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高职称教师群体体育锻炼现状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内蒙古高校高职称教师群体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高校高职称教师群体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不容乐观,体育锻炼人口为29.6%,教师对体育与健康的关系、体育健身功能等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层次,还没有达到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   

2.
高校教师体育锻炼与健康状况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以我国高校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教师为研究对象,对其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与身体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研究.从不同性别、年龄教师的身体健康状况;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每次锻炼的时间;选择体育锻炼的项目;以及影响其参加体育锻炼的主客观因素等诸多方面入手进行调查、统计,作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山西省高校教师体育锻炼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推理法对山西省高校教师体育锻炼活动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山西省高校教师的体育人口值低于全国科教文人员水平;教师每周参加体育活动次数很少;参加的体育锻炼项目以散步、跑步、小球和三大球为主;教师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以强身健体,减缓紧张、改善情绪为主;影响教师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是工作压力大,没时间,场地器材缺乏或场地差等。  相似文献   

4.
对我校教师健康状况和体育锻炼现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我校部分在职教师的身体健康状况及其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调查与研究。结果显示:教师的健康状况较差,且随年龄的增长有加速下降的趋势;教师中体育人口数量偏低;教师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明确;影响教师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是余暇时间不足。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比较分析法、数理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析江西省高校中青年教师体育锻炼的时间、强度、空间、项目、组织五个方面的基本特征及参加体育锻炼动机状况。研究结果表明:江西省高校中青年教师队伍中,强身健体是他们参与体育锻炼的首要动机,娱乐消遣和兴趣爱好动机占有较大比例;体育人口偏低;体育锻炼以自发性的组织形式为主,学校和社区对高校教师体育锻炼的组织力度不够。  相似文献   

6.
三峡大学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规范课外体育活动管理、丰富课外体育锻炼内容是促进学生积极参加课外锻炼的有效手段。对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就加强对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管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淮北市区老年人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玲 《宿州学院学报》2009,24(4):115-117
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淮北市区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调查,对影响老年人体育锻炼的因素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客观的分析。为进一步推进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培养老年人健康的生活方式,实现对老年人体育锻炼的有效管理、指导和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云南省高职院校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编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云南省高职院校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水平与体育锻炼状况的调查。通过对云南省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有9.6%的高职院校学生存在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症状依次为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偏执、强迫症;从心理学角度对云南省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和体育锻炼关系进行研究分析,表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高于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尤其在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偏执、强迫症存在显著性差异。针对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心理疾病的体育调节方法,从而为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9.
女大学生体育锻炼动机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俞爱玲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3,23(10):110-112,116
通过问卷调查,对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与特点进行分析与评价,为改革高校女生体育课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太原市城区老年人的体育锻炼意识进行调查与分析,得到的主要结论为:太原市城区绝大多数老年人认为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非常重要或比较重要,他们对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知程度较高;太原市城区绝大部分老年人对体育锻炼非常感兴趣和比较感兴趣;太原市城区老年人体育锻炼的主要目的是增进健康、治疗疾病和社会交往;太原市城区不同性别的老年人在参加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上没有明显的差异性,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无人指导、缺乏场地和没时间。  相似文献   

11.
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对普通高校大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总体参与体育的意识比较高,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平均每天达到一小时的人数占总人数的54.59%,有43.52%的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体育活动,但男女生相比在数量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男生体育意识和行为明显高于女生。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体育教师和同伴对初中生运动参与和体质健康的影响,对957名初中生进行了调查分析。主要结论:(1)体育教师主要通过体育教学影响初中生的运动参与,体育教学对初中生运动参与的影响普遍较高,但是影响程度受学生性别和对体育教师的喜欢程度影响。具体表现为体育教学对初中女生运动运动参与的影响高于男生,喜欢体育教师时体育教学对初中生运动参与影响较大,不喜欢体育教师时体育教学对初中生运动参与影响一般。(2)75.5%的初中生运动参与受同伴影响较大或很大,喜欢和同伴一起参加体育运动时,影响程度偏高,不喜欢时偏低。(3)57.3%的初中生认为体育教学对自己的体质健康有明显影响。无论是否喜欢体育教师,都有超过一半的初中生认为体育教学对自己的体质健康有影响,喜欢体育教师时,体育教学对初中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偏大,不喜欢时影响偏小。(4)喜欢和同伴一起参加体育运动的初中生中,59.8%认为同伴对自己的体质健康影响较大;不喜欢和同伴一起参加体育运动的初中生中,87.0%认为同伴对自己的体质健康影响较小或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对女大学生体育态度及体育行为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汪伟 《宿州学院学报》2006,21(5):122-124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部分女大学生体育态度、体育行为现状度影响主体体育行为参与的因素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提出发展女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新生代农民工是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当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政治参与主要表现为非制度化参与,存在着制度化参与的困境。为破解这一困境,需要采取提高收入、完善相关制度建设,加强和普及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社会认同感等措施,促使新生代农民工的政治参与活动由非制度化向制度化转变。  相似文献   

15.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以及数理统计法,对山西在校女大学生体质健康自我认识情况和参加体育锻炼的频度、强度、时间、方法等现状进行了调查,得出结论:山西省在校女大学生的体育意识不强,参加体育锻炼态度不积极,不懂科学锻炼,直接参与性差,参与深度不够,并对此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健康是每个社会人不断追求的目标 ,学校体育就是促进学生参加活动 ,养成终身热爱运动的习惯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健康第一是学校体育的目的 ,只有树立正确的学校体育观 ,才能促进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发展。  相似文献   

17.
浅析大学生的政治参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的政治参与对他们自身的成长和推动民主化进程具有重要的作用.他们政治参与的特点是:整体参与呈加强的趋势,但缺乏理性;政治参与方式呈多样化的发展;更多的是关注民主最终的目标,而忽略了民主的渐进过程.青年大学生是青年当中的中坚力量,要重视和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18.
“80后”新生代社会建设非职业化参与机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0后"青年成长于多元文化共存的氛围中,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一定的社会行动力,但在社会建设参与方面他们的能量还没有得以有效释放。"80后"新生代非职业化参与社会建设的机制亟待完善,"80后"新生代的积极力量有待充分挖掘,要从各方面不断增强这一群体的社会责任感,提升其社会建设参与能力,使他们更好地投身到社会建设事业中去,实现自身成长与建设和谐社会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19.
农民工政治参与边缘化成因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民工政治参与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重大问题,然而随着社会转型的加快,农民工的政治参与却在乡村和城市走向边缘化,其成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是二元社会结构的制度性障碍、经济因素、组织性障碍、农民工意识薄弱等。要真正实现农民工平等的政治参与,就必须加快法制进程,消除制度阻隔,强化宏观调控,倡导人文关怀,拓宽参与渠道,提升主体素质。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全国普通高校会计专业毕业生逐年增多,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因此,确立符合社会需求的以就业为导向的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增强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十分必要,技能大赛在全国的蓬勃开展,为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学生在参加比赛的同时,更能锻炼自己的职业技能,提升将来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