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黑龙江省是我国的大豆生产、科研和加工大省,为保障国家大豆产业安全,促进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研究了黑龙江省即将实施的“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战略工程规划”对大豆产业的影响,认为:该规划将优化大豆产业布局,促进大豆生产结构调整,增强产业发展潜力;但也可能诱致大豆面积缩减,危及大豆物种保护,妨碍大豆市场竞争,同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一、农民的“金豆” 黑龙江省大豆产值近百亿元,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种植大豆还是黑龙江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1997年农民人均种植大豆纯收入曾超过600元。一般情况下,农民纯收入中来自大豆的纯收入约占农民纯收入的20%左右,高的年份占四分之一强。在大豆的主要生产地区更为明显,来自大豆的收入一般占种植业收入的50%以上,个别地方高达80~90%。因此,在黑龙江省农民将大豆喻为“金豆’。二、大豆市场开放及对主产区的影响 (一)大豆市场开放进程。我国大豆市场开放是从1993年开始的,由于  相似文献   

3.
辽宁省作为中国大豆主产区之一,同全国一样,大豆产业走向衰落,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市场需求旺盛的情况下,应充分认识发展辽宁大豆产业的重大意义。大豆产业的发展必须有相应配套的政策和措施,其突破口应是以消费需求带动大豆加工业的发展。利用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有利契机,优先支持大豆加工业的发展,推进大豆产业化经营;支持大豆生产基地的建设;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大豆综合生产能力;适当控制大豆进口,使辽宁的大豆产业逐步进入一个稳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4.
浅析“九一八”事变的经济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一八”事变爆发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我想从当时经济背景的角度作初步分析。 一、东北的经济地位和日帝的“满蒙政策” 我国东北,士地肥沃,农、林、矿产等资源十分丰富,水陆交通四通八达,外贸十分繁荣,在我国经济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30年代,东北的农业生产主要有大豆、高粱、粟、玉米、小麦五种。据1930年统计,东北农产品总数达1900万吨,占我国农产品总量20%。其中以大豆产量为最多,据1931年统计,东北三省种植的大豆面积有42000平方公里,其收获量,在经济恐慌以前,每年平均为550万吨,中国其他18省有700万吨,共占世界总产量90%。 东北的森林资源十分丰富,面积65000多万亩,“约占全国森林面积37%”。木材蓄积量达150多亿立方米。据南满铁路调查,单就“吉林至会宁间的敦化方面木材的产量就达2亿万吨之巨”。工业用的煤、铁、  相似文献   

5.
中国大豆国际竞争力及产业安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大豆问题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因此,要从国家利益出发,把握大豆产业安全,保护我国农民利益。目前要充分认识我国大豆面临的不公平竞争环境,确定大豆产业安全的发展目标。充分发挥优势,加强非转基因即绿色大豆的生产和出口,以开拓国内和国外市场。应考虑国内外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前  相似文献   

6.
7月18日,由我校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持发起,来自国内大豆产业的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等十九家单位参加的大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大会在哈尔滨华旗饭店隆重召开。黑龙江省副省长孙尧、  相似文献   

7.
基于2006—2019年全国722个脱贫县和1058个非贫困县的非平衡面板数据,构建乡村产业振兴指数,实证检验了金融资金流动对乡村产业振兴的影响效果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金融资金流入能显著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且对脱贫县的促进效果强于非贫困县;金融资金流动主要通过带动“实物流”“技术流”和“人才流”发挥促进作用,实现乡村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及产业体系的现代化,进而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的需求端、普惠金融发展的供给端和精准扶贫政策实施的政策端均能对促进作用产生正向效应。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大豆商品基地和出口基地,大豆生产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多年来黑龙江省依靠优越的土壤条件和适宜的气候条件发展大豆生产,不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也  相似文献   

9.
科学风险区划是推动农业保险费率公平合理,解决农业保险中逆向选择、道德风险等问题的关键。利用1978—2014年全国27省份大豆生产相关数据,计算各省份大豆生产变异系数、减产强度、专业化及效率水平。利用以上指标,采用K均值聚类法将27省份大豆生产综合风险划分为四类,赋予合适风险系数,以经验费率法计算各省大豆区域产量保险纯费率。综合风险区划基础上的差异化费率厘定不仅可体现保险产品供需双方公平性,而且为差异化保费补贴提供借鉴,有利于发挥财政补贴撬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我国“入世”以后,棉花市场开放度将远远高于粮食等农产品,棉花产业受到的影响在农产品中可能最为突出。新疆是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棉花产区,自实施"一白"战略以来,新疆棉花产量已占全国产量的30%以上,居全国首位,棉花产业已成为新疆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面对“入世”,新疆棉花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认清形势,制定对策,趋利避害,调整和完善棉花发展战略,对保持新疆棉花产业持续稳定发展,维护边疆社会经济的稳定意义重大。一、新疆棉区的地位与发展潜力(一)新疆是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新疆植棉历史悠久。棉花生产…  相似文献   

11.
大豆是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然而在外资的强大冲击下,我国大豆企业处境艰难,突出表现为:2000年至2012年,进出口量差距日益悬殊;国内产量与单产持续低迷;进口依存度居高不下,近12年的均值为78.7%,最近4年的均值甚至超过90%;种植面积连年缩减.为了破解困局,本文选取控制我国50%以上大豆加工能力和80%进口大豆货源的美国ADM等四大国际粮油巨头作为我国大豆企业的重要竞争对手,阐释彼此优劣势,提出“借外补内”的发展思路及“走出去”发展战略选择,提出加大政府扶持、加快技术创新、加强国外种植支撑体系、发展多元化品种的战略举措,以振兴我国大豆产业.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大的大豆主产区,在我国大豆产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但近年来,受进口大豆的冲击,黑龙江大豆的市场竞争力明显下降。本文运用产业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分析了黑龙江省大豆产业链各环节的现状及其对大豆产业发展的作用,并针对各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作为重要的油料作物,大豆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不容低估。自1996年中国由大豆净出口国变为进口国,大豆进口量逐年递增,高对外依存度使中国大豆产业安全状况令人关注。运用主成份分析法,选取国内环境、国际竞争力、对外依存度三个一级指标,对中国大豆产业安全状况进行初步评估。结果显示,1996—1999年中国大豆产业的安全度全部为正值,中国大豆产业处于安全状态;除2002年外,2000—2010年中国大豆产业的安全度全部为负值,中国大豆产业处于不安全状态,2009年中国大豆产业安全度达到最低点为-1.91,2010年有所缓和为-1.61。  相似文献   

14.
提高农业科技对乡村产业的支撑作用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取向;并且由于乡村产业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抓手,因此强化农业科技对乡村产业的支撑作用同时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应有之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从技术供给主体、生产过程、产业链、载体四个维度分析了当前农业科技助力乡村产业发展的主要模式,并进一步从强化顶层制度设计、创新管理体制、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强化财税金融支持、加强人才培养、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就如何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助力乡村产业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衡量大豆秸秆的生物质能潜力,使其得到合理的可持续开发,采集大豆秸秆时,要考虑为维护土壤功能所保留的秸秆量.综合相关文献研究,得到黑龙江省各类型土壤的大豆秸秆保留量的最小值、中间值和最大值,设计出大豆秸秆最高保留、适中保留和最低保留3种不同的情景.基于上述设计,考虑大豆秸秆可收集率、燃料比率等因素综合运用线性回归的方法,计算出不同情景下的大豆秸秆能源潜力.研究结果发现:假设未来无秸秆燃烧,在最高保留情景中,黑龙江省在2020年、2030年、2050年的大豆秸秆可开发利用的潜力分别是213.49、237.82、296.75万吨;在最低保留情景中,相应年份大豆秸秆可开发潜力将会达到353.14、373.27、431.54万吨.可以看出,维护土壤功能时,可开发的大豆秸秆潜力虽然有限,但对农业的发展有益,也利于生物质能的可持续性开发.  相似文献   

16.
种子处于农业的最前端,是农业的命脉。识别跨国公司利用转基因种子技术垄断产业的策略,对中国建立一个安全的种子产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跨国公司转基因种子技术垄断的形成,揭示跨国公司转基因种子技术垄断的策略性行为;以跨国公司转基因大豆冲击中国大豆产业链的全过程为例,实证分析了跨国公司种子垄断的影响,归纳出跨国公司转基因种子技术垄断的多种产业风险。提出了消除跨国公司转基因种子技术垄断的风险、重视生物质能源、强调农业和食品的重要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二十字总要求。2017年12月29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绘制了乡村振兴战略“三步走”时间表:第一步,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第二步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第三步,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相似文献   

18.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旅游被视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重要抓手。现有研究主要强调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的耦合性,忽略了发展过程中实际主体互动,造成了乡村社会重构。研究发现,乡村社会作为农民生产、生活的权利空间,因受政府力量及资本力量的介入被重塑,造成旅游空间与乡村社会权利空间之间的结构性张力。从而导致农民的基础生产生活空间使用权、旅游经济分配权及公共资源享有权被资本主体吸纳,造成农民权利空间的挤压。而乡村产业振兴的有效实践,关键是要“目中有人”,保护农民的权利空间,应基于“平等”和“共享”的权利保障原则,探索出既能推动产业发展又能维护农民乡村权利的协调包容发展路径,从而促使产业发展有效契合乡村振兴目标。  相似文献   

19.
农业大学具有独特的优势,是产业振兴的生力军、人才振兴的培育地、文化振兴的策源地、生态振兴的新智库、组织振兴的孵化器,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以华中农业大学为例,提出并探索建立农业大学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三种典型发展模式,即服务于贫困山区精准脱贫目标的“六个一”产业振兴模式、服务于平原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目标的“双水双绿”绿色农业发展模式、服务于城郊地区都市农业综合发展目标的田园综合体发展模式,针对不同的发展模式,探索出“可复制、易推广、能成型”的农业大学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模式与路径。  相似文献   

20.
刘茂胜在1999年9月1日《科技时报》撰文说,国家科技部召开的贯彻全国技术创新大会精神工作会议指出,结合制定“十五年”计划,科技创新要力求新的突破:首先在宏观战略上要有新的突破,突出国家目标。实施技术跨越战略、坚持市场导向和应用导向、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加快中西部经济和科技发展、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技术相结合。其次是在重点领域要有新突破。大力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大幅度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的国际竞争力、增强高技术自主创新实力、提高服务业的技术和知识含量、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大力发展军民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