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雎》是《诗经》国风的第一篇、"诗经四始"之首,也是全部六经的起始。《关雎》从鸟兽虫鸣之声起兴,渐而进于人文礼乐的琴瑟钟鼓之声,体现了《孔子诗论》所谓"《关雎》之改"的诗教大义。从诗教的角度出发来读《关雎》,会发现求取淑女的过程虽然是全篇的主线,但男女德性的相逑才是核心。现代爱情注重"求",而古典夫妇之义关心德性之"逑"。从德性诗教出发,可以展开《韩诗外传》所谓"《关雎》之道"的天人一贯大义,和"《关雎》之事"的通古今之变大义。  相似文献   

2.
赵丽妍 《兰州学刊》2011,(12):184-188
贾平凹以一部《废都》扰乱了文坛,构建了自己的文学堡垒,《废都》彰显的是90年代历史语境转变时知识分子在物欲时代撞击下的逃逸和陷落,"动态"呈现了"非规范化"的知识分子图像,作品中的"性"则被作者抽象俨然成为指认男性自身价值的"浮标",而作品中的"女人"则回到服从于男人的主体维度上,成为女性自身身份的失语者。  相似文献   

3.
《家庭科技》2014,(10):13-13
当"文马婚变"让无数中国网友感慨"不再相信爱"时,美国作家查尔斯·默里在《华尔街日报》发文,总结了幸福婚姻的几条法则。如何"经营婚姻",让幸福婚姻"且行且珍惜"呢?这篇文章,也许能让你从中琢磨出一二。法则一:别想在婚后改变你的爱人与品位和志趣相投的人结婚,这一条虽然听起来陈词滥调,但它却是久经考验的法则。如果一个人喜欢芭蕾,而配偶不喜欢,这没关系。  相似文献   

4.
古有戒训:"妇有长舌,维厉之阶。"因此,"失声"或"有声"被作为一种政治话语和文学手段用于诠释女性与社会、女性与男人以及女性与自己之间的权利斗争。台湾作家履彊的《老杨和他的女人》以及大陆作家张抗抗的《残忍》都写女人失声的故事,但失声以后能否复声却是两种不同信念体系的反映。  相似文献   

5.
李进超 《兰州学刊》2010,(6):176-178
梁斌的《红旗谱》在塑造出朱老忠等众多鲜活的革命英雄形象的同时,也塑造出了一些典型的女性形象。严老奶奶身处苦难的"老世界",心中时刻牵挂着老伴和儿孙,唯独"无我"。贵他娘身处战乱频发的年代,不得不考虑自己的生存,是"有我"的中年女性。青年女性春兰、严萍身处新旧交替的革命时代,追求思想和爱情的自由,显示出了对女性独立"自我"的渴盼。她们分别代表了20世纪上半个世纪中国北方农村老中青三代妇女的典型形象,她们个性的差异根源于中国历史的巨大变革。《红旗谱》由此也深刻地揭示了时代历史变迁对女性命运的影响,具有深厚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6.
杨纪平 《兰州学刊》2010,(12):158-161
美国南方天主教女作家弗兰纳里.奥康纳对西方传统神学进行了独特的透视。在她的著名短篇《背井离乡的人》中,奥康纳的神学观得到了集中的彰显。奥康纳通过这部作品表明,推翻了上帝的权威之后,部分女性主义神学家将女性的解放寄托在上帝之子耶稣基督身上的观点同样是行不通的,传统的基督已经成了一个"背井离乡的人,"对传统基督的依赖只能是女性主体性的再次丧失,导致"女人的失语",进而导致"女人之死"。  相似文献   

7.
本文系拙文《大学"去行政化"论纲——论大学问题及其治理(之一)》的姊妹篇,也是笔者正在写作的《论大学问题及其治理》系列评论之二。 本文所谓"去GPD化",是针对目前高校盛行的盲目追求所谓"论文"发表数量这一"学术GDP"现象而言的。此处的"高校科研",除非特别说明,主要是指人文学术与社会科学研究(即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8.
《中国黎学大观》(多卷本,分为历史、文化、社会、文艺和生态等5卷,简称"大观"),于2009年先后向海南省社科联和省教育厅申报并获准立项。之后,《中国黎学大观》入选国家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新闻出版总署出版产业发展司在2011年5月9日下发"项目入库的通知",要求"认真组织好项目实施工作"。"大观"遵照这一指示,组织一批专家、学者有序开展研究工作。目前,"大观"百余万字的"历史卷"已经付印,其他各卷有的已完成初稿,有的尚在撰写之中。值此之际,将《中国黎学大观》总序作为特稿刊发于此,以飨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9.
(一)"变态的中国"这题目,是从鲁迅著作中抄来的(详后)。人们知道鲁迅在《彷徨》的《伤逝》里提到"无爱的人间",他演讲过"无声的中国",但似乎没有人注意他还批判过"变态的中国"。而新时期以来的著名作家张贤亮,在他的长篇小说里写到了中国人的情感和心理变态。  相似文献   

10.
刘涛 《船山学刊》2012,(2):76-79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正式对外公布,九篇之一的《楚居》记载了楚公、楚王的居处和迁徙等内容。其中,"季连初降於山"中的"降",当与中国古代巫风习俗有关,并且季连就是古代集巫师与政治领袖双重身份于一身的人物,故他可以行巫术来沟通天地;"妣疠宾于天"中的"宾"是指妣疠生产出丽季后,丽季的胁部出现了溃烂,妣疠组织进行祭天祀地的巫术活动;"巫并该其胁以楚"中,巫师用楚(荆条)为丽季包裹胁部的溃烂之处,也是一种巫术活动。总之,清华简《楚居》中的部分记载,为我们全面探讨盛行于中国古代尤其是楚地的巫风和巫术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相似文献   

11.
女性与民族(本土)传统的关系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不断触及的命题。20世纪90年代的《高老庄》(贾平凹)与《孕妇和牛》(铁凝),21世纪初年的《秦腔》(贾平凹)与《天香》(王安忆),即为此一命题的代表性个案。《高老庄》将女性的生育力设置成可能带来高老庄传统复兴的外在力量,《秦腔》则提供一个地方传统(秦腔)的女性守夜人形象,但女性经验却从没有进入叙事对“本土传统”的建构中。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孕妇和牛》将女性孕育能力看作是文化传统再生产的内在力量,《天香》则以女性所传承、持守的地方小传统(刺绣)为支点,来重写中华精英传统(大传统)。《孕妇和牛》和《天香》代表着对女性与传统关系的几点全新理解,呈现了将女性的身体和文化经验植入本土传统建构的可能性。这样的“植入”,不仅意味着女性参与本土传统的赓续进程,也意味着对本土传统的重新定义,还意味着打捞被以往的“传统”省略的女性经验,可能要超越父性传统与女性之间压迫与屈从/反抗、大与小、上位与下位的二元对立模式,呈现两者间复杂多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的"字最早见于《诗经》,经实词演化成一音多义字,经实词虚化(转声虚化)成多音多义字,一跃而成为最常用字。"的"字的演变说明了汉字是以形指义标音文字。  相似文献   

13.
"大德育"作为我校"三大"教育理念(大德育、大工程、大实践)之首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基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关于高校德育工作的要求,结合教育工作的"两个不适应",确立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建高校德育实践体系。  相似文献   

14.
《诗经》中"葛藟"凡七现,而对这一重要名物的解说,历来诉讼纷纭,未有定论。对现代学者的三种主要观点逐一考辨,可知葛藟并非"葛和藟","葛"与"藟"两字连用,当非并列,而是前者为类词,后者是具体名目;葛藟也不是指"葛藤",融通诗意,其更为明确的指向是结子繁多的果实;葛藟的"野葡萄"说较为可信,这在考古发掘与文献记载两个方面都有印证。而在具体的名物考察基础上的植物学定位表明,葛藟即应是葡萄科葡萄属的葛藟葡萄(V.flexuosa Thunb.)  相似文献   

15.
一、来源在中国电影史上,"阴谋电影"是一个谜。这是多种原因造成的:第一,这些影片除极个别的(如《春苗》《欢腾的小凉河》)之外,它们中的大部分,从来没有公映过。  相似文献   

16.
《刑法修正案(七)》已顺利通过,一方面,突破了在非共同犯罪的情况下受贿罪的主体只能是国家工作人员的传统思维模式,客观上起到了降低控方证明标准的效果;另一方面,对于修正后的刑法第388条如何确定一个更加精准的罪名,"近亲属"、"关系密切的人"的范围如何限定,都是具体理解与适用该条规定时所不容忽视的问题。与此同时,修正案(七)中也有遗憾,"谋利要件"没有取消;第388条第1款的法定刑仍旧没有修正。  相似文献   

17.
曾军 《云梦学刊》2011,32(4):15-17
就在本次讨论会的前几天,《中国社会科学报》上就刊登了一篇《"今日中国为何出不了大师"是伪命题》的文章,他将讨论者的"大师"观归谬为"百科全书式人物",进而在当下学科细分(区隔)的现实中重新定义当代的"大师"——"其实各个学科并不缺乏‘大师’,只是这些‘大师’  相似文献   

18.
维吾尔语中最初表示"黍"的词语是"yjyr(ygyr)",一直到15世纪后才被teriq替代。而teriq最初的语音形式是tariq,是粮食作物的总称,到中世纪时也可指称小麦,后来词义不断缩小,15世纪后取代yjyr(ygyr),专指"黍"。维吾尔语中最初表示"粟"的是qonaq,到中世纪时主要指粟,但可能也指高粱,到16~19世纪可能主要指高粱,到了19世纪末qonaq既可指高粱也可指玉米,到了现代它的词义没变,但在口语中更多的指的是玉米,而粟则用tydgynqonaq来表示。笔者在文中分析了其发生变化的原因,并尝试着探究了其内部所蕴含的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19.
征稿启事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由山东省教育厅主管、青岛农业大学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人文社科类综合性学术刊物(前身为《莱阳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87年。其办刊宗旨为:"倡导学术创新,传承社会文明,增进学术交流,服务社会发展"。始终追求特色办刊,以创新求特色,  相似文献   

20.
王昊魁 《家庭科技》2014,(12):13-14
由陈可辛执导的电影《亲爱的》,向人们讲述了田文军、鲁晓娟在孩子被拐后踏上漫漫寻子之路,之后又与孩子"养母"李红琴争夺孩子的故事。找回孩子,全家团圆,可是孩子只认"养母"不认亲妈,故事又陷入了另一个困境。影片以"打拐"为题材,既反映了拐卖儿童犯罪的危害,又折射出打击拐卖儿童犯罪面临的诸多困境。如何弥补被拐之"痛"?实现从"全民打拐"到"天下无拐",还有哪些工作要做? 案件虽侦破,"伤痛"未抚平 儿子小涵(化名)被解救回家已经近一个月了,但王志雪发现,有时儿子偷偷地说恨她,埋怨她看管不严致使其被拐,且时常念叨"养父母"的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