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Sperber和Wilson关联理论为指导,阐释了语用推理理论,并分析了语用推理与意义理解之间的关系.旨在探讨语用推理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从直译和意译两个方面,结合具体语境分别探讨了语用推理在英汉和汉英翻译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双关语是中外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段,对双关语的解释和翻译是解析文学作品的难点。从语用认知及关联理论分析了双关语的理解过程,并从语用翻译的角度探讨了双关语的三元翻译理论,提出双关语的翻译是一个复杂的双重推理活动,是译者对双关语原话语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对译语文化和译语读者期待的一个估计过程。  相似文献   

3.
双关语的语用解释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关语是中外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段,对双关语的解释和翻译是解析文学作品的难点.从语用认知及关联理论分析了双关语的理解过程,并从语用翻译的角度探讨了双关语的三元翻译理论,提出双关语的翻译是一个复杂的双重推理活动,是译者对双关语原话语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对译语文化和译语读者期待的一个估计过程.  相似文献   

4.
常规关系认知推理与翻译的解码、编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常规关系认知推理与翻译过程,即解码、编码相结合,试图用二者在信息处理上的优势,从认知的角度,利用常规关系认知推理及逆推理所具有的强大解释力和概括力为翻译研究提供一个理论框架,并在此框架下建立一种翻译的解码与编码模式,从认知角度来指导翻译过程研究。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翻译理论和关联理论结合起来讨论英汉翻译过程中推理的作用 ,认为在翻译过程的四个阶段推理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推理是否成功决定着译文是否能准确传递原文作者的意图。在翻译的过程中 ,推理有助于译者进行解歧、建立连贯性和推导出交际意图  相似文献   

6.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行为.这一交际行为是在两种语码和两种认知语境中进行的.翻译的交际属性决定了它同样受关联理论的制约.在语言交际中,推理是在文本和语境交互作用下进行的.翻译从本质上讲是受关联原则制约的推理行为,其目的是要在原语和译语之间寻求最佳关联性.  相似文献   

7.
将常规关系认知推理与翻译解码、编码相结合,探索在二者共有的理论背景下,从认知的角度,利用常规关系认知推理及逆推理所具有的强大解释力和概括力为翻译研究提供一个理论框架,并在此框架下建立一个新的翻译模式,并以认知角度来指导翻译过程研究.  相似文献   

8.
在话语理解中 ,通过解码获得语义 ,通过推理得出说话人意图。在语用学的发展过程中 ,话语理解的重心逐渐转移到推理过程 ,Grice的推理模式就是这种发展的代表 ,认为交际中人们遵守着合作原则以及相关准则 ,违背某些准则是为了表达暗含意义 ,需要推理求得理解。然而 ,Grice过分强调暗含意义 ,而且合作原则及有关准则来源不清 ,严重地削弱了Grice推理模式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9.
有时翻译存在的问题,就是中西文化差异的问题.通过调整译语读者对译文进行推理时所产生的系列设想,使译语读者和原语读者的推理空间等距,可以有效地解决文化差异中的很多问题.这里以中华酒文化的翻译为例,探讨推理空间等距原则在文化翻译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试从关联理论角度看语用翻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根据关联理论的明示-推理交际模式,提出了语用翻译实际上是双明示-推理的交际过程,是涉及到原文作者、译者、译文读者三个交际主体的动态的三元翻译,并探讨了认知语用学的关联理论对语用翻译的启发和指导意义,进而尝试将关联理论的研究成果应用于解决翻译实践中的文化、语用类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