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海洋法视角下的北极争端及其解决路径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海洋法的视角之下,现阶段围绕北极的法律争端主要表现在领土争端、海域划分争端和航道性质争端。其中的焦点问题是北极国家对于北极海底的外大陆架的争夺,这一问题的走向还将影响广大非北极国家的海洋权益。从北极的地理位置、政治形势及法律地位来看,在北极仿照南极条约体系建立“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统一条约来解决相关争端是很难实现的。在国际海洋法框架下解决相关争端是比较可行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北极地区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争端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国家通过发现、先占、条约以及司法判决等方式取得、确定了对北极地区的领土主权。涉及沿海国家之间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划界的传统海洋边界问题,或通过双边协定、司法判决得以解决,或通过签署共同开发或渔业协定得到缓解,或相持不下.争议尚存,或国际条约之间互补兼容,何去何从尚且存疑。有关国家相互之间及其与国际海底区域之间的200海里以外大陆架划界争端,成为近年来北极地区海域划界争端的显著特点。争端的解决不仅事关北冰洋沿岸国,也涉及人类共同继承财产,更将对海洋法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冷战结束之后,北极不再是美俄对峙的前沿。而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地区的冰盖加速融化,北极军事、航运、资源潜力得以凸现,目前的北极又再次成为各国的利益争夺点。加拿大是北极地区最重要的国家之一,它拥有世界上最长的海岸线,且大部分位于北极地区。一个边界明确、稳定、有序的北极地区,才符合加拿大的国家利益。而通过协商的方式和平解决北极争端,为加拿大的发展营造了有利的周边国际环境,从而也为其他国家解决极地争端提供了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4.
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每个国家都会根据自己的国家战略来调适心理和行为,领土争端解决意愿作为国家心理的一部分也不例外。经济优先主义、国家安全偏好和对国际地位的执着是战后在多数国家身上持续呈现的战略偏好。经济优先主义使国家在领土争端问题上表现出克制并愿意作出让步。在国家安全偏好的作用下,国家“安全边界”与领土边界安全的比值大小和来自争端相对方的安全感的高低对领土争端解决意愿有着不同的影响。国家自身定位及对国际地位的预期不同,领土争端解决意愿会有很大差别。在战略偏好的作用下形成领土争端中的激进型和克制型国家,进而形成三种不同的领土争端模式。  相似文献   

5.
亚太地区,特别是东亚国家之间至今仍存着不同情况的领土争端。日本与中国,俄罗斯以及韩国的领土争端基本上都是历史遗留问题,主要由战争改变的边界和西方列强以不平等条约侵占的领土所致。本文旨在从条约法效力的角度,比较这三对领土争端,探求日本对待领土争端中历史性条约的态度,从而获得对解决中日领土争端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6.
国家间的领土争端从本质上讲有两种:一种是国与国的陆地间或岛屿间之主权争端;一种是各国之间的因海洋资源获取、领海及大陆架界限之间的划分而出现的争议。众所周知,东盟国家之间存在领土边界争端由来已久。鉴于武力解决争端的历史教训,再加上领土争端本身的复杂性、长期性、反复性的特点,1928年于华盛顿签署的非战公约废止了战争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办法。当今国际法实践证明,解决边界领土争端应当尽可能地采用和平解决方法,而不应诉诸武力或者以武力相威胁。文章从近年来东盟出现的三个领土争端案例中争端解决的方法,说明东盟国家间和平解决争端已经成为新趋势,其对国际新秩序以及各国睦邻友好关系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在中日钓鱼岛争端中一贯主张“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和平解决方针,但日本不仅不接受,反而肆意控制中国固有主权的领土,藐视国际司法秩序.钓鱼岛和独岛争端的比较研究,揭露了日本国对领土争端中采取的矛盾立场,以及日本国领土主张之缺陷.树立“以其矛,克其盾”的战略,联合韩国等相关利益国家,通过国际法院解决钓鱼岛争端是中国解决钓鱼岛争端的首选途径.  相似文献   

8.
菲律宾对南沙群岛的"权利"主张及其"法理依据"驳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沙群岛领土主权争端 ,涉及到五国六方 ,其中越南和中国对整个南沙群岛提出领土主权要求 ,菲律宾对部分岛屿提出领土主权要求。说南沙群岛领土争端是当今世界上最为复杂的国际领土主权争端 ,一点也不过分。南沙群岛所蕴藏的丰富石油和其所具有的重要战略地位 ,使得各争端当事国都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主张 ,加之 ,一些大国的插手 ,更增加了争端解决的难度。本文对菲律宾的“权利”主张及“法理依据”进行分析 ,从而得出结论 :中国对南沙群岛拥有不可争辩的领土主权。  相似文献   

9.
运用博弈理论对北极地区安全态势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把握其发展趋势.各国围绕北极航道的争议将成为国际政治博弈中的热点之一.北极国家关于北极地区领土主权的争议将在博弈中通过谈判趋于解决,北极能源和资源的开发将在“非零和博弈”中有较大进展,有关北极治理的国际机制将在协调博弈的基础上有进一步发展.环北极国家在北极的军事存在对全球战略格局的重要性进一步上升,可能导致“零和博弈”.北极冰盖融化的前景对全球生态安全形成重大潜在威胁,需要国际社会努力寻求“博弈安全”.  相似文献   

10.
马岛被英国视为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海外领土。马岛之争是英国殖民时期的历史产物。马岛争端的实质在于岛屿的归属及其资源的争夺问题,马岛领土的取得与丧失方式、自决权与全民公决应用和武力使用解决领土争端构成了该岛争端的若干关键法律问题。英国对马岛主权主张提出了大量的历史和法律依据,然而,与阿根廷主权主张相比,英国的主权主张优势并不明显,1833年以来英国对马岛的实际控制和管辖成为它手中最大的优势。马岛争端的长期性和复杂性特点,意味着马岛争端最终解决尚需时日。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来中国倡导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原则,不但在理论上陷于困境,在实践方面也面临严峻的挑战。"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原则难以付诸实践的原因主要有:政治意愿缺乏、现实需要不强、岛屿主权争议、争议海域(海区)模糊以及外部势力干扰等。今后中国政府在解决与周边国家领土和海洋权益争端时,一方面仍然要倡导"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原则,并争取在实践方面有所突破;另一方面,也要做好利用其他和平方法解决国际争端的准备。  相似文献   

12.
南海诸岛是我国的固有领土,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周边国家为了争夺该海域的资源,纷纷开始对南海诸岛实施抢占、提出领土主张,南海局势向着复杂化、国际化的方向恶化。我国一贯主张以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南海争端,提出了"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政策主张。南海争端其他各方对此并无积极响应,近年来仍然以各种方式强化对岛礁的占领,使南海局势更加复杂。本文从国际法学角度,讨论了国际仲裁作为领土争端解决方法的优越性和局限性,分析了南海诸岛争端国际仲裁所面临的有关实体法、程序法问题,希望能为探寻南海争端的解决方式提供另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3.
所谓“关键日期”是以时间为标准,在国际诉讼中解决多个相互冲突的请求时起重要作用的概念或理论.虽然关键日期理论在学术界尚未完全确立,但已被诸多国际案例中所援引,特别是在领土争端中,关键日期被定义为“争议的事实最后发生的时间”,规定该日期后双方的行为不得影响案件的事实.因此如何确定关键日期,将确认领土争端中的案件事实起到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不能排除通过国际法院判决解决领土争端可能性的前提下,分析和掌握国际法院在关键日期问题上所采取的立场将对研究和解决钓鱼岛在内的我国周边领土纠纷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厄立特里亚和也门仲裁案是国际常设仲裁法庭继帕尔玛斯岛(Palmas Island)仲裁案之后做出的关于领土主权的又一重要案例,也是仲裁庭审理的涉及亚非国家领土争端的首个案例,同时仲裁结果得到了当事国的接受和遵守,为通过国际司法途径解决国家之间的争端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和信心.仲裁庭在该案中对关键日期、历史性权利以及历史性固化理论都有所突破和创新,也为解决我国与周边国家的领土争端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5.
北极是全球资源的宝藏地带,聚集了人类共同的利益关切与未来走向。但是,随着北极的资源、区位等优势越来越凸显,由此而来的摩擦和冲突也越来越多。通过梳理2012年5月以来CNN、BBC、RT、CBC和CCTV五大国际媒体新闻网站中涉及北极冲突的357篇英文报道,对其中呈现出的冲突新闻事件进行了全样本分析。由此,提出了以下北极冲突的解决路径:媒体应促进北极地区形成多元化安全共同体与多边谈判机制;真实报道当地居民生存状态,以及持续关注环境问题。中国媒体应积极参与有关北极地区冲突的客观报道,帮助政府和公众更好地认知北极地区争端,为中国在北极地区相关议题中的话语权和应对能力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北极海域法律地位争端及其解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北美大陆北部毗邻的北极海域法律地位,加拿大与美国等国家各执一辞。前者主要依据其对“直线基线”和“历史性所有权”的理解。后者认为,不应依据过去的气候、地理、水文等状况来判断,全球气候的变暖,冰层的变薄或者消失,将使北极海域冰层的法律地位发生质的改变。北美大陆北部毗邻的北极海域法律地位争端如何解决?“北极南极化”的观点不可行,化解现有北极条约之间的冲突是解决北极海域法律地位争端的前置问题。北极区域的环境保护应提升到国际合作的程度,敦促各国就北极海域环境保护达成协议;各国在北极海域的问题上加强合作十分必要;我国应积极参与北极事务。  相似文献   

17.
利比亚和乍得有关奥祖地带争端的根源在于英、法、意三国在殖民时期对非洲势力范围的划分。争端爆发后,非洲统一组织进行了积极调解,但最终未能取得实效;1994年,在国际法院的判决下,奥祖争端以和平方式得到了解决。奥祖争端的解决历程,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非洲国家解决边界和领土争端方式选择上的一种发展趋势,即上诉国际法院求得司法解决。  相似文献   

18.
《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白皮书揭示的法律事实蕴含着丰富的国际法理,包括中国先占取得钓鱼岛领土主权、“条约必须信守”捍卫着中国的领土主权、割让和时效理由不能支撑日本的主权主张、“非法行为不产生权利”拒绝日本的领土声索等.白皮书揭示的法律事实也清晰地表明:日本的“无主地先占”主张在国际法上不能成立,其“实际控制”没有达到“有效控制”的国际法要求.中国应积极运用《白皮书》揭示的法律事实及其蕴含的国际法理,驳斥日本对钓鱼岛的主权主张与领土声索,让国际社会认清中日钓鱼岛问题争端的真谛,促进争端的外交解决;同时,中国应继续强化对钓鱼岛及其附属海域的实际控制,为日后时机成熟时争端的法律解决进一步充实国际法理依据.  相似文献   

19.
3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前列,但与此同时,中国经济也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合理、消费对拉动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等突出问题。而这一切既是中国在人民币升值问题上回旋余地较小、承受越来越大的国际压力的根本原因,又是制约中国顺利解决领土争端问题的根本原因。中国未来能否很好地解决领土争端,继续保持稳定和发展,取决于中国...  相似文献   

20.
中日钓鱼岛争端解决方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国际法解决彼此争端是中日双方应该履行的国际义务。从理论上而言,中日钓鱼岛争端符合《联合国宪章》规定的使用武力的例外情况,但鉴于中日两国的具体情况,通过武力方法解决钓鱼岛争端可行但不可取,而采用法律方法虽可取但不可行,相比之下,采用政治或外交方法既可行亦可取。中日双方应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借鉴有关国家将岛屿争端与海洋划界争端分别处理的方法,妥善解决钓鱼岛领土主权争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