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相思风雨桥     
在鄂西山区的万山丛中,有许多风雨桥,大的,小的,高的,矮的,长的,短的。风雨桥横卧在深沟浅涧上,人们在桥上歇息纳凉、说话谈天,甚至做点买卖,这都是很平常的事。这一次,我去宣恩县的彭家寨,虽然只是匆匆一晤,彭家寨那座小小的风雨桥竟让我不能忘却了。  相似文献   

2.
程阳桥     
在湘、桂、黔交界处一带的溪河上,架设着一座座侗族地区的特有建筑——风雨桥。风雨桥造型优美、结构坚固,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它既是通行要道,又可挡风避雨,而且还是人们休息娱乐的地方。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河上有一座著名的风雨桥——程阳桥,又名永济桥。程阳桥建于一九一六年,是一座石墩木面桥,全长六十四点四米。这座桥有五墩四孔,每孔净跨十四点四米。桥宽三点四米,高十点六米,桥的正梁由五尺围的八根连排杉木分上下三层组成。上面排板、竖柱、盖  相似文献   

3.
知识荟萃     
我国造桥史上的杰作——双龙桥在滇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建水县城,有一座雄伟壮观、造型奇巧的双龙桥(俗称十七孔桥).所谓"双龙".即此桥架于塌冲河、泸江河两条河汇合处,含有一桥镇"双龙"之意,因此而得名.双龙桥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全长155米,宽3米,全部用凿得很平整的500块石块镶砌.最先只建了三孔,后因塌冲、泸江两河连年泛滥,河床逐渐增高,使三孔小桥孤居河中,不能横贯两岸.为此,后人增建了14孔,与原来的三孔桥首尾相联,并在桥上建盖了三座飞檐式阁楼,两端阁楼略小,中间一座甚为壮观,素有"滇南大观楼"之称.古人云:"巍巍乎,西望一大观".远看双龙桥,它突起在建水西  相似文献   

4.
侗族风雨桥     
在中国南方湘、桂,黔边境地区山清水秀的侗族村寨里,常常可以看到一座座造型别致、结构精巧的桥梁,这就是侗族所特有的水上建筑杰作——风雨桥。风雨桥又叫花桥、风水桥,多建在离村寨不远的通衢溪河上,一般都为杉木组合托架简梁式木桥,桥上建有长廊,桥墩上建有亭阁。它采用杠杆式结构原理,以挂枋衔掌的方法,支撑悬桥,托起阁檐。全桥常常不用一件铁器钉铆,只是在各种构件上凿孔穿眼,以榫衔接,直套斜穿,纵横交错,左右吻合。这种桥结构科学,构思独特,造型优美,建筑坚固,融美观和实用为一体,充分体现了侗族在建筑艺术方面的聪明才智。风雨桥和鼓楼一样,是侗族人民引以为豪的民族标志性建筑。  相似文献   

5.
正那天陪北京及省城来的专家考察通道侗族自治县的申遗侗寨,从坪坦河上游沿河而下,中步寨就是第一站。寨外的风雨桥上飘来侗族大歌的歌声,这天籁般的歌声使得大家加快了进寨的脚步。田里绿油油的禾苗在生长,农事忙过了,村民们难得几天清闲,村里的侗族大歌队歌手们正在风雨桥上练歌。这歌声是侗寨给专家们的第一个感动。歌队的领队杨大姐充满喜悦地说:"中步村能进入了国家世界文化遗产的预备名单,这可是我们侗家的骄傲,全村人都很高兴,村里的文娱活动开展得更多了,姐妹们练歌也更来劲了。"  相似文献   

6.
2015年10月19日,"一带一路"国家统计发展会议在陕西西安召开."一带一路"意图与沿线国进一步加强政府统计交流与合作,努力为各国可持续发展提供准确、可靠的统计数据.其目的将推动不同国家政府间的合作和交流,为互利共赢提供决策依据和支撑.实际上,这是一场现代意义上的"丝绸之路".它借鉴了古代强大文明互利共赢的伟大历程,是当代世界发展的新探索和新机遇.在古代,丝绸之路是一条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陆上商业贸易路线.因为在这个道路上曾经运输了古代中国出产的丝绸、瓷器等商品,丝绸之路因此而得名.这条道路以及它所承载的文化含义成为了东西方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进行交流的象征.从文化艺术的角度来讲,"一带一路"给予了中国美术发展一个极好的契机和图景.本文在结合考察中国文明的特性基础以及中国在古代丝绸之路时期的美术发展上,意图探究"一带一路"政策下中国美术发展的机遇,以及学术界在这个方向上所可能的深入发展和实践.  相似文献   

7.
正金秋时节,桂花飘香最诱人。金灿灿的稻谷裹着侗家人辛劳的汗水铺满田垄山坳。悠悠坪坦河犹如一条银光闪闪的玉带,自南向北流入渠水。河水清清,蜿蜒如歌,沿河的17座福桥将两岸珍珠一般的侗寨一个个连起来,共同构成了"百里侗文化长廊"中美丽的风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观月桥、中步头桥、中步二桥、永福桥、迥福桥、永定桥、文星桥、普济桥、迥龙桥等9座桥,是国务院公布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坪坦风雨桥"。如此密集的风雨桥群让来到这里的专家及游客啧啧称奇,而这里侗族同胞依山傍水而居、热爱自然和谐的生活方式更是让人大为惊叹。  相似文献   

8.
伟大的艺术之所以伟大正是因为艺术家自身的内心世界完全与客观世界相融相互碰撞,这种美源自人的内心.真正美的作品不是艺术家编造出一种图案来骗取观众眼球的愉悦,而应该是在作品中展现对美最纯粹最单纯最明确的理解,无论是伟大的美、静谧的美、和谐的美、冲突的美,关键是艺术家要善于"自觉""自省".  相似文献   

9.
侗族热心公益的美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布在广西、贵州、湖南三省(区)毗连地带的侗族人民多依山傍水而居。为了便利农事活动和往来行旅,他们往往在寨子之间修铺一条条青石板路,修建一座座木筏桥、石板桥、石拱桥、石木结构的长廊式的风雨桥、木质结构的宫殿式或宝塔型的风雨亭。 侗乡的石板路,一般是以寨子为起点向四方延伸,伸向田垌、溪河、山林,一直伸至与邻寨交界的路口,成为联贯村村寨寨的干道。道路修铺很讲究。路面多用削平的石板铺垫;盘山而上的路段砌铺平整的层层石阶;逢溪涧必架木筏桥或石板桥、石拱桥;遇河流则建风雨桥;遇悬崖陡壁,背山临水的险道旁装制雕有花草、鸟龟之类精美图案的石条栏杆,供行人  相似文献   

10.
从达坂山麓到秃尾河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陕北佳县与神木县交界的地方,有一条弯弯曲曲的急流,老百姓叫它"退河"."为什么叫退河?"我问.答:"太弯曲了,有时候觉得它好象退着流,其实它还是向前的."我立即想到历史,历史不也是这样吗!然而我还是不想信它叫"退河",于是查地图.啊,原来叫"秃尾河";老百姓念快了,便说成"退河".为什么叫"秃尾"呢?从地图上看,这河的尾巴伸进辽  相似文献   

11.
搭上一清早从广西百色开出的公路上的班车,向西北走两个钟头,到了一个叫两琶的地方.在两边的高山当中夹着一片丰茂的金黄的稻田.山上长着密密层层的树林.无数的山鸡在那高山密林里终日"咯咯"地叫着.在那上面还躲藏着许多的黄猄,到了晚上常常可以听见它们在叫唤.和百色一带的许多地方一样,过去,这是个鸦片贩子偷运鸦片的过道,强盗出没的地方.那时候,因为这地方土匪多,一般人不敢轻易到这里来,包括国民党的官府在内.一些在国民党官府的逼迫下无家安身的人们就逃到这个地方来藏身.现在两琶农业生产合作社的主任黄振恒,二十年前就是这样到这里来的.那一年,因为国民党到处抓兵,二十一岁的青年农民黄振恒,眼看就要被抓去,于是就一个人从田阳县老家逃到了两琶乡的田丁村(从两琶沿着公路再往前走四、五里地就是田丁村).现在,他一家四口:一个女儿,一个儿子;女儿是大的,已经可以挑水、  相似文献   

12.
国际民俗学家协会(F.F)于1991年冬,在芬兰的总部举行了一次利用电脑数据库评选20世纪世界级民俗学家的活动,按照设定的标准评选出了20世纪32个国家的78位民俗学家,并接纳为该会最高资格会员,我国民俗学家乌丙安和国际著名民俗学家阿兰*邓迪斯、本*阿莫斯、亚伯拉罕*鲍曼、劳里*航柯等跻身其中,享此殊荣.1994年4月,该总部正式发出了通报,国际电讯公布了78人名单;新华社发出了乌丙安获此殊荣的电讯稿,国内多家报纸发表了这条消息.与此同时,美国权威研究机构又为乌丙安颁发了"20世纪成就奖".1996年9月,德国总统赫尔佐克和夫人克里斯蒂安妮又邀请乌丙安以文化使者的贵宾资格出席"首届总统文化节".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设计风格的多样化,深受禅宗文化影响的极简主义设计可谓设计界的一淙清流,以简约而不简单的形式涤荡着人们的心灵,影响人们的生活理念和审美观念,并推动设计向至美的境界发展.文章分析极简主义设计的精神内涵和它对禅宗文化的传承,以及"中国风味"极简主义设计在日本极简主义影响下的发展现状,阐释极简风格在设计中如何将传统文化、人文情怀通过空间、色彩、媒介为人们呈现简约的艺术"张力".  相似文献   

14.
"纲举目张",这是大家都很熟习的一句成语."纲"是鱼网的大绳.意思是说,拉住鱼网的大绳,鱼网就可以张开.人们常常用这句话,来比喻我们不论做什么工作都要善于抓住关鍵,因为抓住关鍵,就可以把有关的工作带动起来.比如说,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工作中,抓住粮食这条"纲",就能带动林、牧、副、渔等事业的发展.农业工作是这样,民族工作也是这样.那么,民族工作的"纲"是什么呢?我认为,"阶级斗争"就是民族工作的"纲".我们常说,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问题,这是因为民族问题是从阶级的存在而来的.在阶级  相似文献   

15.
电影音乐是电影综合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典的电影配乐能成就一部经典的电影,电影音乐能够给人以心灵上的共鸣,起到了言语所不能表达的效果.有时候,电影音乐也成了一部影片的"代言".它饱含着整部电影的感情基调或者是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曾会因为一首熟悉的音乐,想起很多脑海中的影片画面.在影片中音乐也发挥着自己渲染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升华主题思想的独特作用.它推进了剧情,体现了主人公的情感,是一部电影所要形成的格调的灵魂.  相似文献   

16.
2009年央视春晚已圆满谢幕,一条颇有原生态风味的苏格兰七分裤拉着"小沈阳"走上了明星的巅峰之旅.且不说"委婉"的"纯爷们"小沈阳所引发的哗然.仅一条大裤衩却足以让人们沉思了.  相似文献   

17.
北京的牛街是一条历史悠久的街巷.北宋时期,回族人民即陆续迁入这一区域,他们兴建家园,广植柳林果木,随着回族人口的增多和伊斯兰宗教活动的需要,公元996年即建起了"牛街礼拜寺".这一遐尔闻名的礼拜寺坐落在牛街中段东侧,影壁在街的西侧.它庄严、肃穆、宏伟,不失古寺古色古香的风采,令世人景仰.以牛街为中心的牛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宗教活动历来为人们所关注.它不仅仅是北京市和全国民族工作的一个窗口,也是世界上穆斯林密切关注的地方,且在对内对外  相似文献   

18.
老满家终于盖了栋吊脚楼.塔尼寨子土家人围着篝火跳了一宿摆手舞.乡亲们累了,老满醉了.他躺在坝坎下小溪边,望着自家新居想心思——那年,与阿妈从湘西讨饭过来时,他不满周岁.塔尼寨子土司让他们母子住在寨子西头一处岩洞,条件是:让阿妈每月织一个家机布,抵租金.老满在潮湿的岩洞里,就着幽幽的火亮儿,看阿妈佝着背,没日没夜地织着,听阿妈叨叨着:"满伢,快长大吧,长大你也起栋屋,阿妈就不受这罪了……"老满看着.老满听着.每逢满月,阿妈就把织机移到洞口外白果树下,织  相似文献   

19.
文身与黥面     
我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有个英雄人物史进.他浑身刺着九条青龙花纹,因而得了个"九纹龙"的绰号.宋代,这种在身上刻刺花纹的习俗还比较常见,叫"锦体",也称"雕青".在民族学研究中,这种习俗被称为文身.文身是世界上许多民族在早期发展阶段存在的一种习俗.文身的方法是用金属针或  相似文献   

20.
王健 《民族论坛》2009,(2):30-30
<正>2009年央视春晚已圆满谢幕,一条颇有原生态风味的苏格兰七分裤拉着"小沈阳"走上了明星的巅峰之旅。且不说"委婉"的"纯爷们"小沈阳所引发的哗然。仅一条大裤衩却足以让人们沉思了。它非阿猫阿狗,乃出身名门——饱含苏格兰浓郁风情的七分裤。眼下,这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