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传统孝道文化对感恩教育的价值体现在养亲敬亲尊亲、博爱及生命教育3个方面。以传统孝道文化为视角,反思大学生感恩教育缺失表现,认为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是传统孝道文化在历史传承上的脱节、社会功利化的驱使、代际关系的转变和代沟问题的加剧、家庭和学校教育的错位等共同作用的结果。提出高校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途径,即在传承孝道文化精髓、拓宽孝道文化载体、构建传统孝道文化教育长效机制中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  相似文献   

2.
从感恩范畴的角度看,儒家孝道可看做是一种带有普适价值的感恩文化,其感恩精神有三个突出特色:一是既重形式更重内容的感恩,二是主张父慈子孝、反对愚孝的双向感恩,三是推己及人、"修齐治平"的感恩。在当今建设和谐社会的新时期,深入认识和把握儒家孝道的感恩精神特色,对于我们重振新兴传统孝道,从物质和精神多方面满足老人们的需求,让孤寡老人都能得到良好的照顾,克服目前"倒孝"啃老族"等不良现象,营造和谐美好的家庭关系及社会人际关系,都有着重要的现实启示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感恩意识的缺失,是传统伦理在继承上出现脱节、家庭教育错位、学校教育手段和评价体系单一、社会价值和舆论导向多元化等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对青少年进行感恩教育,可以以传统孝道为视角和切入点,并结合时代特征赋予其新的内涵,为家庭、学校和社会在对青少年进行感恩教育的过程中注入新的内涵和具体内容,在传承传统文化和美德的同时,增强感恩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弘扬孝道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孝道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孝道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摒弃其历史局限与封建糟粕,孝道文化倡导的感恩之情与推己及人的仁爱精神,以及珍爱生命与立身行道的思想,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仍然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文化价值,应当受到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感恩是世界宗教文化和学说的共同内容之一。儒教的忠孝仁爱、佛教的慈悲众生、基督教的博爱赎罪、伊斯兰教的敬主爱人等都蕴含着丰富而珍贵的感恩慈善精神,都有着各自的感恩理论根源、行为准则、约束方式和社会表现形式。其感恩观既表现出众多的一致性,又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阐述部分农村大学生感恩意识现状入手,分析并指出农村大学生淡忘父母的养育之恩、漠视老师的培育之恩、忘却他人的救助之恩等感恩心缺失现象及其成因,提出要倡导孝道,培养良好品德,就应做到感恩先行,并就如何对农村大学生开展感恩教育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历来强调感恩,自古就有感恩的传统,特别是先秦儒家有着丰富的感恩传统,从对父母的感恩,到对社会的感恩.而当今大学生缺乏对父母对社会的感恩意识,学校和社会应该教会学生知恩感恩、开展"角色互换"唤起感恩之情、加强社会感恩楷模的宣传,以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民族院校大学生感恩品质现状,探究感恩意识缺失的内外原因,为民族院校感恩教育的实施提供一些参考,以768名民族院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感恩品质"问卷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民族院校大学生对父母的感恩品质总体良好,但对他人、社会的感恩品质比较欠缺。  相似文献   

9.
感恩决策与大学校园感恩文化建设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彭宇案"施恩负报"的影响导致小悦悦等社会冷漠事件不断发生,社会以及学校感恩文化氛围与中国优良传统感恩文化渐行渐远,感恩文化建设与感恩文化教育尤显紧迫和必要。本研究从行为决策出发,结合感恩心理特点分析大学生感恩决策中的体验效用、决策效用和预期效用对决策的影响,提出系统的校园感恩文化建设策略:以体验效用启发大学生"知恩",建设长期性校园感恩文化;以决策效用促进大学生"感恩",建设体验式校园感恩文化;以预期效用引导大学生"施恩",建设系统性校园感恩文化,为大学校园感恩文化建设与教育工作提供切实可行的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善事父母"是传统孝道的价值核心,包含"孝心"、"孝行"和"孝法"等道德要求。其根本缺陷是轻视以至忽视子女的正常要求和发展,由此而产生"善事父母"与"善待子女"相悖的道德悖论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家庭伦理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何继承"善事父母"传统孝道的合理精神,彰显其现代价值,把"善事父母"与"善待子女"统一起来,是当代中国家庭道德建设领域一项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中华民族是最懂得感恩的民族。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记载了数不尽的有关感恩的格言、故事和诗篇。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大雅》中就载有“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诗句。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意思是说,在家要孝顺父母,出社会要尊敬师长。古  相似文献   

12.
感恩要从身边做起 中国有句俗话;“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懂得感恩是一个人最起码的道德品质,但是,在同学们这一代人中,由于大都是独生女子,从小娇生惯养,唯我独尊,父母、老师、社会为大家所做的一切,同学们都认为理所当然,熟视无睹。在成长的过程中,很多人因此而丢失了一颗会感恩的心,  相似文献   

13.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稳定整个封建社会结构的伦理道德支撑,对促进家庭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文明进步及助推中国梦具有现实意义。然而,当今时代,孝文化陷入了现实困境,无法适应个性独立的现代工业社会,社会流动、亲子代沟、保障欠缺也给孝道带来挑战,一些人出现了价值迷失。反思孝文化并实现其价值重塑,一要借鉴感恩文化重塑孝道文化;二要加强孝道教育,实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三要健全法律法规,完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4.
如今,很多地方都在提倡孝道,有律师要求把孝道立法,有地方建议不孝者不能当官。郑州大学一学院给学生布置主题为“亲情寒假、感恩父母”的寒假作业,内容之一就是给父母磕一个头,  相似文献   

15.
孝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由于市场经济和多元文化对传统孝道文化的冲击,孝道文化出现缺失和衰落,孝道文化在农村遭遇了诸多困境。本文试图阐明农村孝道文化的基本内涵和社会功用,对当前我国农村孝道文化衰落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当代农村孝道文化建设的基本对策及其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16.
感恩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尽管感恩教育的研究与实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仍然存在着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其根源在于没能形成一个有效、完善、底蕴深厚的感恩文化,使得感恩教育缺乏长效机制,基于此,本文拟从文化视角探讨大学生感恩教育的现状和深化感恩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精题设计有些人总以为上苍欠他的,父母的呵护、师长的关爱、朋友的体谅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他们视恩情如草芥。背恩弃义毫无愧疚之意,感恩之心早已荡然无存。感恩是为人的基本准则,拥有感恩之心才能不断荡涤灵魂;同时感恩之心又犹如玫瑰,需要细心栽培与呵护。请以“感恩之心”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帮你想深想透 外国有个感恩节提起感恩,我们会很自然地想到美国等国家的感恩节。感恩节的起源,和英国基督教的宗教纷争有关。大约在公元16世纪末17世纪初,英国清教徒发起了一场来势猛烈的宗教改革…  相似文献   

18.
感恩文化是一种基于自身需要的文化自觉和行动自觉.意味着平等与尊重.服务与回报.付出与牺牲。今年以来.高淳县地税局全面实施了感恩文化教育.激发广大干部的感恩意识.营造爱岗敬业、创新服务的氛围.构建和谐地税组织。  相似文献   

19.
佛教对中国孝文化的贡献集中体现在经典、观念和方式三个方面。《佛说盂兰盆经》、《地藏菩萨本愿功德经》及《父母恩重难报经》等都是提倡孝道的佛教经典。在中国的佛教信众看来,劝亲信佛、出家修道、慈悲为怀等都是在尽孝道。儒佛两家在如何行孝上有着重大的差异,但这种差异不是对立,而是对中国行孝方式的丰富和发展。佛教对中国孝文化的贡献是我们今天弘扬孝道的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20.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应该在吸收传统孝道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弘扬和提倡现代社会的公民孝道教育。加强公民孝道教育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应然诉求。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看,公民孝道教育的现代内容包括感恩教育、养亲教育和敬亲教育;公民孝道教育的现代实施包括重视孝道的知性教育,加强孝道的情感培育和强化孝道的践行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