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文明建设是世界范围内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任务与课题。儒家自然观蕴含丰富的保护生态、美化环境的思想资源,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儒家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万物应该和谐共存,人与自然在本质上是同源的,同时在主体意识方面,人又是高于自然的。人对自然的态度应该是既利用自然、又爱护自然。儒家的自然观既区别于片面强调征服自然的人类中心主义,又有别于众生平等的观念,这一自然观对矫正现代工业文明所带来的破坏自然的弊病有重要意义,对当代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发展生态文明、建构环境伦理具有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2.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核心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是融为一体的;劳动是对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的控制;真正的人的生产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唯一途径.这些观点展现出辩证性、实践性、社会性的特点,对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自然是欧·亨利小说中不可或缺的内容。通过对自然在欧.亨利作品中呈现的方式进行考察,发现欧.亨利拥有生态意识,其自然观具有生态性,体现了生态平等论和自我实现的意识。具体表现为:自然具有灵性,包容万物;人类尊重、关爱自然;自然馈赠人类,为人疗伤;人类被物化,而自然被人化。  相似文献   

4.
立足感性的对象性活动即实践,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既尊重自在自然的先在性,又彰显自然的属人性;既秉承自然的系统有机性,又坚持自然的可分解性与科学认识自然的合理性。这一双重意蕴的生态自然观为超越生态中心主义的荒野自然与人类中心主义的机械自然提供了全新的境域与立场。植根于“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现实语境,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承接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思想动力,坚持尊重自然与积极介入自然的辩证统一,在实践范式的生态变革中推进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5.
刘英 《云梦学刊》2023,(2):102-107
面对严重的生态问题,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性日益遭受质疑。生态学马克思主义高举人类中心主义旗帜,通过诠释马克思“自然”概念的现代性,强调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建构自然—文化—历史唯物主义,彰显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态感知性。在马克思那里,自然观与历史观在人类实践基础上实现了统一。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对抽象自然观的批判及当代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卫军 《北方论丛》2008,1(1):135-138
抽象自然观以非实践的方式来看待自然,割裂了自然与人、自然与历史、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联系。马克思现实的自然观全面地阐述了人与自然、历史与自然、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辩证统一关系。人化的自然是对人与自然之间认识和实践的对象性关系的概括;历史的自然是对在物质生产实践基础上历史与自然统一的概括;人本学的自然是对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辩证统一关系的说明。马克思现实的自然观对于我们今天认识生态问题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多维自然观的生态意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克思自然观呈现的是多维度、多视角的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在生态环境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重新审视马克思的自然观非常必要。论文通过对马克思自然概念的历史考察与解构,诠释了多视角下的马克思自然观的基本内涵;阐明了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意蕴;并分析了马克思生态自然观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8.
目前人与自然的关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全球性的污染和生态失衡迫使思维着的理性不断反思人的实践及对自然的认识.其中人在改造自然过程中形成的机械化的二元论自然观则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着重考察了迄今为止人所具有的自然观的历史形态,剖析了它们的非自然性,指出生态化必将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的感性自然观全面地阐述了人与自然、历史与自然、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辩证统一关系。感性的自然强调的是自然与人的相关性;人化的自然是对人与自然之间认识和实践的对象性关系的概括;历史的自然是对在物质生产实践基础上历史与自然统一的;人本学的自然是对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辩证统一关系的说明;价值的自然是对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满足与被满足、需要与被需要的价值关系的概括。马克思的感性自然观对于正确认识与解决全球性的生态问题具有多方面的启示与意义。  相似文献   

10.
自然观的变革林德宏一纵观大约两千年的自然观研究,虽提出了许多观点和学说,但具有根本性的缺陷。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以往的自然观以研究天然自然为主,主要是研究人类出现以前的自然界,不同人发生作用的自然界。这种研究表明先有自然界,后有人;先有物...  相似文献   

11.
在一个历史时期内,自然哲学的发展比较缓慢,甚至被现代西方哲学遗忘。自然哲学是哲学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要对自然哲学研究进行新的构想从自然本体论转向自然发展论,从天然自然观转向人工自然观、并对自然哲学进行准确的定性和定位。  相似文献   

12.
于冰 《北方论丛》2011,(6):122-124
"人化自然"是马克思自然观体系中的重要命题,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动态关系,而这一论断又深谙其实践哲学的基本范式,强调人的主体性对自然的客体性的一种自觉主动的对象化和非对象化。而"人化自然"命题又成为现代中国构建生态意识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3.
论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生态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自然观认为 ,自然界是人类生存的环境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劳动是人对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的控制 ;人类要学会预见自己行为的长远的自然影响和社会影响 ;真正的人的生产有两种尺度 ,它要顾及其他物种的生存需要。这些充满生态智慧的光辉思想对于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郭象的自然观涵盖天地万物的方方面面,在理论逻辑上实上通于其"适性逍遥"的理论,是其逍遥观的理论基础.通过自生之自然、自性之自然、理之自然及无为之自然诸义,郭象建立了一个完整的自然哲学体系,在理论形态上不仅是对前人的重大突破,亦将道家之自然观发展至其极.  相似文献   

15.
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马克思在批判和继承黑格尔唯心主义自然观和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础上,阐发了一种独具特色的人化自然观。马克思在自然观上所作出的一系列重要论断,对于我们今天考察当代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各种全球问题、探寻当代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江西社会科学》2014,(8):48-53
生态危机的实质是自然危机。从人类文明维度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澄明社会实践活动的性质与状态,探寻现代自然危机的根源,重寻"人向自然的统一"与"自然界的优先地位"的意识,推进科技的生态化转向,是当代生态文明的发展方向。透过自然观的哲学演化进路,重现"共生共荣的辩证自然观",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融"观念的回归,是自然救赎的可能途径。合理探讨"自然救赎"的实现路径,对建构正当、合理的社会制度、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及实现"美丽中国梦"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阐明了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关系,其核心是人在通过生产实践活动与自然界发生关系时,如何达到一种和谐、均衡的状态。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人类违反自然规律的生产实践活动导致了其与自然的紧张关系,使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并引发了一系列灾难性的后果,急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引导科学的生产实践活动。要深入领会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并继承和发扬,从构建社会文化、尊重生态多样、坚持科学发展以及完善体制机制等方面加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能够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引导人类走向更高层次的文明。  相似文献   

18.
<正>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认识,包括对自然界的本原、演化规律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的根本看法。其中自然界的本原问题又是最基本的,它决定着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等其他方面的理解。船山是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之集大成者,他对宇宙自然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探讨,有许多超越前人、启迪后人的生态智慧。  相似文献   

19.
赵芃 《贵州社会科学》2005,3(2):100-101
自然观是人们对于自然的系统观点和认识,是科学化的世界观和宇宙观.基督教、伊斯兰教与道教的自然观有许多共同之处.特别是在自然的规律性、运动观、系统性、持续性、本体性、生命观等方面的趋同与融和,是我们认识和理解生态自然规律的重要切入点.研究"三教"的自然观,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对待宗教,发挥宗教的社会作用,使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刘杨 《理论界》2013,(11):4-6
马克思唯物主义自然观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为人类克服生态危机问题指明了方向.通过分析人、自然、社会三者的辩证统一关系,马克思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所遵循的资本逻辑原则是导致危机的必然结果.马克思唯物主义自然观预示着人类必将通过走生态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最终实现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