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田纳西·威廉斯的戏剧《欲望号街车》和威廉·福克纳的短篇小说《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中的女主人公布兰奇和艾米丽都以悲剧性收场。两者都是没落贵族,均身处变革时代却保守顽固,拒绝接受新事物,最终沦为父权社会的牺牲品;两者都有家庭的种种不幸,但对现实采取了不同的规避方法,生活在昔日南方贵族的精神家园中。  相似文献   

2.
威廉·福克纳是美国“南方文学”流派代表人物。《喧哗与骚动》是他第一部成熟作品。他的作品成为了一种标准,一种洞察美国南方的特性、种族关系以及南方古老贵族世家的家庭关系等困惑问题的标准。福克纳在《喧哗与骚动》中运用了多角叙事技巧,在人物心理活动描写方面,...  相似文献   

3.
毫无疑问,在中国上古神话与文化史上,没有任何一位女神,其地位能与女娲相提并论.这不仅是因为女娲曾补过天缺,更主要的是她创造了人类.但是古今学者都只热衷于对其补天的研究,如罗壁的《识遗》,胡宏的《五峰集》,罗泌的《路史》,阵叔方的《颖川小语》,田同之的《西圃丛辩》,褚人获的《坚瓠广集》,钱永的《履园丛话》等,都无不大谈补天,揣其事理,而对其造人一端却鲜有涉及者.可是女娲神话的奥秘及其文化意义,偏偏藏在了这个不为人惊骇的故事里.  相似文献   

4.
《琼州学院学报》2017,(6):37-43
《古诗十九首》以其极高的艺术成就被刘勰赞誉为"五言之冠冕",其文采温丽,但诗意悲远;情感真挚,却显苦闷颓废,含有浓烈的"末世情怀"。《古诗十九首》产生于战乱频繁,人民生活流离失所的东汉末年,从6个方面可以看出这些诗歌中所蕴含的"末世情怀",即诗歌书写的时间轴、地点轴、人生短促的感伤、及时行乐的描写、失意人生的痛苦和离散人生与情感失衡。饱含"末世情怀"的《古诗十九首》给了盛世和衰世的中国文人们创作灵感和营养,是中国抒情文学中的瑰宝。  相似文献   

5.
<正> 《红楼梦》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时说:“如今生齿日繁,事务日盛,主仆上下,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化者无一。”这还是小事,更有件大事:“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我们认为,《红楼梦》作为封建末世的“百科全书”,这种“末世”的形像,在贾府诸爷们的风格品貌中有着丰满的体现。别人且不论,单说荣府  相似文献   

6.
孔子整理删定《尚书》,必定先要熟读与研究是书。由此推想,作为史官的老子,其研究《尚书》所用功夫当不少于孔子,他所接触到的《尚书》自然也比孔子多。既然《尚书》的基本内容是君臣谈话纪录、君王文诰,作者是史官,倘若老子生逢周文王、武王、周公之类的君臣,也会成为《尚书》的作者。又《荀子·劝学》说过“《书》者,政事之纪也。”《老子》也主要是言治道,把尚书与老子作一比较,即可看出两者之相通,及后者对前者的继承、改造、发挥。因此,我们能否这样说:《老子》是《尚书》的春秋部份,只是它没有可献之君,也未经君王认可,故而只能流传民间。为证实这个看法下面对两者作一简单比较:  相似文献   

7.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风月之事却不用风月笔墨 ,这既是曹雪芹有志“补天”的创作理想和高雅脱俗的审美旨趣使然 ,又与清代高压统治有关 ,还与“受监督”的创作状态和他傲岸不屈的个性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8.
齐国大夫逢丑父在“鞌之战”中,与顷公换位,舍己之身而救其主,却被晋国大夫郤克斩杀。从公羊学视角来看,尽管逢丑父的原初动机是出于拳拳之忠心,但是他的行为不符合《春秋》所规定的君臣尊卑大义,因此其行为动机不能作为减免罪刑的依据。逢丑父让其君以臣子身份逃跑的手段使得顷公陷入被动不义的境地,背离《春秋》“国君当死社稷”的原则要求,不符合《公羊传》“反经合道”的行权思想。逢丑父救主行为导致的结果,包括令顷公受辱,让齐国宗庙、社稷蒙羞,不利于维系周朝宗法制度之下“尊尊”的价值体系。因此,从行为动机、手段与结果综合分析,逢丑父救主违背孔子所设定的王道正义,不仅不当嘉善,更当受到《春秋》王法的制裁。然而,公羊学家通过高扬《春秋》王义的理论使得“尊尊”价值成为大夫行为中的最高政治律令,这种政治思想具有将君主推向权力绝对化地位的倾向。  相似文献   

9.
福克纳的小说创作带有浓厚的贵族意识,形成了在贵族的信念、认知及思想体系支配下所建构的贵族神话。“贵族神话”概念建立福克纳的贵族意识与其艺术世界的关联,从批判的视野可以观照福克纳创作中在贵族看来是绝对真实、对他者来说却具有蒙蔽性和虚构性的神话思维。  相似文献   

10.
《韵补》所引汉代著述 ,多为宋人所见旧本 ,可以用来校、补现存文献之缺失。本文以《易林》之例 ,说明在对汉代文献整理、研究方面 ,《韵补》和《太平御览》等类书有着同样的不可替代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鲁迅是中国现代最具特色的神话整理者,他用神话题材创作小说,与其小说史研究的学术活动有关。《补天》典型地表现了鲁迅对中国神话的复原和重建。《补天》表达的人以快乐为最高目标,快乐源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等思想内容,对我们仍有着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2.
《江西社会科学》2017,(2):14-20
克里特和斯巴达立法者将战争视为自然状态,并根据敌对性原则来设置法律制度。但柏拉图却从正义与不义的德性视角来理解城邦以及家庭和个人的强与弱、好与坏,认为法律应着眼于"自然正义",尤其应关注灵魂的自然本性和完善。在《法义》中,法官要实现内部的正义,不能仅凭靠法律和暴力的强迫,而应实行恰当的教育、劝谕和分配,以让好人统领坏人,不义者自愿服从正义者。这种贵族制式的法官,需要哲人式的德性和智慧,以使政治生活和谐有序。  相似文献   

13.
女娲神话的现代阐释——《补天》与《女神之再生》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的作品《补天》和郭沫若的作品《女神之再生》都是五四时期对女娲神话传说的现代性阐释,寄托了两位大家对历史的思索,体现了新文化运动的参与者对现实人生的不同理解和相异的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14.
郑维萍 《中州学刊》2006,(4):229-231
《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分别是中国著名剧作家汤显祖和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重要的古典悲剧作品。两人生活年代接近,两部作品的创作仅隔三年,表达了同样的反封建主义思想的爱情主题,但却在戏剧矛盾冲突的原因、过程、人物性格、尤其结局方面各显异调,其原因在于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15.
阿历克斯·德·托克维尔是法国杰出的政治思想家和社会学家,他出身贵族家庭,热爱自由,在动荡的时局下敏锐地觉察出法国的贵族特权社会正在走向没落,民主时代即将到来,民主制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法国大革命虽然以自由和民主为信条,但是结果却离自由和民主越来越远,在人民革命与专制复辟中走向政局的动荡和社会的无序。反观大洋彼岸的美国,却成为比其他国家都更接近自由民主的理想。因此,他基于对美  相似文献   

16.
“右玄”生日所推之年非傅山生年何言《傅山全书》所附尹协理先生撰《新编傅山年谱》定傅山生年时,依据的一条重要资料,也是其提出的唯一新证据,为傅山《霜红龛集》中《右玄贻生日用韵》诗。此诗有句:“生时自是天朝闰,此闰伤心异国逢。”作者自注作于乙酉年(164...  相似文献   

17.
成倩 《学术探索》2014,(9):133-136
先秦两汉时,在同一文献内部,都既有朱鸟,又有凤鸟。朱鸟是南方宿名,表方位;凤凰是灵异之鸟,预太平。只有在《楚辞》及汉墓葬中,朱鸟被赋予灵性,这种富有仙味的意象后来进入道教文化。而在纬书中,预太平的凤鸟,开始与南方之火相配,这成为凤鸟配南方之始,也是二者意象相混的起端。当凤鸟也进入道教,最终实现了二者意义的完全混淆。在道教文献中,凤凰大多已不再是祥瑞,而朱雀也不仅指方位,二者成为性质相同的仙鸟,在修道成仙后会出现。所以,至宋以后的文献注解中,朱雀、凤凰都可指南方,也都是神鸟,已无须辨别。而道教则成为混淆朱雀与凤凰意象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8.
《清车王府藏曲本》所收民间昆腔折子戏《平顶山》,与张照所编《升平宝筏》丁集第二十至二十四出,同样演述百回本《西游记》(第三十二至三十五回)"平顶山逢魔"事。两者一为民间剧本,一为宫廷剧本,比勘之下,两剧相似度极高,但又同中有异,即情节结构相同,所用曲牌基本一致,但演唱内容及宾白多有差异,尤其是演出阵容、规模、舞台设置大为不同。通过对二者的审视可见,不同阶层的审美趣味决定了剧本文本的雅与俗;对剧本的依赖性决定了演员表演的自由度;不同的舞台设施,则为演员提供了不同的发挥空间,决定了不同的演出效果,这种差异是演员自身无法弥缝的。  相似文献   

19.
着力探视女性的心灵──评胡辛的三部人物传记胡颖峰一、独写女性的“三传”尽管同样跻身于90年代的中国“传记热”中,胡辛并非历史史实的记录者。她的传记作品序列《蒋经国与章亚若之恋)(原名《章江长恨歌))、《最后的贵族──张爱玲)和《陈香梅传)(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20.
张博泉先生在《金代奴婢问题的研究》(见《史学月刊》1965年第9期)一文中提出:"驱不是奴婢,而是奴婢放免后才能成为驱."驱的地位虽低于一般良民,但却高于奴婢."在其以后发表的论著《金代经济史略》(1981年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和《辽金"二税户"研究》(《历史研究》1983年第2期)中,张先生仍然保持同样观点.我们对此持有不同的看法,写出来向张先生求教与商榷.首先是驱的来源问题.张文认为金代契丹族的驱奴,可能即由辽时的部曲和一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