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4 毫秒
1.
日本语外来语是音译借用语。借用的继承性和变异性是外来语的本质和特性。没有变异就达不到日本语化。继承性和变异性决定了日本语外来语的标记形式规则;词义的继承性和变异性特征除了细微的取此舍彼的借用还有创造性的和式英语、替代原有的汉语、和语,并且分担不同的表达范围等。外来语是日本人语言生活、精神生活、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外来语现象缘于语言市场价值因素,同时也反映了语言的社会因素和心里因素及人们对语言的客观态度。衡量语言进化的标准是科学的语言态度和语言质量。  相似文献   

2.
当代汉语语素层面的最大变异是外来语素的产生及发展变化。其中,音译外来语素是从外来词中提取出来的最小的有意义的音译成分。在语言运用过程中,进入汉语的外来语素受到汉语结构规律的制约和影响,其中一部分语素在形式和意义方面发生了语素变异。外来语素在当代汉语共时层面有原形语素与变异语素两种存在状态。  相似文献   

3.
与二十多年前音译词“欧佩克”一出现就受到一些人的指责一样,移译词“PK”的出现也同样遭到了一些人的批评。尽管如此,“欧佩克”依然生存下来,“PK”也逐渐被人们接受。外来语的引进从一个层面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历史,表现出那个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等特征,是一种社会语言现象。音译外来语“欧佩克”和移译外来语“PK”的例子证实,一个外来语的出现是那个时代人们交际需求的反映,其命运并不取决于行政立法、语言学家或翻译家的意志,而是取决于语言的社会环境。通过统计分析2006-2008年间中国重要报纸移植外来语的文章篇数,指出新一轮的外来语移植潮正在悄然兴起。外来语的移植现象标志着社会语言环境的变化。外来语的移植有利于科技专业领域的对外交流,有利于汉语国际化。  相似文献   

4.
大量外来语尤其是英语不断进入现代汉字系统,丰富了我国的语言,但又给其翻译造成了困难.指出其翻译方法及原则是纯音译、意译、附加说明即加字译法、半音半意译、意义兼译等,了解外来词的翻译有助于不断提高汉语中外来语的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5.
外来语在汉语中的使用及对汉语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反映 ,社会发展是语言的直接动力。外来语进入汉语大致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是汉唐时期佛教用语的传入 ;第二阶段是 1 9世纪、2 0世纪初欧美外来语的传入 ;第三阶段是二次大战后资讯爆炸期世界性外来语的传入。本文以当代外来词语为主 ,对当代外来语在汉语中的使用以及对汉语的影响情况作以调查、研究和总结。  相似文献   

6.
文化多样性决定了语言借用的可能性。当代新闻传媒接纳和运用英语外来语已是必然趋势。如何理性取舍英语外来语,成为媒体业界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深刻分析当代新闻传媒接纳英语外来语的利弊,有利于促进新闻传媒在开放文化背景下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从优选论看音译的制约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音译是将外来语调整优化为符合本族语习惯的完善的语音组合和结构的过程,这一过程涉及到了一系列音译制约条件。优选论这个理论框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调解各方面因素的问题解决模式,以制约条件排序作为筛选机制,规范着源语的音译,对所有可能的候选项筛选,获得优选语言形式,促使音译词这一异质文化因子适合目的语规范及文化习惯,从而更好地进入目的语语言体系。  相似文献   

8.
日本在引进西方文明的过程中,由战前的汉字译语转变为战后的音译外来语,并呈不可逆之趋势。随着音译外来语的使用日益广泛,由此带来的种种问题也开始浮现,不同来源的外语,译成日语片假名时往往被误以为是同一个词,相当一部分日本人对片假名外来语有滥用之嫌的说法持肯定态度。可见,对片假名外来语的引进进行反思和适当的限制对规范日语的使用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9.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化的交融推动了不同语言之间词的借用。英语报纸时政新闻中的汉语借用词有音译借用词、意译借用词和半音译半意译借用词;汉语报纸时政新闻中的英语借用词有音译借用词、意译借用词、音译+类别借用词和字母词/英汉混合借用词。英汉报纸时政新闻中的互借词在借用方式、构词能力、普及程度方面存在明显差异。面对层出不穷的借用词,我们应从外来语中汲取营养,丰富中华文化,同时重视对外传播,扩大我国文化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日汉外来语的来源、特点、关系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日汉外来语有很多相同之处:大多来自英语;词义通常缩小;多为名词。不同之处是日语吸收外来语是采用音译,汉语多采用意译;另外日本人和中国人使用外来语的心理因素也不同。研究过程中还发现自古以来,日语和汉语是互相渗透,互相吸收外来语,互相促进发展的。  相似文献   

11.
外来词的借入方式和汉化方式 --兼论外来词的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来词是其他语言符号的借入,作为一种符号的借入,是形式和内容同时借入,即外来词是以语音一语义方式借入,加入文字的因素,则是以字形一语音、语义的方式借入。根据外来词的借入方式,可以把外来词分为借音词、借形词、借音借形词三大类。外来词借外语词语形、音、义结合方式的同时,又融入了汉语词语形、音、义结合方式。外来词中的汉语形、音、义结合方式便是汉语对外语词语的汉化改造。经过汉化,外语词语才成为进入汉语系统的外来词。  相似文献   

12.
英汉语在各自发展进程中都不断地从别的语言吸收借用词汇。然而,这两种语言在外来词的数量、借用范围和吸收同化能力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文章从两种传统文化心理、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以及语言文字类型等方面分析了产生差异的原因,讨论了外来词语对英汉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文章探讨了汉语吸收外来词的概况特别是新时期以来吸收外来词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外来词借用到汉语的方式,认为应该从广义的角度来理解外来词;外来词的汉化,表现为语音形式、结构形式和词义的汉化;外来词的规范,表现在读音、构词方式和书写形式方面的规范。  相似文献   

14.
在历史上,波斯语言文学对维吾尔语言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维吾尔语中也出现了许多波斯借词。波斯语借词有正常借入和非正常借入;有早期借词和后期借词;从语义范围看,波斯语借词涉诸多方面;从词性上看,波斯语借词名词和形容词最多;从结构上,波斯语借词有根词、派生词、复合词;从语义特点上讲,波斯语借词有等义借入的,也有词义缩小和转移的。波斯语借词在语音形式(词形)上被维吾尔语予以一定的驯化或本土化。  相似文献   

15.
文章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述维汉语言接触过程中的借贷形式、借贷的途径、借贷的语音形式及借贷与音系繁化。也正是因为借贷才会导致受借语言的音系繁化并使受借语言(维吾尔语)与施借语言(汉语)在语音上趋于同构,最终达到一个互协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两种语言之间音系和语音的异同可以在外来形式的本族化过程中得以反映。对于汉语中英语外来词的音系调整已有一些文章进行了有见地的描写和分析,但对英语中汉语外来词的音系调整却鲜有阐释。鉴于此,作者尝试性地对英语中汉语外来词辅音的音系调整进行了描写,并在优选论的理论框架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英语音段系统对汉语外来形式的音系调整并非是任意的,而是系统的、可预测的。调整过程和结果与英语音系语法中制约条件的等级排列有关。即忠实类制约条件要求最大可能地保留作为输入项的汉语外来形式的特征,而标记类制约条件要求输出项符合英语的音系语法。  相似文献   

17.
试论维吾尔语的汉语借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维吾尔语中存在的大量的汉语借词,本文探讨了汉语借词存在的原因、表现形式以及如何对待汉语借词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18.
频繁的国际交流使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中的外来词不断增多。这些外来词主要包括完全音译、音意合译、音译加类名和外语首字母缩略词四类。在目前的外来词使用过程中,存在着港台音译词流行、外来异形词增多、首字母缩略词使用不当等问题。在外语词进入现代汉语系统时,必须接受一定的汉化处理,以符合现代汉语的发音习惯、词汇和语法规则。在外语词的汉化处理过程中,社会应遵循“柔性原则”对其进行引导和规范,从而促进现代汉语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外来词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外来词语进入现代汉语的主要形式及意义,分析对外汉语教学中使用外来词语存在问题,提出外来词语的规范化、标准化问题。  相似文献   

20.
针对汉语外来词日渐趋多这一现象,在收集2008年《开啦》(Kaila)和《时尚芭莎》(Bazzar)两本杂志的上半年各个期刊中出现的外来词的基础上,对所收集到的外来词进行分析归类并将各词出现的频率汇总。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分析汉语外来词的种类特征并找出外来词的汉化规律及其原因。简易统计学的方法会用来帮助人们清楚地了解分析在词汇方面汉语外来词汉化的规律,"语言经济"原则和模因论对汉语外来词汉化规律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