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文艺心理学的研究,中国古已有之。迨至近代,王闿运标出“治情说”,对作家创作心理和读者审美心理的研究取得了新的突破。王闿运(1832—1916)是湖南湘潭人,字壬秋,一字壬父,号湘绮。他历经清末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五朝而入民国,终年八十五岁,人称“湘绮老人”。他是当时“汉魏六朝诗派”的盟主,曾被奉为“诗坛旧首领” (《光宣诗坛点将录》)。有《湘绮楼诗集》、《湘绮楼文集》、《湘军志》等传世,其门人辑有《湘绮楼全书》、《湘绮楼说诗》。  相似文献   

2.
李金坤 《云梦学刊》2010,31(1):158-160
湖湘诗派,又称汉魏六朝诗派,是活跃于中国近代诗坛百年之久的一大诗歌流派,名冠近代众多诗派之首。作为此派领袖人物的王阊运,学界似乎一边倒地评价其诗是,以“杂凑摹仿”为能事,脱离现实,没有实际意义。陈衍堪称此类言论之代表,其云:“湘绮五言古沉酣于汉魏六朝者至深,杂之古人集中直莫能辨。……盖其墨守古法,不随时代风气为转移,虽明之前后七子无以过之也”。  相似文献   

3.
黄去非 《云梦学刊》2007,28(2):101-103
以王阁运、邓辅纶为首的湖湘诗派在近代诗坛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拥有一批优秀的诗人,而且有自己独特的诗歌理论。约而言之,湖湘诗派的理论可以概括为三点:一、注重摹拟;二、力求出新;三、讲究诗法。这三点也正是湖湘诗派得以在近代诗坛独树一帜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江西社会科学》2018,(2):95-101
光绪十六年(1890)陈三立漫游武昌,结识张之洞幕府文人群体,诗风由早岁寓居湖湘时的浪漫绮丽转向严谨涩硬。后来陈三立避居苏沪,研磨诗艺,其宗宋之风得以确立。因祭扫祖茔之故,他每岁必往返苏赣数次,江西籍诗人借此契机多向其求益诗学,其亦乐于大力奖掖后进赣地诗人,掀起清末民初江西诗坛诗学创作新高潮,晚近江西诗坛诗风遂由崇尚汉魏六朝转而推尊杜、韩、苏、黄。陈三立以其不囿唐宋的诗学思想指导后进赣籍诗人,开启了近代江西诗坛新面貌。  相似文献   

5.
<正> 在中国传统的诗歌理论中,曾国藩的诗论是有某些特色的。它在我国古代诗歌理论发展史上,应当占着一定的地位。曾国藩论诗之语,散见于信札、日记、书籍批注之中,不乏精辟可取的意见。本文姑论其三题,以见其诗论之一斑。诗的“情”与“理”我们知道,中国近代诗坛上有唐诗派、宋诗派和汉魏六朝诗派。陈衍在《石遗室诗话》中指出曾国藩就是宋诗派的著名诗人和诗坛盟主。他说:“道咸以来,何子贞绍  相似文献   

6.
朱光潜如何变成朱自清?方一偶翻《先秦汉魏六朝诗鉴赏词典》(三秦出版社1990年6月版),该书在鉴赏陶渊明《移居》(其一)时有一段话:朱自清先生认为“陶渊明浑身静穆,所以他伟大。”鲁迅先生说:“陶渊明正因为并非浑身静穆,所以他伟大。”检鲁迅《“题未定”...  相似文献   

7.
王闿运非咸丰癸丑举人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运(183~1916),字壬秋,号湘绮,湖南湘潭人,人称湘绮先生。一生勤于治学,以传道授业解惑为业,学生遍布蜀湘,弟子中以廖平、杨度等人最为有名。因撰写《湘军志》一书而名谤满天下。过去人们多认为他是咸丰癸丑举人。笔者在翻阅有关史料时发现这并非事实,特撰此文以纠其误。上述说法最早见于1918年出版的沃丘仲子撰写的《近代名入小传》。沃丘仲子原名费敬仲,又名行简。据他说为王阁运在四川尊经书院执教时的学生。此后,在编撰《清史稿》时亦采用了此种说法。1934年出版的谭正壁编的《中国文学家大辞典》中的《王阁运》条为“咸…  相似文献   

8.
<正> 诗人是时代的产儿,诗歌是诗人心灵的羽化。150年前,伴随着中英鸦片战争在中国古老大地上的战幕拉开,中国近代诗坛涌动起第一个声势浩大的爱国主义诗歌创作高潮。然而,学术界对鸦片战争诗歌以及整个中国近代80年的诗歌创作的成就评价不高。究其原因,大概在于中国原本就就是一个“诗国”。不要说“诗二百”早已被奉为“经”,汉魏诗以“骨力”特健被千古以下奉为楷模,单单是那群星灿烂的唐代诗坛,几乎把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推向了极致,令多少后代的诗擘硕子发出“盛唐之下无好诗”的叹谓。其次,中国古代主宰  相似文献   

9.
二十年代初,活跃于中国文坛的文学研究会中,有两位影响极大的散文作家,一个是以《寄小读者》闻名于世的冰心,一个就是以《踪迹》、《背影》脍炙人口的朱自清.朱自清本是诗人,早年从事诗创作,“五四”时期即写新诗,他的第一首诗《光明》就是在北京大学读书时代写的.一九二二年创作,二三年发表的长诗《毁灭》在当时诗坛上产生了很大影响,一九二四年出版了诗文集《踪迹》.一九二五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后,创作转向散文,一九二八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为一代散文大家.正是由于他是诗人,因而他的散文就充满着浓郁的诗意,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中说:“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满贮着一种诗意”.  相似文献   

10.
周欣 《云梦学刊》2012,33(1):102-105
释敬安是清末民初湖南著名的诗僧,早年作诗多出于苦吟,中年应邀参加王闿运创办的碧湖诗社,受王闿运诗歌理论的影响,取法汉魏六朝诗歌华丽的特点,辞旨清远,虽为僧人而作诗不乏性情,在湖湘诗人中别具一格。  相似文献   

11.
王阉运“名满天下,谤满天下”,一部《湘军志》引来百年纷争,迄今未能定案。良史、谤史之称交互更替。梳理百年来关于王阁运与《湘军志》的纷争,揭示和阐述地方人物和历史究竟应如何认识和书写,这并不是简单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李贺是以其“奇诡”的“鬼诗”称著于中国古代诗坛的。虽然“鬼诗”的荒诞顽艳使人难于索解,但无论怎样“虚荒诞幻”,它总是与诗人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与诗人自己的身世、个性、气质、生理条件和生活道路诸因素不可分离地联系在一起。还有  相似文献   

13.
被誉为“临川才子”的清末民初著名学者李瑞清是一个在书法、美术、诗文诸方面都有着突出成就的文艺家。李瑞清融国学与艺术为一炉,成就了他书法作品特有的书卷气,被称为“中国书法家精擅北魏者,一千四百年来第一人”;于国画技法则造诣精深,在画派中别具风格。他诗文词赋也有深厚的基础和较高的水平,诗歌方面属“汉魏六朝诗派”,在近代诗坛上占有重要一席。李瑞清还是一位传薪度针的艺术教育先驱者,曾由他主持的两江优级师范学堂是我国第一所师范大学。无疑,李瑞清在我国近现代文化史、教育史和学术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4.
“诗界革命”的起点、发展及其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诗界革命”是近代资产阶级文学革新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诗歌迈向近代化的开端。早在“诗界革命”这一口号未正式提出前,近代诗坛已呈现出变革的趋势。“诗界革命’的起点是“新学诗”,中间经过了“新派诗”、“潮音集”和“新体诗”几个阶段。“诗界革命”作为近代诗坛上的一次革新思潮,不能仅仅局限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范围内,也应包括“南社”中的部分诗人和资产阶级革命诗人秋瑾等。  相似文献   

15.
晚明诗论家许学夷以精于辨体著称,其《诗源辩体》通论先秦至晚唐诗之演变。所论汉魏六朝诗部分,力求调和七子派宗汉魏黜六朝与六朝派嗜好“偏奇”、公安竟陵“诡诞相尚”之间的理论对峙,通过对诗歌体制中俳偶、声韵等因素的详尽考察,把握汉魏六朝诗歌的流变轨迹,并对此前“诗溺于陶”的辨体命题予以修正,为该段诗史研究确立了系统的辨体认知方式。  相似文献   

16.
40年代步入诗坛的老诗人杨山,同时也写散文。几十年来,先后在《大公报》、《新民报》、《申报》、《人民日报》、《羊城晚报》、《厦门日报》、《重庆日报》、《重庆晚报》、《成都晚报》、《四川文学》、《散文》、《晚霞》、《九洲诗文》等几十家报刊发表散文。近几年来,散文写得更多,引起了评论家的注意。他的散文和他的诗一样,真切地展现了他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17.
南宋诗坛有尤、杨、范、陆四大家之称,而影响最广、成就最大的则是杨(万里)和陆(游)。他们两家被看作是南宋一代的诗界巨擘。刘克庄甚而将杨陆与唐之李杜作了比附:“放翁学力也似杜甫,诚斋天分也似李白”仿佛双峰并峙,两水分流。他有一首《病起》的诗称:“诚叟放翁几日死,著鞭万一诗肩随”,表示了他——也可以说代表南宋一代诗人——对杨陆两家的崇拜。这是定论,自可无疑。  相似文献   

18.
陈永正 《学术研究》2007,(12):124-134
明、清两代,广东地区的诗人群体大批涌现,岭南诗歌进入了成熟期。岭南地区最有影响的诗人群体则是以孙蕡为首的南园诗社。南园诗社自元末建社以来,明、清两代多次重修,对岭南诗坛影响甚大。南园诗人,标榜汉魏,力追三唐,尤重风骨,对以"雄直之气"著称的岭南诗派的形成起过重要作用。南园诗社已成为岭南诗派的实体,在中国诗史上应占一定的位置。可以这样说,南园诗社史,就是一部岭南诗派史的简编。南园诗社的余韵流风,直到近代依然未绝。  相似文献   

19.
宦辙经年到,邮签万里修。地当中国尽,官改土司流。这是赵翼在乾隆三十二年至三十五年(1767——1770)出守广西镇安府(府治天保,即今德保县)时所写《镇安土风诗》的开头几句。诗中洋溢着他对“乾隆盛世”时期国家空前统一的自豪感和自己要“勉修循吏绩,抚字辑遐○”的积极进取精神。赵翼(1727—1814)字云崧,号瓯北,江苏阳湖人,是清代中叶的诗人兼史学家。他在诗坛上与袁枚、蒋士铨齐名,被合称为“乾隆三大家”,有《瓯北诗集》和《瓯北诗话》行世。他论诗特别强调诗歌的发展、进化的观点,反对“荣古虐今”的社会偏见。他又擅长历史考证之学,所著《廿二史札记》《陔余丛考》和《皇朝武功纪盛》等,均为时人所推崇。赵翼不仅有诗、史之才,还有  相似文献   

20.
论莎红的诗     
莎红不久前去世了。这位以其为人正直、朴实、谦逊而受人敬重的诗人,这位以其勤奋的专业劳动对民族文学作出了可贵贡献而曾被评选为“广西劳动模范”的作家,留下了一批文学遗产:不仅有剧本多个、散文多篇和尚未出版的童话集《在密密的林子里》,而且有他整理的瑶族史诗《密洛陀》和他与别人合作翻译整理而主要由他执笔的壮族民间长诗《布伯》;更有使他蜚声诗坛的数百首诗。他的名字,是同当代壮族文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在当代壮族诗坛上也称得上是响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