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化维山古墓壁画图像属梅山民间美术文化的典型内容。长期以来,梅山蛮地特殊的地理环境自然生成了一种"梅山教"。对于梅山墓葬美术而言,也是得到"梅山教"的支持,其魂魄信仰既包括了对祖先的敬畏和崇拜,也包括了对相关者进入另一个世界的想象。上下分层的图像配置方式表达了梅山人的世界观和对伦理的认知,维山古墓壁画从图像的内容和形式层面上看承载着一种宗教神学思想。  相似文献   

2.
梅山地域考     
梅山首先是一个历史地理名词,主要出现在唐末宋初的170余年的史籍中,它的地域范围就是雪峰山东麓北段的上、下梅山。梅山也是一个对大西南广大少数民族影响深远的文化符号,梅山文化的发生地也是瑶族、土家族等族群起源生息之地,梅山文化区域覆盖了湘西、湘南、大西南甚至整个长江以南的广阔区域,但是,其核心区域在湘中梅山。  相似文献   

3.
梅山地域开发历史源远流长.梅山民歌贯穿于梅山人民生产、劳动、礼仪节俗各个领域,世代都是劳动人民在口传过程中传播和发展的,不断发展丰富,不断发生着变异.  相似文献   

4.
一、梅山文化研究中心概况1999年,原娄底师专成立校级"湘中人文研究所";2003年更名为"梅山文化研究所",挂靠中文系;2011年4月,成立"梅山文化研究中心",挂靠科研处。中  相似文献   

5.
梅山武术文化反映了湖南新化的民俗特点,对当地民众的生活习性、民风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梅山武术在当地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中具备明显优势。应加强领导层的思想认识,把梅山武术教育活动制度化;加大官方扶持和培训力度,形成良好的梅山武术传承人培植链;积极创新传播内容和表现形式,营造梅山武术文化活动空间氛围,以全面提高学生身心素质及民族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6.
“渔猎”是古梅山人的主要生活方式,每当狩猎时都要敬梅山神,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逐渐衍变成一种戏剧形态《和梅山》,梅山人认为《和梅山》可以敬神祈财,禳解治病,解厄消灾,保地方平安清泰。《和梅山》的搬演形式有请神、祭神、领兵与差兵,搬演内容随地域与群体生存方式的不同而变化。《和梅山》“祭”中有“戏”,“戏”中有“祭”,是原始戏剧形态的反映,它集多种艺术于一身具备广泛群众基础,它主张神人平等,突破了佛道教派神为至上的桎梏,同时使用方言土语,通俗易懂,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7.
"义"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不仅儒家将它作为自己的思想纲领,而且墨、道、法等家也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释.本文主要探讨"义"的起源问题,认为"义"起源于原始的祭祀活动.通过探讨,使读者认识到"义"作为约束人们社会行为的原则,是起源于原始祭祀活动中的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8.
彝文是我国现有诸文字中,起源于我国本土并具有悠久历史和完整文字体统的文字之一。有关它的起源问题,很多专家学者作了不少有益的探索,笔者在拙文《彝汉文渊源之争述略》(载《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0年第1期)里作了综述。但这些探索和认识都还不足以揭开彝文的起源之迷,要揭开彝文的起源之迷,还有赖于对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深入研究。本文仅就现存彝文材料中所能发现的问题,谈谈彝文的发展历史及其改革规范中可能牵涉到的一些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梅山文化作为一种地域文化类型的地位已基本确立。但是一些基础性根本性课题,例如"梅山"正名的问题,"梅山文化"定位的问题等,目前尚研究不很充分;而进一步加强研究思想研究方法里诸方面的修养,仍是研究者同仁须认真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种蕴涵语义策略,通过运用音、义、词、句等材料设问,供人猜测的文字游戏,英语迷语越来越受到语言学研究者和英语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迷语源自实际生活的需要,其目的在于娱乐消遣,解乏益智。迷语最突出的特点是采用一些语义策略,使其在语言设计上往往打破常规思维方式,主要的四种语义策略是:双关的运用,使用"必然真理"作答,在题面部分设置"虚假预设",混淆"元语言"和"目标语"。研究英语迷语的语义策略对英语教学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1.
资产证券化是起源于美国的新兴融资方法,资产证券化构造主要涉及到三个法律问题:SPV的"破产隔离"、应收账款的"真实买卖"、以及应收账款的转让"完善"。美国的实践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资参照的标准,中国的资产证券化立法也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来解决这些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12.
《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中,做名词的fan有两个:fan①,扇子、风扇、扇状物;fan③,对某事物之狂热者,迷。"粉丝"是fan③复数形式的音译词,最早来源于台湾的媒体。主要做名词,也可做动词。"粉丝"是个统称,某个人或某类事物"粉丝"的命名,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式:(1)音译,包括"X粉、X丝、X饭"等;(2)意译,如"X迷";(3)谐音,如栗子(刘力扬的粉丝);(1)、(2)也常常使用谐音,如盒(何)饭、玉米(宇迷)。最近出现的"扇子"一词,也是一个统称,来自英文的fan①,复数形式也可音译为"粉丝",有"粉丝"做纽带,进一步获得了"迷"的意义。重形式轻内容,重谐音轻语义,是目前"粉丝"命名最突出的特点,这也是网络语言的特点和问题所在。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的传世典籍中,战国的<竹书纪年>最先有"禹生石纽"的记载,后成都郫县人扬雄的<蜀王本纪>也有"禹本汶山郡广柔县人,生于石纽"的文字记载,但汶山郡所辖诸县都有大禹的活动遗迹,因而出现了大禹出生地之争.今通过对几处石纽的名与实的景观、石纽地名传存、"石纽"与"石纽山"题刻、古籍中"石纽山"记载、"涂禹山"与"禹碑岭"等遗迹、北川县禹穴沟三处"禹穴"题刻、什邡市"禹穴"等内容的考证可知,北川县禹里乡的石纽山才是名副其实的石纽山,也就是大禹王出生地.  相似文献   

14.
土家族的山神和猎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山信仰是中南和西南的许多少数民族以及湖南的汉族都有的,在土家族中显得特别驳杂,以致令人疑是疑非。本文梳理了纷繁的资料,考察了纵向的流变和横向的歧异,从而确认:土家族的山神是巴涅察七,女性;土家族的猎神因流域和支系而异,在沅江流域和乌江流域是女性的梅山阿打,在清江流域是男性的梅山张五郎,在澧水流域则梅山阿打和梅山张五郎兼而有之。  相似文献   

15.
"嗨,别那么当真,这只是一部电影而已。"事实上,它绝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整整30年过去了,当年的星战迷们大多已人到中年,尽管如此,仍然什么也阻止不了他们对《星球大战》的热爱。尽管导演乔治·卢卡斯在两年前就已宣布,将不再拍摄"星战"电影,千千万万的星战迷们依然热情不减。在美国"星战30年"纪念活动中,3万名死忠的星战迷聚集在洛杉矶会议中心。他门装扮成身穿白色盔甲的"暴风突击队"士兵,手握光剑的"绝地武士",兴奋不已。来自世界各地的2000名星战迷们涌进影院,在17  相似文献   

16.
梅山民间美术是存在于以娄底为中心的湘中地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美术形式。将梅山民间美术运用在美术学本科专业校本课程建设中,可以丰富专业美术课堂教学,是美术学本科学生写生、考察的重要内容,也是毕业创作的丰厚素材与毕业论文的研究对象。充分运用好梅山民间美术这一课程资源,对美术学本科专业校本课程建设丰富课程内容、突出地方特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梅山傩戏是古代梅山文化的遗存,也是重要的历史文化研究“活化石”,它融合了2000多年以来梅山地区的宗教文化及民间艺术,并在周边文化不断影响下成为一个文化综合体.进行有效地产业化开发,是保证梅山傩戏文化传承和塑造梅山傩戏文化品牌、促进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不二选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通过加强梅山傩戏文化品牌塑造与推介,实施“旅游带动”战略,建设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等措施来实现梅山傩戏由文化遗产和经济累赘向“文化宝石”和“经济富矿”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昆仑"山是华夏族的圣山,是中华文化的根基。华夏族的大多远古神话传说都与"昆仑"相关。由于"昆仑"山特殊的文化地位及其神秘性,自古便有不少学者在探究"昆仑"山。有学者探讨原初"昆仑"之所在,也有探讨"昆仑"语源语义的;"土鲁"山是古彝民族的圣山,是古彝文化的根基,其在古彝宗教文化中的地位不亚于"昆仑"的地位。根据学者的研究,彝族的语言和文化都与华夏民族有较深的渊源关系。本文也认为,两个民族的渊源关系非同寻常,"昆仑"文化与"土鲁"文化间具有很多一致性关系,长期以来处于争论中的"昆仑"是汉语固有词汇而非外来词,并与古彝圣山名"土鲁"存在着完美的音义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9.
"活动"范畴,是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逻辑起点和中心范畴,也是皮亚杰理论中最复杂、最不易把握的概念.皮亚杰的认识起源于活动的观点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来源于实践的观点十分接近,而且从个体认识发生的角度支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认识起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而不是单纯起源于物质本身的观点.但是皮亚杰的"活动"范畴不是尽善尽美的,它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范畴有着原则的区别,而且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0.
古希腊是西方文化的发祥地,是欧洲文化的摇篮,因此西方政治思想的产生应溯源于古希腊。我们今天的"政治"概念和许多政治原则都起源于古希腊,所以欲了解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逻辑,就必了解古希腊的城邦政治:而欲了解古希腊,就必须对亚里士多德的城邦理念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