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纯真不可逆     
人出生时,就收到了上帝送来的最好礼物——纯真。孩子讨我们喜欢,在于他们没想讨我们喜欢,没像公众人物那样只展示好的一面。孩子全身都是好的一面。他们根本无视别人的存在,不讨好、不卑微、不算计,眼睛看着远方,看云彩、小鸟和昆虫;大哭大笑,无事不可对人言。成年人如想达到这一境界,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外路人形象为切入点展示了赵树理在现代小说中所起的垦拓性作用,这为其积极的一面,其消极面在于赵树理在外路人形象的塑造上存在着一定的创作模式,这种创作模式为赵树理的小说带来了必然的缺憾.这一模式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不同时期的许多作家在涉及外路人形象时,他们都在不自觉地复制赵树理的创作模式.时代发展至今天,它已为作家们提供了直面外路人形象的空间,而且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乡土社会中纯粹的外路人也在日渐消失,作家们更应用自己的笔为中国文学画廊留下他们的身影.  相似文献   

3.
一般人印象中的马克·吐温,幽默、诙谐、乐观、诚善,对人民,尤其是对普普通通的人,感情挚厚,热爱、同情他们,“连他们的缺点都加以爱护”.可是,一般人看到的只是吐温乐观开朗的积极的一面,很少了解、注意到他极端、偏激的一面,他那神秘主义、厌世悲观、自相矛盾的一面.这一点,在吐温或许是与生俱来,目在初、中期创作中便有表露(如《跳蛙》的神秘,《哈克贝里·芬》的厌世悲观),只是为其初、中期作品里那乐观爽朗、带有几分粗野的笑声所遮掩;到他晚年,其作品暗色渐浓,悲调渐高,悲观厌世、诅咒人类渐成其思想、创作的主色,由此决定了他晚期作品的基调.本文试图就吐温晚年生活予他的消极影响,尤其是他晚期作品所表露的消极思想浅析、论证作家之为国人不大熟悉的一面,使我国读者对这位伟大作家思想、性格、创作的多重性、矛盾性、复杂性有一全面、符合历史真实的了解.  相似文献   

4.
前一时期,教育界刮右倾翻案风的人,玩弄了种种骗人手法,其中之一就是打着“反对形而上学”的旗号,攻击我们贯彻执行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路线、方针,是“只讲一面,不讲另一面”。他们真是反对形而上学吗?完全是假的,他们那些奇谈怪论就是极力鼓吹唯心论和形而上学的标本。他们真正的目的是否定教育革命。  相似文献   

5.
元杂剧爱情剧中的男主人公几乎全是文人书生,他们饱读诗书,富有才学,不顾门户之见,大胆追求爱情,当爱情受到阻碍的时候能坚守爱情,并且功成名就以后并不移情别恋,这是他们积极的一面.他们也有消极的一面,那就是抗争不激烈,不彻底,对压迫势力妥协.他们的消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元代文人书生的生活状况及他们的人生追求.  相似文献   

6.
我们说某一作家的作品“典雅、俊逸”或是“朴质、清淡”等等,很大程度是指他们的语言风格而言。一个作家的创作成就,语言应当是一个重要的方面。郭沫若豪情奔放,他的语言“热情似火刀;鲁迅要“揭出痛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他的语言“冷峻似铁”,但这是他们风格的主要方面。语言大师具有几副笔墨,方能胜任对大千世界的描绘。所以郭沫若还有冷峻深沉的一面,鲁迅也有热情喷发的一面。茅盾,作为一位“语言大  相似文献   

7.
竟陵派是继公安派而起的。竟陵派创始人钟惺、谭友夏继承公安派勇于求变的精神,又要补正其末流流于轻率俚僻的弊病。但由于竟陵钟谭的成就远不如公安三袁高,而他们自己的流弊又远比公安为甚,因而人们对他们的评价,往往是否定的多,肯定的少,有的甚至只有否定而无肯定。这当然是不公允的。我们认为,对竟陵钟谭应该全面地看,既要看到他们不同于公安派的一面,又应看到他们继续把公安派反对明中叶前后七子复古摹拟的斗争推向前进的一面;既要看到他们的弊病远比公安为甚的一面,又应看到他们确有补正公安派末流流弊的一面。这样,对竟陵派就不是否定的多,肯定的少,而结论正好相反。  相似文献   

8.
前一时期,教育界刮右倾翻案风的人,玩弄了种种骗人手法,其中之一就是打着“反对形而上学”的旗号,攻击我们贯彻执行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路线、方针,是“只讲一面,不讲另一面”。他们真是反对形而上学吗?完全是假的,他们那些奇谈怪论就是极力鼓吹唯心论和形而上学的标本。他们真正的目的是否定教育革命。毛主席为我们党制定的无产阶级教育路线,全面地深刻地概括了社会主  相似文献   

9.
陶渊明、王维诗歌意境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渊明、王维是田园山水诗人 ,他们的诗歌意境以清幽、淡雅而著称 ,两者在诗歌意境创作中有相近之处 ,也有代表诗人个性的一面。被喻为田园山水诗创始人的陶渊明 ,以其平淡自然的诗风成为楷模 ,对后代田园山水诗人有着深远的影响 ;而王维则以幽静清雅的诗歌风格享誉诗坛  相似文献   

10.
略论近代报人的知识分子品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史上的报人大多数都是由知识分子充当的.这些报人的知识分子品格中有传统的一面,他们像其他知识分子一样参加过科举考试,具有知识分子特有的精英意识;又有近代化的一面,他们都接受了西方的进步思想.传统的一面与近代化的一面结合在一起,使他们用办报的形式参与政治,或改良,或革命.传统的一面又常常与近代化的一面发生矛盾,集中表现在他们对报纸的商业属性的漠视上.这就构成了近代报人复杂的知识分子品格.  相似文献   

11.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网络虚拟实践这一新型实践形式走进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视野,并赋予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鲜明的时代特色。网络虚拟实践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相融合的主要途径是开展网络搜集教学,积极参加网络调查,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站,探索网络现实问题。网络虚拟实践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相融合的价值意义在于网络虚拟实践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新方法和新手段,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应对网络虚拟社会发展的新需要。  相似文献   

12.
"基础"课实践教学课程化是指把实践教学看作是与理论教学课程紧密联系、平行存在、相互作用但又不可替代、具有同等重要性、自成体系的独特形态课程,以此来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计划的课程建设和教学过程。"基础"课实践教学课程化,既具有政策依据,也具有强烈的现实诉求。实践教学课程化建设要特别注意正确处理实践教学课程与理论教学课程的关系;正确处理课内、校园与社会实践教学课程的关系;正确处理"基础"课实践教学课程与专业课及专业实践课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实践教学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极为重要,实习基地是高校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以公共管理类专业为例,针对当前大学生实习基地建设主要存在的一些问题与困境,提出以政、校、社合作共享为视角,以产学研结合为基础,探索政府、高校和社会共建大学生实习基地的路径,具体可从以下三方面展开:其一,充分认识实习基地的重要性,积极发挥实习基地的多种功能;其二,把大学生实习基地建成为多方合作、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的共生体;其三,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实习基地共建共享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穆青的新闻理论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并结合其新闻实践进行分析,认为其新闻理论的特点可概括为三个:即党性原则是精髓,调查研究是生命,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是特色。  相似文献   

15.
从"实践"的界定反思实践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作为实践美学体系构架的基础性范畴 ,对其发展和完善应是实践美学的当务之急。目前实践美学的最大局限正在于实践范畴界定的模糊性 ,对实践美学的质疑大多也可归结到对实践理解的差异上来。因此实践美学应解决好“实践”中物质性与精神性、社会性与个体性、自然的人化与人的自然化等关系 ,弥补自身的缺陷 ,以显示其为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自我超越的开放体系。  相似文献   

16.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可缺少的环节,实践教学的薄弱长期以来制约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提高。近年来全国各高校采取多种措施强化实践教学,创新实践模式,初步形成了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在理论层面上对这些实践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对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教育实习是师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能力的初步锻炼和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根据指导学生教育实习的亲身体会,指出抓好思想教育是搞好教育实习的先决条件;实习生的教学效果及班主任工作的优劣,是衡量教育实习效果的重要准则;指导教师须根据具体情况,把教书育人工作贯穿于实习的始终。  相似文献   

18.
论法学本科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法学本科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科学、规范、有序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是培养适应法治社会的法律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法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实践教学体系应从实践教学内容体系、运行保障体系、监督管理和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系统构建。  相似文献   

19.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通过一定的载体才能进行,其重要载体是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课堂教育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载体,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辅之载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发挥课堂教学载体的重要作用,讲究实效,并与社会实践活动辅之载体相结合,全方位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多方面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工程实践教学示范中心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教学体系。创建工程实践教学示范中心,有利于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深化改革,有利于工程实践教学基地的硬件建设,有利于促进工程实践教学基地管理规范化。因此,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创建国家工程实践教学示范中心,构建具有中国高等教育特色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是当今实践教学改革的中心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