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芳  徐晓风 《北方论丛》2014,(4):130-132
税收观是一个国家自身经验的产物。不同的国家因税收观生长土壤不同,生成路径不一,税收观自然呈现差异性。中国古代以封建社会为主的税收观,必然体现皇权至上、"家天下"等理念。即使税赋征收方式有所变更,但为皇帝、皇权服务的核心未有变动。现代中国税收观及其理论的形成深受苏联影响,"国家分配论"体现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及其特色。西方税收观经历了古典时代、中古时期,到近代形成了不同流派、学说,为现代西方税收观的形成、实践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税收发展应以税收服务和税收执法为主题,以实现纳税遵从为目的进行规划。全局性的税收发展规划包含税收服务、税收执法和税务系统建设。制定一个可测评的税收发展战略规划是指导我国税收事业健康、快速、有序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3.
本文围绕民营经济的发展问题,分析了民营经济对福建经济发展所作的献和对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影响.同时从地方税收的角度分析了当前地方税收在服务民营经济发展中仍存在思想认识不足、税收环境不优、优惠政策不力、税收服务不新等问题,并从转变思想观念、加强政策研究、优化税收环境、规范税收优惠、强化税收管理、创新税收服务等方面阐述了优化税收环境,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关于完善我国税收征管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韦宁卫 《学术论坛》2006,(7):121-124
税收是一个国家财政收入的最主要来源,税收征管是保证税收收入的重要手段,也是税务工作的关键环节。建立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税收征管体系,是确保税收征纳关系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文章从健全税法体系、树立服务理念等对我国现行税收征管模式进行探讨,提出完善税收征管模式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破解税收持续高速增长之谜需要法律人的参与.税收持续高速增长使得国家财政权与私人财产权之同的冲突逐步显现.财政、市场逻辑为主导、人权理念和原则缺席的税制改革,造成国家财政权强势、私人财产权弱势的格局,这是十几年来税收持续高速增长以及国家财政权与私人财产权关系日趋紧张的根本原因.税收增长应建立在"两权"和谐的基础上.要实现.两权"和谐,必须确立人权保障理念以及税收法定和量能课税两大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6.
"一带一路"战略标志着我国第三次对外开放进入实质阶段,其实施必然牵动全球发展格局,推动域内国家搭上中国发展快车,为我国对外投资、区域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广阔的空间。然而,也不可避免引发一些发展中的矛盾及利益调整问题,现行国际税收机制存在诸多缺陷,我国在国际税收领域的话语权有限,国际税收政策与"一带一路"战略发展不匹配。文章基于上述状况的客观分析,提出了运用综合国力举措保障"一带一路"战略发展,注重推动、构建、完善税收利益国际协调机制的政策建议,并对福建作为"海丝"核心区建设的优劣因素进行综合研判,提出了经济税收策略选择意见。  相似文献   

7.
税收政策对于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国际金融中心分为形成阶段、转型发展阶段和成熟发展阶段,从税收制度的角度来看,税收激励、税收中性和税收法治分别是对应各个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我国目前正处在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新形势下,财税体制改革面临着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新课题和新挑战,只有将税收激励、税收中性和税收法治综合运用和协同作用,才能成功促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朱克强 《理论界》2007,(8):262-263
树立税收法制观,是依法治国对税收工作提出的必然要求。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表现在税收方面就是依法治税。普及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强办税服务、税法咨询和纳税实务知识的教育,使纳税人进一步明确依法纳税是应尽的义务,并了解和掌握如何正确履行纳税义务,树立依法诚信纳税的典型,潜移默化,引导纳税遵从,有利于健全市场的信用体系,促进公平竞争,为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税收环境。  相似文献   

9.
经对南京税收与经济的特点分析认为,经济发展对税收收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为突出的有经济规模、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产品结构、地区间结构、重点税源大户的影响.如何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为"两个率先"服务,一是要以组织收入为中心,发挥税收聚财功能,为实现"两个率先"提供财力保障;二是要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要求,发挥税收调节经济调节分配功能,为实现"两个率先"创造良好税收环境.  相似文献   

10.
跨境数字经济的发展对营业所得的国际税收分配规则造成严峻挑战,其中,以物理存在为基本构成要求的"场所型常设机构"税收规则已经失去其原有的功能和作用。为应对这一挑战,OECD提出了范本注释方案,2015年G20峰会核准通过的BEPS行动计划提出了有关常设机构的较为系统的解释性重塑方案。梳理分析这些解释性重塑方案以及有关国家的立法和政策的调整变化,可以发现,有必要构建整合形态的"场所型常设机构"理论并进行具体规则设计。为顺应"一带一路"数字经济发展的需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公平分享跨境数字经济下的税收利益,中国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协商构建关于整合形态的"场所型常设机构"的税收协定条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