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传统家训是家庭教育的真经。吴兴姚氏是明清时期的望族之家,其流传于世的《姚氏家训》在社会上颇有影响。重新探析《姚氏家训》,可以知道,姚氏之所以能在明清时期人才辈出,实与其《家训》密不可分。其中关于为人、治家及处事等方面的内容,对于今日个人及社会仍有积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颜氏家训》被后人称为家训的典范,《勉学》篇中谈及了很多关于学习的观点,"会当有业"的教育核心思想也已被后世传颂,其中的学习应持有不耻下问、谦虚勤奋、专心有恒的学习态度,博中有专、切磋而善、实事求是和学以致用等学习观点,在21世纪的今天同样具有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南宋慈溪人桂氏《家训》中的一条记载,填补了《三字经》早期文献的空白。桂氏《家训》约成书于嘉定年间,《三字经》应成书于南宋绍熙至嘉定年间。桂氏《家训》的发现,使现知《三字经》的文献记载由明中叶一下子推进到了南宋中期,整整提前了近四百年,不但从根本上动摇了王、区两说的立论基础,而且在客观上证明了宁波是现知《三字经》最早的流传地区,慈溪桂氏家族最早将《三字经》列为蒙学教材用以教育子弟。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浩繁的家训资料中,明末清初青岛地区文化名人胡峄阳的家训《竹庐家聒》独具特点,是少有的农家家训。《竹庐家聒》以乡间用语讲"家庭之常";主张"教先急务",把严防子弟沾染恶习放在首位;注重培养子弟平淡踏实的生活态度。在急功近利、道德缺失的社会转型时期,《竹庐家聒》对寻常百姓家庭教育及城镇社区道德文明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明末理学家朱用纯的《朱子家训》在中国历史上广为流传,脍炙人口。在当今多元文化的时代背景下,朱子家训对大学生的养成教育、感恩教育与心理教育均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刘子》与《严氏家训》比较韩玉兰一、《刘子》。提到《文心雕龙》,学术界无人不晓,它的作者刘勰因之闻名于世。而《刘子》(亦称《流子》、《刘子新论》)一书,则知之者甚寥,对其作者的认定,也是一件久悬未决的学术公案。近年来经林其镂、陈风金两位学者研究考定,...  相似文献   

7.
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女性类传,刘向《列女传》一经产生,便广为流传,甚至远及西域、朝鲜等国,对后世史学、文学乃至后世女性生活等方面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列女传》对后世的消极影响也是客观存在,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8.
正文章摘自:《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下册)作者:郦波出版社: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版次:2012年第一版本书简介:清代曾国藩不仅精通为官之道,又是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在治家、治军、治国、教育等方面都有重大建树。他的思想谋略精华以及为人处世之道对后世有深远的指导意义。《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下册)以清新的文笔,故事化的讲述方式,诙谐幽默的叙事风格,讲述了曾国藩的为人处世之道。  相似文献   

9.
《国语》、《左传》记述的家德教育的内容、方法是对周公以来家训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使德教成为家教的核心内容并基本定势化。批判地取其精华,捨其糟粕,对于改善今天的家教,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女诫》是一篇写给“诸女”的“家训”。由于“家训”类作品“拟想读者”对于作者的价值选择形成了强有力的制约,这类作品往往倾向于强调个人对社会规范的顺应,以教导子女全身远祸。因此,这类作品不可能表达作者的理想人格。把《女诫》当作女教的圣典是对这部作品的误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