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经济大省广东单位 GDP 能耗全国最低!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最新联合发布的中国首份 GDP 能耗公报——《2005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单位 GDP 能耗等指标公报》显示,2005年广东的单位 GDP 能耗和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均为全国最低,每万元 GDP 能耗为0.79吨标准煤,每万元工  相似文献   

2.
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十一五"期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指标(万元GDP能耗)从2005年的1.22吨标煤/万元下降到2010年的0.98吨标煤/万元,降幅20%左右,平均年节能率为4.4%。  相似文献   

3.
2006年,陕西省委、省政府对节能降耗工作十分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狠抓落实,节能降耗工作初见成效。当年全省万元GDP能耗比上年下降3.39%,下降率由高到低在全国30个省市排列第9位,在西部排列第2位。  相似文献   

4.
我国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2010年全国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的目标,从目前的统计信息来看,2005~2008年期间全国单位GDP能耗降年均下降了4.36%。能源效率究竟有多大的提高潜力、提高义从何而来,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刚公布不久的2007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单位能耗公报使用了三个不同的指标,结果的差异又直接将这样一个初始问题摆在眼前:能源效率到底该用什么指标和什么方法来衡量?  相似文献   

5.
现状与进程分析深圳市自建市以来,一直保持超高速的发展态势,198O~1997年,深圳市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可比价)年平均增长率为33.ZO%,1997年GDP(当年价)达113O亿元,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七,总体上已具有相当的优势,另外还具有特区先行、毗邻港澳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快对b重大的独特优势,但与知识经济要求相比,尚有一定差距。1.经济发展的综合水平尚未达标。1997年,深圳市人均GDP(当年价,下同)达3698美元。从增长速度看,198o一1997年,深圳人均GDP平均增长速度为16.4O%,1997年比上年增长IO.6O%。假设1998一Z…  相似文献   

6.
"十一五"末全国能耗状况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瑜 《统计与决策》2008,(3):98-100
文章采用IPAT模型,在分析全国31个省(区、市)2005年能耗状况基础上,以各省(区、市)"十一五"规划中的年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为控制变量,计算并分析了相关能耗指标,指出全国及各省市保持GDP稳步增长情况下的最优年均降耗比例,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胡品生 《四川省情》2006,(12):13-14
能源消耗情况,特别是单位GDP能耗已成为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空前关注的经济指标。2005年,四川能源消费总量11300.9万吨标准煤,单位GDP能耗为1.53吨标准煤/万元(GDP按2005年价格计算)。总体而言,四川单位GDP能耗水平偏高。  相似文献   

8.
近日,根据省政府要求,山东省统计局、省经贸委、省政府节约能源办公室联合下发文件,对全省及各市2005年和2006年上半年万元GDP能耗等指标进行了通报。 本次通报涉及万元GDP能耗、万元GDP电耗、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万元GDP取水量、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取水量、规模以上工业水重复利用率、节水灌溉率、万元农业增加值取水量等8个指标。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要求到201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国发[2005]21号)要求,促进各地区深入开展节能降耗工作,实现“十一五”节能目标,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国家统计局研究决定建立GDP能耗指标公报制度。  相似文献   

10.
一、“十一五”期间,西安市节能降耗与全国、全省的比较(一)西安市节能降耗成效显著“十一五”以来,西安市不断加大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工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逐年下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不断提高。2009年工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30.34%.比2005年降低1.6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1.
2000年,是第九个五年计划的最后一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达到8542.44亿元,仍排在广东、江苏之后,这是我省经济总量自1993年以来连续八年位居全国第三,从三次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1268.57亿元,位居全国第一,河南第二、江苏第三、广东第四;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4244.40亿元居全国第三位,广东、江苏分列全国第一、二位;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3029.47亿元居全国第三位,广东、江苏分列全国第一、二位。  相似文献   

12.
1.2008年我省人均GDP为全国的1.86倍 2008年,据初步核算,全省生产总值(GDP)为21487亿元,比2007年增长10.1%,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42214元,按6.945的年平均汇率折算为6078美元,比2007年增加1158美元,增长8.6%。我省人均GDP比全国(约22698元、3268美元)高出86%,低于上海、北京、天津,居全国第4位.  相似文献   

13.
我国高能耗产业的地区间相对有效性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非参数计量经济方法数据包络分析(DEA)对我国几个高能耗工业产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工业,以及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能源使用的地区间相对有效性进行了评价,分析了其对我国能耗的总体影响(也即高能耗产业相对效率缺乏的省市提高其相对效率对我国单位GDP能耗的影响程度)。主要结论有:高能耗产业大部分地区的生产存在能源的浪费;高能耗工业产业能源使用的相对有效性对我国总体能耗强度有显著影响;效率缺乏程度高,或者效率缺乏程度不高但是生产规模大的省区的影响更为关键。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情》2010,(7):27-27
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批转省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办法的通知》(川府发[2008]18号)要求,四川省统计局、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联合发布2009年全省及各市(州)单位GDP能耗和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公报。  相似文献   

15.
《贵州统计》2009,(4):19-19
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7月1日共同发布了2008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单位GDP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单位GDP电耗等指标公报。根据公报,2008年我国单位GDP能耗下降4.59%。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8.43%,单位GDP电耗下降3.30%。  相似文献   

16.
"十五"时期,我省节能降耗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单位GDP能耗呈下降态势,但与沿海发达省份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2005年,我省万元GDP能耗为1.46吨标准煤(GDP按当年现价计算,下同),比全国高0.24吨标准煤,除西藏外居全国第15位,分别高于广东、浙江、江苏、福建、山东等沿海发达省份0.67、0.56、0.54、0.52和0.18吨标准煤。同时,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增大,"十五"期间平均为0.77,其中2003年达到1.2,大于1,是"七五"时期以来最高的。  相似文献   

17.
回顾"十一五":改革开放以来四川经济年均增长最快时期 经济总量超过上海 2008年以来,四川面对特大地震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对经济发展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挑战,始终坚持"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总体取向,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10年,实现GDP16898.6亿元,据年初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各省(市、区)数据,四川GDP总量超过上海,打破连续8年位居全国第9位的局面,跃居全国第8位.同时,2010年GDP总量比上年增加2747.3亿元,是"十一五"期间年增量最大的一年;GDP总量占全国的比重为4.25%,比2005年提高0.2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8.
《统计与社会》2007,(6):19-20
2007年上半年.兰州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071元,在西北五个省会城市中位居第四位(西安市6609元、乌鲁木齐市5979元、银川市5909元、西宁市5046元),仅排在西宁市的前一位,比西宁市高出24元。比处于第一位的西安市相差1538元,收入差距逐年有所扩大(2006年与西安市相差1033.47元、2005年与西安市相差826.68元)。同全国36个大中城市相比,兰州市排名第35位,与收入最高的深圳市相差12642元。  相似文献   

19.
统计管理体制改革及其模式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2005年3月“两会”期间称:有些省市数据质量不实,导致省市数据之和大于国家。2004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13.65万亿元,增长9.5%,而全国各省GDP合计数比全国多2.58万亿元,相差18.9%,按加权计算GDP增长13.4%。统计管理体制滞后,是人所共知的事实,尤其是近年来,强化干部考核,行政干预加剧,“数字出官,官出数字”现象愈演愈烈。尽管官员追求政绩的根源是制度安排的缺陷造成的,但统计管理体制的滞后却被官员们低成本地利用了。由此可见,统计管理体制改革已势在必行。统计数据公信力下降上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生产关系发生较大…  相似文献   

20.
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湖北省能源强度分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运用湖北省2002年的64部门投入产出表,以分析湖北省未来节能潜力为目的,建立了一个13部门投入产出模型。运用该模型,首先本文对湖北省2002年万元GDP综合能耗进行了分部门、分能源品种的分解,对2005年的万元GDP综合能耗进行了推算,并对各产业部门的能耗水平进行了比较和评价。计算了2010年的不同产业结构情景下的万元GDP综合能耗,以及分部门的工业增加值率均提高1%所对应的能耗降低值,并根据数值仿真的结果对节能降耗的途径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