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法律是在思想文化中流动的.人文精神思想的流动和张扬,推动法治由过去简单的强调阶级斗争为纲或以权力为本位,转向以人为本,主张和谐法治,体现了当代法治、社会公平要符合人文精神理念的要求.这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在法治建设过程中所取得的重要成就.人文精神有着丰富的内涵,它总是反映出一定社会人们对自身的尊严和价值的强调,形成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同时人文精神的内涵又是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实现的,总和现实生活的种种问题交织在一起.从人文精神表现的文化内容而言,人文精神是对人自身价值加以肯定和张扬的道德范畴;人文精神可以体现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反映出一个社会或国家的文明程度;在当代现实生活中人文精神主要表现为对物欲主义的批判和超越;同时人文精神问题又是在多重的文化矛盾中运行.人文精神的思想文化对法治、社会公平的价值在于:人文精神要求张扬正义与拷问人性,是法治、社会公平理论的逻辑起点;要求追问法的合理性,是法治、社会公平的思维工具;主张自由、平等、人权、公正等,表现的是法治、社会公平所需要的价值文化要求.  相似文献   

2.
审美精神就是人们在领会美、创造美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思维、情感、意志等意识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文精神品位的不断提高,加强审美精神的培养越来越成为现实的需要.在加强审美精神的过程中,有三个方面值得重视审美教育应着重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审美意识;提倡高雅审美情趣,形成高尚审美境界;增强艺术修养.  相似文献   

3.
历史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西方都提倡人文教育 ,但一个走向对科学的信仰 ,另一个则走向对道德的崇拜。实际上 ,科学教育和道德教育都是人文精神的一种表现。本文着眼于历史教学中的人文精神 ,从创新教育、情感教育、公民教育、美育教育等方面阐述人文精神在历史教学中的具体表现 ,为今天的历史教学改革提供一个设想  相似文献   

4.
材料作为设计的表现主体,以其自身的固有特性和情感语义成为设计构思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不同的材料因其肌理、色泽等特性不同而给人以不同的感觉,其所表达的情感语义亦不相同.材料的情感语义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主要表现为材料的适用性、宜人性、多样性及品位性等,它丰富了产品内涵.因此,产品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材料特性,使其情感语义得以恰当体现,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前中国建筑市场上建筑的一种技术表现倾向,作者从对国外建筑思潮的引入与消化、国内的经济发展与审美取向、文化背景上的虚无主义以及实用品格三个方面分析了该倾向的成因,并建议建筑师在设计中多一些真诚和实事求是,多一些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多一些和谐、谦虚和情感,以对人们的思想情绪产生一些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曹禺的前期剧作中,蘩漪、陈白露、花金子既蕴含了作家深切复杂的情感,又体现出五四影响下的人文精神,但又由于当时作家的思想状况和时代的过渡性特征使得这种人文精神又表现出了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社会转型期人文精神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危机,主要表现在思想真空、文化多元、信仰危机、价值错位。本文试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人文精神重建的原则,探索了人伦重建、情感重建、信仰重建、价值重建等四个方面的重建工作。  相似文献   

8.
城市人文精神是城市的根与魂,是城市文明的核心。高等院校在区域科学传播和文化建设方面发挥着骨干和引领作用,是区域内科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的重要阵地。重庆高校应当根据重庆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和科技进步的客观需要培养专业人才,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同时,在培育“自强不息、开拓开放”为核心的重庆人文精神方面,重庆高校负有重要的使命与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9.
关于书法艺术表现情感一说历来有很多论述.人们常以"艺术创作表现作者情感"这一出发点去理解书法艺术,使书法艺术的创作和审美阐释陷入困境.当我们用苏珊·朗格的艺术情感理论来诠释书法艺术的情感表现方式,就会准确理解书法艺术作品所表现的情感所在.在创作和欣赏中,可以进一步从文字符号涵义,书写活动过程以及书法特定的造型、风格等方面来把握书法艺术的情感表达.  相似文献   

10.
在曹禺的前期剧作中,蘩漪、陈白露、花金子既蕴含了作家深切复杂的情感,又体现出五四影响下的人文精神,但又由于当时作家的思想状况和时代的过渡性特征使得这种人文精神又表现出了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11.
结合医学教育特点,培养医学生人文精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医学生的人文精神培育是医学人文发展的基础。医学的本质以及新时期人类对健康的需求,要求我们培养出大批具备高尚人文精神的医学人才。意欲取之,必先予之。医学院校在培养、训练医学人才的过程中,首先要用人文知识去浇灌他们,用人文精神去熏陶他们。在医学教育过程中必须结合医学专业特点,用人文的精神去关怀、滋润、影响在校医学生,提升他们的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12.
大学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人文精神的折射和反映,人文精神积淀最为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当代大学精神建设的重要思想资源。作为大学精神核心范畴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应该体现出终极关怀、人文关切的人文精神,当代大学精神的价值取向,应该表现出人性化及全面发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中共中央南方局抗战时期在重庆培育的红岩精神,与日本军国主义这一时期对重庆的大轰炸有不可分割的联系。重庆大轰炸从反面教育了重庆人民,成为红岩精神产生的催化剂;重庆大轰炸极大地激发了重庆人民的革命精神,为红岩精神的产生增强了精神力量;重庆大轰炸使全体重庆人经受了严酷的考验,为红岩精神的产生拓展了精神氛围和群众基础;“红岩精神”的得名,也与重庆大轰炸有关。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红岩精神是南方局培育出来的,也是日本军国主义用炸弹炸出来的。  相似文献   

14.
古代文学教学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人文知识欠缺、道德素质滑坡、人文素养降低已成为近年来高等教育中的突出问题。古代文学教学对于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具有明显的优势:一是通过传授人文知识,可以奠定大学生良好的人文基础;二是通过生活情感、爱国情感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养;三是通过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审美心理、正确的人生观、积极的进取精神,可以逐步完善大学生的人文个性,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5.
人类同非典等突发性传染病的斗争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即"后非典时期"。这场斗争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也离不开人文精神的关怀。面对非典的冲击,挖掘人文精神的时代内涵,用充满高度人文关怀的科学精神和充满现代科学意识的人文精神去直面灾难,审视西方"先污染后治理"的现代化发展老路,探究可持续发展的人文价值,追寻人文精神及其对人类未来命运终极关怀,这一切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红岩精神是历史留给重庆人民的宝贵的精神财富。而“和衷共济”的团结精神虽植根于中华传统的和合文化 ,但它却能融于并丰富红岩精神的内容 ,因此 ,在当今我们大力提倡弘扬红岩精神 ,全面振兴重庆之际 ,不能不十分注重发扬“和衷共济”的团结精神 ,充分发挥重庆在进一步促统战、促团结、促发展方面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17.
法治文明的理念与人文精神的思想具有相通性.人文精神应当是当代中国法核心价值理念.以人文精神为基础的以人为本法治观为当代中国法的建设提供了思想的预设,良法的思想、人权至上观点、民主合理性设想等是其重要内容,中国宪法正是在如此思想的推动下,确立起民营经济的合理地位,反映了人文精神在现实法律实际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陆游、范成大中年入巴蜀,创作了大量反映巴渝地区雄壮的自然风光、独特的民情风俗及丰富的人文精神之诗篇,以两人的巴渝诗为研究对象,结合时代背景和个人身世,探讨两人巴渝诗在内容情感、艺术特色上形成异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人道主义强调以人为本、平等地尊重人的自由权利和价值、帮助和促进人的生存和全面发展,它是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在残疾人事业中,大力弘扬人道主义精神,促进残疾人的平等,给残疾人更多的尊重和关爱,是残疾人事业的重要使命。弘扬人道主义精神,是破解人类社会中一部分人游离在人类文明成果之外难题的指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