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诚龙 《社区》2011,(11):45-45
狄仁杰是唐朝名相.他心胸阔达,方正廉明,被武则天看中,提拔为宰相。他初任这一职务。也碰到过有人向他告密的事.告密者不是别人,而是武则天。  相似文献   

2.
《论唐代宰相中书门下二省制》一文认为尚书省长官从唐初起就不是宰相,此说不确。武德元年后到唐太宗去世,尚书仆射不加衔即为宰相,高宗继位后到武则天去世,仆射须加同三品等衔方为宰相,这是将三省长官以外官员加衔为宰相之法用到尚书仆射身上,使仆射仍为宰相之职。及至神龙、景云时,仆射有不加衔者即不能履行宰相之职。  相似文献   

3.
无论是尼克松下台,还是苏联解体,导火索都是窃听。窃听,可以让默多克的新闻集团风雨飘摇;也可以令一国总统下台;甚至引发一场国家政变。这不是危言耸听——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如何才能知彼?窃听器就成了最给力的工具。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注定了跟政坛的缘分。  相似文献   

4.
宋代宰相为百官之长,其罢免一般出自皇帝旨意,但也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宋代宰相罢免频率相较于前代明显增加。宰相免谪地的远近体现出离开政治核心的程度,与其能否再度返朝任职存在一定关系。宰相免谪地依据距离京师的远近可划分为京师(开封与临安)、临京府路、远府路、偏远府路四种类型。宰相免谪地远近一般取决于罢免缘由,同时又受到宰相出身、地位、政绩以及与皇帝、同僚、后宫之间的关系等因素影响。宰相免谪地的选择被灵活运用到皇帝罢免宰相的政治情势中,彰显在宰相人事任免中的皇权意志和最高统治力。  相似文献   

5.
黎靖 《可乐》2010,(4):6-6
2007年6月,已经确定下台的英国首相布莱尔,会见了任内最后一位外宾——美国加州州长、前好莱坞著名动作明星施瓦辛格。  相似文献   

6.
论唐前期宰相制度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唐代自太宗起为加强皇权已开始采用多种措施分割相权,主要表现为;尚书省地位被降低,退出宰相机构;大量引入参政宰相,分割中书门下宰相职权;政事堂秉笔值班制度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7.
沈克明美 《社区》2008,(13):42-43
“优秀的”纽约州州长施皮策因招妓事件被查处而下台,这证明美国人民的正义舆论是非常强有力的,他们憎恨公职人员的不法行为。通过这件事,越来越多的美国人认识到,各个领域的官员、在职公务员的贪腐行为——渎职、贪污、受贿、好色……一定逃不出法律的制裁。  相似文献   

8.
晏建怀 《社区》2011,(32):41-41
在“朕即天下”的封建时代.宋真宗给宰相“封口费”而未采取极端手段,也算是个“仁慈”之君了。 官员追求政绩,或为摆平“劣政”的负面影响,常常不惜血本.通过掏“封口费”来扫清舆论障碍。其实,这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千年以前的宋真宗为了搞所谓“封禅泰山”大典,就给自己的宰相王旦一笔不菲的“封口费”。  相似文献   

9.
<正>在罗马书十二章中有这样一个故事:牧人披尔因忠于波斯国王做了宰相。他的同僚们都忌妒他,召集会议,讨论如何赶他下台。会议后派代表去向国王密告:"王啊,披尔出身卑微,一旦被选为宰相,位高于我们,权又大于我们,愿王重新考虑。"国王回答说:"他忠诚无比,我十分信任他,但你们若能指出他的错误,那时我才听你们的话重新考虑。你们可以观察他,并且向我汇报。"这些大臣回去观察后,发  相似文献   

10.
王虎林 《社区》2002,(10):26-26
《史记&#183;管晏列传》里有一则“仆御之妻”的故事,说的是:晏子在齐国做宰相时,有一次坐车从街上经过,驾车的车夫满面笑容,洋洋得意,他认为能为宰相驾车,岂是寻常之辈。这一幕正巧被车夫的妻子看到。车夫回了家,妻子突然提出要离他而去,车夫不解,问为什么,他的妻子说:“晏子身为齐国宰相,可谓声名显赫,但他出门在外,却总是一副谦恭谨慎的样子,夫君只是人家的车夫,但却满脸骄傲。我深以为忧,因此我要离开你。”  相似文献   

11.
幽默一页     
七上八下——下台时多了一个,可能是查出来的幕后者。 九牛一毛——经过各种参观、检查后剩下的那一根。  相似文献   

12.
韦庄的精神世界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庄的精神世界探源王煜晚唐五代诗人韦庄(836—910)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人,是初唐宰相韦待价的裔孙,中唐诗人韦应物的玄孙,常被误为中唐宰相韦见素的孙儿①。72岁的韦庄成为前蜀王建的宰相,三年后逝世于成都②。本文以儒道禅为序,探索...  相似文献   

13.
主动放弃成功实则已经成功于股掌之间。倘若追求成功是一种壮志,那么主动放弃成功则属于一种睿智。故事里的宰相喜好结识精通奇术的人,有一天,宰相的府邸里来了一位绳结高手,他对宰相说:“我要编结两个奇妙的绳扣,能解开之人,必定有超强的本领,请宰相留心使用。”绳扣很快编结出来,眼花缭乱、变幻莫测,果真非等闲之辈能够拆解。  相似文献   

14.
“无用之用,是为大用”,是被中外科学发展史所反复证明了的不刊之论。不是科技不可以形而下地功利化——但缺乏形而上的科学探索,即一个实用理性或者实用主义支配的科学,不可能走得很远。科学首先是一种精神,一种对人类未知领域充满好奇、进行无穷探究的欲望和时真理的追求。  相似文献   

15.
Joy 《社区》2008,(35):49-49
能感动心灵,就能感染世界。芬兰人的生活离不开手机短信,芬兰人的短信风波也特别多。芬兰总理因为用手机短信与前女友谈分手而上了新闻,最近又因女方出书披露情事而对簿公堂;芬兰外交部长被报道用工作手机号码发上百个短信给舞娘而引起争议,甚至因而下台。目前芬兰人关于政治人物私生活如何影响公信力的讨论余波荡漾,我则忍不住思考短信作为一种沟通工具对于芬兰人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拙作《要正确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奴隶制度的论述》①、《为恩格斯辩——赫多泰处于农奴地位是一个科学的论断严》②、《为马克思关辨——古代世界的奴隶经济取决于商业资本的发展是一个科学的结论》③等几篇文字已经说明:古代雅典、罗马的奴隶制生产方式是一种局部的特殊现象,并不是从原始社会直接发展而来的。所以,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发展这个历史公式是完全错误的,既不是马克思学说,也不是历史事实,而只不过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某些论述的一种误解。可是,半个多世纪以来,上述错误公式被当成马克思学说广为传播,形成了一种很…  相似文献   

17.
宰相砸碑     
曲凡杰 《社区》2010,(2):46-46
如果只是为了钓鱼而钓鱼就失去了乐趣。 宋朝仁宗年间,宰相曹武衡被派去长江流域赈济灾民。回程路上,他顺道回了老家唐州湖阳镇。曹武衡是湖阳镇苦冲人。苦冲山穷水恶。曹武衡就是为了离开这个苦地方,才拼命读书,成为苦冲的第一个进士。后来他官运亨通,没几年就当上了吏部尚书并官至宰相,  相似文献   

18.
杨莹 《北京纪事》2013,(2):36-39
残障不是一种缺陷,而是一种差异,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多元化的,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差异变成意义。”——餐岩  相似文献   

19.
由我国著名历史学教授朱绍侯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宰相传略》(下简称《宰传》)最近由大象出版社出版了,该书在中南六省协作会上被评为三等奖。又被评为1998年度河南省优秀图书二等奖。在目前图书订数萎缩的情况下,居然有几千册订数。本书为什么一出版就得到朋友、专家、读者的好评呢?我想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编排的科学性,二是知识的准确性,三是具有工具书性质的实用性。编排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段限得体,突出一个“全”字。也就是说《宰传)不是仅几个朝代无序的几个人物排列,而是从殷商开始至1911年辛亥革命前夕,…  相似文献   

20.
张扬 《山西老年》2008,(12):34-34
宋真宗赵恒信道教。当时有个大臣叫丁渭,为讨得真宗的欢心,大建道观,进献道观,进献奇贵物品,极尽献媚邀宠之能事,被升任为副宰相。有一次,宰相寇准与丁渭一起在朝房用饭,丁渭看到寇准胡须上粘了一些饭粒,便亲自上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