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运动对骨骼肌细胞凋亡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凋亡是一种由基因调控的细胞主动死亡过程,其性质为生理性细胞死亡.运动可诱导骨骼肌细胞发生凋亡,低氧运动亦可能刺激骨骼肌产生凋亡现象;运动在导致骨骼肌细胞损伤的过程中,除了细胞坏死外,也存在细胞凋亡.目前,运动医学中对该类问题的研究尚不多见,现通过对相关研究进展的综合分析,阐释运动对骨骼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氧自由基引起脂质过氧化致骨骼肌损伤、胞浆内Ca2+过量负荷引起主要细胞器膜破损致骨骼肌损伤二方面分析,阐明运动引起的氧自由基增多、胞浆内Ca2+增高是导致运动性骨骼肌损伤的关键因素,并提出合理地使用抗氧化剂或中草药可能防止运动性骨骼肌损伤。  相似文献   

3.
运动与骨骼肌细胞的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机体进行的任何一种运动都离不开骨骼肌运动。骨骼肌细胞损伤的发病率在运动实践中比较高,骨骼肌损伤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焦点。目前,对骨骼肌细胞损伤的研究大部分都是从某个方面进行的。本文主要针对骨骼骨细胞整体损伤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从一个侧面来研究骨骼肌衰老发生的机制,探讨细胞凋亡对于骨骼肌衰老的作用,发现运动训练和热量限制可以增强骨骼肌功能。  相似文献   

5.
大鼠离心运动后骨骼肌微细损伤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研究观察骨骼肌组织形态、超微结构和细胞骨架中间丝蛋白(结蛋白和波形蛋白)免疫染色、以及血清酶(CK和LDH)的时相变化特点,从亚细胞水平探讨离心运动后骨骼肌微细损伤发生的机制.雄性SD大鼠以20±1 m/min的速度,坡度为_16°,持续性跑台训练120 min,分别在运动后0 h、12 h2、4 h和48 h等不同时间处死、取材、测试.大鼠离心运动后骨骼肌组织形态学和超微结构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而细胞骨架结蛋白免疫染色出现不同程度的丢失;波形蛋白免疫染色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运动后血清CK和LDH水平显著升高,CK在运动后即刻出现峰值,而LDH在运动后12 h出现峰值.  相似文献   

6.
主要介绍二氢吡啶受体、Triadin、肌集钙蛋白、FK506结合蛋白、钙调蛋白等内源性调节蛋白,一氧化氮(NO)、过氧化氢(H2O2)、钙离子(Ca2+)等相关因子和蒽琨类等植物活性成分对骨骼肌肌浆网RyR活性的调节;运动对骨骼肌肌浆网RyR1的影响.为运动性疲劳和骨骼肌损伤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从运动医学的视角,研究了高原训练对运动员骨骼肌的组织学改变问题。论证了高原地区低气压、低氧、低温、低湿度和日照时间长、紫外线辐射量大的自然环境特点;探讨了在高原自然环境中进行运动训练,对骨骼肌组织结构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提出了使用高原训练手段,必须在严格的医学监督之下,并合理安排运动员居住、训练的海拔高度和练习的强度、密度及运动量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探讨跑台耐力训练对大鼠心、脑和骨骼肌组织一氧化氮(NO)代谢的变化.大鼠进行为期4、8周跑台耐力训练,并测定心、脑和骨骼肌组织NO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活性.经过4周耐力训练后,心、脑和骨骼肌组织NO和NOS与对照组比均升高(P< 0.05);而8周耐力训练后心、脑和骨骼肌组织NO含量和脑组织NOS活力继续升高(P<0.01).大运动量耐力训练导致NO的生成增多,NO与超氧阴离子(O-2)作用生成过氧亚硝酸阴离子(OONO-),并继而生成许多毒性产物,发生细胞毒作用影响各器官的功能.推测NO的增多是导致运动性疲劳和过度训练发生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9.
观察小鼠骨骼肌乳酸脱氢酶同工酶谱在模拟高原训练及返回平原后的变化趋势 ,对高原训练影响机体运动能力的机理进行初步研究 .结果显示 :在模拟高原训练 ( 2 3 0 0±50m)期间小鼠骨骼肌乳酸脱氢酶同工酶谱向M型偏移 ,而在高原训练的平原期间小鼠骨骼肌乳酸脱氢酶同工酶谱向H型偏移 ,预示高原训练提高了骨骼肌代谢能力 .  相似文献   

10.
观察力竭运动对小鼠骨骼肌收缩性能的影响.以小鼠为实验对象, 1.5倍最大刺激,连续刺激腓肠肌5次,记录5个单收缩波,以BL-41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采集实验数据,并以微分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获取肌肉收缩时的最大张力(Fmax),肌肉收缩时的张力最大上升速率( dF/dtmax)和舒张时张力最大下降速率(-dF/dtmax).力竭运动后,骨骼肌收缩时的Fmax、 dF/dtmax、-dF/dtmax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呈显著性差异(P<0.01).力竭运动对骨骼肌收缩性能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运动导致延迟性肌肉酸痛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体从事大强度或不习惯运动后产生的延迟性肌内酸痛,长期以来困扰着运动训练和大众体育健身活动的顺利进行.本文从运动生理学的视角,对产生延迟性肌肉酸痛的原因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预防与消除延迟性肌肉酸痛的手段.旨在为运动训练和全民体育健身活动提供一点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离心训练对劣势侧下肢肌肉力量的影响情况,通过对20名受试者进行为期6周的劣势侧下肢的等速离心训练实验,结果发现,训练组屈伸肌群实验后在最大力矩与总功方面均有显著增加;训练组和对照组劣势侧屈伸肌群最大力矩与总功均呈现出60°/s>120°/s>180°/s的趋势;踝关节屈伸肌进行离心训练后伸肌肌力增长的更快.这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离心训练对肌肉力量的影响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离心训练对劣势侧下肢肌肉力量的影响情况,通过对20名受试者进行为期6周的劣势侧下肢的等速离心训练实验,结果发现,训练组屈伸肌群实验后在最大力矩与总功方面均有显著增加;训练组和对照组劣势侧屈伸肌群最大力矩与总功均呈现出60°/s>120°/s>180°/s的趋势;踝关节屈伸肌进行离心训练后伸肌肌力增长的更快.这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离心训练对肌肉力量的影响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现代短跑技术强调快速摆动与短时着地技术的提高。通过解剖学分析与实验证明把胫前肌(小腿前肌群)作为一项短跑的专项力量训练,提高掌趾与踝关节的退让与克制工作能力,对缩短着地时间与加快下肢摆动都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完整检测一个人上肢肌群的力量素质,就要利用相关测试项目,分别测出代表受测者上肢肌群“相对力量”和“绝对力量”的各项基础指标,然后将各项基础指标进行数学处理,可以得到受测者上肢肌群的力量素质,这种办法来表现的上肢肌群力量素质状况较为完整和科学。  相似文献   

16.
以生理学、药理学实验中的药物对离体小肠平滑肌收缩性的影响实验为例,介绍了HW-400E恒温平滑肌槽的功能特点、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供生理学、药理学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不同乳酸浓度对骨骼肌变力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观察不同浓度乳酸状态下对骨骼肌力学的影响.取小鼠腹直肌条,为防止热缺血缺氧性损伤,先采用预冷灌流液处理,再缓慢复温,把小鼠腹直肌一端固定在恒温肌槽中,另一端连接张力换能器,采用生物机能实验系统,分别记录分析0 mmol,2 mmol,4 mmol,8 mmol,16 mmol/L等乳酸浓度下的腹直肌条接受电刺激(电刺激强度为1.2倍最大刺激强度)后力学的变化.在不同乳酸浓度下,肌肉收缩时张力变化不明显(P>0.05),但肌肉收缩和舒张时的张力速率随着乳酸浓度的增高呈直线关系.不同乳酸浓度组之间的dF/dt和-dF/dt的比较存在着显著性的差异(P<0.01或P<0.05).提示运动时产生的乳酸对肌肉收缩力学的影响主要降低dF/dt和-dF/dt,可能是造成肌肉做功能力降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肉鸡肌肉原料中8种脂肪酸含量的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采用石英毛细管气相色谱柱,利用外标法同时定量分析8种脂肪酸含量。结果:线性关系(r)分别为0.9996~0.9999,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9.7%~ 101.2%,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0.16%~0.94%。结论: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同时分析多种脂肪酸,简便、高效、准确、分析时间适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