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7 毫秒
1.
东方政策在施特雷泽曼的外交总战略中虽然处于次要地位,但基于复兴德国的种种现实需要,施特雷泽曼始终未忽视并逐步加强了对苏合作关系。在1926年《德苏中立条约》签订前,施氏对苏外交表现得“缺乏热情”、“小心谨慎”,其东方政策明显地反映了辅佐德国对西方外交的一面。而后阶段的施氏对苏外交则显得较积极果断。东方政策作为施氏整个外交政策的组成部分,突出反映了其外交的现实性和独立性,对战败德国的迅速复兴起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并在客观上也极为有效地支持了社会主义苏联,以及有利于“整个欧洲减轻战争威胁和维持和平”  相似文献   

2.
德国“新东方政策”与欧洲一体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美苏关系缓和的形势下,德国在冷战中的作用降低。“柏林墙事件”使德国认识到,对东方阵营强硬的外交政策既无现实意义更无成功可能。于是,代表着德国要突破外交困境的“新东方政策”正式出台。但是,该政策引起了西方盟友的疑虑,担心德国会亲近东方,削弱西方力量。对德国而言,没有西方的支持,推行“新东方政策”缺乏与东方阵营谈判的资本。在此情况下,德国加速推进欧洲一体化进程,打消西方阵营对其新外交政策的疑虑,赢得了他们对新政策的支持,增加了与东方阵营谈判的砝码。在德国的努力下,欧洲政治一体化——“达维农报告”和经济一体化——“维尔纳报告”相继问世。欧洲一体化取得大踏步前进。同时,德国“新东方政策”也取得了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3.
战后联邦德国首任总理阿登纳反对民族的分裂 ,并为德国的统一进行过努力。然而 ,他的德国统一思想与联邦德国倒向西方的外交战略是一致的。因而 ,他争取统一的努力反而加剧了德国的分裂 ,其原因主要是德国统一的主动权掌握在美苏手中 ,同时也与阿登纳依靠西方、敌视东方的统一政策有关。尽管阿登纳的外交战略使西德获得了主权、复兴以及稳定 ,但其统一政策在当时不可能实现德国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抗战前期国民政府对苏政策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前期,国民政府推行着联苏抗日的政策,这一政策对中国抗战具有重要意义;国民政府的联苏抗日政策是其依靠英美解决中日问题的外交方针与英美远东政策矛盾的产物,它是国民政府迫不得已的权宜之计;国民政府对苏政策中具有浓厚的“防共”情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联苏抗日政策的效能。  相似文献   

5.
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对外政策几经调整,由独立之初的向西方“一边倒”转而推行以恢复大国地位目标的全方位外交,积极推行东西兼顾的“双头鹰”大国外交,强调俄罗斯东方外交的极端重要性。本文就“俄罗斯东方外交与东北亚各国间的关系”,阐述俄罗斯东方外交的确立和东方外交的目标及与东北亚各国间的关系,以便了解俄罗斯东方外交对未来东北亚格局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1 932— 1 945年 ,对苏外交在国民政府对外关系中占据重要地位。蒋介石为了加强中国在与日本交涉中的地位 ,在 1 932年底恢复了与苏联的邦交。孙科是蒋介石制定对苏外交方针的主要参与者和执行者。作为“亲苏派”的著名代表 ,孙科在抗战初期三赴莫斯科 ,争取到苏联巨额军援 ,并在公众场合积极鼓吹对苏友好 ,其态度之热烈 ,言辞之浮丽 ,在国民党统治集团中十分罕见。 1 942年苏援停止 ,孙科在对苏外交中的作用明显下降。抗战后期 ,蒋介石决定以美制苏 ,转而起用宋子文和蒋经国经办对苏外交 ,孙科终于退出对苏外交的舞台  相似文献   

7.
曾担任英国首相的丘吉尔将自己定位为大英帝国的守护者,在其对外政治思想中也是以此来作为立足点的。在二战前,他反对绥靖政策,战时与美国结成特殊关系,战后又在意识形态领域反苏反共,并设计了“三环外交”。其对外政策对英国外交政策产生了延续至今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孙中山与德国——兼论"中德苏联盟"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17年参战纠纷发生以后,孙中山就一直坚持接近德国的政策,这种政策是出于战略的考虑,因为孙中山希望得到德国的政治、军事和技术援助;巴黎和会以后,孙中山的亲德政策与亲苏政策相联结,形成了"中德苏联盟"的构想,亲德和亲苏政策是一体推进的,其政策来源于孙中山的"大亚洲主义";孙中山认为受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压迫的民族应该通过中德苏三国联合来抵抗英美强权,孙中山的思想成为后来中国国民党联俄政策和聘请德国军事顾问团的基础;尽管孙中山及其广州政府并没有与德国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其联俄政策也因为他的逝世而最终放弃,但在整个20世纪30-40年代,这种中德苏合作的政策总是时隐时现地贯穿于中国政治家的认识中。  相似文献   

9.
“一战”结束后 ,邱吉尔的外交思想表现为容德反苏。 1933年至 1942年 ,德国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对英国重新构成威胁 ,邱吉尔由容德反苏转为联苏抗德。“二战”后期至战后初期 ,邱吉尔又极力主张限苏容德 ,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均衡。邱吉尔以变求得不变 ,以对外的变达到对内的不变。  相似文献   

10.
关于二战前夕苏联系取的“双重外交”政策,我国史学界大多侧重于分析其后果和得失,并据此予以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忽视了苏联选择这一外交政策的外部客观环境。其实,苏联选择“双重外交”,与当时英法、德国和西方小国的外文走向有着直接的联系。三者相互作用井最终促成了苏联“双重外交”的实施。  相似文献   

11.
美国的新保守主义思潮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冷战结束后,新保守主义在美国外交理念和对外政策的调整中走上复兴之路。“9·11”为新保守派把其思想化为实际政策提供了一个契机,从而确立了新保守主义在布什政府外交中的强势地位。当其影响在伊拉克战争前后达到顶峰时,战争的非预期性后果使新保守主义陷入困顿与衰落。  相似文献   

12.
为了惩治战败的德国,美英苏三大国首脑在二战还未结束时就主张分割德国。随着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他们又都放弃了分割德国的计划,一致同意由美英法苏四大国军队分区占领德国。由于在战后战时大国合作逐渐走向分裂,并导致美苏之间爆发“冷战”,德国问题便成为“冷战”的焦点。“冷战”使德国的分区占领格局演变成德国的分裂局面。美英法和苏联为了分别控制西占区、东占区,各自都在本占领区内推行有利于本国利益的政策,逐渐将两个占领区发展成为两个不同的经济、政治实体,并最后成立了两个国家。德国的被分裂,是大国的意志强加在德国人民头上的结果,完全是美苏“冷战”的产物。  相似文献   

13.
1925年10月的洛迦诺会议常被世人冠以“和平会议”而载入欧洲国际关系史册,然而,它的发韧恰恰来自20年代颇为棘手的法国安全问题。围绕该问题,法国、英国和德国展开了激烈的外交角逐。法国企图制止德国的潜在复兴,确保对德优势,为此坚持强硬的安全立场;英国既想满足法国的安全要求,又想把德国拉入未来的“欧洲协调”;德国意欲摧毁凡尔赛条约,为了摆脱外交上为孤立局面,采取了务实而灵活的外交策略。德国的安全建议为英国寻求在德法之间充当仲裁提供了必要的途径。在英国的干预下,法国的安全问题以一种新的方式解决终于呈现出希望。  相似文献   

14.
为了惩治战败的德国,美英苏三大国首脑在二战还未结束时就主张分割德国。随着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他们又都放弃了分割德国的计划,一致同意由美英法苏四大国军队分区占领德国。由于在战后战时大国合作逐渐走向分裂,并导致美苏之问爆发“冷战”,德国问题便成为“冷战”的焦点。“冷战”使德国的分区占领格局演变成德国的分裂局面。美英法和苏联为了分别控制西占区、东占区,各自都在本占领区内推行有利于本国利益的政策,逐渐将两个占领区发展成为两个不同的经济、政治实体,并最后成立了两个国家。德国的被分裂,是大国的意志强加在德国人民头上的结果,完全是美苏“冷战”的产物。  相似文献   

15.
1870—1871年的普法战争后,德意志帝国宰相俾斯麦对外推行了一条被称为“大陆政策”的外交路线。在20年间,俾斯麦纵横捭阖,左右欧洲政局,创造出了一个所谓的“俾斯麦时代”。他的外交活动也就成为认识这一时期乃至以后复杂的欧洲国际关系的重要环节。而分析俾斯麦推行外交政策的客观环境,则是认识其整个复杂外交活动的重要前提之一。也有助于加深对当时欧洲列强外交本质的认识。决策者制定和推行政策,要从客观环境出发,他们的政策所要达到的目标符合了客观环境的实际才能有所建树。俾斯麦是“一个头脑十分实际和非常狡猾的人”①。“大陆政策”的制定和推行就是从当时的客观环境的实际出发的。我们这里所要谈的俾斯麦推行外交政策的客观环境,主要概括指普法战争后欧洲总的形势和国际关系的基本格局以及德国所处的地理政治位置。旨在说明,俾斯麦“大陆政策”的制订和  相似文献   

16.
曾在里根时代对美国外交政策发挥了重要影响的新保守主义,冷战后调整和完善了外交战略思想并以更为强劲的势头对美国的外交和防务政策发挥了显著而深刻的影响。新保守主义的强势复兴得益于对各主流外交思想的理论融合,迎合了美国政治潮流右转的趋势,是对冷战结束以来自由主义外交路线的修正和对当今美国超强国际地位的彰显。尽管新保守主义政策的实施招致了国际社会的反弹并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但其思想活动并未停止,其影响也不会轻易消除。  相似文献   

17.
美国保守主义,包括新保守主义在20世纪80年代兴起,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多数美国民众对自由主义对美国社会负面影响的不满和对改变这种颓废混乱现实的期待。美国早期保守主义理论上的薄弱和哲学思想的贫乏,使新一代保守主义者不得不到古希腊哲学和德国哲学中去获取理论武器。美国新保守主义外交思想特点包括:推崇实力因素在对外关系中的作用和实力外交;强调美国优越论和美国使命论;主张新帝国论。美国新保守主义对布什政府对外政策影响包括:重视军事实力,实行先发制人战略;在全世界推广自由民主,对“无赖”国家实行政权更迭;企图推动对华“两面下注”政策向以防范和制约为主转变。  相似文献   

18.
<正> 波兰问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曾是反法西斯盟国内部极为敏感的问题之一。这是因为,波兰既是苏、美、英进行政治交易的筹码,又是一系列国际纠纷的重要根源。特别是苏、美、英三国,就波兰的疆界划定和战后的政府组成问题展开了反复的激烈的斗争。本文准备就这个问题来考察苏、美、英三国合作与冲突的条件、内容和性质。一一九三九年九月一日,德国发动了对波兰的进攻,仅半个月便占领了波兰西部的大片领土。苏联为了锻造抗御德国威胁的“东方”战线的第一个环节,也为了“收复”  相似文献   

19.
纳粹德国在1933年至1936年重占莱因非军事区这段时间,其外交重点是极力挣脱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束缚,以求得到西方国家的支持和谅解,取得重整军备的合法化。对此,笔者已发表文章论及①。重占莱因非军事区至1939年9月德波战争爆发,纳粹德国的外交目的是直接为发动侵略战争作准备,重点是寻求盟友,占领中欧,瓦解英法对德国的包围圈,解除“西进”的侧翼威胁;为避免两线作战,千方百计使苏联处于中立状态。希特勒在1937年11月5日宣布德国外交目标是要“在欧洲和德国直接接壤的地方”取得居住地和原料产地,并为此“决心冒风险诉诸武力”②。由于希特勒采取战争讹诈与欺骗交替使用的策略,这些外交目的都得到了成功,为纳粹德国走向侵略战争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20.
张作霖与俄(苏)的外交关系是建立在相互利用基础之上的,二者不可能冲突大大;但张作霖与俄(苏)关系又存在着相斗争的一面,二者不可能真正诚意合作。俄(苏)一直对中东路问题抓住不放,对张作霖在东北的统治权益构成了严重危害,加之,张作霖对俄(苏)共产主义的仇视,使其在利用俄(苏)的同时,又采取抗俄(苏)反赤的政策。总体说来,张作霖在对俄(苏)外交上是“无所屈挠”的,也是比较成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