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我国食盐业实行实质为政策性垄断的专营制度,即国家对食盐实行指令性计划管理,由盐业行政部门主管食盐生产、分配及监督盐业运行,盐业公司只负责食盐批发。然而,由于现实立法的缺漏和行政权力不当让与,导致盐业公司合法垄断变异,带来权力寻租和食盐安全隐患等弊端。针对盐业公司的违法垄断行为,应进行食盐体制改革,完善食盐立法,以化解这种行为。  相似文献   

2.
行政垄断的成因分析及法律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垄断是行政机关以及其他拥有行政权力的组织滥用行政权力限制市场竞争的行为。行政垄断的成因复杂,危害严重。必须通过立法明确规定政府干预经济的原则和范围,明确列举行政垄断的表现形式,规定严格的法律责任。同时设立专门的反行政垄断的执法机构,并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司法审查制度,以消除行政垄断。  相似文献   

3.
行政垄断是政府和政府部门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的行为,它主要表现为地区垄断、行业垄断、政府限定交易与设立行政公司。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以及利益机制的不健全是行政垄断产生与存在的主要原因。行政垄断与经济垄断不同,在目前我国经济生活中其危害更甚于经济垄断。反对行政垄断,必须加快我国反垄断立法的步伐,在反垄断法中应明确界定行政垄断的确认标准,将行政垄断纳入反垄断法的调整范围,并设立专门的、相对独立的、具有一定权威的执法机构,以保证反行政垄断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抗战时期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国民政府调整了盐业政策,加强了对盐务的管理,实行了有特殊意义的食盐专卖政策,为支援抗战起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官僚资本对盐业的垄断和渗透,造成了民营商业的破产,对抗战后的盐业经济造成了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行政垄断是因特定主体滥用行政权力所导致的垄断,是我国现阶段的主要垄断形式.我国大量的行政垄断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极大危害.通过对行政垄断危害的分析,揭示了我国现阶段立法规制行政垄断的原因,并结合实际探讨了我国当前反行政垄断立法存在的缺陷,最后提出了进一步完善行政垄断立法规制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6.
所谓行政垄断,也称超行政垄断或法定垄断,是指国家行政权力机关或经济管理部门凭借其经济管理权,违法行使职权,排斥、限制、禁止市场竞争,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竞争秩序的行为。从行为的具体表现形式来看,行政垄断可以分为地方贸易壁垒、部门贸易壁垒、政府限定交易及设立行政公司等形式。行政垄断的危害性主要表现为:阻碍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政治秩序的扰乱;败坏了社会风气。行政垄断之所以在我国得以滋长蔓延,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现实原因。要反对行政垄断,就要从立法上、司法上以及执法上建立一整套完备的制度,但更重要的是,要依法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巩固经济体制改革成果,完善分税制,取消差别待遇,培育多元化的可竞争市场,依法保障市场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调节作用,保证国家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7.
垄断是我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一种行为,尤其是我国的行政垄断现象严重,会危害到自由、公平竞争。本文在阐明垄断概念、危害和反垄断法本质、意义的基础上,着重对我国的行政垄断特点以及反垄断法中对行政垄断的立法和立法不足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完善立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8.
食盐专营是典型的特许垄断行业,一直以来被视为反垄断法当然豁免适用的领域.对基于公共利益的行业豁免理论进行反思,对特许垄断行业整体豁免适用反垄断法的历史实践进行考察,动摇了食盐专营整体豁免适用反垄断法的基础.遵循“最小豁免原则”评判食盐专营下的具体垄断行为应是规制食盐专营的普遍态度.  相似文献   

9.
行政垄断应当受到规制。国家凭借其权力在某些领域实行垄断是合适的,也是必要的,然而若是行政机关凭借其行政权力所产生的垄断则是不合法。首先,从行政垄断的概念来看,其本身就包含着不合法的因素;而我国对于行政垄断的法律规制则相对欠缺,这也是其危害性得以发挥的关键因素;其次,从经济学的角度,以成本收益进行分析,行政垄断的危害也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10.
行政垄断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大的制度瓶颈,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之后旧体制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从表面上看,行政权力的滥用是行政垄断产生的直接原因,然而,滋生这种滥用权力的土壤才是行政垄断产生的深层原因。要打破行政垄断,就要对政府在经济生活中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完善立法,依法规制行政垄断。  相似文献   

11.
行政垄断是指行政主体滥用行政权力排斥和限制市场竞争的行为,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过程中的一大障碍。文章对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行政垄断的本质、根源及其治理机制进行初步分析,试图为治理行政垄断寻找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市场主体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竞争的环境应该是公平的。但由于我国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长期的行政垄断行为,不仅阻碍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且与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不相适应。当前我国在立法规制行政垄断方面存在诸多缺陷,应从立法上尤其是行政立法上进一步完善对行政垄断的规制。  相似文献   

13.
行政垄断从根本上伤害了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动摇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把破除行政垄断提高到关系国家经济安全的高度并不过分。反行政垄断必须成为政府着力解决的重要任务。行政垄断的根源在于政府权力的失控,反行政垄断必须首先规制政府行为。为破除行政垄断,建议针对垄断企业采取会计、审计监督社会化、公开化,实现垄断企业工资核算的社会平均化和垄断利润社会化等措施。  相似文献   

14.
地方保护主义是构建国内统一大市场的重要障碍,同时也是法律跨区域实施的一大难题。通过宜宾丰源盐业公司延边分公司诉D市盐务管理局行政强制案,可以看出地方保护主义在盐业法律跨区域实施上的阻碍。按照《盐业体制改革方案》的基本精神和新修订实施的《食盐专营办法》相关规定,国家已经取消了食盐跨区域经营的禁止性规定,明确支持食盐经营企业可以开展跨区域经营。但是一些地方盐务管理部门仍然以修订前的行政法规作为执法依据,这是地方保护主义在盐务执法上的体现。为此,需要建立公正独立的司法机制,以克服地方保护主义,保障法律的跨区域顺利实施,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相似文献   

15.
我国反垄断机构设置复杂;行政前置程序在对垄断行为认定上和对私人反垄断民事诉讼两方面存在不足;追究行政主体滥用权力限制竞争的责任,宜使用列举性规定的概括性条款,且赋予人民法院对行政机关和公.共组织涉嫌垄断的行为进行民事和行政的司法审查的权力,还应当追究行政主体的主要负责人的刑事责任,才利于消除行政垄断现象.  相似文献   

16.
康区食盐主要来源于青藏高原的井盐和湖盐(池盐),川盐、滇盐等内地盐一般流通于康区的汉藏杂居之地。不同地方的盐业资源在康区形成了各自的行销区域。食盐贸易是维持康区内部及其周边族群关系的重要机制和纽带。康区食盐交换对象以粮食为主,茶叶及其他日用杂货为辅,食盐的运销商主要是藏商。康区盐产多被土司或寺庙控制,自由贸易是盐业的常态。自清代开始,部分嘉绒藏区以及中甸、维西等地先后导入内地的引岸制。清末盐井被收归官办后,实行以盐税征收为核心的商人包销制。随着官府对康区盐务管控的加强,毗邻省区之间的盐利之争成了康区盐务的重要症结。特殊的自然、人文和历史形成的传统交换关系,以及多元化的盐务管控,共同造就了康区盐市与盐政鲜明的地域特征。  相似文献   

17.
论行政垄断的立法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竞争的环境应该是公平的.但由于我国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长期的行政垄断行为,不仅阻碍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且与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不相适应.文章分析了行政垄断的表现形式、危害性及其成因,力图指出当前我国在立法规制行政垄断方面存在的诸多缺陷,并探讨如何从立法上尤其是行政立法上进一步完善对行政垄断的规制.  相似文献   

18.
从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具有基础性地位的中小企业往往遭遇各式各样的垄断行为。目前,我国对于中小企业竞争保护的立法还不完善,为了维护中小企业发展的公平环境,应当通过立法反对和限制大企业的垄断行为、行政垄断行为,允许中小企业的特定联合行为。通过这些手段逐步形成市场的竞争性结构。  相似文献   

19.
清代东三省食盐运销方式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统治者非常重视盐业发展,对于食盐的产、运、销均制定了严格的政策。由于清代各地的社会发展极不平衡,清政府从实际情况出发,对不同地区的食盐采取不同的运销方式,以保证达到便民裕课的目的。本文试对清代东三省的食盐运销方式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福利腐败"是由行政垄断或者是资源垄断衍生出的中国式的腐败现象."福利腐败"产生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时期,它源于计划经济所形成的福利制度惯性以及由此滋生的特权消费意识,而权力部门的行政垄断则是其产生的政治基础.目前,"福利腐败"所带来的危害已经扩散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它不仅引发了社会信任危机,导致社会不公,同时还加剧了国有资产的流失,并为权力寻租提供了滋生的土壤.通过借鉴国外的经验,我国需要加快垄断行业改革,打破行业垄断,加强监督并规范政府行为,同时从法律层面上立法制约"福利腐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