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正> 宋书伟主编的《中国科技兴市大趋势》(简称《大趋势》)一书,由中国物价出版社出版。该书从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探索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途径与方法。它是我国迄今第一部系统论述“科技兴市”并由之带动社会全面发展的力作。《大趋势》的理论架构,是以社会学与城市学相交叉的边缘学科的崭新角度,去分析社会发展与城市文明的相关性。以此贯穿全书,共分三大部分:第一,导论,是理论部分;第二,各文明时代的社会结构模式,是历史与趋势部分;第三,中国城乡社会结构现代化道路之抉择——发展以新型科技中  相似文献   

2.
名家茶座     
塔尔科特·帕森斯(1902—1979),主要著作:《社会系统》;《社会行动的结构》;《社会学理论论文集》;《社会系统》;《关于一般行动理论》(合著);《经济与社会》(合著);《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过程》;《社会结构与人格》;《社会:比较观和进化观》;《现代社会的社会学理论》;《政治与社会结构》;《现代社会的系统》;《社会演化》;《社会系统与行动理论的演变》;《行动理论与人类状况》。  相似文献   

3.
2005年3月,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衣俊卿教授主编的日常生活批判丛书,包括6本书,其中,衣俊卿的《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再版)提供了日常生活批判的基本理论框架;衣俊卿的《现代化与文化阻滞力》是运用日常生活批判理论范式解析中国社会转型期社会文化结构和图式的一种尝试;王晓东的《日常交往与非日常交往》和王国有的《日常思维与非日常思维》是日常生活批判分支理论的构建;杨威的《中国传统日常生活世界的文化透视》是从日常生活批判的角度对中国的日常生活世界及其社会历史所作的文化哲学批判;李小娟的《走向中国的日常生活批判》则记录了世…  相似文献   

4.
据南斯拉夫《观点》杂志1989年第1—2期报道,由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大学和塞尔维亚共和国青年联合会合办《观点》杂志,确定了该刊1989—1991年的编辑工作计划。今后几年,该杂志仍以开展社会批判和发展社会理论为己任,努力追踪南斯拉夫社会生活重大问题并努力促进有关这些问题的理论探讨。为此,编辑部认为,今后一个时期要注意的问题是:现实社会主义的改革;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社会主义的危机;社会主义与剥削;新兴社会运动;后工业社会与后现代化意识形态;新技术社会观;公正与平等和财产平均主义与自由:生态学与进步思想;法国革命200周年;社  相似文献   

5.
于尔根·哈贝马斯是一位知识渊博、著作繁多的作家。他的主要著作有《大学生与政治》,《公众社会结构的变化》,《理论与实践》,《认识与利益》,《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和科学》,《论社会科学的逻辑》,《社会理论或社会工艺学——体系研究有何成果?》,《哲学政治学的特征》,《晚期资本主义的合法化问题》,《论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政治小丛书》,《交往行动理论》等。哈贝马斯被认为是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的代表。他的学说虽然涉及面很广,但主要  相似文献   

6.
在最早对巴罗的《抉择》一书的分析中,何塞·罗哈斯的见解最为深刻。罗哈斯认为,在马克思主义历史上,巴罗代表着一种真正的抉择,一种深刻的决裂,一种新的理论水平的出现,是一次真正的共产主义运动理论的革命。《抉择》第1章阐述现代化理论,标题是《通往工业社会的非资本主义道路的现象》。巴罗认为,苏联革命成功之后,使社会生产力现代化这一历史性任务是一种推动力。既然在实现这项任务的过程中不存在资产阶级,那么,布尔什维克将不得不通过巴罗称之为“发展专政”的形式来开创“非资本主义的工业化”道路。巴罗否定了苏联的发展模式以及这种模式在发  相似文献   

7.
茨阿波夫现代化理论研究的意义和启迪李鹏程德国著名社会学家沃尔夫冈·茨阿波夫教授1995年秋天访问中国社会科学院回国之后,在第二年冬天给我寄来了他当年在德国的社会科学杂志《利维坦》第24卷第1分册(由西德意志出版社出版)上发表的题为《现代化理论与社会发...  相似文献   

8.
赵瑞政研究员等撰写的《中国农民养老保险之路》已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立足于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实际 ,采用全视角对中国农民养老保障进行全方位透视的拓新之作 ,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赵瑞政研究员长期从事社会发展与应用社会学研究 ,对于中国现代化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三农”(农村、农民、农业 )问题颇为关注。他曾于 1 990年主持国家社科“八五”重点课题《中国国情丛书———百县(市 )经济社会调查·肇东卷》的调查 ,其中农民养老保障是重要内容之一。 1 998年 ,他中标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课题《肇东市农民养老保障研…  相似文献   

9.
由天津市社会学学会、江苏省社会学学会、江苏省社科院咨询部、徐州市社会学学会(筹)联合举办的社会学基础理论讲习班于五月二十日在徐州市开学。讲习班历时二十天,主要课程有《社会学概论》、《社会心理学》、《社会调查方法》几门主要课程,并开设“经济社会学的几个问题”、“关于人口理论问题”、“社会学与现代化”、“应用社会学在国外”、“家庭、婚姻、恋爱问题”、“社会学与民政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世界发展理论与民族魂之再铸——兼评《再铸民族魂—中国伦理文化的诠释和重建》郑莉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殖民地国家的纷纷独立和第三世界的兴起,非西方社会发展理论受到了空前重视,出现了以刘易斯为代表的发展经济学、以帕森斯为代表的现代化理论、以佩鲁为代表...  相似文献   

11.
1980年春,罗马尼亚政治出版社出版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一书.这是罗马尼亚社会政治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的一本集体论著,由扬·图多塞斯库和阿·卡扎库主编.全书分为《矛盾的一般理论及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特殊性》、《发展与矛盾——矛盾的表现领域》和《社会综合发展的辩证法——行动和决策在解决矛盾中的作用》三大部分.编者在序言中说:这  相似文献   

12.
<正>公丕祥,山东蒙阴人,法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院长,江苏高校区域法治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全国法学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国际法律与社会哲学协会中国分会副主席等。主要著作有:《马克思的法哲学革命》《中国刑法通史》第一分册(与李光灿先生合著)《马克思法哲学思想述论》《法律文化的冲突  相似文献   

13.
现代化和发展的神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现代化和发展理论进行了批判的评价,它集中于3个问题:现代化和发展概念的思想基础;对不同理论所依据的西方和非西方社会历史的歪曲;现代化和发展的政策和理论内容背后的政治动机。文章最后简单论述了走向现代化或发展的不同途径。  相似文献   

14.
据苏联《社会学研究》杂志1991年第7期报道,1991年3月26日苏联科学院主席团决定在苏联科学院社会学所社会和社会政治发展研究室基础上成立苏联科学院社会政治研究所。该所的主要任务是:1.分析研究苏联社会的社会发展和社会政治发展理论问题;2.研究群众性运动、  相似文献   

15.
安东尼·吉登斯是当代社会学界的大师级人物,作为 少有的几位堪与欧洲大陆学者匹敌的原创性思想家 之一,他的主要理论贡献在于两大方面,即对西方社会思想 界各种学派的批评性总结以及对现代社会的创造性论述。 吉登斯的理论被称为“建构化”理论,致力于克服社会研究 中社会决定论与方法论个人主义的两个极端,他强调,人的 能动性发挥和社会的制度化构成,都是在我们日常司空见 惯、看起来支离破碎的活动中实现的。1991年,吉登斯出版 了《现代性与自我认同》一书,重点论述了现代社会中,全球 现代化制度对自我认同的塑造,以及个…  相似文献   

16.
<正> 《资本论》这部划时代的理论巨著,凝结着马克思和恩格斯毕生的心血。两位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是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中,以大无畏的无产阶级革命气概完成这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伟大创造的。《资本论》作为成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代表作,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三个组成部分的有机的统一:唯物史观和辩证法是《资本论》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方法;政治经济学是《资本论》的主要内容;科学社会主义是《资本论》的必然政治结论。《资本论》作为历史科学,体现着人类科学与文化发展的辉煌成就。因此,《资本  相似文献   

17.
一、课题研究现状与本文目的本文拟考察自1739—1740年《人性论》出版至1752年《政治论文集》印行这段时期休谟对市民社会的系统认识,弄清他的思想的基本特征。本世纪以来,人们对休谟的主要著作《人性论》重新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识到休谟的社会理论、经济理论和政治理论的发展,是他的原定计划“人的科学”(science of man)的实现,认识到在这些理论之间具有内在联系,弄清了这些理论在他的体系中所处的地位。过去,人们总是把休谟在《政治论文集》中表述的经济理论与他的体系分  相似文献   

18.
现代化理论与社会发展的不同路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主旨是研究现代化理论与当代全球社会发展的迫切问题之间的关系,并以现实问题为基础,提出拓展现代化理论、阐明当代社会不同的发展路向的研究任务。全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阐述已有的现代化理论与转型学说对全球社会发展现实的不适应,通过对当代社会发展情况的分类论述,提出研究不同发展路向的必要;第二部分尖锐指出欧洲发展模式及其理论对其他地区的非适应性,进一步论述了欧美社会内部发展的三种不同特点,并广泛论述各地区发展的差异;第三部分探索构建一个新的现代化理论——全球三层级发展模式的可能性,并着重提出研究在当代表现出其蓬勃生机的亚洲道路的重要性;第四部分对现代化理论的研究方法论争论与当代现实社会发展的关系进行深层反思  相似文献   

19.
立足时代问题,用马克思本人的方法重读马克思,用《资本论》本身的方法呈现《资本论》的当代价值,对推动马克思哲学与《资本论》走进当代、走进城市社会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紧扣时代主题,努力解答时代重大问题,是马克思哲学及《资本论》的根本方法论特质.城市化是当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城市哲学是社会发展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新领域.《资本论》对城市哲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资本论》处理概念与对象关系、概念史与社会史的策略,对城市哲学形成合理的概念与概念群具有方法论意义;《资本论》对时间与空间、历史性与空间性关系的处理,对城市哲学确认合理的历史观具有方法论意义;《资本论》对精英主体与世俗主体关系的处理,对城市哲学形成合理的主体性原则、价值立场具有重要意义;《资本论》处理不同理论、思想之间关系的策略,对城市哲学处理城市批评史与城市发展史的关系,探索面向生活和未来的城市智慧具有重要启发.  相似文献   

20.
<正>2006年9月9日在《中国经济时报》撰文认为,一方面,技术与制度创新是现代社会转型与发展的主要功能。在社会转型与发展的一般性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