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蓦然一瞬,时光就已很轻松地滑过了十年,十年里,这些“老三届”们是以怎样的方式在荒凉的土地上度过的日日月月?十年后,当“老三届”们重新回到城市时,他们惊诧地察觉.他们已被城市前行的车轮抛弃了,对于城市,他们已是多余的一部分,强整十年,他们的记忆里抹去了对城市的所有概念。哪怕是再精彩再形象的书籍和文章也都不能描绘出“老三届”们当时苦难的生活。这一点包括所有“知青文学”的优秀的和不优秀的作品。也许只有他们自己才最清楚自己在十年里的每个日日夜夜,每一滴鲜血和汗水。不知这些“老插们”当年挥舞着双手满腔豪情…  相似文献   

2.
也许是历史的巧合,当有人悉心研究中国的知青部落、探讨“老三届”高中生喜怒哀乐的时候,人们却惊奇地发现,在自己的周边、几乎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都活跃着一支特殊的劲旅;一支被誉为“新三届”的85万大学毕业生! 是“文革”的旋风砸碎了“老三届”高中生那孜孜以求的大学梦、让他们整整沉寂了十年;星换斗移,岁月更迭,历史又让他们旧梦重圆,成了恢复高考制度后77、78、79年入学的“新三届”的主体。他们以其出色的才华、丰富的生活体验和一流的建业精神,抒写着时代的史诗,描绘着跨世纪的画卷。  相似文献   

3.
他原先不叫曲折。当他为自己改名“曲折”的时候,他确实想在人生的旅途中走艰难曲折的路。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他和他的9个伙伴奔赴内蒙古的锡林郭勒草原,会引起后来的那场城市知青大迁徒。如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作为运动已是结束十几年了,然而,留给曲折在“广阔天地”里的许许多多的生活片断却无法结束,乃至留下永久的回忆。有一个绚丽多彩的下午,笔者问曲折;有人说,由于你们10人到内蒙插队,才引起了后来1700万知青的上山下乡运动,你对此有何看法?不,不!这绝不会是因为我们10人,里面有一个曲折或是王折所能引起的。曲折…  相似文献   

4.
为《第二次握手》平反 1975年被捕时,知青张扬正在湖南浏阳插队.他创作的长篇爱情小说《归来》(后改名《第二次握手》)被“中央文革小组”成员、主管意识形态的姚文元定性为“一本很坏的书,不是一般的坏”. 1979年1月,被“内定”死刑的张扬意外获得平反,出狱后他才知道,是胡耀邦的亲自介入,救了他一命.  相似文献   

5.
打名人旗号,抬自己身价,已是时下文化界常见现象。如,某某以随笔写道:某年某月在某文化巨匠家中做客,坐陪的是某某名人,喝的是存放了几十年的五粮液,师母炒了几个菜,等等。单就这文风便让人读之味同嚼蜡。更有“高手”,比如某甜歌星有点小名气,但名声不噪,自从“勾结”上赖氏家族,其知名度便顿时提高了99个百分点,被请到五里河体育场为沈阳市人民政府和中国足协“献艺”。那造势“腥味”还将载入“史册”。拉名人大旗之风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这一文化现象又不知何时转至官场。笔者尚读小学时便闻知一桩发生于乡野的趣事:某知青眼见身边同…  相似文献   

6.
如果没有“花儿”这支学生乐队的出现,那么谁也不会相信十几岁的孩子也会在华人乐坛里掀起热潮。当那些新潮打扮的青少年们还在为他们心目中的偶像明星喝彩的时候,北京就已经有三个和他们年龄相仿的男孩子组成了他们自己的乐队,并取了个动听的名字叫“花儿”。“花儿”在签约之后,就为筹备他们的第一张专辑开始了紧密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家统一招生统一分配的“一包到底”模式的打破,过去的“天之骄子”大学生可谓“遍地皆是”,以往“皇帝女儿不愁嫁”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再加之1993年以来我国出现了突发性的失业高潮,使得就业难更成为国人嘘不已的话题。于是“象牙塔”中的大学生们着实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双向选择、自主择业便成了他们无法选择的途径。这一切对这些还懵懂无知、尚未完全成熟的他们来讲不可避免的有着不小的影响,可以说这一把“双刃之剑”,的确在他们没有走上社会之前带给了他们书本上无法给予的许多东西,甚至可以说是逼迫他们自醒自立…  相似文献   

8.
这里所说的“官场托儿”,是指在贿赂案件中那些穿梭于行贿人和受贿人之间,为其牵线搭桥、介绍贿赂的中间人,他们混迹其间,上下其手,左右逢源,是贿赂的“牵线人”,腐败的“催化剂”。 最近,浙江省查处了著名的四大“官场托儿案”,他们是擅抓小辫子、被称为“地下组织部长”的“阿太”陈仕  相似文献   

9.
这里所说的“官场托儿”,是指在贿赂事件中那些穿梭于行贿人和受贿人之间,牵线搭桥、介绍贿赂的中间人,他们混迹其间,上下其手,左右逢源,是贿赂的“牵线人”,腐败的“催化剂”。 最近,浙江省查处了著名的四大“官场托儿案”,他们是擅抓小辫子、被称为“地下组织部长”的“阿太”陈仁松;义乌市公安局不在编的“大姐大”、将多名领导干  相似文献   

10.
“老战士”平凡而伟大的称呼在俄罗斯,人们对战争年代参加革命的老红军和后方工作人员退役退休后,不是称他们为“老首长”、“老干部”,而是称之为“老战士”。“老战士”———俄文字为BeTepaH,意为“经验丰富的老兵”,也有“老将”之意。多年来,人们一直这样称呼他们,这既是对他们的尊重,同时又使人倍感亲切。对俄罗斯人而言,“老战士”这是一个既平凡而伟大的称呼。据俄罗斯革命家组织协调委员会公布的资料,目前在俄罗斯境内尚有约300万名卫国战争参加者(他们都是老战士)健在。行乞街头老战士有泪不轻弹50多年前,俄罗斯的…  相似文献   

11.
自从有了“明星”,便出现了“追星族”,随着“追星族”的日益庞大,明星的身价也骤然陡增。在中国,当今最走红的要算体育明星了。他们的名字家喻户晓,每一场比赛牵动着万人心弦,尤其与其他“星”不同的是。他们在赛场上的成功与失败,似乎还与国家的荣辱有关,因此他们的亮度更加耀眼,他们的所有活动也就更加引得人们关注。 体育明星上学忙 体育明星忙着读大学,也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体育明星读大学之热实际上是来自于他们自身,一种是退役后走进校门;另一种则是边征战边读书;但不管怎么说,读书已成了那些为自己创造了辉煌的健…  相似文献   

12.
拉瑞夫妇第一次来中国,是在 1990年。一个曾在中国内蒙古工作的朋友把中国描述得如诗如画,勾起他们对中国一往情深的向往。当时已经退休的他们,儿女已经都有了自己的家。于是他们无牵无挂,到ERRC(中国教育资源与人才推荐中心)报了名,并被推荐到中国当教师。当时仅仅是抱着一种来中国旅游“看一看”的他们,没想到在中国一呆就是9年,并且来了就不愿再回美国。准备来中国“受苦受难” ERRC对他们进行了严格的培训,并警告他们“要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要抱过高的期望值。”他们还从曾经到中国工作过的老师那儿听到了他…  相似文献   

13.
像候鸟般在适宜的季节飞来,改革开放后的上海如今活跃着一支“洋雇员”队伍。他们同1300万上海人民相濡以沫,共同创造着太平洋西岸这一大都市的明天。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上海各高等院校、三资企业和外商机构中,拥有2000多名“洋雇员”:“洋经理”、“洋专家”、“洋厨师”、“洋教师”等等。他们带来了专长、手艺和生意经,也带来了异域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意识观念,在上海这一五方杂处的都市里融汇、接触。为上海滩增添了又一笔浓浓的开放的色彩。“洋经理”的新经验在上海三资企业的1200多位“洋雇员”中,“洋经  相似文献   

14.
走向市场 国企冗员遇挑战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下岗”成了一个涉及众多企业和职工的敏感话题。如何正确对待下岗?如何实现再就业?是目前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普遍的社会问题。 回眸我国的就业之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长期实行低工资、广就业、低效率的政策。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重新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顺利地进行全面的拨乱反正,对党的重大历史是非作了认真的清理。面对第一次就业压力,党和政府克服困难,勇挑重担,千方百计安置好大批城镇待业青年和返城知青,许多国有大中型企业成了消化转移这一压力的载体,企业冗员问题也由此产生。 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企业作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它们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内部改革的深  相似文献   

15.
做官与做人     
胡长清在临刑前说:“我是书法家,求你们不要杀我,我就留在这里给你们写字。”无独有偶。原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徐炳松说:“我受贿这么多,官是不能再当了,希望能给我几十亩试验田,我用高科技来种田,为国家作点贡献。”原国家某机关副司长李雄的要求则更有些“另类”和“浪漫”了:“如果法律允许戴罪立功,比如上前线扫雷什么的,我将毫不犹豫的前行。”他们这些主儿昔日哪一个不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多少人有求于他们。他们  相似文献   

16.
“吃”和“被吃”日本松下公司预备从新招的三名员工中选出一位做市场策划,于是,他们例行上岗前的“魔鬼练习”,予以考核。公司将他们从东京送往广岛,让他们在那里生活1天,按最低标准给他们每人1天的生活费用2000日元,最后看他们谁剩的钱多。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繁荣,对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许多用人单位也抬高了门坎。由于观念陈旧,有些单位和企业把包括“怪才“”偏才”在内的特殊人才拒之门外,造成人才的巨大损失和浪费。“怪才”、“偏才”不是全才,往往被认为“边缘人”,很难与社会合拍。然而,人才区别于庸才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个性鲜明,他们往往独立持行,似乎不那么好管,不那么容易随波逐流,许多用人单位接受不了他们的个性,难以发挥他们的特长;容忍不了他们的缺点,也不可能欣赏他们的特点。对于一个求贤若渴的领导者来说,应该有一种对人才由衷的敬爱之…  相似文献   

18.
“洋插队”们本国的福利那么好,为什么还要来中国工作?他们在中国的工作是否一帆风川页?他们如何在这片“广阔天地”中“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19.
错位,“错”出一个“通才效应” 上海东方电视台,以其成立时间算,在中国电视界只能是地地道道的“小字辈”;然而,就其知名度而言,它已远远地将许多“老前辈”甩在了后面。“东视”已是响当当的电视“明星”。其实,一年多前,东方电视台开播之初,由两位未满30岁的正副主任和多数比他们更年轻的男孩女孩组成的“东视”报道部,就已经受到了国内同行的关注。首开的“东视新闻”,就获得满堂喝彩。从此以后,他们以每天三档新闻、两档体育专辑、一档经济信息与竞争对手争辉,而对手的人力,是他们的4倍。同时,在全国率先开创了港台新闻专线,又推出了中国大陆首档财经新闻,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举措,令同行们叹奇。而这背后的经验,更是叫人叹为观止:职务错位,角色反串,不拘一格,人尽其才!  相似文献   

20.
1992年夏,北京大学博士生楼里,潘文石教授笑容满面地敲开了吕植的房门说:“我有一个非常好的消息要告诉你。”他的手上拿着一封电报。吕植立刻猜到了:是“姣姣”!他们跟踪观察了四年的大熊猫又一次产仔了。这是多么令人高兴的消息啊。潘文石和吕植毫不迟疑地搭上了西去的列车,很快地赶到了他们的研究区域——陕西省秦岭山脉中段南坡。潘文石和吕植站在“姣姣”的洞穴前。他们看见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