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6 毫秒
1.
经济权利平等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切关于社会平等的理论与实践中,人的经济权利平等也许是最难以实现,也最令理论家们感到棘手和头痛的问题.对此,本文从经济权利平等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等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证.当代中国社会没有理由与经济权利平等的价值观和社会目标背道而驰,而是应当在其制度设计上积极地向这一社会目标行进.就可行性而言,当代中国要想实现人的经济权利平等,必须首先从社会平等的起点·政治权利的平等做起.因为政治权利平等是一切社会平等的前提条件,没有政治参与权的平等,就不会有利益分配参与权的平等,从而,人们就不会有经济权利和经济利益方面的平等.而当一个国家真正实现了政治权利平等之后,则较大的经济权利平等也必将指日可待.  相似文献   

2.
人权的概念是17、18世纪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提出来的,是指人的基本权利或基本自由。也就是“要求维护或者有时要求阐明那些应在法律上受到承认和保护的权利。”资产阶级提出的人权概念,实际上是指人的自由、平等和其他权利,主要是指人们的政治权利。“这些权利属于政治自由的范畴,属于公民权利的范畴。”近年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人权?什么是平等的、公正的人权?这是本文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文章认为,人权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制度给人们规定的各种权利。它分为无阶级性质的人权和有阶级性质的人权两种基本类型。文章通过批判地反思各个社会形态人权的内容和形式,揭示并阐述了人权由无阶级性的原始平等、经阶级不平等、到消灭阶级后的真正自由平等的历史演进过程。文章指出,在原始社会,社会成员享.有平等的权利,但这种权利只限于生存权利和萌芽性的社会权利。在阶级社会,人权包括有一定程度发展的经济的政治的社会的权利,但这些权利实质上为剥削者阶级垄断。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权成为劳动者阶级的权利,人权关系的阶级不平等波废除,但存在事实上的不平等。在共产主义社会,人权与人的全面需要达到统一,平等、自由和普遍的人权真正实现。因此,共产主义社会的人权,是人类社会史上最公正、最合理的人权。  相似文献   

4.
性爱,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神圣使命,也是每一个性生理正常的人的神圣权利。没有个人性选择的充分自由。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性爱。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并没有真正掌握性选择的自主权。特权践踏过它,金钱收买过它,违反人性的伦理道德桎桔过它。这是人类的一曲悲歌。时至今日,争取个人性爱自由,保护每个人,尤其是女性的性权利,仍有很长的路要走。本期我们登载林建军和蒙玉清的文章,旨在引起社会的关注,保障妇女的合法性权利。我们欢迎大家对此问题各抒已见。争鸣不已。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人权?什么是平等的、公正的人权?这是本文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文章认为,人权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制度给人们规定的各种权利。它分为无阶级性质的人权和有阶级性质的人权两种基本类型。文章通过批判地反思各个社会形态人权的内容和形式,揭示并阐述了人权由无阶级性的原始平等、经阶级不平等、到消灭阶级后的真正自由平等的历史演进过程。文章指出,在原始社会,社会成员享有平等的权利,但这种权利只限于生存权利和萌芽性的社会权利。在阶级社会,人权包括有一定程度发展的经济的政治的社会的权利,但这些权利实质上为剥削者阶级垄断。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权成为劳动者阶级的权利,人权关系的阶级不平等放废除,但存在事实上的不平等。在共产主义社会,人权与人的全面需要达到统一,平等、自由和普遍的人权真正实现。因此,共产主义社会的人权,是人类社会史上最公正、最合理的人权。  相似文献   

6.
“人权(Human right),作为一个有机的权利系统,它包括了公民的政治权利、经济、社会、文化权利,也包括了个体的权利和群体的权利,如发展权、民族自决权等。从最基本、最普遍的意义上说,人权就是自由和平等两项权利。而自由和平等又主要反映在民事活动领域,其他权利(或权力)都是为了保证民事权利并使之得以确认而设置的。所以,民  相似文献   

7.
资本主义法律自由观建构在个人主义哲学的基础上;社会主义法律自由观建构在马克思劳动哲学基础上。资本主义法律制度的个人自由主义,就是权利主义,强调每个人平等享有言论、信仰、人身安全特别是个人私有财产所有权等。社会主义法律自由观在强调个人基本人权平等的基础上,强调任何权利的实现都不是抽象的,需要具体的社会条件,政治上的权利平等需要经济平等的支持,社会财富的分配、占有、管理和消费都应该以生产劳动为基础,法律真正应该保护的个人私有财产权必须是劳动所得。社会主义法律自由观超越了资本主义法律自由观,更有利于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因阿玛蒂亚·森和纳斯鲍姆等人提出的"能力理论"的兴起,在自由主义研究中能力进路的影响日增,以致造成对自由概念把握上的混乱,引发了"自由到底是一种‘权利’还是‘能力’"的困惑。而实际上,两者都是自由的面向。正是得益于政治哲学主题词由"自由"转向"平等",以及罗尔斯对"自由的价值"之平等实现能力的强调,才使自由的能力面向得以从其权利面向背后浮现出来并逐渐清晰,才让涵摄双重面向的自由以本来面貌完整呈现。也就是说,理解自由概念的整全性就需要把握自由的双重面向,把握作为自由之能力的事实性向度和自由之权利的价值性向度,由此可以收获对自由的全新认识:自由总是处在"权利"和"能力"之间。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主自由是符合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一种新型交往关系 ,它具有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意义 ,可以最终确立市场经济中平等主体的权利义务关系 ;坚持走法治之路 ,并在操作上运用自由权利平等、自由机会平等、自由责任平等 3项原则 ,有助于开创社会主义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0.
写在法国大革命旗帜上并相继载入各国宪法和诸多人权宣言的“自由”和“平等”权利,本身就隐含着极其深刻的矛盾。不过在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代,人们并没有领悟到“自由”和“平等”这两个价值目标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因为在当时,这两大价值目标具有共同的“敌人”和相近的内容。 最初,“自由”一词是针对“束缚”和“奴役”而言的,那么,谁受到谁的奴役和受到  相似文献   

11.
以自由与平等为圭臬的法国革命,却以拿破仑专制而告终.追求自由的结果何以成了独裁政治下平等的仆役?重读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反思那一时期的法国历史,可以得出一些答案.大革命中,自由与平等两股激情相互交织,最终平等压倒了自由.自由与平等在大革命中的冲突,并非由于两者学理上的悖论,关键在于法国旧制度以来一以贯之的政治专制与浓重的社会平等意识,正是这些使法国人对专制政治产生了极强的依赖性.一个专制的社会里,人们追求自由的结果往往是平等--专制下的奴役的平等.要"在自由中享有平等,在平等中自由地生活",必须铲除专制的根基,致力于民主社会的建构.  相似文献   

12.
自由概念是康德哲学中最为复杂的概念之一,因为它至少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分别为先验的自由、实践的自由以及法权的自由.其中,康德的"第三种自由",即法权自由作为康德法哲学的核心概念,不仅弥补了康德道德哲学的不足之处,而且构成了人们追求自身幸福的权利基础.  相似文献   

13.
自由、民主、法治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合理地界定并调适三者间的价值是社会主义政治融 人现实生活的关键。民主因自由与平等的张力而产生,是实现自由并调节自由与平等紧张关系的一种政 治机制。法治则是理性地发展民主、实现自由的一种规范性制度安排。民主与法治的必然联系表现在两 者彼此依赖,在与自由相互适应、相互协调的现实中实现人的自由之美。  相似文献   

14.
女性确实是与男性不一样的独特的存在,并不是男人能做的事女人都来做才是平等、自由和尊重."和而不同"应该才是平等和尊重的前提.尽管有女权主义的甚嚣尘上,女性的痛楚、矛盾和自身承载的深厚苦难仍然存在.毕淑敏发现了女性解放背后更隐秘更深层的一种内涵--女性在经济、政治权力获得之后更要诉诸于世俗心理才能得到的东西:尊严.  相似文献   

15.
论公物在中国人权保障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公物是大陆法系国家行政法上的一个重要概念,其范围正在逐步变化与扩张之中。公有的公物与私有的公物都是保障公民人权的重要物质基础。离开了它,不仅公民的平等权难以实现,公民的其他基本权利和自由的实现也将面临困难。这对于弱势人群来说尤其如此。我国目前在公物领域的立法采取的是分散立法模式,且有关公物的一般规则并没有在现有立法中得到体现,以致在设置、管理与利用公物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削弱了公物在人权保障方面的作用,因此尽快制定《公物管理基本法》就显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6.
2020年初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于中国乃至整个世界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风险,有必要从分配正义的角度对其进行审视。风险分配正义由风险分配的逻辑前提、价值理念、基本原则等内容系统性构成。人的有限理性和风险的不可预测性使得所有人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风险,处于极端风险中的人们还会加剧和扩散风险,这是风险分配的逻辑前提。对人的生命权和自由平等权的保障,以及对人因拥有不同的禀赋和不同的条件所具有的不同抗拒风险能力的维护,使得风险分配必须坚持“不平等的平等”理念。根据该理念,风险分配正义应该坚持对称性分配的基本原则,具体包括风险分配与生产风险的责任对称原则、风险分配与获取风险的收益对称原则、风险分配与抵御风险的能力对称原则。  相似文献   

17.
宪法权利随着宪法的发展而发展。近代宪法偏重权利的自由方面 ,形成了以自由权为核心的宪法权利 ;现代宪法偏重权利的平等方面 ,形成了以平等权为核心的宪法权利  相似文献   

18.
出版自由是我国公民的基本政治自由,是公民在宪法、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享有和行使的政治权利。公民在出版物中应当有真实表达的自由,应当得到法律的充分保护,公民在行使出版自由权利的时候,不是绝对的、无限的,而是相对的、有限的,必须在符合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  相似文献   

19.
出版自由是我国公民的基本政治自由,是公民在宪法、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享有和行使的政治权利.公民在出版物中应当有真实表达的自由,应当得到法律的充分保护,公民在行使出版自由权利的时候,不是绝对的、无限的,而是相对的、有限的,必须在符合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  相似文献   

20.
虽然生态主义对现代人文主义持反思和态度批判,但这并不意味着二者截然对立。生态主义对人文主义的批评并不指向人文主义总体,而仅仅针对其中的人类中心主义观念。人文主义对自由、平等、博爱的吁求启发了生态主义者,令之把这些价值理念推广到更大的场域。在这个过程中,人文主义也并非被动地接受生态主义的批判和选择,相反,它不但为生态主义提供了原初理念,而且时时在矫正它的整体主义倾向。由此可见,生态主义和人文主义在本质上是相互成全的,对个体生命的共同尊重将推动它们最终走向和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