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后现代主义"在詹姆逊的著作中是一个异常重要的关键词,但这并不代表他是一个后现代主义理论家。因为后现代主义是他介入当今现实的一个切入点,是表征着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他真正要指认的是支撑后现代主义背后的晚期(全球)资本主义。事实上,他的后现代文化批判理论是对当下资本主义发展的一种马克思主义的当代解读。  相似文献   

2.
詹姆逊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有许多独树一帜的特色,他提出的后现代主义或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的独特论断,为西方后现代主义理论树立了里程碑;他总结出后现代主义文化特点——深度消失,历史意识消失,主体消失,距离感消失,在理论界具有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詹姆逊是当代重要的后现代理论家和文化批评家,他对后现代理论建构的主要贡献在于他提出了后现代主义或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并总结出了后现代主义文化的特征。这不仅在西方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建构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而且对于我国大众文化的建设同样具有借鉴和启发价值。  相似文献   

4.
作为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的后现代主义虽然体现出与现实主义、现代主义不同的文化特质,但仍然具有一种隐蔽的意识形态性.它作为从晚期资本主义现实异化出来的精神存在物反过来雾障着、迷惑着现实,并支配着、役使着人对现实的顺从,引致独立的主体意识走向消失.詹姆逊通过对这种后现代主义意识形态遮蔽的论述,为我们剥现出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背后的社会逻辑、统治逻辑和生产逻辑.  相似文献   

5.
戴维·哈维是当代西方影响较大的新马克思主义者。作为活跃于20世纪晚期的学者,他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冲击。针对后现代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哈维主张回到马克思主义,以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视角来观察和思考它。哈维通过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关系的分析,得出结论认为,二者都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或现代化状况)的社会文化反映,由于资本主义制度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革,因此,后现代主义的崛起也并不意味着是对现代主义的"决裂",相反,两者之间更多的是连续性。  相似文献   

6.
詹姆逊将资本主义划分为市场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和晚期资本主叉三个阶段,在文化层面上分别相对于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在此基础上,他着重分析了“在场”的晚期资本主义及其文化逻辑——后现代主义。在分析中,他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进行了将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结合的尝试,旗帜鲜明地阐释了其独特的后现代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7.
后现代主义与经典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背道而驰,特里·伊格尔顿是英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家和文化批评家,他以自觉的马克思主义者身份迎接挑战,旗帜鲜明地从文化政治批判视角切入后现代主义论争,将后现代主义的起因归结为20世纪60年代激进运动的失败,并从后现代主义激进姿态中看到其保守本性:后现代主义不过是犬儒主义在晚期资本主义时期的表现。于是伊格尔顿对其展开针对性的批判,主张回归社会主义宏大叙事。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清算后现代主义思潮,也是中国学术界在移植后现代主义时必须做的工作,因此特里·伊格尔顿对后现代主义的批判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8.
"认知测绘"是詹姆逊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它关系到晚期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空间、总体性与激进政治运动等重要理论范畴."认知测绘"概念在鲜明地表达了詹姆逊面对晚期资本主义的社会经济现实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的同时,也体现了詹姆逊对晚期资本主义条件下社会主义政治运动策略的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9.
美国当代著名学者弗雷德里克·詹姆逊(Fredric Jameson,1934一)因其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理论而扬名学术界。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后现代主义进行了批判,体现出了某种反后现代的立场;又赞同并采用后现代观点把晚期资本主义文化理论化为一种形象的、类像的、片断化的、拼凑式的、精神分裂式的文化,体现出了某种亲后现代的立场。在这种“亲”和“反”的辩证统一中,詹姆逊艰难而努力地调和着后现代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可是有些后现代立场并不相容于甚或有损于他的马克思主义观点,彼此处于一种非常紧张的状态,因此说詹姆逊后现代马克思主义是对后现代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一种艰难的调和,是游弋于后现代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一种理论形态。  相似文献   

10.
巴尔扎克的不朽作品<高老头>中,塑造了一个特殊的反面人物的典型伏脱冷.他凶狠、狡诈、野心勃勃,是资本主义社会罪恶的揭发者,又是资本主义社会罪恶的制造者,对社会的破坏性极大.作为邪恶化身的伏脱冷,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一是当时资本主义金钱社会的土壤滋养了他,二是以人性失落为代价的社会历史发展动力孕育了他.  相似文献   

11.
在后现代社会阶段,人类的生存境况和知识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的环境使得美学的内容和功能也发生了变化。所以,詹姆逊要绘制一幅全球性的“认知绘图”美学,以正确地分析和判断后现代文化的状况和处于这种文化语境中的人类的现在和未来。他借鉴地图学的意义,为认知领域勾画出以“空间”概念为基本依据的“认知绘图”。“认知绘图”是詹姆逊精心设计的崭新文化政治模式,为当代文化提供一种新方法和新视角,借此研究后现代时刻奇特怪异的全球性空间。詹姆逊的“认知绘图”理论突破了传统的反映模仿说和旧的“再现意识形态”的框架,在新的历史境遇中融入了更多的内容,形成一种兼容并包的美学模式。  相似文献   

12.
王家卫的电影一直在商业和艺术之间寻求平衡,而且"另类"正越来越成为一种商业姿态;断裂的时空观符合后现代艺术的"拼凑"特色,但其深层原因在于超越存在主义的精神求索,是充满了渴望的青春物语;孤独的精神世界是王家卫自身在社会、电影界的精神投影,是在现代与后现代之间徘徊不定的精神"失语".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媒体超常发展的冲击下,艺术和生活的界限已经模糊了,"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已经成为今天社会和文化的领域里一个令人关注的现象。在我国,目前这种现象主要表现在城市文化中,其发展有着不平衡性和局限性。在后现代的语境下,艺术品和日常生活的鸿沟已经填平,,审美过程更注意主体对作品的接受过程,更依赖主体的自我构建。"日常生活的审美化"的盛行,必然带来传统艺术的边缘化,这也给文艺理论的研究带来新的出路。  相似文献   

14.
当代"审美泛化"已成为"后现代"的美学特质。就"后现代文化"的基本转向而言,它或者是直接将"审美的态度"引进现实生活,或者是力图去消抹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界限。而文学艺术就其本源而言却同人的现实处境和灵魂归宿息息相关。这种对于"诗意"表现的艺术起源论观点,正是解决"审美泛化"问题的一剂良药,正因其如此,决定我们所关注的"日常生活的审美"不能只停留在表层的感官上,而应具有更深层的"意境型"的审美内涵。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独特文化现象,"山寨文化"是基于模仿的边缘文化,是主流文化的补充形式;"山寨文化"具有明显的消解中心、反叛传统等后现代表征,它的出现迎合了后现代文化下大众物质与精神消费的需求,并与当前向后现代社会过渡的社会语境相适应.  相似文献   

16.
设计文化的游牧者——埃托·索特萨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埃托·索特萨斯(Ettore Sottsass)在西方现代设计史中,是一位非常重要的艺术与设计人物,他从“激进设计”到“后现代设计”.创立了著名设计组织——孟菲斯(Memphis)设计事务所,并围绕着艺术观念和设计文化进行了大胆的设计探索与创作实验。力图从埃托·索特萨斯的设计观念及设计文化理念所进行的设计创造活动中,研究和解读它的内在艺术本质与创造方法,以此感悟和理解设计创新的可能性与可持续性,以启迪当下的艺术设计教育和设计创造活动。  相似文献   

17.
传统翻译理论强调译文对原文的忠实,其核心是“忠实”翻译标准。但后现代解构主义认为意义不是原先固有的,翻译并非在真空中进行,这在理论层面上彻底解构了传统译论的核心,但它并未建构出新的翻译标准。后现代建构主义学者哈贝马斯提出“交往合理性”的概念,认为交往合理性应包括“真实性、正当性、真诚性”。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社会交往活动,应遵守这一交往合理性。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提出了“理性多元”的翻译标准。  相似文献   

18.
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区分标准 ,理论界大多默认理性 ,而当代理论界又把理性和反理性作为后现代文化分期的标准。同一理性两次充当分期标准是不合适的。通过考察 ,我们发现 ,理性标准有其历史根源 ,但理性标准的缺陷也在历史的发展中体现出来。在此 ,我们提出用世界观转向标准替代理性标准。两种标准总体是一致的 ,但随着社会发展 ,世界观转向标准变得更为清晰 ,而理性标准却越来越模糊。如果采用世界观转向作为现代和传统文化的分期标准 ,可以发现后现代文化其实只是现代文化发展的一个特定阶段 ,这也就能解决后现代文化的归属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三角形符号频繁地出现于贝聿铭的作品中而成其典型符号,它体现出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师对于建筑的精神层面的探索以及贝氏把中华文化融入西方现代建筑体系的可贵尝试。文章试图从三个角度研究这种设计风格出现的文化和意识形态根源,旨在对于贝氏作品进行更深层次的解读。  相似文献   

20.
面对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梁启超一方面以现代化为目标,批判中国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又以人为核心命题,从传统文化中挖掘人论民族资源,论述从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变问题。他的人学思想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方法上,对于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上认识中国现代化中人的解放和发展都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