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试图用神话——原型批评的方法来分析欧洲文学史上三个著名的女性形象.文章从她们在思维模式、行为特征等方面的相似性上,认为她们是通过集体无意识而体现出了同一种神话原型,即美狄亚原型。这种原型特征正是西方文化的内核,是“西方民族性格”的本质所在。由于对原型的探源分析,从而获得了类似解读出迷底的愉悦,这也正是文学艺术的魅力之所在。  相似文献   

2.
以伟大母性为代表的阿尼玛原型和以妖艳狐狸精为代表的阿尼玛原型都是文学作品中的经典意象,她们一个伟大神圣,一个妩媚诱惑,是男性无意识当中的阿尼玛幻化出的完全不同的女性形象。在中国众多小说中,这两种原型普遍存在,代表了男性无意识当中对女性既端庄又妩媚的双重品质要求。  相似文献   

3.
劳伦斯倾力刻划过众多的女性形象,但本文认为,隐含父权意识形态的“集体无意识”使他笔下的女性形象显现出男性本位神话中的女性原型:大母亲、悍妇、睡美人。这样的女性形象远离了女性存在的真实本质,折射出作者在虚无缥缈的梦幻中对女人的期待、憎恨和恐惧。  相似文献   

4.
美国当代著名作家欧茨的小说《浮生如梦》是一个典型的美国梦文本。它以好莱坞影星玛丽莲.梦露为原型,叙述了一位美国女演员的电影之梦、爱情之梦、家庭之梦、为人母之梦,塑造了一个在媒介、男权、政治、命运裹挟中挣扎、成功、最终香消玉殒的女性形象。这部小说对美国梦的本质、可能性和荒诞性的深刻剖析将有助于我们深化对美国社会和文化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宋代歌妓根据其妓籍和服务对象的不同,大体可以分为官妓、家妓和市井妓三大类。她们对当时社会的宴乐风俗、士人生活、文学创作特别是音乐文艺的传播与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从宋代的正史、笔记、诗词与小说中大致勾勒出宋代歌妓的本来面貌,对其组织制度、活动情况作一个全面而真实的考察,以期给人们提供一个正确评价宋代歌妓的历史平台。  相似文献   

6.
在人类文化生活中,水是一个重要的原型意象,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其中女性、生命和道是三种基本的象征义。从共时的角度看,三种原型意义实际上是三位一体的关系,通过“混沌”这一中介统一于水原型,形成一个牢固的意义实体。从历时的角度看,水的原型意义植根于史前宗教的大母神崇拜,女性意义居推原性的地位,生命意义和道的意义不过是它的置换变形。  相似文献   

7.
透过李白和杜甫涉及“携妓”的诗,具体分析李白杜甫对待女性的心态,进而指出在女性观方面,李白杜甫各自的特点。大体上李白是放诞、浪漫甚至不“雅驯”的;杜甫虽然也不乏浪漫,总的是拘谨和严守礼法的,并有“女性主义”的萌芽。两人都有同情女性的一面,但杜甫优于李白。  相似文献   

8.
由于元代文人文化观念和现实处境的变化,使得元代士妓恋爱剧中所反映的伦理意识具有了新的文化蕴涵,但无论是对真情的呼唤,还是对理想化的婚姻追求,本质上都反映出作者对及时婚姻的强烈愿望和对婚姻伦理的维护。  相似文献   

9.
威廉·福克纳擅长在作品中使用神话与《圣经》中的故事和典故去塑造人物,突出主题。在《喧哗与骚动》中,他通过与文中其他人物的对比中塑造了黑奴迪尔西,运用神话原型赋予其不同的身份:隐性的母亲、女性版的约伯和希望原型的化身,显示出特有的价值寓意。在神话原型之维中,迪尔西的塑造就其精神本质和文本的象征性而言,她更是现代人类集体悲剧境遇后人性复活与救赎的寄寓。  相似文献   

10.
西方传统的人的本质理论实际上是一种以男性为主导的人的本质模式,通常忽视对女性本质的探讨.女权主义对此提出批判,并对女性本质进行探究.在赛博格社会,哈拉维怀疑、批判女性本质,主张赛博格打破传统二元论、模糊性别界限,人人都是赛博格.但哈拉维忽略了另一种可能:赛博格技术的介入将建构女性本质,为女性本质的展开和实现提供可能.在赛博格社会,劳动将成为女性本质,成为女性获得生存、地位和发展的最后堡垒.  相似文献   

11.
试析唐传奇中"仙妓合流"现象的历史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仙妓合流是唐代诗文中出现的文学现象 ,其中 ,仙女与妓女有着不解之缘。这一文学现象的直接原因是唐代许多女冠兼有娼妓之身份 ,其根本原因要从宗教理论和社会现实两个方面来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中西文学妓女形象的文化分析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妓女同样以神巫文化为起源,后逐渐被男性社会剥离了神性外衣,商品化为国家财富的来源。为改变非人的境遇,中西文学中的妓女,走着不同文化的自我救赎道路,展现出不同的伦理追求和审美情趣,反映出男权社会对女性制度化的摧残,暴露出社会伦理制度极具欺骗性的虚伪本质。  相似文献   

13.
王海燕 《东方论坛》2010,(5):47-51,77
与之前的志怪小说相比,《聊斋志异》对异类形象的态度呈现出一种新的审美价值偏向:异类仙化倾向。这种异类仙化倾向源自《聊斋志异》对民间传统中狐仙观念与唐以来文学中仙妓合流意识的继承,更出自蒲松龄对异类观念的创新与道德理想的寄托。蒲松龄对聊斋中关的异类女性的褒美乃至“仙化”,是其理想人性追求及浪漫诗心的体现。  相似文献   

14.
古希腊的娼妓业始于宗教仪式中。妓女是古希腊社会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阶层。妓女有三个等级。最低等级的妓女是一种女奴,面向社会大众;第二等级的妓女是一种歌妓,服务于贵族的宴会;第三等级的妓女是艺妓,活动于上流社会。艺妓素质高雅,经济富有,影响了许多显赫人物。但是,妓女受到社会的歧视,其地位低于妻子和妾。希腊社会为妓女们提供了宽裕的存在的空间。雅典男性公民既离不开妓女,也离不开妻子。  相似文献   

15.
晚清狭邪小说的出现是前代妓家文学传统文化积淀的结果,更与晚清上海特殊的洋场文化有关。上海洋场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以及移民社会特征,均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晚清狭邪小说的生成与书写,使其呈现出鲜明的洋场文化印记。  相似文献   

16.
《留东外史》是中国留学生文学的开山之作,因为书中充斥着对留日学生嫖妓的描写,自诞生以来备受误读和诟病。其实作者描写中国留学生嫖妓,是为了炮制一个日本卖淫国神话,隐藏着把日本妓女化的价值取向,有着明显的性政治意味。作者的国家意识和民族感情,和当时特定的历史语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宋代的正史、笔记、诗词、小说等史料分析,大致勾勒出宋代娼妓的本来面貌,因为宋代娼妓对当时以及后世的社会风俗、娱乐生活、文学创作等多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所以有必要对宋代娼妓这一特殊群体的社会活动及影响作一个全面而又真实的追溯,以期给人们提供一个正确评价宋代娼妓的历史平台。  相似文献   

18.
词在北宋传播的历史文化环境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词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它在北宋时期的接受与传播,离不开当时的历史文化环境。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北宋城市经济的发展与繁荣,为词体文学的传播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士大夫文人们歌舞享乐的风尚又是促进词体文学传播的社会因素;以表演声乐为主的宋代歌妓成为词体传播的直接手段。  相似文献   

19.
《救风尘》并非一部单纯表现商人、士子、妓女三角恋情的剧本,它没有站在士子的立场上去描述商人与士子力量的抗衡,也无意去做士子与妓女情感的文章。它以细致而透彻的笔墨去剖析这些人群内在行为的特征以及形成缘由,展现了元代特定的社会环境里人们的现实困境。  相似文献   

20.
性病是中国现代文学中最典型的疾病意象之一,对性病的关注涉及对妓女生活的想象,而性别文化身份的差异在对妓女的叙事上体现为两种不同的身体叙事方式。男性主体的中心意识使文学创作更多地表现为人民伦理的宏大叙事,体现着“民族一国家”的“大意义”;女性的历史边缘处境使女性书写更多地呈现为自由伦理的私人叙事,作为一种“小意义”而存在着。对于文学作品中出现的性病,宏大叙事侧重于把女性身体编织进政治、道德、历史的意义圈,强调女性身体的公共性;私人叙事强调性病之于女性的私人经验,呈现女性身体的私人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