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发展中国家在争取国际经济金融新秩序的过程中建立了"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并将继续运用这一机制为发展中国家谋取利益.即便如此,发展中国家仍然面临困境.发达国家不断改变和细化发展中国家的划分标准,企图分化发展中国家并逃避应尽的国际义务;发达国家还操纵国际金融机构,并以此作为维护国际经济金融旧秩序的工具;包括"金砖国家"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内部仍然有重大的利益冲突.为摆脱困境,发展中国家应当正确认识国际金融机构的作用,构建以"金砖国家"为核心的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协调机制,既要据理力争又要讲究策略,最重要的是增强综合国力.  相似文献   

2.
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历经十五年的发展,巩固和夯实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使得金砖国家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代表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金砖国家GDP增速放缓、中印边界领土纠纷、巴西和南非的国内政治动荡等因素,引发国际学术界部分学者发出"金砖褪色论""金砖已死"的悲观评价。金砖将向何处去?金砖国家的共识和分歧将严重影响未来发展,成员国之间的共识是扩大共同利益、扎实合作基石的理念根基,而成员国之间的分歧将有可能影响金砖国家良性发展。因此,需要厘清金砖国家共识清单和分歧清单,进而明晰金砖共同利益和成员国利益之间的差异。在评估金砖国家合作意愿的基础上,谋求利益交汇点,扩大共同利益,协调国别利益,减少分歧,为金砖国家的稳健发展提供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3.
"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形成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迅速发展成为新兴经济体的代表。进入21世纪,凭借良好的外部环境和独特的资源优势,金砖国家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在世界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外贸易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是经济体参与国际经济的重要渠道,通过对金砖国家经贸发展现状以及贸易竞争力的比较分析发现,金砖国家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还存在诸如产业结构发展不合理、内部竞争过于激烈等问题,在外部竞争力方面,经济增长、经济活动人口、财政赤字、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汇率五种经济因素对金砖五国贸易发展的影响也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4.
金砖国家经贸合作势头良好,但也存在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经济合作进程减缓等一系列问题。要创新金砖国家经贸合作机制,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快建立以中国为中心的金砖国家自由贸易区网络,并逐步辐射到"一带一路"沿线的其他国家,不断激活全球经济发展动能,提升金砖国家的国际地位和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王东 《学术界》2012,(2):5-15,282
进入21世纪后,2001年发生的美国"9.11"恐怖事件和2008年出现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在国际政治、经济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两件具有标志性事件的发生以及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兴起导致了国际态势发生了根本性的此消彼长变化。在这十年间,由于美国深陷阿富汗和伊拉克战后事务,又因金融危机的爆发和经济衰退的困扰而疲惫不堪;欧洲国家遭受金融危机打击后又陷入了严重的债务危机之中;而此间,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大国的崛起,使国际政治、经济态势朝着有利于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国家的方向发展。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国际态势的演变,意味着未来中国仍有不可估量的发展空间,而如何把握未来二、三十年中国发展的机遇和选择中国发展的国际战略,又如何与世界各国加强国际合作和协调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和审视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6.
《江西社会科学》2015,(10):70-76
全球性金融组织当前在减少贫困、货币创新、汇率稳定等国际公共事业领域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大集团性金融组织中的力量是不均衡的。特别是以金砖五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性金融组织所占话语权的份额与其所提供的成本、综合国力是极不对称的,为此金砖五国成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小集团性金融组织)以满足本国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需要。本文以奥尔森集体行动逻辑中的集团理论为基础,论证了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作为小集团联盟的范例在提供国际公共品过程中出现的必然性,并探究了金砖国家内部之间的利益博弈,提出中国最佳的博弈策略。  相似文献   

7.
学术信息     
《学术界》2012,(8):254-255
本刊讯2012年7月7日,以"金砖中国、中部力量"为主题的"2012中国中部金融中心论坛"在岳麓书院举行。全球30多家金融机构、20多家财经媒体、130位影响中部金融的政经专家共聚长沙,纵论世界及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中国证劵资本市场形势,畅谈中  相似文献   

8.
牛丽 《理论界》2012,(2):156-157
在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以及科技信息化发展的今天,国际恐怖主义犯罪成为困扰国际社会的梦魇和严重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因素。"9.11"事件特别是2008年11月26日发生在印度孟买长达59小时的恐怖袭击事件,将国际恐怖主义活动推向了巅峰,标志着国际恐怖主义犯罪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本文以当今国际形势为背景,针对国际恐怖主义犯罪出现的新特点,仅对国际社会联合遏制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的对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后危机时代,国际秩序的变革再一次成为国际关系和世界经济学界热议的话题。本文试图从新自由主义、新自由制度主义以及建构主义等三大国际关系理论出发,探讨促进新时期国际秩序变革的因素。当前的国际秩序具有稳定性、实用性、失衡性、多变性以及区域性等五个特点,而金砖国家的崛起、金融危机的发生、全球治理理念的深入则构成促使国际秩序转变的主要因素。国际秩序变革的方向是进一步增强多边性和民主性,削弱失衡性,但这一过程能否顺利实现还取决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实力的相对变化。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在继承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国际战略新论述.首先,在国际战略形势判断上,提出了对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等问题的全新认识.其次,在国际战略目标的确定上,坚持维护国家的独立主权,主张国家关系不以意识形态定亲疏.最后,在前两者的基础上对我国国际战略指导原则和政策理论做出了一系列的创新和发展.包括世界的多样性、建立国际新秩序、全方位外交、国家安全观、防止"西化"分化"等,从而形成新时期有中国特色的国际战略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1.
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观点是邓小平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21世纪初期,中国的经济实力有了极大的增长,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中国政府在处理内政和外交问题时更加从容自信.胡锦涛创造性地提出了"和谐世界"的理念,主张构建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和谐世界的理念涵盖了当今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有助于推动建立邓小平所倡导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在国际经济与政治领域中,很少有什么习惯用语能比“金砖四国”(BRICs)更流行。所谓“金砖四国”,是指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这四个新兴的经济大国,人们普遍认为,它们的实力和影响力正改变着全球的政治与经济格局。程极明研究员与李洁副研究员合著的新书《五大国经济社会发展比较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10月出版,以下简称“五国比较”)。  相似文献   

13.
一个国家的发展战略的制定,决定于该国的内政与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同时也是对当前国际体系和世界格局的客观发展趋势的反应.中国的和平发展战略一方面是基于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则是顺应世界时代主题和国际战略格局的要求.中国的社会主义"和平发展战略"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可以说, "和平发展战略"为今后国际秩序再建提供了一种历史上未曾有过的全新的外交理念.  相似文献   

14.
正龚刚撰文认为,所谓金砖货币体系是一种双重货币体系,"金砖"货币中的"金"并不指黄金,而是代表现有的金砖五国集团。其中,"金砖"称之为上币,体系中的其他主权货币可称之为下币。双重货币体制的基本运行规则如下:下币用于国内交易,上币用于兑换主权货币。这意味着当金砖国家间发生交易时,下币之间不能直接兑换,必须用下币和上币进行兑换。当金砖国家与金砖外国家发生兑换需求时,禁止使用其主权货币进行兑换,而需使用"金砖"货币与金砖外国家的主权货币(如美元)进行兑换。这一规则意味着金砖国家无需积累他国货币,而只需积累"金砖"。与此同时,就那些经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既从属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又从属于国际政治经济学,处于二者交叉地带。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范畴包括国际劳动、国际分工、国际价值、世界市场、世界货币、世界经济危机、世界战争和世界革命。这八个范畴从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的逻辑起点到未来社会发展构想,勾画出较为完整的世界体系发展脉络。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应研究国际贸易中的不平等性和两极分化,研究国际金融领域的投机性和掠夺性,以及资本主义世界总危机。运用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有助于对世界宏观运行、整体结构、内部关联和发展趋势给予科学而全面的回答,从而更好地为"中国梦"的实现服务。  相似文献   

16.
国际利益博弈源于国家之间需求的碰撞,自1970年代起,全球发展进入后工业社会阶段,美元作为世界货币,其表面的"美金→石油美元"转换后面,是美元信用来源的"实际财富抵押→暴力抵押"的转换;该转换带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格局,即"美元/全球资源资产"与"美元/美国国债"的双跷跷板结构。美元成为世界利益博弈的核心。2012年,美元进入第三个"17年大周期升浪"和临近"5年升值小周期",世界由此进入"美元升/全球资源资产贬"的格局之中。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中国的死刑制度改革自2006年以来进展显著且方兴未艾。对全球死刑限制适用的潮流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国际人权法理论与实践对推动中国死刑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各个主权国家之所以趋向于遵守国际人权法规范或者向其靠拢,是因为国际人权力量在世界范围内能够对各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利益、身份和声誉施加广泛影响力。在过去的十年间,以欧盟为首的国际社会与中国司法、立法和学术界就死刑问题展开的对话与交流,可以说是国际人权法成功地影响"死刑保留国"(retentionist)国内立法及司法实践的一个范例。与此同时,国际人权法规范对中国死刑改革的影响力又是有限的,问题的关键在于中国多元、复杂的社会条件,即"中国国情"。国际社会在推进中国死刑改革时,需要深入了解中国社会的具体政治、历史及文化条件并采用平等、灵活而柔和的沟通方式。  相似文献   

18.
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发展推动了保险资源的跨国流动,规范跨国的国际保险活动并确保国际保险市场运行秩序和各国保险业稳定发展的法律制度——国际保险法,成为国际经济法体系下派生出来的新兴法律学科。国际保险法的产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研究国际保险法,应从澄清对"国际保险"现象和"国际保险法"的认识入手,揭示国际保险及相关法律产生和发展的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发展背景。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界定国际保险法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在国际经济法体系下的国际保险法学研究任务和内容,为丰富和发展规范国际经济活动的国际经济法体系和内容的理论研究奠定基础。通过揭示国际保险法学研究状况和面临的挑战,从而促进国际保险法学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科技无国界,生命科技发展及其医学应用引发的诸多伦理难题跨越国界,日渐成为全球性的问题,亟待世界各国共同应对。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代表的一些国际组织在过去的三十年来采用"宣言"(软法)而不是"条约"(硬法)的方式对生命伦理问题有所规制,创制了解决生命伦理问题的诸多国际软法。我国应重视生命科技国际软法规制之形成,发挥应有的主动权和话语权,积极成为国际社会的引领者。  相似文献   

20.
正2013年,宁夏社会科学院迎来了学术研究方面的重大喜讯,宁夏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著名西夏学专家李范文先生荣获国际汉学最高荣誉———法国法兰西学院东方学"儒莲奖"。"儒莲奖"是为纪念法国著名汉学家儒莲先生而特设的国际学术大奖,在国际汉学界具有重要影响。该奖始于1875年,由法国法兰西学院每年在世界汉学范围内评选一位成就突出的学术大师,隆重授奖。这是国际公认的汉学界最高荣誉与奖项,有国际汉学界的"诺贝尔奖"之称,135位在国际汉学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专家学者先后获此殊荣。这一国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