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生道德认同、亲社会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道德认同量表、父母养育方式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亲社会行为量表对569名大学生施测,考察大学生的道德认同与亲社会行为状况,并探索养育方式、社会支持感知对大学生道德认同、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大学生的道德认同水平、亲社会行为水平较高,二者存在中等程度的相关;(2)养育方式、社会支持感知对大学生道德认同有一定的预测力;(3)社会支持感知是养育方式影响道德认同的中介变量;(4)养育方式、社会支持感知、道德认同对亲社会行为有一定的预测力;(5)道德认同是养育方式、社会支持感知影响亲社会行为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工读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的特点;探索工读学生人格、社会支持和自我同一性状态的关系。方法:采用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状态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大五人格量表,对长株潭地区的工读学校279名学生和普通学校361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并采用SPSS16.0和Amos7.0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工读学生的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与大五人格的外倾性、宜人性、责任感、神经质显著相关,与自我同一性扩散状态、获得状态显著相关。结论:工读学生的扩散状态显著高于普通学生,延缓状态显著低于普通学生;社会支持在工读学生的人格与自我同一性扩散状态、延迟状态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3.
儿童的道德判断、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实验通过DIT测验随机选取初中二年级高道德判断与低道德判断被试各 40人 ,男女各半 ,然后通过实施移情唤醒操作 ,并提供助人机会来研究道德判断、移情和性别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 :儿童的道德判断与移情对其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有明显的交互作用 ;高道德判断水平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受移情水平的影响比低道德判断水平的儿童明显 ;移情水平较高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受道德判断水平的影响比移情水平较低的儿童明显 ;道德判断与移情之间的联系是以角色采择作为中介因素的 ;女孩在移情及亲社会行为表现上明显优于男孩  相似文献   

4.
当前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并不表现积极.本研究以调查问卷的方式随机考察大学生亲社会行为主观助人动机.调查发现大学生主观助人动机受社会规范学习和互惠规范影响为主,其次是社会交换理论的影响以及移情和利他主义的假设.大学生主观陈述时首选助人动机为满足精神愉悦感.  相似文献   

5.
运用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量表、宿舍生活满意度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和人际交往类型量表,对437名新升本院校的本科生进行问卷测试,结果表明男女大学生之间、单亲家庭与双亲家庭大学生之间在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量表的得分差异显著(P〈0.05);高同一性得分者与低同一性得分者在应对方式量表、宿舍生活满意度量表以及人际交往类型量表的主动性和规范性分量表上差异显著(P〈0.01)。结论:性别和单双亲家庭对大学生同一性影响较大,同一性高低影响大学生应对方式、宿舍生活满意度以及人际交往的主动性和规范性。  相似文献   

6.
引导员工助力企业可持发展是时代赋予企业领导者新的工作重点.以社会信息加工理论为基础,构建环保变革型领导通过环保自我担当与组织绿色氛围作用于员工亲环境行为的双中介模型.基于646份员工有效问卷数据,采用Bootstrap、层级回归等方法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环保变革型领导对员工亲环境行为存在正向影响;(2)环保自我担当、组织绿色氛围分别在环保变革型领导对员工亲环境行为的正向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且两者起到共同中介作用;(3)面子意识显著正向调节环保自我担当对员工亲环境行为的正向影响,但在组织绿色氛围对员工亲环境行为正向影响中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为了考察人际特质与人际信任的关系,以及一般他人评价在其中的中介作用,采用整群取样法选取1 326名大学生为被试,使用大学生人际自立量表、人际信任量表、大五人格简式量表、一般他人评价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外倾性、宜人性、人际灵活、人际开放、人际责任、人际主动与人际信任、积极的一般他人评价呈显著正相关,与消极的一般他人评价呈显著负相关;(2)在控制了宜人性和外倾性后,人际灵活和人际开放能通过积极的一般他人评价的中介作用间接预测人际信任,人际开放和人际责任能够直接预测人际信任。这些结果说明,在对人际信任的预测方面,人际灵活、人际开放、人际责任具有外倾性和宜人性所不能解释的独特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人际特质与人际信任的一般他人评价中介模型。  相似文献   

8.
采用自编问卷,对重庆市5所高校的1 350名在校本科大学生开展调研,结果显示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的积极情绪体验包括愉悦情绪、奋进情绪与成就情绪三种。男性大学生与女性大学生、农村大学生与城市大学生、独生子女大学生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不同专业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的积极情绪体验表现各异。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与愉悦情绪和奋进情绪呈显著或极其显著正相关,其对积极情绪体验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公益事业和日常生活两种类型。建议从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的未实施阶段和实施阶段入手,相互联系与配合,通过多种手段和途径增强大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共同提升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培养工作的有效性、针对性、多样性和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9.
亲子依恋与人格特质分别是影响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形成的重要家庭环境因素和个体因素。通过对1131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探讨了亲子依恋与人格对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的共同作用方式,重点分析了"大五"人格在亲子依恋对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的影响中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大五"人格中的谨慎性、外向性在亲子依恋对同一性早闭状态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随着谨慎性和外向性水平的降低,亲子依恋对同一性早闭状态的影响增加;外向性对亲子依恋与同一性延缓状态的关系起调节作用,当外向性水平低时,较高的亲子依恋预测更高水平的同一性延缓状态,当外向性水平高时,不管亲子依恋高低,大学生均表现出较高水平的同一性延缓状态。  相似文献   

10.
人际公民行为作为组织公民行为的重要维度,指同事之间非工作要求的一些帮助行为。已有研究发现,关系质量和网络中心性等社会网络层面的因素对人际公民行为产生影响。然而,关于社会网络之外的前因探索则相对缺少。引入心理学中的正念,探讨其对人际公民行为的影响以及信任的中介作用和工作关联性的调节作用。基于342份有效问卷数据,进行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员工正念水平对同事信任和人际公民行为均有显著影响,信任在正念和人际公民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工作关联性对信任和人际公民行为的关系起到了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网络社交媒体使用对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采用网络社交媒体使用问卷、自我同一性状态量表、Rosenberg自尊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问卷对2 390名青少年进行调查。研究发现:1)网络社交媒体使用与青少年不同自我同一性具有不同的预测作用,正向预测成就型、延缓型、弥散型状态,负向预测早闭型状态;2)网络社交媒体使用对青少年自尊有直接显著的负向影响;3)网络社交媒体使用对青少年主观幸福感具有直接正向预测效果;4)在网络社交媒体使用下,自尊联结不同类型的同一性状态形成序列中介,对青少年主观幸福感作用效果不同,自尊和成就型状态的序列中介对主观幸福感具有正向预测效果,自尊和延缓型、早闭型、弥散型状态的序列中介对主观幸福感具有负向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12.
移情与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关系是发展心理学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一般认为,移情是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动机。然而,有关二者之间关系的研究却得到不一致的结果:部分研究表明二者存在显著正相关,另一些研究则表明二者不存在有意义的联系。分析相关研究发现,概念上的分歧、测量方法和指标上的不同及被试年龄的差异等因素可能影响了移情和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关系。后续研究应考虑对概念与测量方法及指标的选用等方法因素进行更好地控制,对相应结果进行更谨慎地分析。同时,还应进一步探究影响移情与儿童亲社会行为之间关系的深层原因,揭示移情对亲社会行为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13.
该研究采用大学生网络交往基本信息问卷、现实人际信任问卷、网络信任问卷、人际关系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对248名大学生进行预测、462名大学生进行实测,结果表明:(1)网络交往对大学生现实人际关系有直接影响,不同网龄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得分在性别、科别、年级上差异显著。(2)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状况总体良好,现实人际信任度不高。大学生的网络人际信任在性别上差异显著;在现实人际信任方面网龄和年级差异显著。(3)不同网龄大学生在艾森克人格四个分量表得分上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探讨青少年心理素质和自尊在其社会支持与问题行为之间的作用。方法:采用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中学生心理素质问卷(简化版)、自尊量表以及长处和困难问卷(学生版)对1168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青少年社会支持、心理素质、自尊两两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与问题行为呈显著负相关。(2)社会支持能够显著负向预测青少年问题行为;(3)社会支持能够分别通过心理素质与自尊的中介作用来影响来青少年问题行为;(4)社会支持能够通过心理素质-自尊的链式中介作用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感恩和幸福感的关系——自尊的中介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大学生感恩与幸福感的关系以及自尊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本研究采用VIA-IS中的感恩子量表、主观幸福感问卷和Roseberg编制的自尊量表对闽南师范大学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得到426份有效问卷。结果表明:(1)女生感恩倾向显著高于男生;(2)感恩、自尊与幸福感各因子之间相关显著;(3)感恩对幸福感影响显著,自尊在感恩和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显著。结论:感恩显著影响幸福感,自尊在二者之间起显著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6.
移情对亲社会行为具有动机功能和信息功能,在心理学研究中被认为是对亲社会行为具有重要抑制作用的因素。高校德育普遍重视道德认知教育,忽视道德情感教育,导致大学生普遍缺乏移情。借鉴移情的功能理论,高校德育要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移情能力,一方面加强体验式道德教育,激发道德动机,另一方面提高学生观点采择能力,活化道德认知。  相似文献   

17.
亲社会行为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标志之一,然而,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的现状不容乐观。培养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应做到下面几点,即培养大学生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群体规范,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智商,培养移情能力,加强高校“两课教育”,塑造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个体人格,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大学生分裂型人格特质对人际关系应对方式的影响,以及元情绪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分裂型人格问卷(SPQ)、特质元情绪问卷修订版(TMMS)以及大学生人际关系压力应对方式量表(ISI)分别对268名在校大学生的分裂型人格特质、元情绪水平及人际关系应对方式进行调查。(结果)男生和女生在元情绪的各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01或p<0.01);分裂型人格特质总分与人际关系消极应对及元情绪之间存在显著相关,人际关系应对方式与元情绪之间存在显著相关(p<0.05或p<0.01);元情绪中的情绪注意和情绪恢复在分裂型人格特质人际因子与消极应对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分裂型人格特质(人际因子)水平高的大学生在面临人际关系压力时更倾向于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元情绪(情绪注意、情绪恢复)在二者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9.
基于McMaster家庭功能模式理论和依恋理论,选取392名小班幼儿为被试,通过问卷调查探讨家庭功能与小班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关系,并检验安全型依恋的中介效应和性别的调节效应。结果显示,家庭功能、亲社会行为、安全型依恋两两之间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安全型依恋在家庭功能与小班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关系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性别显著调节家庭功能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具体而言,家庭功能显著正向影响女性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但对男性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运用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客观测量问卷(EOM-EIS-2)对821名大学生进行施测,以了解他们在具体领域的自我同一性发展状况,结果发现:无论是意识形态领域还是人际关系领域,在各年级中延缓型同一性状态所占比例都在60%以上;无论是意识形态领域还是人际关系领域的延缓型同一性状态从大一到大四呈下降趋势,扩散型和早闭型同一性状态,大二学生所占比例最高,完成型同一性状态,大二学生所占比例最低;具体领域各同一性维度在不同年级、不同专业都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