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叠是汉语语法研究最早被关注的现象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语言现象呈现出不同的变化形式。分析现代汉语中词语重叠的内容、形式、意义以及词语重叠的原因发现,重叠在不同的场合或起到语法的结构性作用。或起到语用的审美作用。无论哪种作用,都反映出重叠是中国文化中的一种特殊用语现象。我们通过分析这种语言现象,以求可以指导我们的生活用语,丰富我们的汉语词汇。  相似文献   

2.
康德“图式”论的符号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式”(Schema)理论是康德哲学中最有争议的部分之一。本文拟从符号学的角度对它进行分析,以此沟通起康德与现代西方哲学的科学主义精神之间的内在联系。在进行这一工作之前,我们须从康德范畴的语形学思想入手。康德哲学的“哥白尼式革命”的实质,是要建立起“概念使对象可能”的新思维方式。这就是,我们是依靠范畴所提供的先天法则来建构起对象,赋予经验判断以普通必然性的。范畴对经验知识在形式上的这种建构性,在康德看来就好比语法在语言现象中的规则作用。我们可以把经验看作是一种语言,它是根据范畴这种“先验语法”对自然现象加以拼写的结果。“假如我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对母语为汉语的日语学习者产生的整体性偏误进行了分析。这些分析主要围绕日语复句主语的不当省略、复句连接形式的混用这两个部分展开的;而偏误是学习者对日语语法项目的使用规则进行了过度概括、对日语语法知识掌握得不充分等因素造成的。  相似文献   

4.
"的"、"地"、"得"是三个不同的结构助词.虽然历史上它们合用,但分用体现了语法发展的趋势,是规范化现代汉语的要求.今天,社会上混用"的"、"地"、"得"的现象广泛存在,这种混用毫无疑问是不规范的.  相似文献   

5.
语言学关于语义分析的研究最早得益于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理论的发展。自从菲尔墨的“格语法”诞生以后,这一问题也引起心理学界的普遍关心。为此,心理学家们以奎利恩的“语义网络”为雏形提出了许多关于语义分析的心理模型。由于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在研究语义问题时分别采用了不同的价值标准,即心理学家要求他们的规则系统要符合人们言语活动的心理过程,而语言学家则强调语义规则要同语法规则相联系,这就导致了心理模型与语言表层语法规则之间的脱节。因此本文主张,努力探究心理模型与语法规则之间的联系,是今后心理模型理论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词语与词语之间的搭配,有其内在的联系和规律,除了在句法结构上要符合组合原则外,重要的是要受语义内容和逻辑范畴的制约。言语交际中有这么一种特殊现象,即词语与词语之间的搭配,符合语法规则,但又超出了词语之间的语义内容和逻辑范畴的常规,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作词语的超常搭配。  相似文献   

7.
格位变化是维吾尔语中的语法范畴之一。所谓语法范畴就是一种语言中对同类型语法现象包含的共同语法意义所作的抽象概括和归类。任何语言中词的变化和组词成句的方式在其语言中都有一定的规则,这些规则的综合就是这个语言的语法。维语中的格位就属于词的变化这一种具有一定规则的语法现象。维吾尔语是词形变化相当发达的语言。维语中除去词序、虚词、语调等语法手段外,  相似文献   

8.
在总结其它学者研究语言模因论状况的基础上,尝试将模因论用作语法层面的研究,是对语言学理论思维方法的拓展和创新。语言随人类大脑的进化而进化,随客观事物的发展而发展,用发展的思维来学习语法,这一哲学观点可有效指导语法理论和应用。采用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的辨证方法来分析语法规则和语法变体中的模因现象,可以充分阐明这一哲学语言观对二语习得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主谓一致是英语语法基本问题之一。Quirk等人提出英语要遵循三条原则:语法一致,概念一致,接近原则。但随着语言的发展,出现了许多与之不符的语言现象。本文从语法的规定性,语法范畴的模糊性,语言的动态性这三个方面来说明这种反传统现象出现的必然性,并提出应从新的视角来解释这种现象。  相似文献   

10.
§1 句法结构分析的原则1.1研究汉语的句法结构,目的在于找出汉语句法结构的规则,规则是概括的、抽象的,它是通过各种具体的结构形式表现出来的,因此必须坚持语法形式与语法意义相结合的原则.而意义是抽象的,形式是有形的,研究者应该努力从形式下手去找出意义,要努力找出各种足以表现句法结构意义的形式,用形式来明确区别结构之间的同异,意义由形式表现,这样才有说服力.1.2句法结构的分析,一是要研究一个结构内部的组成,成分与成分间发生什么结构上的关系,二是要研究这一结构与另一结构的关系.这种结构关系的概括,才能成为句法中的语法意义.不表示句法结构关系的意义,不属于句法中的语法意义.另一方面,这种语法意义必须是由某种结构形式表现出来的.那种没有语法结构形式作为它的  相似文献   

11.
粤方言的一些语音、语法现象已开始进入普通话 ,对于这些现象我们应当做两方面的分析 ,一方面要将那些影响普通话纯净度的语言现象从普通话中剔除出去 ;另一方面 ,我们也要吸收那些已被人们广泛接受的语言现象。使普通话—我们汉民族的共同语能朝着健康、规范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认识论的角度研讨Fillmore & Kay的构块语法理论,尝试提出语言学研究的"同异律"--异中见同、同异互动、求同存异.我们认为,同异律是人们的认识规律在语言学研究中的反映.对一种语言现象的研究,应当在观察其特殊性的基础上归纳其内在的普遍特征,然后用普通的语法规则对这种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3.
英语语法教学探讨赵化学语法给人们的印象是规则多,条条框框多,加上数不清的习惯用法,学习起来令人感到枯燥乏味。但是人们要学习语言又离不开语法,语言是受规则支配的。若语言只是一堆由声音组成的杂乱无章的材料,那我们就不可能学习语言,也无法用它进行交际。语言...  相似文献   

14.
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语法习得模式具有相似性。这种相似性特征突出体现在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语法词素、否定句和疑问句的习得过程中。追根溯源,这种相似性存在的主要原因是人脑天生具有内化语法规则的习得机制。在外语语法教学中,创建高质量的课堂习得环境,有利于内化语法规则。在学习外语语法时,增强学习语法的意识,有助于加快语法体系的习得。外语教材编写者和外语教师在编写教材和教授语法时,要尽量与语法的自然习得规律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15.
具有中级汉语水平的韩国学生用书面语表达常常会出现一些语病.本文就语序偏误这一现象,从语法形式规则及语义表达规则方面分析其偏误及原因,进而探讨如何帮助学生克服障碍,造出合乎汉语规则语句的办法,阐发对外汉语教学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一般的教科书和教师的一般教学,对语法现象的研究几乎都是静态的,这是为了适应练好语法分析基本功的需要。静态的片断分析有其局限性,要想深入揭示语法规律,还需进行动态的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7.
现代汉语词类活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词类活用”是古今汉语一脉相承的语言现象。古代汉语的活用类型大都存在于现代汉语中,反映了语言的连续性;汉语的古今演变又使活用的类型产生了新陈代谢,折射出了语言的发展变化规律。我们认为:从语境的角度可以寻绎出“活用”这种看似不规则语言现象的规则,活用词由于语境中相邻语法成分功能的同化而“转类”。  相似文献   

18.
一、语言交际能力的涵义要分析语言交际能力,需要用交际的观点来分析语言。语言的交际观点包含语言的结构观点和功能观点。语言的结构观点注重结合语言材料方式的语法系统。语法系统传授语言知识,描绘词序规则和句子生成的规则。这些知识构成一个人的语言能力,使他能造...  相似文献   

19.
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其固有的谴词造句的规则,正是在这样一种规则的主导下,原先分散的语言符号能够被特定的人群约定俗成地组织、整合起来,形成一种有固定表达模式的语言系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语法是语言中最具有理性和逻辑性的一部分。但是,日语语法在实际应用中还常常会出现与语法规则不一致的情况。在本文中称之为"特例"。本文中,笔者对日语中的动词、形容词、形容动词、名词及其音变现象在不同活用规则中出现的一些特例进行归纳和总结。在学习过程中掌握语法规则的同时,准确理解其中的特例,会大大提高我们的日语能力。  相似文献   

20.
汉英语法隐含性与外显性的思维根源探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汉语语法的隐含性与英文语法的外显性差异很大,这主要源自于中英两国人民认知行为的差异,从思维根源入手分析这些差异,可以进一步论证语法规则与认知策略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