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8 毫秒
1.
随着全球商务活动和经贸合作的日益频繁,翻译成为国际交往的重要桥梁和媒介,高素质的商务翻译人才成为社会所急需的专业人才。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经济建设领域日益扩大的现代社会对商务翻译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以西方教育思想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西塞罗教育思想为指导,提出具有广博的学识、较高的语言修养以及优雅的举止与风度的复合型现代商务翻译人才培养策略,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论高教的对外开放与人才培养耿浩然一、对外开放的形势对人才质量的基本要求实行对外开放是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必要途径。人才是经济搞活、对外开放的条件,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关键。高等教育的发展应同国家的经济发展的步伐相一致。因此,发展教育事业,改革教育体制...  相似文献   

3.
基于对湖南省翻译人才现状的调查,分析现有翻译机构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地方翻译人才培养的建议和对策。指出为满足湖南省对外经贸发展对应用型翻译人才的需求,优化跨学科"双料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针对性加强小语种外语人才的培养管理、强化对翻译行业的统一管理和质量监督才是地方翻译人才培养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中的人才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教育大众化,为加快我国人才培养、开发和使用开辟了新的途径,构建了绿色通道,为提高人才素质、优化人才结构,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人才作为智力资源,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资源,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资源,成为创造社会财富的主体,市场竞争的主体,成为知识创新的主体,成为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而社会经济的发展又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加快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为进一步加快人才培养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5.
加快与扩大中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是新时代发展的需要。遵循内外统筹、平等交流、主动引领等原则,积极创新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方式,加快推进向系统方式、法治方式、质量发展方式转型;准确把握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重点任务,全面提升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水平,提升国际人才培养质量,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不断优化体制机制,健全对外开放体制、人文交流机制、共同体机制。在此基础上,通过扩大教育国际产品供给、做强“留学中国”品牌、提供中国教育治理经验以及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等途径,切实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价值旨趣,增强我国高等教育的核心竞争力。这既是加快和扩大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一个全景式构架,也是一个较为符合教育国际化发展规律的逻辑理路。  相似文献   

6.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作为实践保障。文章分析了我国目前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及学生翻译能力现状,提出了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的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以期提高学生的实际翻译能力,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翻译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同时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突显了现代中国翻译人才培养的缺陷。因此,在综合考虑各类问题的前提下,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翻译人才,就显得尤其重要。翻译人才的培养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综合各大学的办学特色,采取多样化的翻译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对外交流的日益深入,对高层次职业翻译人才的需求在质量和数量上产生了更高的要求,从而对高校的翻译人才培养模式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以湖南省为例,从本地经济区域发展特色实际出发,就职业翻译人才的需求进行调查,对省内翻译学科建设、校企合作共建教学基地以及专业师资建设等提出自己的一点初步见解。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培养一支高素质国际化人才队伍,成为我国经济建设和国家发展的迫切需要。结合对我国国际化人才的现状和应具备的能力素质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对宏观和微观层面的思考,提出高校促进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思路战略和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下,河南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活动日趋频繁,规模逐渐扩大,对外语翻译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本文通过分析我省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对翻译人才的需求状况,提出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翻译人才,是加快河南经济改革步伐、促进经济发展,实现中原崛起的需要。最后针对复合型翻译人才培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无论是基于日益加快的全球一体化进程,还是不断扩大的社会市场,高端翻译人才的需求都很迫切。这就对翻译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时代要求,翻译课程的改革也势在必行。本文从多模态的背景出发,以翻译教学的目的和现状入手,探讨了如何结合现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构建出新的翻译教学模式,包括新的教学目的、设计、内容和过程。  相似文献   

12.
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带来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国家的“硬实力”不断增强。如今的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与“硬实力”相比,我们的“软实力”相对滞后。因此,要实现文化强国和推进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必须进一步增强我们的“软实力”。而搞好应用翻译不失为增强“软实力”、让世界了解中国,助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应用翻译的研究。为此,本文就应用翻译的发展现状、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应用翻译与增强国家软实力建设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师资是新办本科翻译专业教学成功的关键,教师发展是未来翻译专业良性发展和翻译人才培养的重要保证。以本科翻译专业教师为研究对象,以翻译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和教师发展相关理论为依据,剖析了目前翻译教学和师资的现状和问题,探讨了翻译专业师资建设和发展的路径,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旨在为本科院校目前翻译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和发展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摘53洋务运动是中国语文现代化的发端。洋务运动之前,中国语文教育老化,书面表达、应试文体、口语表达、语言观念、汉字形式老化。洋务运动时期,国门被迫打开,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了语文现代化的艰苦探索,主要有:创办第一所专门外语学校同文馆,培养双语人才;创办第一家翻译机构江南制造局翻译馆,介绍引进西方科学知识;派遣第一批幼童留洋,为国家储备人才;精深研究汉语,开创对外汉语教学先河;主办第一家中文报刊,传播西学思想。[关键词]洋务运动;语文现代化;发端[中图分类号]H10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101(2013)01—0015—04  相似文献   

15.
西北民族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设的第一所民族高等院校。学校在“立足西北,服务民族”的办学宗旨下,培养了一大批少数民族人才。西北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蒙古)语言文学专业和汉语言(蒙汉翻译)专业开设了《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汉语为母语的学生学习这门课程都有一定难度,蒙古语为母语的学生学习起来难度更大。教师在为蒙古语授课学生讲授《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环节中,应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摸索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古文基础及文学作品的分析、鉴赏、审美、感知力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典籍英译: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典籍英译在文化传播中具有重大意义。但是 ,目前我国典籍英译工作存在诸多问题 ,如缺乏计划性和组织性、人才缺乏、分散且后继乏人等 ,解决这些问题应当采取相应的对策 ,如建立典籍英译研究会、建立博士点、设立研究基金、设立奖项、扶持有关图书出口等。  相似文献   

17.
在全球化语境背景下,中华武术文化国际传承的发展过程中,语言的良性沟通起着不可忽视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针对体育界武术翻译专业工作者的匮乏和专业翻译障碍的实践性问题,以我国首例中华武术援外培训项目为实证研究,运用行动研究法、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基于现代翻译教学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依据,以国家武术援外培训为实例,获取有关“动态”翻译课堂效果评价的研究数据,创新性地提出构建翻译教学“动态”模式理念,旨在提高我国高校英语翻译教学质量,培养复合型外语翻译人才,从国家战略高度进一步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形象。  相似文献   

18.
在翻译学科迅猛发展和翻译人才培养体系段益完善的今天,翻译能力成为翻译教学的重要目标。文章探讨了翻译能力的构成内容和影响因素,提出应借助翻译教学各环节的合力,改进教学内容、优化课程设置、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改善师资队伍结构,实现科学专业的翻译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19.
中国当代翻译美学发展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当代翻译美学立足于中国传统译论,并对之进行现代转换,吸收西方译论的研究和论证方法,借鉴现代美学的基本理论和结构框架来阐释翻译的机制和功能。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它已经成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具有跨学科特点的、有别于西方翻译理论模式的翻译研究学派,使中国的翻译理论带上了鲜明的民族特色。翻译美学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它体现着中国译学的发展和创新,有利于中国翻译理论在世界译论界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