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1999年实行"走出去"战略开始,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逐渐形成了以海尔和TCL为代表的两大模式。根据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这两种模式是由于两家企业不同的所有权、内部化和区位动因决定的,而分清两种模式不同的动因有助于我国企业更好地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相似文献   

2.
中国推行"一带一路"的"走出去"的发展战略,成为对外直接投资大国。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战略中,深受影响的宏观经济体量因素主要有3个:人均GDP、外汇储备余额和对外贸易依存度。中国实现"走出去"扩张战略,应继续增加中国经济总量,进一步提升外贸开放程度,向境外适度扩散外汇储备。  相似文献   

3.
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和规范我国企业境外投资,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对外开放新形势、从我国经济发展全局做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有利于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目前,金融支持"走出去"的领域不断扩大,范围不断拓宽,对象不断增加。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诸多的现实瓶颈。本文从税收政策和征管的角度,探索鼓励企业"走出去"的思路与举措。  相似文献   

4.
基于资源观的战略联盟动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资源基础观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企业之间建立战略联盟的两个主要动因,分别是资源的直接获取与重新配置以及资源的模仿与学习。联盟企业通过有效利用对方的资源从而获取各自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新兴经济体企业越来越多地进入发达经济体进行"逆向"投资,这一现象对主流国际商务理论提出了挑战。本文借助制度逃离理论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探究制度因素对新兴经济体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影响。基于当前中国转型时期的制度背景,本文提出,不仅正式制度会影响企业OFDI,关系文化这一非正式制度也是影响企业进行OFDI的重要动因。除了制度方面的动因因素,本文同时将企业创新能力作为OFDI的动力因素纳入模型中。运用中国创业板民营企业2009~2013年的面板数据,本文验证了:(1)同正式制度一样,非正式制度方面的约束也会驱动新兴经济体企业进行OFDI;(2)企业政治关联则削弱了企业在制度约束下进行OFDI的动力;(3)企业创新能力是其在制度约束下成功实现OFDI开发国际创业机会的驱动力。本研究拓展和深化了新兴经济体企业制度逃离理论的分析框架,对民营企业国际化成长战略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诸多国有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其中,有的取得重大成果,有得损失惨重。国有企业境外投资财务风险成本应当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内部控制的角度,针对收购方—国有企业,分析阐述了境外投资过程中收购方自身面临的财务风险,并针对这些财务风险提出了内部控制防范建议。  相似文献   

7.
企业集团与经济全球化中的跨国经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经济全球化在21世纪的发展趋势可归纳为:以知识为基础,以金融为中心,以信息技术为先导,以跨国公司为依托。“走出去”是应我国为应对经济全球化而采取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为此必须积极推进境外投资,努力培养我国的跨国公司,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和利用境外资源,不断巩固和扩大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作用大体上可以归结为促进国际技术转移,国际贸易发展,资金跨国流动及资源优化配置,世界跨国公司的发展历经兴起,滞缓,复兴等阶段,现正处于扩展阶段,通过兼并和收购实现全球性的战略重组是今后跨国公司的发展趋势,为了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我国的跨国公司,应当遵循合理化-集约化-集群化-国际化这样四个阶段的发展战略,遵循从间接出口,到直接出口,到在境外建立子公司,直到完全的国际化经营的发展路线。在近期内,我国企业境外投资的目的应当主要是寻求资源或市场,应注意通过调查研究来选择投资行业及东道国,在我国跨国公司的战略管理中,应特别强调从环境的变化中寻找机会并避免威胁,及时进行组织上的重组,努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我国跨国公司在培养核心能力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知名的品牌,建立和健全公司治理,财务管理和内部监控等三项制度是当前我国跨国公司发展的重点,政府亦应实施一系列促进,保护和监管境外投资的政策措施,通过立法,税收,信贷和保险等手段鼓励跨国公司的发展,为了促进我国境外投资的快速健康发展和中国跨国公司的成长壮大,本文提出了八条政策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8.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布局优化创造了机遇和条件。整体来看,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直接投资占比不高,但呈逐年提升态势,而且对不同区域版块的投资表现出差异化特征。未来,应本着适度分散和差异化的原则,一方面继续加强对欧美地区的学习型、技术导向型投资;另一方面充分借势"一带一路"展开对沿线国家的战略型、资源合作型投资。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空间流向的调整,实现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在全球范围内的布局优化。在这一进程中,"走出去"企业会面临来自东道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多方面的风险和挑战,需要通过签订和升级双边投资协定、创新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加强投资环境评估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举措加以化解和应对。  相似文献   

9.
随着虚拟企业出现,虚拟企业的具体形式不断涌现,本文重点分析了国内外虚拟企业具体形式,实证研究了各种虚拟企业的具体形式在企业虚拟化中的作用,从比较中发现,虚拟企业的直接目的是对其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快捷地占有,才是虚拟企业的直接动因。经过对虚拟企业具体形式直接的目的、企业目标地、实际结果的实证分析,得出虚拟企业产生的真正动因是企业对资源快捷利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借助中国商务部提供的《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以下简称),整理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数据库",再把该数据库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匹配,形成的全新数据库包含丰富的企业财务信息和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信息。基于整合后的数据库,本文首次实证考察了生产率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海外市场进入模式的影响。本文发现:生产率越高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时选择并购模式的概率越大;母国企业上游知识资产跨国流动性差异会一定程度影响生产率的选择效应;通过对生产率分解进一步发现,管理能力越强的企业明显倾向于选择并购模式,但研发能力对投资模式的选择效应却并不明显。因此,本文的发现对我国"走出去"企业进入模式选择能够提供微观层面的经验证据,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当前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研究文献的有力补充。  相似文献   

11.
技术创新的系统观与系统框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技术创新作为企业资源结构有机化和高度化的核心动因,是当今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源动力.而企业技术创新行为及其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国家战略、社会经济环境、生态环境的压力及企业自身发展战略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必须以系统的观点、从战略的高度和组合的角度来研究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本文从系统管理的角度,结合我国高技术与传统制造企业的案例分析,论证了技术创新与创新系统的关联、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框架,从而帮助中国企业从系统的高度来认识、运作组合技术创价  相似文献   

12.
复合基础观是适合中国情境的战略管理理论。然而,已有研究并没有对于复合基础观的内外部动因,以及复合基础观与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给予解释。本文通过对569家中国企业的问卷调研,证实了外部资源的可获得性、市场需求的变化、企业家能力和合作导向分别是组织实施复合式战略的外部和内部动因。我们的实证分析进一步证明了复合式战略可以为企业带来成本优势和速度优势,而这种结果又受到了企业国际市场参与度的调节。本文对复合基础观理论和实证进行了拓展,同时也肯定了中国企业采用复合式战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公司风险投资(CVC)是指非金融类企业出于自身发展目的对新创企业进行投资,有不同投资导向,新创企业的融资行为受到CVC导向的影响。通过建立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战略和财务导向的CVC与新创企业融资行为演化博弈的过程特征和均衡状态。研究发现,当CVC是战略导向时,投资公司为新创企业带来培育效应和合法性收益,系统收敛于“接受投资,战略导向投资”状态的概率增大,朝着理想状态发展;当CVC追求纯粹财务回报时,与独立风险投资相比缺乏优势,新创企业群体的演化结果为不接受CVC,系统收敛于“不接受投资,财务导向投资”状态的概率增大,这将影响投资公司和新创企业之间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外商直接投资在为我国带来建设所需的丰富资金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理念,以及推动产业结构优化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本文从正面与负面两个方面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产生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为进一步合理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走出去"战略是党中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根据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提出的事关我国长远发展的重大抉择."走出去"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商品进出口.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走出去"战略的主要形式包括对外投资、对外转让技术、商品与服务贸易、劳务输出等多个方面,其中,最突出的是企业以技术、设备、资金、管理等生产要素,到境外投资办厂,开展境外加工贸易和跨国经营.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中央政府提出企业"走出去"战略,在此政策背景下,我国企业应该充分利用政策优势,抓住金融危机中的"机",通过跨国并购来获取相关技术、管理经验,或市场准入,或战略资产等。在现实中,企业的跨国并购动因往往是复杂的,企业要综合各方面的因素,从立体综合性的一般动因模型框架下分析自己的动因,从而使跨国并购更具有合理性与可行性,获得成功。我国企业国际经验少,相关知识欠缺,就更需要在清晰的动因框架下来分析,进行跨国并购的决策。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外汇储备的不断攀升和"走出去"战略的积极实施,国有资产对外投资规模迅猛增长。但对境外国有企业监管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致使大量境外国有资产流失。本文从委托代理理论出发,分析我国境外国有资产流失原因,最后从境外国有企业内部监管、境内投资主体监管、政府部门监管和审计机构、金融机构、社会公众的第三方监管、境外国有资产监管信息系统五个方面提出一些解决境外国有企业监管问题的措施和建议,以防范境外国有资产流失。  相似文献   

18.
跨国公司境外企业公司治理机制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境外企业如何治理是跨国公司跨国经营中遇到的一个新的课题。境外企业公司治理机制是否完善直接决定了跨国经营能否取得成功以及全球化战略是否能得以实现。本文从在华三资企业以及中国企业集团境外企业的治理角度出发,阐述了境外企业公司治理机制的内涵、绩效,对在华三资企业和中国企业集团境外企业这二种类型的公司治理机制进行了比较,并对如何建立境外企业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我国央企大举实施“走出去”战略,我国境外投资行为和境外国有资产大幅快速增长。如何保障央企境外投资和境外资产在取得预期收益的同时,避免重大风险事件发生,成为我国央企和国有资产监管机构面临的迫切而重要的课题。本文拟通过对国资委发布的三项境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制度的解读,为中央企业及其所属境外企业的海外投资行为和境外资产经营管理提供制度依据。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世界统一市场的逐步建立,各国国民经济对外贸易的依存度不断提高。2005年我国国民经济对外贸易的依存度己接近60%。但据联合国有关资料显示,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仅占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0.15%,与我们经济大国的地位相比,其跨国经营、对外投资的力度远远不够。而占据我国企业总数99.6%的中小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方面所起的作用与其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极不相符,这必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发展中的潜在障碍。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及特点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对外贸易正处于从起步阶段向全面快速发展阶段转变时期,其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