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0 毫秒
1.
盛振中 《经营管理者》2011,(4X):353-354
本文根据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资本理论和技术接受模型,研究了网商在虚拟社区共享知识的过程,从知识共享自我效能、结果预期、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社会互动联系和信任等方面,对网商在虚拟社区进行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网商虚拟社区知识共享机制模型。  相似文献   

2.
孙新波  刘博  罗能  邵煜涵 《管理学报》2013,10(5):754-760
描述了知识视角下激励协同的内涵,给出了基于四阶段生命周期理论的激励协同运作机理模型。分别从知识联盟的生命周期四阶段探讨了激励协同在各阶段的运作模式、运作内容和运作目标,并深入分析了东软飞利浦联盟在酝酿期、构建期和运行期的激励协同运作机理,以期对知识联盟激励问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3.
周军杰 《管理评论》2015,(2):55-66,110
中老年群体正在成为虚拟社区知识贡献的新主体,但不同群体在虚拟社区内的知识贡献行为究竟有何差异目前尚缺乏有针对性的研究。基于社会认知理论,本文设计了关于环境对虚拟社区知识贡献影响的假设模型,使用不同群体的数据对假设进行了验证。分析并解释了年轻人与年长者在机制上的差异,发现线上互动、线下互动作为环境,对知识贡献的影响机制不同;分析了不同群组构念均值得分的差异,发现年轻人在期望收益及自我效能上要强于年长者,但知识贡献差异不显著,说明年长者热心于知识贡献行为,且他们对收益的预期低于年轻人,这对于开发老年人力资源有很好的启示意义。本文比较了虚拟社区内不同用户群体行为的差异,有助于丰富在线知识管理的对比研究,为虚拟社区用户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邓琦  胡丹 《经营与管理》2014,(11):129-131
笔者从虚拟社区成员自主搜集共享知识的角度出发,探讨虚拟社区知识共享机制与网络消费者购买决策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以问卷的方式,调查了淘宝网虚拟社区环境下的共享内容质量、共享程度、知识创新能力、感知价值、产品或服务类型和知识共享保障制度6个因素,对消费者购买决策产生的影响,为企业完善虚拟社区知识共享机制和实施有效的营销策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虚拟社区知识共享主体对首购意愿的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的匿名性和互动性特征使知识共享过程中共享主体的影响尤其显著.以有过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经历的消费者为样本,探讨虚拟社区知识共享对消费者首购意愿的作用机理,分析知识共享主体特征对消费者感知风险的影响以及消费者感知风险对消费者首购意愿的作用;通过在网上论坛发放电子问卷、滚雪球和街头拦截的形式回收有效问卷366份,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层次线性回归对假设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共享主体的特征可以划分为发送者专业能力、关系强度和发送者社区地位3个维度,这3个维度通过感知风险正向影响首购意愿,产品涉入度对共享主体与感知风险的负向关系产生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该结论为企业在虚拟社区进行有效的口碑营销及危机公关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6.
一种面向知识共享的虚拟社区模型框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刘佳  樊治平  杨国梁 《管理学报》2006,3(2):190-194
首先在分析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指出了虚拟社区是实现知识共享的有效方式之一;然后通过分析虚拟社区的内涵及其组织结构,进一步给出了一种面向知识共享的虚拟社区模型框架,并分析了该模型框架中表示层、应用层和存储层3个层面的组成部件及其功能;最后给出了实现虚拟社区的措施。所给出的虚拟社区模型框架,对于构建虚拟社区和实现有效的知识共享具有借鉴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组织网络化发展及创新范式网络化背景下,协同创新主体知识网络能力是影响协同创新绩效的关键要素。该文分析协同创新知识网络的构成和内涵,构建"协同创新知识网络能力要素-知识活动过程-知识创新绩效"理论分析框架,从多层次、多维度分析基于知识获取-流动-应用的协同创新主体知识网络能力要素构成及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为培育协同创新主体知识网络能力,提升协同创新绩效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线上线下互动是随着互联网和虚拟社区发展而出现的新现象,伴随着社区会员的线上线下互动,虚拟社区内部出现了群体分化。以社会认同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为基础,本文对线上线下互动中会员关系的变化及其对知识共享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构建了相应的假设模型和测量量表,并对线上互动、群体分化等构念进行了解构。以287份有效问卷为基础,对提出的假设模型进行了验证。发现频繁的线上互动会引起社区会员的群体分化,频繁的线下互动会进一步促进社区内部的分化,而群体分化对虚拟社区知识共享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群体分化的引入和相关量表的开发,丰富了在线知识管理理论,对虚拟社区的管理及其利用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社会资本理论为依托,研究相互信任、共同语言和网络密度如何影响虚拟社区成员间的移情作用,进而通过移情作用影响社区成员的知识创造行为,即知识外显化和知识组合。通过在线收集255份虚拟社区成员数据,采用结构式方程模型进行验证。研究发现,网络密度直接影响了社区成员间的移情作用,移情作用进而影响了社区成员的知识外显化和知识组合;社区成员间的相互信任和共同语言可以提高虚拟社区的网络密度,并通过网络密度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社区成员间的移情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李游  闪四清  李红  刘鲁 《管理评论》2012,(11):87-96,128
虚拟社区中有关突发事件的知识共享是应急管理决策信息的重要来源。论文基于社会认知和社会资本理论,面向突发事件特征,采用问卷调查的实证方式运用两阶段验证性因子分析方法构建了面向突发事件的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经过AMOS数据分析和信度效度检验证明模型与数据的适配度良好。研究结果表明,突发事件的周期性,类型,社区回报期望等因素对于虚拟社区中突发事件知识共享行为的质量和数量均起到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同时首次研究了知识共享质量和数量间的反向影响作用。最后结合这一研究结果给出了本研究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长三角地区379家电子信息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多元回归探讨了知识吸收能力对企业协同创新网络特征与创新绩效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知识吸收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呈正相关关系;(2)协同创新网络特征的三个维度(网络规模、网络同质性、网络强度)均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呈正相关关系;(3)知识吸收能力在协同创新网络特征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存在着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2.
黄冕  李林 《管理评论》2023,(12):84-95
创新主体的非经济利益分配对协同创新项目过程绩效具有重要影响,但相关研究较少,更少涉及中介机制。本文构建了基于项目文化中介效应的荣誉、权力、知识多元分配体系与协同创新项目过程绩效的关系影响模型,并结合调研的263份有效问卷,实证得到荣誉、权力、知识、文化对过程绩效的影响参数。研究结果表明:荣誉分配对于过程绩效的直接效应最大,而知识分配与过程绩效间的直接正向关系不显著。项目文化分别在荣誉分配和知识分配与项目过程绩效间起到显著中介效应,而在权力分配和项目过程绩效间的中介效应并不显著。本研究丰富了项目管理利益分配理论与绩效评价理论,并为管理者针对性设计合理的非经济利益分配模式和非经济激励制度提供了可操作性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3.
孙新波  刘博 《管理学报》2012,9(12):1826-1831
基于全国多家知识联盟企业数据,探讨了知识联盟激励协同序参量关系的问题,提出了激励协同序参量的4个维度,并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其关系进行了检验。研究表明,活性激励对显性激励、隐性激励、涌现激励都有显著直接正向影响;显性激励对隐性激励有显著的影响;隐性激励对涌现激励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显性激励对涌现激励没有显著的直接影响,但通过隐性激励对涌现激励有显著的间接影响。由此,进一步拓展了知识联盟激励协同的相关理论,对维持知识联盟的有序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随着跨境电子商务(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网购消费者对跨境电商服务质量的投诉量持续增加。为了探索跨境电商服务质量的提升策略,本研究基于顾客感知角度,提出信息技术(IT)驱动的虚拟社区知识共享对易用性、可靠性、响应性和移情性等电商服务质量维度的影响模型。我们通过问卷方式对有跨境网购经验的顾客进行调查,利用统计分析软件对获得的458份问卷数据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得出结果:在跨境电商情景下,知识共享程度不同的顾客对易用性、响应性、可靠性和移情性的感知具有显著差异;IT驱动的虚拟社区知识共享可以显著地影响易用性、可靠性、响应性和移情性。根据此结果,给出了通过IT驱动的虚拟社区知识共享提升跨境电商服务质量的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15.
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现了系统集成的思想,本文以协同学为基础,从自组织理论视角分析了高校创新能力在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中的动态演化规律。研究表明:复杂性科学可以有效地解决公共管理问题的不确定性,本文以具有自组织特征的"B-Z"反应模型为基础,建立了高校知识生产能力、知识传播能力和知识转移能力构成的Logistic模型,通过稳定性分析与仿真模拟,讨论了高校三个能力子系统在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中的演化规律,并进一步确定了主导能力要素的序参量模型,并且对我国31所高校在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中的演化规律进行了验证性实证分析。本文的研究为我国研究型大学通过调整内部能力结构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提供了定量的分析视角与科学的政策讨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制造型企业采购成本的高低以及客户需求的响应速度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获利能力。本文研究了传统采购与基于供应链协同理论的采购的区别,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制造企业基于供应链协同理论的采购管理模式即企业内、外部的协同采购模式,最后探讨了物联网背景下协同采购的发展趋势,分析总结了协同采购的物联网架构。  相似文献   

17.
本文的研究目的主要是探讨企业怎样将虚拟社区口碑营销纳入自己的营销战略范围,将其作为新一轮竞争的法宝研究其与虚拟社区如何进行有效的契合。在对口碑营销中客户网络及网络枢纽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产品分析、辨别网络枢纽、信息传递机制作为主要分析维度。通过分析虚拟社区口碑传播概况、传播内容以及虚拟社区内成员的互动情况,提出影响虚拟社区口碑传播的关键因素,研究企业最后提出实施高效的虚拟社区口碑营销的策略与建议,试图帮助企业更好的运用虚拟社区口碑营销作出发展决策。  相似文献   

18.
基于演化博弈理论,研究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间协同创新过程的"演化稳定策略"。通过设计知识共享模型分析知识投入与知识溢出对协同创新的影响并进行仿真检验。研究认为,长期的协同创新中"合作"策略是参与方采用的"演化稳定策略";当参与方数量不同时,小群体一方率先实现"合作"策略稳定,群体数量相近时双方采用"合作"策略的收敛速度趋于一致;增加知识溢出有利于提高协同创新效率与稳定性。在理论上解释了协同创新博弈的合作策略稳定性,为产学研合作的机制设计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虚拟社区知识共享已经开始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本研究从共享主体的视角出发,探索了虚拟社区知识共享对消费者购买意向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共享主体可以通过信息发送者的专业能力、信息接收者的专业能力、信息接收者搜寻信息的主动性、关系强度和社区活跃度这五个纬度来表达.其中前三个纬度通过信任显著影响购买意向,后...  相似文献   

20.
虚拟社区电子商务的市场发展还在起步阶段,提高用户在线交易意愿是实现虚拟社区电子商务的关键。本文构建了以虚拟社区网站质量为前因认知变量,用户满意度和信任度为中介态度变量,社区用户黏度和用户在线交易意愿为行为因变量的影响关系模型。通过在线调查某虚拟社区用户并获得204份有效问卷,实证分析了虚拟社区网站质量对用户满意度和信任度的显著影响,证实了社区黏度是用户满意度与在线交易意愿影响关系的完全中介变量,但是用户信任度对社区黏度和在线交易意愿没有直接和显著的影响作用。本研究为虚拟社区电子商务发展及市场营销活动提供了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