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动漫在中西方的发展存在显著的差异,西方动漫发展速度较快,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而中国虽然曾经有不少动画在世界上获得大奖,却至今也没有形成自己良好的产业链。这一现象的潜在原因是中西文化与经济差异,西方文化中的酒神精神与动漫品格正好相吻合,西方经济发展所伴随的大众文化与消费时代的到来给动漫产业链的发展带来了契机;中国儒家文化的伦理性则使得动漫风格单一,而经济发展的相对滞后使得动漫产业链处于刚刚起步的时期。  相似文献   

2.
“中国动漫梦”作为一种新口号、新提法,它是以“中国梦”理论为指导,是动漫产业的“中国梦”,是中国为了实现从世界动漫大国向世界动漫强国跨越的“中国梦”。通过对“中国动漫梦”的内涵和特征、分类和嬗变等理论进行梳理和归纳,推动动漫学界深化对“中国动漫梦”内涵和实质的认识。为了让梦想照进现实,将“中国动漫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行动第一、实干第一的基础之上,提出“中国动漫梦”的实现路径:坚持国产动漫精品的发展之路,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发展之路,坚持中国动漫教育的发展之路,建立适应时代的品牌战略理念,建立创新型动漫企业商业模式。  相似文献   

3.
我国政府已把动漫作为重要发展的文化产业,中国动漫业成长空间十分广阔。但目前还存在动漫产业受到国外的冲击,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动漫产业中被边缘化等问题。重温经典,我国动漫产业很早就开始了对传统文化元素的挖掘。当前的中国动漫业应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创造性地把中国传统文化运用到动漫产业中来,这是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一条现实之路。  相似文献   

4.
动漫产业“冰点”现象特指阻碍动漫产业健康发展的最为不利的因素,如动漫产业融资渠道不畅、动漫教育与动漫产业的实际需求相脱节等。倘若“冰点”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势必将影响中国动漫产业的前进步伐,甚至会将“中国动漫梦”的伟大构想化为泡影。根据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现状,针对当前中国动漫产业最为凸显的两大“冰点”问题,应采取“穿冰鞋滑冰”和“冰上双人舞”方式的“融冰”对策。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动漫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文化正日益蓬勃地发展。日本动漫以其制作精良、形象生动的特点占据了中国大部分的动漫市场,吸引了众多的青少年,而借助动漫,日本文化也在潜移默化中灌输给了青少年。文章试图分析日本动漫在中国的传播现状以及对中国的影响,从而提出面对日本动漫的冲击,中国动漫界应对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中国动漫产业在表面上看来形势大好,但是,作为动漫产业发展成熟标志的动画产业链并未形成,有广泛影响力的原创作品还很少.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影视播放系统的垄断地位仍然没有改变;动漫原创不足;产业运作机构形同虚设;盲目开发衍生产品市场等等.中国动漫产业亟待解决以上问题,中国动漫产业链亟待完整化.  相似文献   

7.
中国电视动漫产业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发达国家电视动漫产业的冲击下,中国电视动漫产业的发展趋势相对缓慢。中国电视动漫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与电视其他文化事业相比明显滞后。因此,我国电视动漫产业必须转轨变型,锐意创新,借鉴国外先进的电视动漫创作技巧和表现形式;政府应当为电视动漫产业提供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鼓励社会各种组织机构或个人为动漫产业投资,并逐步完善电视动漫产业链条,净化市场环境,促进电视动漫产业叉好又快发展,以满足广大公众对电视动漫产业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国产动漫低幼化现象已明显成为制约中国动漫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这一瓶颈既削弱了国产动漫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也限制了产业链上游动漫创作潜力的挖掘。改变低幼化的现状,既是眼下国产动漫打破瓶颈、寻求新的突破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动漫产业未来发展的捷径。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分析中国民族原创动漫创作存在的问题,指出发展民族原创动漫的意义和作用所在,旨在引导人们重视民族原创动漫的发展,创作出更多具有民族特色的动漫文化作品,丰富动漫文化市场,促进我国动漫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对动漫产业成人受众的审美倾向、消费意向及对制约动漫原创因素的认知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一是成人受众倾向于美国与日本动漫,并以娱乐、科幻、浪漫、幽默作品为主;二是成人受众是潜在的动漫消费群体;三是制约中国原创成人动漫的主要因素是人才、剧本、娱乐性与技术性。为此,中国动漫产业应积极创作魅力独具的原创成人动漫,加大动漫衍生产品的开发力度,吸引更多成人受众,推动我国动漫产业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