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2 毫秒
1.
开放式基金的本质是一种委托一代理关系,契约是不完全的,存在剩余索取权问题、隐藏行为道德风险和隐藏知识道德风险,使基金经理人的行为偏离投资者的利益.运用信息经济学的声誉理论和层次分析方法,通过建立开放式基金职业经理人市场、开放式基金经理人的激励约束机制和开放式基金经理人业绩评价体系来培育我国第三代市场化的基金经理人,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2.
在总结我国金融市场特点的基础上,运用行为金融学理论对封闭式基金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噪声交易者的大量存在和基金经理人过分关注自己的声誉和报酬而造成的羊群行为,是导致我国封闭式基金之谜现象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3.
证券投资基金溢、折价交易反映的是其价值与价格的相互关系.通过对比国外封闭式基金的折价交易情况,从供需角度分析了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折价交易现象.认为该现象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基金发展中潜在的问题及困难,体现出我国的证券市场仍存在较强的投机性,投资基金的帐面资产净值与其真正的投资价值之间差距较大,基金经理人操作行为仍不规范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截止2010年4月12日,我国共有开放式基金523只,其中有169只基金的经理人多于一人,由多经理管理的开放式基金数占到所有开放式基金总数的32.3%.通过比较样本基金在增聘经理前后一年的业绩发现,增聘基金经理不但不能够提高基金的业绩,反而会导致基金业绩下降;另一方面,增聘基金经理虽然能够降低基金的非系统风险,却提高了基金的总风险.同时,增聘基金经理就意味着增加基金管理费用,因而基金管理公司进行的增聘基金经理的行为并不理性.  相似文献   

5.
朱鹤 《淮海文汇》2012,(5):44-46
基金经理特征与经理人业绩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总体来说,相关变量并不多,显著性也并不明显。在我国,相对于经理人的特征背景,基金公司整体的宏观治理策略可能对基金业绩影响更为明显。研究基金公司的投资行为和基金经理人的特点,有利于指导广大投资者的投资行为。  相似文献   

6.
证券投资基金溢、折价交易反映的是其价值与价格的相互关系。通过对比国外封闭式基金的折价交易情况 ,从供需角度分析了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折价交易现象。认为该现象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基金发展中潜在的问题及困难 ,体现出我国的证券市场仍存在较强的投机性 ,投资基金的帐面资产净值与其真正的投资价值之间差距较大 ,基金经理人操作行为仍不规范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基金投资者选择行为是否理性对基金经理人策略的执行与基金市场的稳健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发现基金投资者的申购和赎回行为与基金收益率成正相关关系,并且两者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基金收益率并没有剔除基金风险的影响,通过构建基金资产组合的系统性风险因子与特质性风险因子,发现基金投资者对基金风险并不敏感,为经理人的冒险行为带来激励效应。通过构建基金净申购和净赎回资产组合,发现基金净赎回组合的风险调整收益率要高于净申购组合,总体而言,基金投资者行为并没有为自己带来更好的投资回报。  相似文献   

8.
当基金经理存在隐藏努力和博弈风险的双重道德风险时,基于相对业绩并淘汰落后经理人的竞争锦标赛可以起到选择和激励基金经理、优化公司治理的功效.运用2004—2009年开放式基金的持股明细数据,研究竞争压力与薪酬激励对基金经理投资行为以及基金业绩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基金经理采取积极投资战略的程度与其面临的竞争压力和激励强度相关,但是与基金经理是否具有择股能力无关.业绩不佳的基金经理为改变排名,会选择更加积极的投资策略,但这些基金经理没有显著的股票选择的能力,积极投资战略不能给投资者带来超额回报率.在合资格职业经理人普遍供给不足的情况下,锦标赛竞争不能正向选择基金经理,高激励和强竞争增加了投资者的激励成本和风险.  相似文献   

9.
证券投资基金是委托投资组合管理的一种重要形式。基金经理作为基金运作的核心人物,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基金业绩及投资人的利益,因此基金经理激励是基金委托组合管理制度的内在要求。本文综述了与基金经理激励相关的委托投资组合管理研究四个方面的内容,包括基金经理投资行为的解释、基金经理激励的线性激励契约特征的研究、对称与激励费用契约对经理人风险选择的影响研究以及相对业绩对基金经理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研究,并针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应更加注重其投资行为的影响机理及相关基金管理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基金经理激励:关于委托投资组合管理研究的评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证券投资基金是委托投资组合管理的一种重要形式。基金经理作为基金运作的核心人物,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基金业绩及投资人的利益,因此基金经理激励是基金委托组合管理制度的内在要求。本文综述了与基金经理激励相关的委托投资组合管理研究四个方面的内容,包括基金经理投资行为的解释、基金经理激励的线性激励契约特征的研究、对称与激励费用契约对经理人风险选择的影响研究以及相对业绩对基金经理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研究,并针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应更加注重其投资行为的影响机理及相关基金管理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内部资本市场的运作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集团优势的发挥。企业总部依据分部经理提供的私人信息,通过内部资本市场(ICM)对资金进行重新配置,而利己的分部经理会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通过实施机会主义行为干扰总部的配置决策,因此分部经理的这种异化行为是影响ICM配置效率的关键因素。已有文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总部如何设计对分部经理的激励机制上,而较少关注监督对分部经理投机行为的影响。本文引入总部监督机制,考虑分部经理情绪敏感性因素,建立总部监督与分部经理行为之间的博弈模型,认为总部监督可以降低信息租金的支付,部分替代激励功能;总部监督可能造成分部经理消极怠工和出工不出力等现象,导致资金产出折损,即存在"负激励"效应;"替代"效应、监督成本效应与"负激励"效应共同决定ICM效率。  相似文献   

12.
以浙江省308家民营企业中高层管理者为样本,实证分析了民营企业最高管理者的家长型领导行为对企业绩效及员工工作态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家长型领导行为的三维模式(威权、仁慈、德行)作为整体概念,对员工工作态度和企业绩效并无显著影响,主要原因是家长型领导行为中的威权维度的负向作用所致;家长型领导行为的仁慈和德行维度主要通过员工工作满意对企业绩效特别是静态绩效产生影响;家长型领导行为各维度具有交互作用,特定维度的行为组合可能会产生特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开展企业层面的节能行为研究,以重庆市重点用能企业为例,对17家重点用能企业进行面访调查,基于制定行为引导政策模型和面访调查数据,分析重庆重点用能企业节能行为的诱发因子、实现因子和强化因子,帮助管理部门认识现阶段重庆企业节能行为的有效干预手段,为制定更有效的政策和措施以实现企业的长期节能行为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职业经理人的声誉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声誉是拥有私人信息的交易一方对没有私人信息的交易另一方的一种承诺,是一种无形资本,具有溢出效应和路径依赖性。声誉效应为职业经理人提供了强劲的激励,促进了效率优化。只要职业经理人之间博弈重复的次数足够多,声誉行为将会在有限次博弈中出现。职业经理人不仅要考虑当期报酬最大化,更要考虑上期业绩、声誉对下期报酬的影响,以最大化其长期利益,因此从创建职业经理人的历史纪录、培育职业经理人竞争市场、创造提供适宜的社会环境等方面建立职业经理人声誉管理机制就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5.
职业营销经理胜任特征模型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本文通过采用工作分析、深度访谈以及人员素质测评等方法和手段实地收集的大量第一手资料,在确立营销经理业绩指标的基础上,根据深度访谈报告整理、提炼营销经理胜任特征,用理论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运用聚类分析、相关分析以及T检验等相关统计分析技术,结合人员素质及知识测评进行科学计算并检验实证研究的成果后,构建了营销经理的胜任特征模型,并简要阐述胜任特征模型要素的内在关系与作用,为有效选拔营销经理、预测营销经理的业绩表现提供了良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论我国企业的商业伦理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企业管理正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其中商业伦理建设对企业经营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商业伦理是在道德意义上指导企业经营者进行适当决策和行为的原则,企业经营者的决策和行为不仅要符合个人和组织的利益,而且也要符合整个社会的利益。只有建立规范的商业伦理,进行符合伦理要求的经营,企业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7.
基于西北5省15个国家级贫困县152位信贷经理人的问卷调查,分析了小额信贷经理人的扶贫意愿、行为以及影响因素。经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调研的国家级贫困县中,尽管近六成小额信贷经理人向贫困户发放过贷款,但业务量总体较少,具有信贷扶贫意愿的不到2成;性别、教育背景、收入满意度、信贷决策自主性、放贷任务以及是否完成任务对信贷扶贫业务有显著影响;性别和信贷自主权对扶贫意愿具有显著影响。由此,在信贷扶贫项目选择信贷经理人时,采取差异化策略,有序放松信贷自主权,加强扶贫效果考核,对提高金融扶贫绩效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基于马尔可夫和博弈理论探讨一类群体的学习与行动过程。在政府监督下某类被监督个体行为是随机的 ,概率转移矩阵被使用描述个体行为的选择 ;又由于群体的行为是大量个体行为的聚集 ,马尔可夫—生灭过程理论被用来阐述群体行为的形成和学习过程。博弈论被应用解释个体行为的选择过程 ,确定出个体的转移概率。政府管理者应当关注和了解群体信息 ,为其制定政策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组织承诺对企业员工行为的影响过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态度决定行为。组织承诺作为员工对于企业的一种认同、忠诚的态度,对员工工作绩效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分析了组织承诺对企业员工行为的影响过程,并指出了人力资源管理者在提高组织承诺水平,减少员工离职行为的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