面发展了心理分析艺术:整体上把握人物心理的动态发展;人物心理矛盾成为情节发展的内在主线;从揭示心理过程的不稳定性和偶然性以及心理层次的丰富性来表现复杂的心理状态;对传统心理分析技巧的发展。爱略特的开拓大大发展了文学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能力,并以独特的心理分析艺术开启了现代心理小说创作。  相似文献   

15.
心理辅导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不具备一定的能力和条件不能承担,但心理辅导人员的人格素质同样不能忽视。通过对重视高校心理辅导人员人格素质的意义、内容和培养角度的阐述与剖析,强调了“辅导人员人格素质”是高校心理辅导工作重要组成因素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从心理因素对经济学的理论假设和分析方法的影响及其在现代经济学中的研究方向分析可理清经济学心理分析的脉络,促进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7.
试论霍妮对弗洛伊德的继承与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妮是新精神分析学派或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的先驱人物和主要代表,她继承了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动机、对童年经历的重视等思想及一些精神分析的治疗技术,并且对传统的精神分析理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批判,使精神分析理论得到了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了利用计算机进行 UPI 心理分析系统设计的思想,着重讨论了系统的功能结构及 UPI 数据库的结构设计,并对系统进行了实现。该系统的进一步研制开发对 UPI 的应用推广有广泛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阉割情结"是精神分析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弗洛伊德后期曾对其原始定义作了较大修正.诺尔曼·布朗在对其作进一步辨析和修正后,将之定义为害怕回到生物性的事实之中,其核心是对死亡的恐惧.这一概念的演变向我们启示了三个方面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20.
鲁迅是最早接受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的中国现代作家。他不仅翻译了深受弗洛伊德影响的厨川白村的理论专著《苦闷的象征》,而且将心理分析运用于小说创作中。鲁迅一方面用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分析揭露封建卫道士的伪善,撕破四铭、高老夫子等正人君子的外套;一方面用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挖掘各色人物灵魂深处的潜意识和隐意识;同时,鲁迅也更深刻地解剖自己。他的小说,是中国现代最早的心理分析小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