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言是思维的外亮,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阐事释理、表情达意、交流思想、沟通感情的媒介。马克思说过:“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斯大林说:“(人们的思想)只有在语言的材料底基础上,在语言的术语和词句底基础上才能产生和存在。完全没有语言的材料和完全没有语言的自然物质的赤裸裸的思想,是不存在的。”头脑这个“加工厂”只有依赖语言这个要素,才能对大量丰富的社会生活现象进行综合分析,展开判断、推理、演绎等逻辑思维活动。因此,语言训练有素,是进行科学思维的必要  相似文献   

2.
人称代词“你、您” 的时代特征和规范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这个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有其鲜明的社会性。仅就汉语第二人称“你、您”来看,这两个称谓词的演变和运用,也反映着社会历史的进程,体现着时代的风貌。 古汉语中没有第二人称代词“你”及其敬称“您”,当代一些有影响的《古代汉语》教科书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都没有收“你”字。在文言文中,与“你”相当的第二人称代词是“尔、汝、而、乃”等,例如,“尔作言选语,妄称文武。”(《庄子·监跖》)“汝心之固,固不可微”。(《例子·汤向》)“余知而无罪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相似文献   

3.
“有声语言或词的语言始终是人类社会唯一的能作为人们完善交际工具的语言。”(一)人们相互交际,交流思想,达到相互了解,必须要用词和语法,而词和语法又必得靠声音来实现。马克思和恩格斯曾说过:“‘精神’这个东西,一开始便可怜为物质所‘膠葛’着,这里所说的物质是被振动着的气层,声音;一句话,便是言语。”(二)可见声音是人类语言不可少的“自然物质”和形式,没有声音这一物质外衣,语言要成为人们交际的工具,是不可以想像的,  相似文献   

4.
相当长时期以来,我国语言学界对语言的本质的认识基本上沿用着“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是体现思维的工具”(下称“工具论”)的信条。翻开国内已出版的语言学理论书,几乎众口同声的重复着这一点。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人类交际和社会斗争的工具。它随着社会一起产生、并随着社会一起发展。同现今世界上任何语言都是长期的历史产物一样,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经过语言的新质和新结构的要素逐渐的长期的积累,经过旧质要素的逐渐衰亡”的结果,古今之间始终存在着合乎语言发展规律的承传关系。列宁在《论国家》中曾经指出:“为了解决社会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一种极其复杂而具有多层次、多方面的社会现象。语言学涉及人类生活的许多领域,交织着其它各种学科。语言的主要特性是其社会功能。因此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组成人类社会的重要条件之一,而历史、社会的发展又是语言发展的基本条件。没有语言就不可能有社会,反之亦然。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斯大林同志指出:“语言是随着社会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语言随着社会的死亡而死亡。社会以外是没有语言的。要了解语言及其规律,就必须把语言同社会发展的历史,同创造这种语言、使用这种语言的人民的历史密切联系起来研究。”法国语言学家梅耶(Мейе)也强调语言是极高度的社会现象。在探讨语言的社会功能之前,必须要承认语言的社会性。  相似文献   

7.
斯大林同志在《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一书中指出:“语言的词汇对于各种变化是最敏感的,它几乎处在经常变动中。”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同时也是社会斗争和发展的工具。阶级斗争的不断发展,工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和文化的不断发展,都要求语言用新的词语来充实它的词汇。因此,人们总是在各种活动领域中,不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它的社会功能早被公认。但语言作为思维工具,到底有什么特点,还有待研究。我们说“语言是思维工具”,第一,这里的“语言”当然是指自然语言,而不是人工语言;第二,这里的“思维”,既指抽象思维,也指形象思维。从第一点思考下去,就会提出,自然语言如何转化为人工语言、人工语言如何转化为自然语言。机器翻译已经对这个问题作了肯定的回答。把第一点与第二点联系起来,就会提出,人工语言能否进行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这正是“人工智能”正在研究的课题。如果“人工智能”可以产生同真人一样的思维成果,那么就意味着人类可以用非生育手段制造人。加拿大巴  相似文献   

9.
关于语体是否有模糊性的问题,伍铁平先生在分析模糊语言在学科中的运用时讲到“各种语体之间也没有截然分明的界限”(伍铁平《模糊语言学》第38页)。王德春也认为:“在人类社会的全部复杂活动中,不断出现种种中间的混合的语体现象,促使中间语体的形成”(王德春《现代修辞学》第119页),这些都说明语体具有模糊性。语体就是以语言的交际功能为依据而建立的语言功能风格类型,是为了适应不同的交际需要,有意地选择词语、句式、语音手段、修辞格等表达手段而形成的具有一系列语言特点的语文体式。从语体的定义看,“不同的交际需要”和“一系列语…  相似文献   

10.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一判断,是以人类交际行为的多样性为前提的,决不排除在一定条件下,某些非语言交际符号会成为“重要的交际工具”.复杂的人类社会决定了人类交际行为的多样性.从广义上讲,一个人读书看报,欣赏字画,看电视,听音乐,都是在交际;两人相对而坐,一言不发,眉目传情也是一种交际活动.采用什么样的交际方式,以何种交际手段为“重要的交际工具”,是由交际的目的、内容,交际的场所、时间以及交际者的不同情况而决定的.就面对面的日常交际而言,主要是两条渠道:言语交际行为和人体语言交际行为.人体语言也可以叫“行为语言”,“身体语言”、“体态语言”等,它是非语言交际行为中最主要、最基本的形式.其他诸多非语言行为大多都可以纳入人体语言中,如“服饰语言”是人体语言的“修辞”格式.而“空间语言”是人体语言的“空间机制”.所谓人体语言是以人自身的表情、动作、姿态及交际各方的空间位置关系等为能指的符号系统.近些年的研究证明,人类这一自古就有的交际行为是日常交际的一条重要渠道.美国的伯德斯特尔等人经研究认为:多数情况下语言只表达约30—35%的思想,而65%以上的信息是由非语言形式传递的,日常交际中主要是人体语言传递的.心理学家梅拉比则认为“交流的总效果=0.07  相似文献   

11.
毛斯纳的“语言批判”是近代最反动的一种资产阶级“语言哲学”。在许多根本问题上,毛斯纳的“哲学”是反马克思主义的。他认为人类语言并不能反映客观现实,因此否定语言作为人类认识客观世界工具的作用;他不承认语言中的词是客观事物和现象本质的概括,即不承认词的内容是标明一般概念的,硬说词没有一定的意义,因此否定语言作为人类最完善的交际、交流思想工具的作用。否定了语言在人类认识世界和社会交际中的巨大作用,他就主张根本取消语言,使人们永远保持“沉默”。他否定了语言是人类社会里客观存在的东西,即否定了语言的物质意义,认为“语言只是语言的应用”,“只有发音器官的暂时运动是真实的”,因此语言被他看成只是一种“抽象观念”。关于语言与思维的辩证关系,他也采取否定的态度,把二者归结为“同一的行为”,并同时否定语言与思维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工具。他认为研究哲学最重要的工作即是对语言进行“批判”(当然也对思维进行批判,因为在他看来二者是同一的),他所谓“批判”意思是否定、取消,而他之所以这样主张,正是为了证明他的“人们永远不能认识世界”的不可知论。毛斯纳的“语言哲学”的最荒诞之处还在于他不得不打破他的“沉默”而运用语言来进行他的“语言批判”。魏勒的这篇文章比较系统的介绍了毛斯纳的“语言哲学”,在编译当中,我们刪去了少数无关重要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文字是记录有声语言的书写符号,是人类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人类有了文字,就可以打破口头语言在时间、空间方面所受的限制,完成“前人所以垂古,后人所以识古”和向远地传递的语言作用。恩格斯曾经对文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作过很高的评价。他认为,人类“从铁矿的熔炼开始,并因文字的发明与它应用于文献记录而转入文明时代”(《家庭、私  相似文献   

13.
修辞学界,不少同志现在认为修辞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实际是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修辞学应该现代化。如何使我国修辞学研究向现代化方向发展?关键在于全面地理解语言的功能,从而弄清什么是修辞过程,什么是修辞现象,才能科学地确定修辞学研究对象,明确修辞学的研究功用。语言的功能有哪些呢?与修辞学研究的关系怎样呢? 一、语言有统一着的交际功能和思维功能,它是人类交际和思维最主要的工具;而修辞学要研究“语言·思维”这统一体运动中的信息加工质量和表达效果。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普遍性的实际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家,从语言的起源上,宏观地论述了语言交际功能与思维功能的统一。我国著名语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人类发明工具与语言的初始心理过程。人类发明工具与发明语言的心理过程具有同质性,都由两层异质能力构成:外在自然或社会环境迫使下而形成的面向需要之“思”的能力与成功地实现“思之转弯”寻求解决问题间接途径的功能意识能力。这种工具功能意识能力是人类特有的能力。人类语言的起源与进化就是外在社会交际环境迫使下人类交际意念形成能力与创造表达手段能力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语言这个东西本来是作为人们相互交际的工具而出现的,但是,它在事实上已经大大地超过了“交际工具”作用的范围,而成为人类历史、文化的载体。正如帕默尔说的“语言实际上是民族群体感知、理解世界的一种样式”,它“忠实地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语言和民俗的关系正好可以说明这个问题。我们知道语言和民俗,都是在人类社会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的产物,是人类文化与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有传承性,  相似文献   

16.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在漫长的人类发展过程中,人类语言本身由一个近乎神秘的自然现象逐步演变成为一个现代科学的研究项目。世界各地的语言学家对语言的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要真正了解语言研究的重要意义,首先要搞清楚两点:第一,人的思维和语言是相互依赖的,离开语言我们不能说或写,甚至不能进行思维。语言与思维过程密切相关,因此在研究语言时必须对二者同时进行分析。第二,语言具有社会功能,它既是人们相互交际的手段,也是一种区别社会群体的标志,离开运用语言的社会去研究语言就无法解释人们所用语言的社会属性。语言交际是一种社会行为,人们运用语言把自己置于  相似文献   

17.
关于现代汉语修辞学的性质,目前有两种说法值得研究。其一主张“修辞是运用语言的技巧”;其二认为修辞仅仅是表达政治思想观点的。持前一种观点的同志为数不多,但却有一定的影响。后一种观点在“四人帮”横行期间颇为流行,几乎充斥整个语言学界。上述关于我国修辞学性质的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都是值得商榷的。 革命导师马克思指出:“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列宁曾经指出:“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就十分清楚地阐明了语言是直接表达人们现实思想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的道理。修辞是“语言技巧说”忽视了语言的性质和交际工具的社会功用,把修辞科学  相似文献   

18.
在人类社会里,人际交往是以自然语言为基础的,而形式逻辑研究思维形式及其基本规律,也是以自然语言为基础的。能思维、有语言是人的本质属性,思维与语言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思维是人脑对于客观世界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这种反映是借助于语言来实现的。思维“只有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在语言的词和句的基础上才能产生和存在”。(《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因而,人们在运用概念作出判断和进行推理的思维活动时,是离不开语词、语句等语言形式的。交际活动是一种包括表达、接收以及语言传递信息的一整套活动过程。人们在语言交往活动中需要思维,因为语言是思维的表达形  相似文献   

19.
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和社会斗争武器,也是历史文化的见证。本文以《左传》词汇为线索,从某些词的首次出现、词的新义产生、“加数概括”词的丰富发展三个侧面,就春秋时代思想文化领域中同人的思维认识有关的问题,从理论上作了一些初步探讨,说明《左传》词汇在某些方面直接反映了当时所产生的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和简单的辩证法思想的认识光芒。文中还提出:如何把语言学和历史学二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是一个很值得重视和开辟的学术领域。  相似文献   

20.
一、语言的优劣语言是人类进行思维和交际的工具,在这一点上,各民族的语言没有先进与落后、发达与不发达之分。比如“月亮”,语言不同说法也不同,能说这个民族的语言中的“月亮”就比那个民族语言中的“月亮”要“先进”或者“落后”吗?显然不行。各民族的语言都在本族集居的区城内流通,都起着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