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归化异化与广告翻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归化异化的研究不应只局限在语词、习语等小的语言单位的翻译 ,归化和异化应该是更大的概念 ,可以在句法、篇章结构、文体等层面上指导翻译实践。由于广告这种体裁的特殊性 ,翻译时讲求功能对等 ,所以主张广告翻译主要采用归化法。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异化翻译和归化翻译一直是翻译界争议的焦点,有的坚持异化翻译观,有的主张归化翻译,还有的认为异化翻译是大势所趋,归化翻译是必要手段,从功能学理论和文化差异的角度来诠释异化和归化翻译,作为翻译策略并不排斥彼此的存在,如何灵活地妙用异化和归化翻译法并在彼此间寻求一个最佳的平衡点和最切近的关联点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异化和归化概念、理论依据、功能特点分析,提出异化和归化在翻译中可以融合运用的观点,并从翻译的目的、文本特征和读者受众三个方面说明了异化和异化的融合运用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4.
翻译是跨文化的交际行为.对于跨文化翻译中的归化翻译和异化翻译,不同论者的态度各不相同.本文从对异化策略和归化策略的基本阐述,异化作为跨文化翻译基本策略的可能性、必要性以及优越性等方面阐述了作者主张将异化作为跨文化翻译基本策略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中英法律词汇空缺现象较为普遍,给法律工作者带来困扰.对中英合同法中词汇空缺现象及翻译的研究有助于减少贸易摩擦、促进我国合同法的发展.在分析中英合同法中词汇空缺存在的理据——法律文化差异、法律制度差异、经济发展差异之后,基于奈达对词语"意义"的划分将中英合同法中的词汇空缺分成三类:零对等空缺、部分对等空缺和伪对等空缺,最后探究归化和异化策略在合同法词汇空缺翻译中的运用.归化和异化各有优势,但异化策略既能更大程度上忠实于原文,又有助于目的语读者了解异国法律文化,更有益于不同法律思想的碰撞与交融,从而健全合同法体制.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探讨了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 ,以及影响归化和异化策略使用的三个因素 :翻译动机和目的、文本类型和读者接受程度。本文还探讨了两种翻译策略间的辨正、互补关系。过分强调任何一种策略都完成不了跨文化交际的功能。以及文化全球化过程中异化策略占优势地位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在世界一体化的背景下,文学翻译所承担的社会作用也越来越低,其社会功能作用也日趋衰退。在多元化思想逐渐盛行的环境下,社会对文学翻译中的归化异化策略要求又有了新的变化。本文从文学翻译中归化异化的涵义出发,分析了归化、异化的作用以及相互之间关系,简单展示了归化异化策略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基于翻译忠实和功能对等的原则,借助有关一般文化翻译的异化归化观,依据我国外宣翻译的目的,讨论汉语外宣资料中文化特色新词语的特点,提出并论述对它们的翻译应遵循的具体原则和策略:强调以异化为主,在实际的语料中也常取异化和归化相结合的策略,不得已时偶尔侧重于归化。这样的观点应该是我国外宣翻译之正道。  相似文献   

9.
影响人文社会科学论文摘要翻译策略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活动中译者在归化还是异化翻译策略之间的能动选择受制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以人文社会科学论文摘要的英译为研究对象,从翻译目的、译文读者对象、文本功能及类型和出版者因素四个方面可以建构出分析影响译者翻译策略选择的基本框架,得出译者应该采取归化为主、异化为辅的摘要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0.
用翻译二分法来谈论直译与意译、显性翻译与隐性翻译、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异化翻译与归化翻译等概念,着重对异化翻译与归化翻译进行探讨,并举例说明其所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