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宏扬理性的权威,高扬自由、平等、人权的旗帜,论证个人利益和现实幸福的合理性,是近代西方人权理论的基本内容。从人权的呼唤到人权思想的确立,是近代西方人权理论发展的基本线索与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
论孔孟的人权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较为系统的人权理论虽然产生在近代 ,但是在我国先秦时期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说中就已有了丰富的人权思想。孔孟的人权思想是先秦时期人道战胜神道、人权战胜神权、理性战胜非理性的结果。他们提出的“仁”具有深刻的人权思想内涵 ,并以“仁”为内核 ,在生存权、发展权、平等权等等方面也有着极为丰富的思想主张  相似文献   

3.
近代中国自由主义者的人权思想,其理论基础包括中国式个人主义、平衡主义自由观和功利主义权利思想。这些基础本身并不完全是中国固有传统的延续,它们的形成既有来自传统的资源,又有来自明治日本的经验,也有对西方人权思想与人权运动经验的选择。这种基础是否牢固与合理,成为决定近代中国自由主义命运的重要因素。近代中国自由主义在与马克思主义的较量当中之所以落于溃败,原因之一在于其理论基础缺乏适合中国国情的实践性。  相似文献   

4.
列宁的人权思想是列宁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权思想,结合无产阶级革命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建设而创立的符合本国国情且具有时代特征的科学的理论体系。马克思科学的唯物史观和人学理论为列宁人权思想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基础,关于人权概念及其内涵的阐述为列宁人权思想提供了理论根据,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为列宁人权思想提供了科学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5.
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的人权思想是极其丰富和深刻的。本文就是针对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人权思想的研究状况作了简要的述评。介绍了毛泽东人权思想的研究概况,分析了研究中涉及的”毛泽东人权思想”的概念、国家独立权和人民民主权、人权保障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简要阐明了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人权思想具有现实性、广泛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相一致的特点,分析和研究邓小平人权思想的特点,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论中国近代女权思想的形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西方传教士向中国输入西方男女平等思想,中国早期改良主义者最先萌发出男女平等观念。19世纪末,戊戌维新派在西方近代人权思想的影响和变法自强的感召下,提出了比较明确的男女平等理论。20世纪初,由于资产阶级革命和出国留学热潮的兴起,少数知识分子受西方女权学说的影响,将维新派的男女平等理论具体化为男女平权的主张。随后,部分知识妇女开始觉醒,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妇女活动,并把女权运动与中国近代革命结合起来,最终形成了中国近代女权思想。  相似文献   

8.
列宁的人权思想是列宁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权思想,结合无产阶级革命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建设而创立的符合本国国情且具有时代特征的科学的理论体系。马克思科学的唯物史观和人学理论为列宁人权思想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基础,关于人权概念及其内涵的阐述为列宁人权思想提供了理论根据,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为列宁人权思想提供了科学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9.
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人权思想初探朱广东毛泽东人权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在中国革命的不同阶段对中国人民权利的状况、实现的途径、保障的方法等问题所作的有益探索。这种探索不仅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  相似文献   

10.
目前学术界对孔子的儒学思想是否含有人权思想存在两种争议,一部分学者认为孔子具有人权思想,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孔子根本不可能具有人权思想。笔者认为,孔子在保障君权、宗法等级的前提下关注到人们的生活、教育及安全,提出了许多发人深省带有人权色彩的观点如“爱人”等,但和人权思想相比是不彻底不完全的,也是零散的不系统的。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人权思想的内容十分丰富,总体上包括三个方面:即为什么要发展和保障人权,发展和保障人权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是什么,以及如何发展和保障人权。第一部分是邓小平人权思想的起点和发端,第二部分是它的核心和实质,第三部分则是其重点和关键,这三个部分紧密联系,层层递进,共同形成了一个逻辑严谨、层次分明和结构完整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核心有着丰富的人权思想。由于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观察、分析问题的方法有异,因此,他们的人权思想各有特色。然而,他们的人权思想更有许多共同之处。本文拟对三代领导核心人权思想的共同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邓小平的人权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不同,但他们分别提出了符合中国实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权思想。本文从时代背景出发,着重分析和比较毛泽东、邓小平各自不同的人权思想。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人权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人权理论在中国的发展。本文着重阐明:“解放个性”是毛泽东人权思想的基本前提。一方面,“解放个性是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争取“几万万人民的个性发展”,是无产阶级人权的基本目标。强调广大人民群众有“同等的人权”,争取和维护民族的自决权和发展权,是毛泽东人权思想的核心。在国内,他肯定广大人民有“同等的人权”;各兄弟民族充分享有民族平等与民族自决为基础的民族的人权。在国际,他主张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他的“三个世界”理论,为争取与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人权作出了贡献。主张实行革命人道主义,是毛泽东人权思想的新拓展。对广大人民“施大仁政”;平等待人,“尊重别人”,“救死扶伤;在对敌改造和统战工作中行人道,给“出路”,反映出毛泽东维护和发展人权的真实立场。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的人权思想是在对近代资产阶级虚伪人权观的批判中发展起来的,通过对政治解放对宗教的关系、政治解放对人的关系的深刻批判分析,深刻批判了资产阶级人权观的利己的本性,人权与公民权的二元分立。马克思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指出无产阶级的科学人权理论是共产主义社会中的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历史的眼光对新月派人权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主要内容、社会反响等进行了分析,从得与失的两个方面对新月派人权思想进行了客观评价.在充分肯定了新月派人权思想的历史意义的同时,对新月派人权思想中存在的阶级局限性也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人权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期我国人权建设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中国国情以及个人经历是影响邓小平人权思想的主要因素。邓小平人权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保护人权、维护人权、反对霸权;保护社会主义国家多数人的人权,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权发展的基本道路;四项基本原则是中国人权发展的根本保证;生存权、发展权.是中国当前人权发展的侧重点。  相似文献   

18.
亚非拉国家有悠久的人权思想传统,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更加重视人权思想的研究,形成了鲜明的人权思想特点:注重传统和文化的继承,鲜明的集体主义主张,受悠久宗教传统的影响,还与社会主义相联系。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人权思想具有明显的多样性,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都有一定的区别。从本文所论述的问题可以看出,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在当代世界人权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寻求共同的人权理念、发展人权事业的重要力量和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9.
人权是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共同关注和互相斗争的重大问题。马克思在《德法年鉴》时期的著作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马克思主义人权思想。《德法年鉴》时期的马克思人权思想指明了现实社会本质中人的权利,批判了私有制国家中的人权中介,提倡彻底社会变革中的人权。中国的人权观从《德法年鉴》时期的马克思人权思想汲取理论智慧,一直坚持关注现实社会、倡导集体主义、推进变革或改革的人权理念。人权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工作,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指明了中国人权事业的建设方向。新时代的中国人权观,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夯实人权的现实基础;必须始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筑人权的价值导向;必须始终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建设,强化人权的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20.
本文概述了英属北美殖民地人权思想的主要内容、基本特点、形成途径 ,阐明了作为上层建筑的人权思想是北美殖民地经济、政治、文化斗争的产物 ,它对后来美国人权理论和政策予以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