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自古以来,舟山列岛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在中日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目睹了日本来华使团的"虚往盈归",而且还见证了鉴真东渡这一伟大历史壮举。鉴真东渡入海,三次均自扬州出发,经由舟山列岛。其中,第二次沿外洋航线,途经今花鸟山、大盘山、壁下山、嵊山岛;第五次沿内海航道,途经今小洋山、晓峰山、柽岸山;第六次则搭乘遣唐使船经宁波、舟山列岛南部海域、冲绳岛,成功至日。舟山渔民在鉴真一行遭难滞留海岛时以水米相济,为鉴真东渡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建国以来史学界关于陈胜生地阳城今属问题所发生的学术争论之现在加以综述,并与“颖川说”、“汝南说”、“陈郡说”诸观点进行商榷,在此过程中,综合各家所认可的陈胜生地阳城今属所必备而可靠历史地理条件.从而提出三条标准:一、陈胜起义前即有阳城县名;二、应属楚地、当有楚语;三、往渔阳途经大泽乡且距大泽乡较近.并以此力排众议,独树其说──-陈胜生地当属今固镇县境阳城.  相似文献   

3.
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表明 ,楚公族的始祖是祝融 ,其嫡祖是季连 ,祝融部落集团的早期居地在今河南嵩山地区双洎河流域一带 ;季连部落初居于今河南滑县东 ,继之移居今山东曹县东南。自穴熊以后至鬻熊之世这一历史阶段中 ,季连部落至少发生过三次迁徙 ,其时间分别在夏代前期、夏商之际和商末周初 ,每一次迁徙都是一次分流 ,即有的迁往江汉地区 ,有的踯躅于中原。鬻熊率部南迁 ,是季连部落最后也是最大规模的一次南迁  相似文献   

4.
2011年2月18日,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南湖南路街道办事处克拉玛依东路北社区(下称"克东路北社区")居委会二楼会议室里,一个议题为"关于组建米东区家属院居民业主委员会筹备组"的会议正在召开。与会者来自三方:社区工作人员、乌鲁木齐市米东区机关事务管理中心干部以及社区辖区内的米东区机关家属院部分业主。  相似文献   

5.
文哲 《百姓生活》2011,(6):59-59
据《国家地理》杂志网站报道,两年前,当一架飞机从空中飞过时,巴西雅克州这个"未被接触过的"部落居民用弓箭瞄准飞机。最近一次调查拍摄的新照片显示,他们非常健康。专家说,这也是迄今为止拍摄到的这个位于亚马逊流域部落的最详细的照片。  相似文献   

6.
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订正前人的失误,如"浊明外景,清明内景",前人注释多误,今谓"浊明"是摇动、闪烁之明,"清明"是静止之明,"外景"是将事物的影象投射于外物,如火光将人影投射于墙壁等,"内景"是含外物的影象于其表面,如静止的水、铜镜能照见人影等。如此之类共10事。二、前人注释正确但过于简略,今为之详说,如章诗同说"步骤、驰骋、厉骛"表示三种速度不同的行动,今为之详列证据,证明驰骋速于步骤,厉骛疾于驰骋,如此之类共3事。三、应注未注者,为之作补注,如"易"有"反常"义,"备饰"的"备"通假为"服"等,共2事。  相似文献   

7.
哀牢夷族属考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哀牢夷是两汉时代西南夷中一大族团,共族属是个长期争议不决的问题。自明以来,关于哀牢夷族属之说不下个余种。一曰濮人说。此说又分两种:一是蒲蛮说,明人董难云:“哀牢即今永昌,濮人即今顺宁所名蒲蛮者是也。”朱希祖认为濮水即为澜沧江,因濮族得名,“哀牢为濮族之大宗。”方国瑜说:“哀牢为濮族,后称为蒲蛮,即今布朗、布龙、布饶诸族古代的部落组织。”一是濮越说,其代表为罗香林。二曰泰人说。这也分两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在总结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基础上,从世界总格局和中国现实国情出发,作出了一系列战略决策:(一)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的转移战略;(二)实现"三步走"奋斗目标的现代化建设战略;(三)改革开放发展战略;(四)尚贤用能的人才战略;(五)"一国两制"的和平统一祖国战略;(六)发展自己,开拓未来,一切向前看的国际战略。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七大方面对全国第一次曾国藩学术研讨会的学术观点作了综述:一、曾国藩与中国近代文化;二、曾国藩与太平天国;三、曾国藩与洋务运动;四、曾国藩与中国近代外交;五、关于青年毛泽东为何“独服曾文正”的问题;六、曾国藩为何不取清帝而代之;七、关于曾国藩的整体评价。  相似文献   

10.
《鲁迅日记》:“晚访季市。永持德一君招饮于陶园,赴之,同席共九人,至十时归。”永持德一设宴招待日本留学生竹田复,邀蔡元培、鲁迅、许寿裳等同席。席间鲁迅为永持德一书《诗经》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相似文献   

11.
自近代以来,东亚国际关系经历了三次重要变革:一是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宗藩体制的建立与瓦解;二是以美国为主宰的华会体制的确立与崩溃;三是以日本为中心的“大东亚共荣圈”的形成与消亡。三次变革既与国际政治格局不断演变密切相关,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日两国国力的消长与存亡的较量,日本在其中则扮演着主导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12.
一、近代湘鄂川边鸦片种植征况近代湘鄂川边的鸦片从开始种植到泛滥成灾大约经历了三个时期:一是清道光、咸丰年间(1821-1861年)为开始种植时期;二是同治、光绪年间(1862-1908年)为普遍种植时期;三是清末至民国年间(1909-1949年)为烟毒泛滥时期。清道光、咸丰年间,作为外国侵略者的特殊商品鸦片和其它商品一道侵入湘鄂川进,同时作为制作鸦片的罂粟种子也随即传入。不过这一时间还只是在一些穷乡僻壤里有零星的种植,如在湘西龙山县境内也只是在偏僻的“明溪(今桂塘乡)、二梭(今老兴乡)和大达乡(今贾市、内溪乡)一带的小…  相似文献   

13.
殷人不北来     
近人论中国古民族,受王国维《有易考》一类文章影响,皆以为殷人的发展为自河北易水流域向南。丁山《由三代都邑论其民族文化》,据《竹书纪年》“王亥宾于有易”之文,推定王亥之世殷人都邑即在易水沿岸。更有人见殷人鸟图腾,多与松辽流域、朝鲜半岛诸古民族同,进而推断殷人发祥于朝鲜半岛,沿海南进,至于河北地区,复自河北转迁黄淮之间。 这种推断,皆与史实不符。 有易部落本非今河北易水流域居民,而居牧于河南嵩山地区,与“有洛”等伊洛流域部落为邻,说详拙著《说有易》,不复述,以下仅论殷人不自北方来。  相似文献   

14.
《比喻及其分类问题研究》一文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回顾古代比喻研究所涉及的领域;二是对现代关于比喻分类研究问题的主要成果进行介绍,简评;三是就比喻分类研究问题展开讨论,其中提出了比喻的单位问题、分类的标准问题。在讨论中,引入了“群喻”的概念,并对比喻的下位类进行了四次划分,从而将32个比喻下位类简化为16个。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两个方面对"客观真理"提出非议:一是"客观真理"论者把真理视为真理性认识所反映的客体,即把真理等同于客观实在,违背了真理的认识本性,取消了主观与客观的区别;二是"客观真理"论者把真理的一种属性(客观性)作为界定真理性质的唯一依据,在逻辑上是不严密的。文章还对列宁关于"客观真理"的论述进行评价,提出如何正确对待经典作家个别表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诗歌节奏研究经过三次讨论热潮后,新时期以来走向相对沉寂。关于节奏类型,"音顿说"占据主流,"轻重说"居于边缘。中国现代诗歌节奏的重要性、独特性凸显,但概念术语不统一,体悟多而实证少,未形成完备体系。中国现代诗歌节奏研究的难题有:一是"节奏"被"格律"所裹挟;二是节奏单位的划分标准不一。对此,一要辨析"节奏"与"格律"的关系,明确"节奏"的性质;二要借鉴语言学理论,解决节奏单位划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一)分层取料:取用青贮饲料时,要从窖的一端开始,按一定的厚度,自表面一层一层地往下取,使青贮饲料始终保持一个平面,切忌由一处挖洞掏取。(二)注意取料数量:每次取料数量以够饲喂一天为宜,家畜每天吃多少料就取多少料,不要一次取料长期饲喂,引起饲料腐烂变质。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了有效开发和利用高校学报信息资源的策略和途径:一是强化情报意识,充分认识学报的情报价值;二是提高情报能力,将学报信息融进教学、科研中去;三是开展多种形式的情报服务,重点做好情报的二次、三次服务和情报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9.
开拓思想教育的新视野─-在《科学技术概论》课教学中强化思想教育的模式探讨王学力1992年,笔者曾发表过"关于强化文科'科技概论,课思想教育功能的几点思考"一文,那篇文章主要阐明了如下四个问题:一是在"科技概论"课中是否存在思想教育的因素;二是在这门课...  相似文献   

20.
正确认识强奸罪的本质及其特征,对于司法实践中准确认定强奸犯罪具有决定意义。本文根据哲学上事物"本质"与"特征"这两个概念的联系与区别,结合我国刑事立法的具体规定,针对刑法学界与司法实践中的不同认识,揭示了强奸罪的本质──"违背妇女意志"的特定涵义,并由此概括出强奸罪具有以下三个有机联系、不可分割的特征:(一)强奸罪是犯罪主体与被害女性的性交行为;(二)强奸罪是非婚男女间的性交行为;(三)强奸罪是强行性交的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