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京都议定书"第一阶段的目标是发达国家主动减排温室气体,但通过对主要发达国家2004年与1990年温室气体排放水平的比较,发现发达国家并没有履行"京都议定书"的承诺,而发展中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在同期急剧增加,全球气候环境形势日益严峻.数据分析表明,世界经济的发展是导致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的格兰杰原因.在当今各国政府主要致力于各国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要想达成一个有约束力的国际协议,以实现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下降,达成UNDP 的21世纪"碳预算"环境目标相当困难.  相似文献   

2.
美国联邦对温室气体排放的法律监管及其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美国联邦尚未制定专门立法来规制温室气体排放,但"马萨诸塞州诉美国环保署"案奠定了EPA依据《清洁空气法》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基于该判决,EPA先后颁布了针对移动源的危害调查报告和尾气管道规则等以及针对固定源的时限规则和剪裁规则等。在"美国电力公司诉康涅狄格州"案的判决中,联邦最高法院否定了依据美国联邦普通法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做法,巩固了推动EPA依据《清洁空气法》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路径。"负责任的监管联盟诉美国环保署"案的判决则再次夯实了EPA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做法。美国联邦层面在《清洁空气法》下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法律制度轮廓已然形成。这既是重大突破,又面临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3.
从自由和正义的主题上探讨建立在气候协议基础上的“碳政治”运行的历史局限和利益本质.基于温室气体排放的外部性特征以及国际无政府状态的治理和国家有限理性行为的约束,表达建立“碳政治”合作机制的必要性和良好愿景.但现代性规则对“碳政治”的褫夺揭示了气候变化政治学的资本主张和利益诉求,气候分配正义下的“碳政治”表现为对技术和市场占有的有效性.因此,目前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主要代表发达国家的利益诉求和意识形态,而环境本身的需求被搁浅.  相似文献   

4.
欧盟、德国温室气体监测统计报告制度,作为欧盟及德国温室气体排放监管体制的基本要素,不仅是欧盟温室气体排放监管的基本手段和行政执法的重要依据,也是欧盟和德国进行温室气体减排政策创新以及构建基于市场机制的温室气体减排制度体系的物质保障和法律政策保障。其在监管主体权责科学配置,确保排放主体如实履行报告义务,第三方查验机构准入监管和核证机制构建,碳配额登记与交易注册平台建设等方面的立法经验,值得我们在建立和完善碳减排政策体系和进行减排制度创新时予以借鉴。  相似文献   

5.
温室气体排放权是在指定时期内排放一定数量温室气体的权利,它也是一项财产权。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分为总量控制型交易与基线和信用型交易两类。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碳减排的成本,还可以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碳汇经济。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推行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既可以引导产业结构向低碳转型,又可以创新海洋经济的发展模式,应选择基线和信用型交易的模式。通过创建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市场,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碳汇经济的发展提供平台。  相似文献   

6.
关于温室气体排放权的性质有两种观点:认为温室气体排放权仅仅是进行温室气体排放的资格或许可,是政府的一种新型管制工具;或者,认为温室气体排放权是一种特殊的财产权利。立法实践中,温室气体排放权基本上被视为一种政府管制的工具。从生态系统服务的视角看,温室气体排放权其实是对生态系统服务的获取权,应当作为一项财产权利。根据新型财产权的观点,温室气体排放权是国家为了解决气候领域的公地悲剧而创设的具有公法和私法双重属性的管制性财产权。  相似文献   

7.
中国碳强度承诺是中国的国家温室气体中期减排目标。中国碳强度只统计绝大部分CO2排放,且不扣除碳汇。中国碳强度承诺具有正当性、严格性和国内约束性,也具有一定程度的模糊性。中国降低碳强度的重点是控制化石燃料燃烧引起的CO2排放,为此必须节约能源和降低能源排放因子。  相似文献   

8.
总量控制是减缓气候变暖、减排温室气体的重要制度。通过分析温室气体排放控制路径选择,论述了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控制法律机制的概念、特征和内容。结合我国国情,分析了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控制法律机制的体系与内容构建,提出了建立以政府温室气体总量管理为主导,具体排放源减排温室气体为主体,公众广泛参与及国际密切合作的法律机制目标,为保障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控制的实现提供法制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人类有关气候变化的认知逐渐成为一个科学问题。由于为了延缓气候变暖必须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排放权的分配便成为一个事关各国(国家集团)切身利益的政治问题,各国因此展开了艰难的博弈和谈判,气候政治登上了国际舞台。在后哥本哈根时代,美国的气候政策发生了比较积极的变化,中国等发展中大国加大了自主减排行动,人们不得不接受只能在现有世界经济与政治格局中最大限度地谋求气候合作的愿景。作为最大的排放国,中国的经济转型、科技创新与对外权益诉求的政治智慧更加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日益加剧,控制二氧化碳排放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通过对碳关税和碳税等温室气体减排措施分析,借鉴国外开征碳税成功经验,作好中国开征碳税的各种准备。中国应择时开征碳税,避免碳关税的不利影响;加快实施"走出去"和外包战略;建立和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充分利用清洁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1.
温室气体排放管制的法哲学根据包括气候正义、公共信托和国家义务3个方面.气候正义的实现以良好的温室气体排放管制制度为基础.国家作为气候公共财产的受托人,应当采取措施管制温室气体排放活动,减缓全球变暖,保护气候系统以及其他公共财产.为了保障公民的基本环境权利,国家应当履行气候保护义务:一方面,要避免或减少因国家自身原因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地为给付义务,即积极地进行温室气体减排的研究和投入,并且制定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2.
气候变暖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重要问题。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发展碳汇是缓解气候变暖的两条途径。草地是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拥有巨大的储碳能力。草地质量的提高不仅可以增加草地生产力,同时也可以增加碳汇。本文通过对草地的固碳能力及草地中的有机碳与大气中的碳进行循环的描述和分析,探讨草地质量的变化对其碳汇能力的影响,通过对比治理前后草地的储碳能力,分析我国草地碳汇的潜力以及其对于我国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由温室效应所产生的气候变化是人类在21世纪所面临的最为严重的社会、经济和环境问题之一。美国各石油企业为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采取了行之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我国是世界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应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使用清洁能源、优化关键设备及合理安排生产工艺流程、科学合理地回收温室气体等方面入手,采取积极的消减温室气体排放的措施,以达到减排温室气体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全球变暖应对法案》是地方应对气候变化措施的典型代表,其最引人注目之处在于创立了世界上最广泛且最复杂的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体系。该法案的碳减排目标设定及其对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体系的碳排放总量、覆盖范围、碳配额抵消与存储机制、报告与履行程序、与其他排放权交易体系对接等问题的制度安排,对应对气候变化法律的构建与完善具有先锋榜样意义,同时也彰显出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地方措施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碳金融一般指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金融活动和交易的系统。碳排放权及其相关交易形成了不同的市场模式。碳排放权价格直接影响企业减排动力和碳排放权市场能否有效运行。碳金融定价研究主要集中在寻找影响排放权价格的关键因素,建立排放权及其衍生品的价格波动行为和相关定价模型,分析各种价格之间的联动关系上。发达国家已开始争夺在碳金融体系中的主导权,必须构建符合中国特色的碳金融体系,争取在全球碳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和主动权。  相似文献   

16.
根据索绪尔语言学的法则,可把中国政治思想史划分为"事件叙述"和"思维规则"两个层面.前者相对于索绪尔语言学中的"言语",而后者则相当于其理论中的"语言".尽管古代政治思想家所处语境和面临问题不尽相同,但是他们却受到一套共同的思维模式所支配.这种具有"共时性"的思维模式,可以被称之为中国政治思想史的"语法".这种"语法"隐藏和渗透在中国传统的知识论体系之中.因此,对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知识结构和规则进行探讨,就成为推进该学科深入发展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7.
张华 《国际论坛》2012,(5):1-6,79
出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的,欧盟将航空业纳入了"温室气体排放交易机制"。但"欧盟航空减排指令"的相关规定对第三国的航空器产生了域外管辖的效果,有侵犯他国主权之嫌。域外管辖问题在国际法上存在一定的争论,实践中各国往往基于不同的理由为其法律的域外管辖效果进行辩解。在"美国航空运输协定案"中,欧洲法院依据属地理由和"后果主义",试图维护"欧盟航空减排指令"之域外管辖效果的合法性,但其法律推理难具说服力,因而不能排除欧盟单边措施违反国际法的客观事实。依据国际法和欧盟法,中国可以从单边、双边和多边层面采取各种应对措施,以迫使欧盟改变其指令中的不合理规定。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影响黑龙江省农业总产值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剖析黑龙江农业发展中影响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因素,找出制约黑龙江省低碳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提出了既能保证完成"十二五"农业生产任务,又能够发展低碳农业和食品安全的具体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科学界对气候变化的研究经历了从争议到达成共识的过程,IPCC报告的发布引发了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的普遍关注,促使各国对以气候协议方式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达成一致。对各国来说,作为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指标,就是一种权利,其分配的公平问题已成为气候协议谈判的核心议题之一。国际碳排放权的分配应遵从合国际法原则、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和国际帕累托主义原则,通过国际社会以公约缔约方大会、联合国专门机构大会的形式通过碳减排协议,分配国际碳排放权。  相似文献   

20.
围绕温室气体信息披露这一研究主题,以2011—2016年中国受邀回复CDP碳披露项目问卷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多元概率比回归分析方法首创性地探讨董事会组成中的独立董事比率及女性董事比率对中国公司披露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独立董事比率愈高的公司,愈可能回复CDP问卷并公开披露温室气体排放量信息;女性董事比率或女性董事人数则与公司是否公开披露温室气体排放量无显著关系。此外,本研究发现,独立董事比率与女性董事比率皆显著正向影响公司披露气候变迁所带来风险与机会信息的可能性。此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中国女性董事所发挥的功能,并为获知温室气体披露信息影响因素提供经验数据,进而为董事会、监管部门以及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者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