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的文化转型以同源性的关联方式促成了文学的分流和变化,使20世纪90年代的文学在类型范式和价值形态上都有别于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本文立足于文化转型与文学变化的同源性关系,从“文学的类型分化与作家群落的变化”、“回到日常经验与个人化写作”、“叙事空间的转移与物质话语的膨胀”、“大众传媒对文学的改写”、“文学生产与流通的商业化倾向”等五个层面,概括了20世纪90年代文学区别于20世纪80年代文学的重要特征,并对上述特征已经或可能给中国文学发展带来的影响作了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2.
企业文化是80年代美国学者首先提出的,80年代末期受到我国企业界的普遍重视,兴起了一股企业文化热。90年代初,各地的企业文化团体纷纷诞生,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促进会相继成立,企业文化方面的各类专著也陆续问世。这些著作从我国国情出发,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文学20多年的创作历程中,作家的写作姿态从80年代初期启蒙的浪漫激情、中后期对启蒙角色的主动放弃,到90年代多元文化语境中角色的重新定位,呈示出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论新时期山水文学的闲适化倾向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山水文学呈现出自然、宁静、淡泊、清雅的闲适化倾向,其原因是由于中国传统道禅文化的影响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知识分子地位的变化和他们对生命意义、都市文明的辩证思考。  相似文献   

5.
观点集粹     
观点集粹结构调整是经济发展的主题马建堂(国家经贸委综合司):如果说80年代以及90年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主题是总量快速增加的话,从现在开始起的15年里,中国经济发展的主题就是结构问题,即主要是通过结构调整、结构升级和产业的高度化来促进经济的发展。理由一...  相似文献   

6.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电影鲜明地体现出历史转型期的特征。进入90年代,转型期的中国电影在异彩纷呈的创作态势中,凸现出国际化、古典主义、后现代、高科技四个趋向。可以说这四个走向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世纪末中国电影的发展脉络和主流方向,喻示着在继承和借鉴、在恪守与趋同中,中国电影在新世纪的大致走向。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后近50年来华兹华斯在中国的接受历程坎坷曲折,人们对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消极的或反动的浪漫主义诗人到英国诗史上第一流大诗人的变化过程。华兹华斯形象在中国读者心目中的变形轨迹,表明我们对他的研究评价经历了从受苏联学术观点普遍影响到真正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从机械片面的认识走向全面公正、实事求是的评价;从肤浅表象的理解进入深刻内在的接受的发展趋向。80年代中期以后特别是90年代,我们对华氏诗作的评价和研究取得很大成绩,这大大促进了我国读者对华氏理论与创作的深入理解与接受  相似文献   

8.
本世纪80年代初运用自然科学研究方法来研究中国历史存在误区,在运用上存在教条主义、重理论而轻实践的不足,故80年代中国新史学思潮的消声匿迹自然是在情理之中。基于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无本质区别的认识,加上有近10年来一大批学者默默无闻地开始运用自然科学方法来研究中国历史的成功个案出现,可以预见21世纪一个运用自然科学思维和手段来研究中国历史的大实践即将来临  相似文献   

9.
从 1949 年7 月第 一次 文代会 召开到 目前, 中国当 代新 诗已经 走过了 她既 磨难 坎坷又流金溢彩 的50 年的历程。可把这50 年的中国当代新 诗分为50 ~70 年代 、80 年代 和90 年代三个时段,从诗 的流派、体式和 诗美内涵等三 个层面 进行 粗浅的 梳理 与考 察,以 期探 索与 把握当代新诗发 展嬗变的规律,并 试图对各时段 的诗歌创作给出 较为公允的评价 。  相似文献   

10.
在战后不同时期,美国消费调控的目标明显不同。本文对80年代以来美国消费调控目标的新变化、主要内容及消费调控效果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进入80年代以来,美国消费调控的首要目标是抑制消费需求,刺激供给。  相似文献   

11.
从社会史到区域社会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社会史到区域社会史乔志强行龙80年代以来,顺应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潮流,伴随着国内外学术交流和发展的步履,中国社会史研究异军突起,日益受到学界关注。社会史研究者从探讨社会史的概念范畴和理论方法入手,进而深入到对社会构成、社会生活和社会问题等领...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 20世纪中国与外国表现主义戏剧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对其发生演变的过程和特点进行了考察。认为从20年代到80年代,中国表现主义戏剧大致出现过三次高低不等的浪潮,而这三次浪潮与外国三种有所不同的表现主义戏剧的作家作品和理论有着直接的关联。文章分别对这些现象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论现代消费教育许思奇中国自80年代中期消费者保护活动大规模展开以后不久,引进的消费者教育一词开始产生变化,出现了“消费教育”这个新词语、而且后者大有取代前者之势。这一字之差的微妙变化,是否代表着消费者教育的新进程和新领域广消费教育”应当如何定义?其主...  相似文献   

14.
近20年刘心武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心武既是穿越80年代并引发出三次轰动的作家,又是90年代至今当代中国文化转型的一个典型例证。研究近20年的中国当代文学,谁也不可能绕开刘心武这个名字。本文从近20年报刊上公开发表的百余篇刘心武研究文章中精选出有代表性的篇章作一述评。一、跟随作品三次...  相似文献   

15.
从南海石油的发展看石油工业今后的发展道路刘璐(中国海洋石油南海东部公司)年青的中国海洋石油工业起步于70年代,80年代开始迅速发展壮大,闯出了一条成功的对外合作勘探、开发海上油气田的道路。海洋石油公司的发展冲破了石油工业发展的许多老框框、旧模式,短短...  相似文献   

16.
海峡两岸共同研究鲁迅,是80年代以来中国鲁迅研究高潮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7.
进入80年代以来,世界进入大变动、大转折的新的历史时期。面对国际格局的新变化,结合国内工作重点的转移,中国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旋律下,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并对其作出重大的适应性的调整。本文首先对国际局势的新变化以及中国外交政策的演变进行了梳理,进而比较系统地探讨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中国修辞思想和评论,最早见于甲骨金文。古代修辞学的建立始于宋代陈的《文则》,现代修辞学的第一座里程碑是30年代出版的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而中国修辞学史的研究则起于本世纪20年代,为时很晚。80年代中期以后,才有郑子瑜的《中国修辞学史稿》、易蒲和...  相似文献   

19.
作为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在司法领域中的要求与外现,中国法院系统自80年代末启动的审判方式改革①已成为当代中国法治实践中的一个焦点问题。随着改革的深化,一项共识也正在越来越广泛的范围内形成。这就是:外显的庭审程序、方式的变化和调整如欲取得预想的实质性...  相似文献   

20.
萧殷是当代中国著名的文艺理论批评家,他从本世纪40年代到80年代初,一直活跃于广东和全国文坛,建树甚多,影响颇大。本文概括了萧殷的文艺理论批评的特点,并认为这些也是广东的文艺理论批评特点,在当今中国文艺理论批评界,很有继续发扬的必要。这些特点是:时代针对性和自主性统一;实践性、普及性与根本性、理论性统一;研究性、科学性与综合性、实效性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