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论唐人诗歌中的牡丹情结及其文化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牡丹雍容华贵、国色天香,为世人所喜爱,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对象.特别是在唐代,诗人们写下了数量众多、美不胜收的咏牡丹诗,这些诗歌或直接赞美牡丹的形色之美;或描述了当时社会有关牡丹的习俗与风尚;或借牡丹抒怀,表达诗人们的思想情感;或通过牡丹反映出阶级差别,谴责当时社会中存在的问题.笔者从唐代牡丹诗歌入手,结合唐代的习俗及风尚,探讨富有民族特色的牡丹文化情结及意蕴.  相似文献   

2.
朱熹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理学家,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诗人。朱熹咏梅诗思想意蕴极为丰富,比之于前代,他在借鉴学习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创新。他以梅花自喻坚贞高洁的品性、自陈孤标傲世的情怀、借梅花表达乡友之思、愁苦愤懑之绪、隐逸之志是其对前人咏梅诗意蕴的继承,而将其"理一分殊"、动静相继、理学四季观的理学观念及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巧妙而诗意地融入咏梅诗中。不仅富有理趣,也给人生活哲理的启示,则是朱熹对咏梅诗意蕴的创新。  相似文献   

3.
在中英两国的诗歌发展史上,咏花诗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中英两国的咏花诗对花色、花香、花姿、花韵的描写可谓精彩绝伦,美不胜收。本文从发展渊源、咏花目的和表现手法三个方面比较中英两国咏花诗的共同特点。  相似文献   

4.
咏梅,是我国古典诗歌中相沿不绝的传统,宋代则是咏梅史上一座特起的高峰。于前人有质的发展,于后世沾溉深远。宋人诗中的梅花,不仅外在形象上与前人不同,而内中又濡染了强烈的人文精神。将人文品格赋于梅花,不仅是宋人对品格、德操执著追求的表现,也是宋人对于传统咏梅诗的突破性发展,更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文化的人文特质。  相似文献   

5.
咏花诗在“园林树木学”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园林树木学是园林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引用咏花诗可以作为该课程的辅助教学手段之一.论文认为那些侧重于表现客观自然的咏花诗是授课过程中引用的主体,并通过实例阐述了描述园林树木观赏特性和景观营造两个方面的咏花诗的引用在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和活跃课堂气氛中的作用.同时,指出了咏花诗引用应注意贴切、通俗、精炼三要点.  相似文献   

6.
南北朝是中国古代咏侠诗发展链条中的重要一环,为唐代咏侠诗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尤其是咏侠诗在北朝的生存与传播对于这一诗歌门类境界的开拓和格调的提高意义尤为重要。北朝咏侠诗总体风格不同于南朝的浮华轻艳,呈现出刚健劲直、粗犷豪放的风格,这与北朝的地域文化特性是分不开的。庾信、王褒由南入北后,带来了南朝咏侠诗成熟的艺术技巧;同时由于身世遭遇的巨大转变,北方的地理环境、文化特征和审美追求的熏染,使他们逐渐洗去在南朝所形成的轻艳华靡诗风,一变而为刚健清新、悲凉深沉,大大拓展和丰富了咏侠诗的审美境界,成为南北诗风融合的典范。  相似文献   

7.
咏药诗是古代咏物诗的一类 ,它以描写药物的形态、特性 ,吟咏中药给人类带来的祛病健身、延年益寿的功用为主题。咏药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魏晋南北朝 ,唐宋时趋于成熟。金元以后 ,咏药诗的世俗倾向增强 ,所咏之药范围扩大 ,且风格也变得较质朴自然。咏药诗是古典诗歌艺术与中药完美结合的产物 ,不仅具有认识作用 ,审美价值也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8.
从艺术发生学的角度详细考察了咏侠诗在唐代艺术流变的轨迹及其与初唐诗风转变、盛唐风骨以及"意境"理论的互动关系。作为一种具有外向性特征的"咏志"文学,咏侠诗与社会文化形态和美学思潮演变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初盛唐咏侠诗中作为现实描摹对象的"侠少年"到晚唐咏侠诗中作为理想投射客体的"侠客"的转换,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演变轨迹。这种转变的深层原因是文人的社会处境和社会地位的变化,是文人的自我社会定位的变化。这可以从一个侧面透视出在唐代文化形态的转型及其在审美理想、审美趣味和艺术风格方面所产生的巨大位移。  相似文献   

9.
咏梅,是我国诗歌中相沿不绝的传统。在中国古典诗词发展长河中.以梅花为吟咏对象的诗作并不是不多.但宋代却成为咏梅诗上一座特起的高峰。咏梅诗在宋代的兴盛.并不是偶然,而是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本文则将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李白诗歌的总体风格前人概括为“豪放飘逸”,其写景诗尤其是咏月诗最能体现这种诗风。李白的咏月诗想象力超旷飘逸,融注着诗人狂放不羁的个性和豪放飘逸的襟怀  相似文献   

11.
诗词同源异流,但它们在发展过程中,又相济为用.文章在对陆游、辛弃疾、姜夔咏梅诗词的对比中,表现出他们的诗词观念,发现当时诗词互渗的一般状况.文章认为陆游、辛弃疾、姜夔之咏梅诗词在命意立心方面并没有显著区别,但在情感的深微与浓烈方面,词还是远远高于诗,它依然保持着“言长”之特点,表现出空灵幽邈的风格特色,而诗更质朴直率,诗词依然保持着明显的文体区别.  相似文献   

12.
唐代元宵诗反映了人们极度狂欢的盛况,不但表现了女性美,而且彰显了文人士子的责任感,对后世元宵诗的创作有较大的影响。挖掘元宵诗的文化内涵,对于当今的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牡丹是花中之王,是繁荣、富贵、吉祥的象征。它深受百姓的喜爱,成为我国古代诗人词家重要的咏物题材。宋代作家对花香色艳的牡丹的赏玩品味以及栽植牡丹,说明了文人具有浓厚的牡丹文化情结。宋代歌咏牡丹的诗篇包含了一些文化蕴涵:崇尚富贵祥瑞,热衷美艳昌盛;寄托伤感情思,表达内心情志;追忆故国往事,抒发兴亡之叹以及蕴含佛理禅趣。  相似文献   

14.
宋词中有部分作品涉及到了对人体部位及生理特性的描写,通过这些描写展示了宋人日常生活中精致、旷达、狷狂等诸多方面,这是词人们对日常生活,具体说是对人体部位及生理特性的审美观照和艺术显现。  相似文献   

15.
杜甫的原集在他去世后不久就已散佚,宋代"二王"本<杜工部集>是杜甫诗文集的第一个定本.宋人在"二王"本的基础上陆续对杜诗进行拾遗补缺,共得佚诗46首.今存之<续古逸丛书>影宋本<杜工部集>与文献记载中的"二王"原刻本在诗歌数量上有抵牾不合之处,即前者较后者多收诗歌5首.宋代不同版本的杜诗集注本所收杜诗的数量不尽相同,本文对宋代各种集注本所收之杜诗进行了准确的数量统计与评述.  相似文献   

16.
古往今来咏梅的诗词歌赋众多,李清照评“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故本文在对李清照咏梅词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试图从易安词对咏梅词这一文类写作空间的拓展角度进行分析,以此揭示词人对咏梅词做出的独特贡献,品味其梅花词的“不俗”之处。  相似文献   

17.
王冕(约1287-1359),是元代后期杰出的诗人和画家。他的墨梅图堪称精品,图上所题梅花诗与之交相辉映,共同体现了作者作为儒者心怀天下的精神。王冕追求梅树的自然之美,一百余首梅花诗,作为诗人言志抒情的主要载体,在审美境界上,蕴含着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神与艺术魅力,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8.
论宋亡“诗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宋末士子在经历了空前的鼎革动乱之后,对杜甫“诗史”精神有了比唐人更为深刻的认识。而在艺术形式方面,他们对杜甫“诗史”又有了重大的突破和发展。尤其是汪元量主要用联章组诗手法创作出来的宋亡“诗史”长卷,舒岳祥主要用以序代题手法创作出来的反映宋末元初东南沿海地区动乱现实的“诗史”巨卷,则更成了我国“诗史”发展史上的两座里程碑。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新诗具有两种"传统":其一是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的关系,其二是新诗自身的传统。一方面,新诗从情感、趣味到语言形态等全方位地与古典诗歌建立着联系,另一方面,新诗从坚实凝固的"传统"中突围而出,建立起自己新的艺术形态。新诗在创作主体、文本、形式等方面均已获得自由、独立的形态。  相似文献   

20.
明末清初的天然函星禅师为我们留下了大型的组诗 梅花诗,这些梅花诗是严格按照格律来写的,他给我们 留下了非常宝贵的艺术资源,同时也给我们带来精神方面的慰藉。它的空灵蕴藉,它的充满哲理,它所象征的那种孤傲,都是 我们宝贵的精神食粮。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梅花诗来窥探天然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