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9 毫秒
1.
林坚 《城市》2015,(4):74-76
城市是流动的空间,时间是流动的记忆.城市是文化的载体和文化的舞台.城市和乡村、传统和现代、实物和精神、本土和他乡,这些都是城市记忆和乡愁中相互缠绕的要素.留住城市记忆,记住乡愁,才能让城市有韵味,人们生活有回味,生活更美好.  相似文献   

2.
王增辉 《城市》2014,(9):68-73
正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要提高城镇建设水平。城市建设水平,是城市的生命力所在。城镇建设,要实事求是地确定城市定位,科学规划和务实行动,避免走弯路;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来,新疆维吾尔族中到内地城市就业的人数逐渐增多,但语言、信仰、习俗等方面的差异和隔阂赋予了他们深厚的“文化乡愁”。他们既要传承民族文化,又要积极融入现代化和全球化,这就必须以“文化自觉”为理念,超越并重构“文化乡愁”。  相似文献   

4.
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也是一个城市精神的凝聚与升华,是一个城市发展过程中文化现象的展示,对推动城市文化事业和产业的发展都有着根基性的作用。建设邢台历史文化名城,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要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和内容融入到城市发展的各项工作中来,促进文化事业的大发展与大繁荣,促进城市精神的塑造与形成。  相似文献   

5.
任云兰 《城市》2005,(1):49-51
一、文物遗迹的保护开发与海河文化带的建设 人文历史景观是城市极具活力的视觉要素,是构成城市视觉形象的精神和灵魂.可以说,人文识别(与地缘识别相对的包括历史、文化、风俗、民族等人文状况的识别系统)是一个城市最持久、最具资源潜力和最有文化人类学意义的识别系统.人文历史景观最重要的要素是城市的文化遗迹,它们是城市发展历史形态在物质实体上的表现,是城市的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一棵古树、一座桥梁、一条小街、一座建筑物,都是城市历史发展的文化符号,是城市文化特色的生动体现,都在不经意间透露出城市发展的信息,烙上了时代前进的印迹.通过文物遗迹的保护与开发,可以丰富城市的文化内涵,提升城市形象,为城市创造财富.  相似文献   

6.
一、文物遗迹的保护开发与海河文化带的建设 人文历史景观是城市极具活力的视觉要素,是构成城市视觉形象的精神和灵魂.可以说,人文识别(与地缘识别相对的包括历史、文化、风俗、民族等人文状况的识别系统)是一个城市最持久、最具资源潜力和最有文化人类学意义的识别系统.人文历史景观最重要的要素是城市的文化遗迹,它们是城市发展历史形态在物质实体上的表现,是城市的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一棵古树、一座桥梁、一条小街、一座建筑物,都是城市历史发展的文化符号,是城市文化特色的生动体现,都在不经意间透露出城市发展的信息,烙上了时代前进的印迹.通过文物遗迹的保护与开发,可以丰富城市的文化内涵,提升城市形象,为城市创造财富.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城市现代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必须建设一批最先进的现代建筑,与此同时也要注重对文物古迹的保护,使现代建筑与古建筑协调发展.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或具有特殊意义的古建筑是城市发展的见证,它标志着当时的文化特点和科学技术水平,只有将这些历史遗迹、风貌建筑完好地保存下来,才能延续一个城市的历史,形成城市特色.  相似文献   

8.
朱万和 《现代交际》2012,(12):31+30
文化自觉是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思想基础和先决条件,我们身负“要建设文化强国,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历史任务.本文就大安地方文化发展提出三点见解,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9.
一个好的城市要可持续发展,应该具有自然与历史的结构、经济的结构、文化的结构.历史上,城市的发展总是与当时所处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是美国建筑师格里芬做的规划.方案足把自然的山作为城市的坐标,以首都山为中心规划了3条主要的城市空间轴线.这个方案曾得到"把适宜于国家首都的尊严和花园城市生活的魅力调和在一起"的赞誉,是城市设计的著名范例.  相似文献   

10.
尤坤  王华新 《城市》2012,(1):57-60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保护城市文化就是在为城市保留特色与发展的根基.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历史建筑、历史街区的保护越来越受到城市规划管理者的重视,各级历史文物、历史风貌建筑逐步得到维护与修缮.在以土地换取经济发展、城市更新如火如荼的当下,对历史街区、历史文化环境的保护越来越成为历史文化保护的重点.一、国外经验总结从国外的实践经验来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主要经历了3个阶段:一是单体建筑的保护,用整修的方式应对建筑的现有功能;二是环境与街区的完整保护;三是历史街区的振兴、功能复兴与经济复兴.  相似文献   

11.
任致远 《城市》2012,(6):8-15
当前,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城市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化的载体,是人类智慧和文明的标志和象征,是城市文化发祥、发育、发展的空间表达和文化结晶.城市文化在我国文化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于是,关于城市文化发展的讨论风起云涌,众说纷纭,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12.
路红 《城市》2012,(6):16-17
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国大地上由此掀起了谈文化、抓文化的热潮.城市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如何提炼、建树、传承和展示城市文化,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当下探讨天津的现代城市文化如何建树、如何传承,非常及时,也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3.
城市雕塑,是一座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它标志着一个城市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底蕴,反映着一个城市的精神气质,是艺术地记录国家与城市的历史、文化的最有效方式。作为大文化的构成部分,城市雕塑被誉为城市共有空间中“最传神的眼睛”,是“凝固的音乐”、“立体的图画”。一个优秀的城市雕塑能  相似文献   

14.
城市雕塑,是一座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它标志着一个城市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底蕴,反映着一个城市的精神气质,是艺术地记录国家与城市的历史、文化的最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5.
城市园林包括城市公益园林、楼盘园林和城市旅游景区园林。城市园林是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在城市园林的建设中,都涉及到文化的挖掘和表现问题。概要而言,城市园林文化的内容包括如下类型。1.历史遗址文化含出土文物遗址文化,如成都金沙遗址文化;地上古建筑文化,如杜甫草堂、武侯祠、宽窄巷子。历史遗  相似文献   

16.
胡攀 《城市观察》2011,(3):96-103
通过回顾重庆城市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的历程和特点,揭示各个时期历史文化保护的阶段性特征,总结重庆历史文化保护的经验,并深入分析了城市建设与保护历史文化的关系,认为城市化和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保护不应该是对立的两面,而应当是相互协调、相互包容的共同体。一座城市的个性和魅力,与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成正相关系。  相似文献   

17.
邯郸是国务院批准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对外开放城市和较大的城市,地处晋冀鲁豫四省交界,具有铁路交叉、国道交汇、高速过境、机场在建的综合交通优势。邯郸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拥有磁山文化等十大文化脉系,是著名的“中国成语典故之都”。得益于历史文化名城的重教传统,秉承了开放、包容、进取的城市精神,邯郸市教育事业在市  相似文献   

18.
徐琴 《城市观察》2011,(3):62-69
历史文化名城或城市的历史街区经常陷于保护性衰败或建设性破坏两大文化和社会困境之中。两大困境的突破之路在于通过有机更新实现城市的文脉延续、文化传承、文化再生与城市复兴。有机更新就是集物质更新、生活改善、文化再生和社会活化为一体的综合性更新。有机更新要求以谨慎的渐进式更新取代草率的激进式更新,以"自下而上"的自愿式更新取代"自上而下"的指令式更新,以多个主体的合作行动取代强势集团的单边行动。  相似文献   

19.
聂婷 《城市观察》2015,(4):186-192
广州具有2200多年的历史,拥有大量的历史文化遗迹、完整的明清时期城市格局和独具魅力的城市文化,是1982年2月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广州打造生态城市特色品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战略资源。本文通过梳理两千余年来广州水城发展脉络,分析水与广州城市格局、城市发展、城市文化的关系,忆古论今,为广州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保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城市要建出个性和特色,就必须在城市化的过程中进行城市文化建设.文化是城市和建筑的灵魂,文化是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城市文化建设究竟应该怎么进行?这是摆在每个城市面前的重大课题.下面拟就成都的城市文化建设进行案例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