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何少川同志,数十年来利用工余时间搞创作,迄今已出版三本散文集:《故乡的花》、《古榕魂》和《高山含笑》。这点创作实绩,对专业作家来说也许算不上什么,但对一个长期从事党政工作的领导者来说,其艰辛程度是可想而知的。何少川的散文按内容取向的边异可分为生活写真、域外散记与短论序文三大类。品类不同,作者所凭籍的主要艺术传递方式亦不同,由此营构出一个色彩斑斓的艺术世界。一何少川的散文绝大部分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写真性记叙。这种记叙与一般作者的创作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它深深受制于党的领导者与作家…  相似文献   

2.
张恨水散文艺术的极致——《山窗小品》艺术漫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恨水先生既是现代著名小说大家,又是一位卓有成就、造诣很高的散文名家。其散文创作贯穿于整个写作生涯,在其创作总体中占有重要位置,在艺术上独具风格特色。因而,他的散文创作在我国现代散文史上确应占有一席之地。 在张恨水先生的散文创作中,《山窗小品》(作家生前出版的仅有的两本散文结集之一)最集中、最完整、最清晰地展示了张恨水先生散文艺术的总体风貌与基本特色,深蕴着  相似文献   

3.
法国象征主义诗人波德莱尔的散文诗集《巴黎的忧郁》和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比较,鲁迅在与波德莱尔相同的“艺术感应期”内,虽然有着相同的创作倾向,但却显示出不同的艺术个性.这两位作家正是以不同的艺术个性走上世界散文诗创作的艺术高峰。在以往的《野草》研究中,对鲁迅的象征主义创作倾向研究不够,对此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4.
新加坡知名女作家陈华淑以创作散文见长。她的散文创作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偏重于表现生活感受的叙事性散文,一类是记录游踪的记游性散文。这两类散文在海外华文文学界,常为许多作家,特别是女作家所青睐。可是在强手如林的文坛,陈女士的散文却受到广大读者的激赏与赞许。新加坡作家尤今曾在《下笔慎重的陈华淑》一文中描述了她读陈女士散文的感受:“每每读完全一篇,我便抱着期待的心情,等待着另一篇的出现。”这说明陈女士的散文以其独特的风韵赢得了读者的喜爱。散文是一种长于抒写性质的文体,所录人文者,乃是作者的真性情的生命…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位著名的文艺理论家,孙绍振无疑在理论研究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实绩;而作为一位诗人和作家,孙绍振出过诗集,写过小说,现今又跃马闯入散文领域频试身手。《面对陌生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11月版)一书收辑了他这几年散文创作的主要作品。在孙绍振所构筑的散文世界里,我们可以观瞻到这位理论家写起散文来,都有哪些与众不同的艺术个性呢?我觉得,有一点是应该首先加以肯定的。那就是:将自我天性中的幽默因子与理论研究的严谨表达自觉地溶入散文创作的实践中。但细加探究,孙绍振散文创作赖以飞跃的这一双彩翼,在其为主实…  相似文献   

6.
论陈白尘《云梦断忆》的创作心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白尘的散文《云梦断忆》在中国当代散文史上别具一格,具有独特的艺术个性和美学追求。本文从批判意识、油滑笔调和民本情怀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探讨了作家创作《云梦断忆》的创作心态。  相似文献   

7.
《小云山记》和《船山记》是王船山生平仅有的两篇游记体散文,是我国古代游记体散文中不可多得的精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这种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语言特色上,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词敛语约,洁廉果敢;二是句意曲折,摇曳生姿;三是动静相宜,神韵优雅;四是心凝形释,含蓄深婉。  相似文献   

8.
一 梁实秋(1903—1987)与散文结缘,可以追溯到二十年代初他在清华上学的时候,作于一九二三年的《南游杂感》、《清华的环境》等(均载于《清华周刊》),已初步显露出他的散文艺术才华;一九二七年他执编《时事新报》的《青光》副刊,有段期间几乎每天都要作一篇短小的散文,后经筛选编成一本集子《骂人的艺术》(新月书店出版)。据梁实秋晚年在《雅舍散文·副刊与我》中说,这本书曾有人盗印过,但它的影响其实并不大。一九二八年十月,梁实秋在《新月》杂志一卷八期上发表了《论散文》,在这篇文章中他相当系统地提出了自己的散文艺术主张,从中我们可以窥见他对中国传统散文艺术的重视,同时又善于大胆地汲取西方散文长处的艺术见解;其中固然有个别观点有着贵族气的痕迹(如认为“引车卖  相似文献   

9.
新加坡作家黄孟文的散文集《朝阳从我身边掠过》,更多的是直抒一个学者与文人的见解与感慨:其中有对世事现实的智慧与思索,有对本土及母语国家文化艺术的反思与彻悟,以及游记中对人文景观的捕捉等等。这些都使得他的散文在整体上呈现出理性化的倾向,并在海外华文文学中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0.
<正> 当年被鲁迅称为“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的巴金,曾经在创作小说的同时,抚摸着旧中国母亲的伤痛而写过十多本散文集;建国后,当他拥抱着社会主义祖国母亲的时候,一直以他的散文为新生活而倾心歌唱。近几年来,他创作的散文汇编成《巴金近作》一、二集,《随想录》、一、二、三集,后两者又称《真话集》、《探索集》。无论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方面都有奇异的光彩,正如老作家黄裳所说,都  相似文献   

11.
《匆匆》语言艺术赏析杨桂梅《匆匆》是朱自清1922年所写的一篇散文。这篇散文的题材并不新鲜脱俗,文中也没有刻意雕琢的华词丽句,但那浓郁的诗意和深邃的哲理却使它至今仍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作为脍炙人口的散文珍品,《匆匆》在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2.
评台湾女作家赵淑敏的小说艺术袁良骏赵淑敏女士是台湾著名的学者、教授,她的《中国海关史》、《吴稚晖传》等深受学界重视。十分难得的是,三十余年来,她在授课、研究之余,始终不渝地坚持小说、散文创作,笔耕不辍,硕果累累。她的小说创作,尤其开辟了“教授小说”的...  相似文献   

13.
《天上没有多余的星星》是作家李云迪近期创作并选刊在《读者》上的一篇散文。除了作家对描写对象的深透了解与把握外,还得益于散文的创作手法的掌握与运用。如:先抑后扬、点面结合、虚实搭配、夹叙夹议、画龙点睛等。这些创作手法的娴熟运用,使散文达到了文学创作所追求的简短的丰富、简单的深刻的美学境界。  相似文献   

14.
李建军 《兰州学刊》2009,(12):196-199
王士性的《五岳游草》在纪行中彰显出了气习旷达、气魄豪迈的作家主体形象,在写景中凸现出了气韵生动、气势恢宏的自然客体形象,在抒情论理中又展露出了气象雄奇、气局壮阔的主客交感形象,这些形象携带着磅礴的气势丰富了该书的审美意蕴,提升着该书的艺术水准,使其可以毫无愧色地跻身于中国文学散文之林。以《徐霞客游记》为参照,《五岳游草》一样地既以科学考察的内容成为山水游记中的异彩,同时又以独具一格的恢宏气势成为晚明散文中的奇葩。而且两书在具体风格上又各有千秋,其文学成就可以说是伯仲之间,难分轩轾。  相似文献   

15.
林非是一位深受中国古代文化陶冶和现代革命思想与文化精华滋养的当代著名文学理论家和作家,以其理论研究和文学创作的实绩充分体现了他“两栖”文学名家的杰出身份,当他在学术理论园地里耕耘时,他是一位博学多识、深邃睿智的思想家和理论家,当他纵马驰骋于散文艺术创作天地时,他又是一位才华横溢、激情满怀的作家,深邃博大的林非及其散文,具有永恒的人格魅力;在20余年漫长的散文理论研究中,逐步形成了富有林非个性特征的完整、系统的散文理论观和创作艺术观,集中在散文的本质特征论、创作艺术论、审美鉴赏论、作家使命论四大研究领域做出了自己开拓创新性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16.
林非是一位深受中国古代文化陶冶和现代革命思想与文化精华滋养的当代著名文学理论家和作家,以其理论研究和文学创作的实绩充分体现了他“两栖”文学名家的杰出身份。当他在学术理论园地里耕耘时,他是一位博学多识、深邃睿智的思想家和理论家。当他纵马驰骋于散文艺术创作天地时,他又是一位才华横溢、激情满怀的作家。林非的散文,具有永恒的人格魅力。他在二十余年漫长的散文理论研究中,逐步形成了富有林非个性特征的完整、系统的散文理论观和创作艺术观,在散文的本质特征论、创作艺术论、审美鉴赏论、作家使命论四大研究领域做出了自己开拓创新性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17.
从50年代至今,台湾涌现出一大批颇有影响的女作家。如:倚君、徐钟、张秀亚、钟梅音、艾雯,以及张晓风、陈幸蕙、简等。她们既写身边事、心中思,也写国家事、天下情,既寓女性的柔情缱绻,又呈刚健雄浑的阳刚之美,意象丰奇,句法独创,表现出当代女性对于散文美学品格与生命意义的双重探求,与那些卓越的男性作家一道,汇入用散文解说人类面临的生存困境和生命意义的诗性思考中去。简,生于1961年,毕业于台湾大学中文系,80年代登上台湾文坛。著有散文集《水问》、《只缘身在此山中》、《浮在空中的鱼群》、《月娘照眠床》、《私房书》…  相似文献   

18.
由于传媒打开了散文随笔从未有过的广阔的传播空间,九十年代的散文迎来了面向大众创作的持续作繁荣。相对而言,与之配合的、作为大众读本的散文理论著述却反应迟钝。阮忠先生的《散文概说》(华中师大出版社1999年版)作为一本这样的书,得的虽说是娜娜来迟,但却独具特色。 本书史论结合的叙述构架,体现了作者欲以散文的历史重塑散文的现在的意图。在作者从对中国散文最初的模样讲起,在以时间为经、以作家为纬的娓娓叙述中,你能强烈地感受到:宋代以前散文的“大家”气象是那样开阔人的胸襟,其叙事、说理、写景、状物,真正是“…  相似文献   

19.
由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5年11月出版的散文诗集《弊之天空》,是刘振学近年来的一部力作。该书曾被中国石油作家协会评为1995年度文化创作成果1等奖。读罢《蝶之天空》,我以为这本散文诗集具有以下特色:一、表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具有想象之美庄周化蝶是在梦中完成的,《较之天空》的诗人化设是在想象中完成的。想象在诗创作中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艾青说过:“没有想象就没有诗。诗人的最重要的才能就是运用想象。”在《蝶之天空》里,我们可以欣赏到各种各样的想象,请读《天实我三岁》:炊烟是橡冲天上长的树,我戴着史肚一个劲地…  相似文献   

20.
<正> 我对三十年代作家李广田的散文非常喜欢,尤重其文如其人。但在现代文学史或散文选评等书中,不是说他早期散文“题材狭窄”就是认为“思想比较浅”,针对前者,我写了《铮铮铁汉·锦绣文章》(刊于《柳泉》82年第四期),提出了不同意见;现在则想同“思想比较浅”的看法作些商確。本文的重点是探索李广田散文的思想特点和发展过程,同时也要谈一点有关艺术手法和风格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