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知行统一特点的分析,提出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加强这一课程建设。要求教师要从“知”和“行”两方面为学生做表率,学生要求知与修养相结合,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考试与法要改革。以更好的发挥《思想道德修养》课在人才培养中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成绩考核应该既合理准确,又能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既能考核学生在课堂内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内容的学习与提高,又能考核学生在课堂外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的形成与实践。采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考核模型后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考核成绩,能够准确反映出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的水平。此考核模型对其它文科类考查课及考试课的平时考察部分的成绩评定也有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将原有的"思想道德修养"课与"法律基础"课进行整合,是一门崭新的课程。本文对该课程的核心概念——思想道德和法律、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进行界定,并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关注《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活动式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道德修养”本身“知行合一”特征的强烈内在需求、青年大学生活泼喜动的身心特点,都要求“两课”教师特别关注《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活动式教学。关于成才观教学的“成功、成名、成才”关系图形设计、人生价值观教学的“精神拍卖会”、人际关系教学的“瞎子过地雷阵”、心理健康与成才教学的“市场招聘红绿灯”,等,相关活动式教学的经验表明:对学生的吸引力、对教师的创造力、对教师的更多更新更高要求,是这门课程活动式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思想道德修养”课对培养大学生政治思想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要讲授好这门课程必须对教材、大学生群体思想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针对大学生的思想实际调整教材讲授内容。教学中应改进教学方法,探索讲授艺术,增强“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配合教学内容积极开展课外活动,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解决思想深处的理论是非问题,使思想道德修养课真正达到转变学生思想、塑造灵魂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适应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的需要 ,真正有效发挥“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教育引导作用 ,本文结合高校教学和学生实际 ,从课程建设、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谈及对本课程教学改革的有益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理论课是大学生“两课”教学的中心内容,是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的政治理论课程。在深化邓小平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应做到抓住一个本质,讲清两个基础理论,做到三个联系。在教学方法上要灵活多样,注重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努力实现邓小平理论“三进”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内化与外化相结合、实现知行统一、推进教学改革与创新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实践性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综合素质等方面收到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高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以“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充分发挥教学主渠道作用,培养学生自我修养、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要加强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还必须要提高教师素质,才能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通过书面考试方式进行的德育测试不能全面测定学生的德育状况,它仅仅完成了道德知识的测试;道德教育的基本规律要求把道德测试放置在一种开放的道德场景中,在这种生动的道德场景中才能真正测度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考试的主要内容包括道德知识和道德表现的测定,改革的核心是在课程教学中安排生动的道德场景,并客观记录在该场景中学生的道德表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考试改革,需要对课程进行全局性的精心安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