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兹暑 《高校社科动态》2004,(1):43-48,F003
一、美国外交史学的产生和发展。在美国,外交史作为历史学科中一门独立的专业科目,产生的比较晚。它产生于20世纪初,成熟于20年代。但总的看来,发展缓慢,成就不大,有成就的外交史学家不多。从二战结束到70年代初,没有一个外交史学家获得过美国图书最高奖——普利  相似文献   

2.
20世纪初美国总统威尔逊的国际“新自由”中关于美国“引导世界”、划分“文明国家”和“独裁政权” ,认为国家制度决定战争与和平等观点 ,在 2 0世纪后期最终发展成为“民主和平论”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我国史学界一般只注重18世纪中叶以英国为中心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对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初,以美国和德国为中心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则研究甚少。甚至有的史学家认为:“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可以实现多次的技术改革,但工业革命只有一次。”①这种说法显然不符合历史事实。其实欧美国家已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提法。②如英国《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中明确提出:“在1870年到1914年期间,欧洲和美国发生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历史  相似文献   

4.
作为美国文学史上公认的经典作家,霍桑及其作品不仅被伟大的作家一再提及,更有许多文学、文化史学家对他展开了深入研究.近代甚至还有文学理论家认为霍桑对美国文学的影响可以用“霍桑的传统”这一术语来形容.文章追溯了从19世纪中期到21世纪近150年国外霍桑研究的历史,特别是20世纪后半叶,几乎每一种文学流派,如新批评、神话原型批评、精神分析研究、解构主义、女权主义、新历史主义批评等每一种文学流派都少不了文学理论与霍桑研究的结合.或许这一代代评论家对霍桑及其作品的关注本身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1620年11月11日,102名英国移民乘“五月花号”在普利茅斯登陆.从那一时刻起,清教徒就在北美这片土地上深深打下自己的印记.这些“移民始祖”和后来的一批批清教徒们,以自己所特有的首创、艰苦奋斗和务实精神,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执着追求与拼搏,为“美国信念”,为美国人性格的形成与塑造做出重要贡献,写下不可磨灭的历史篇章.美国史学家菲利普·施弗认为“清教是北美宗教的主干”.法国史学家安德烈·西格弗里德指出:“要了解美国信念的真谛,就必须追朔17世纪英国清教的历史.”  相似文献   

6.
20世纪初,刚刚完成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美国,又经历了一场广泛的社会改革运动的洗礼。由于形形色色的改革者多以“进步派”自命,美国史学家习惯地将20世纪初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美国历史称之为经历过“进步运动”的“进步时期”。 由于进步运动改革内容复杂,参预者之广泛,于是进步运动的性质成为美国史学界长期  相似文献   

7.
科学与哲学的关系问题是20世纪初中国哲学界争论的一个热点问题。对于当时流行的“科学已蚕食了哲学”、“科学最终将取代哲学”等观点,张东荪进行了自己的思考与回答,他认为,科学是不能代替哲学的,科学与哲学各有特质,二者不但无抗争而且能相得益彰,这是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科学主义思潮涌动之中的另一种声音。重温他的观点,在哲学的自我理解中详细探索科学与哲学的关系会有益于深化我们对哲学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20世纪50年代,“正统派”占据了美国外交史学的主导地位。“正统派”是对“国家主义学派”、“宫廷史学家”以及“现实主义学派”三大学派的笼统称呼。这些外交史学家对美国外交史及现行美国政府的外交政策,或极力美化辩护,或予以激励批评,但无一例外,都从对美国外交政策目标以及他们自我定义的美国国家利益的高度认同这一立场出发的。同时,他们的方法论也存在着视野狭隘、系统化解释模式不足,以及史料运用上对官方档案的迷恋等缺陷。  相似文献   

9.
2000年11月2日,湖北大学经济学院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为21世纪初湖北经济发展战略出谋划策的学术论坛。与会的专家学者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从不同视角为21世纪初湖北经济发展提出了许多具有战略性的建议和对策。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入世”、经济全球化、西部大开发:湖北经济发展的重大机遇21世纪初湖北经济发展面临哪些有利条件是与会者首先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大家对此进行了热烈的探讨。长期从事世界经济研究的专家、湖北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陈继勇教授认为,21世纪初湖北经济发展有两大外部机遇。一是中国“入世”。中国“入…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古代的纸币产生于公元10世纪,比其它国家早二百多年。在正式使用纸币之前,汉武帝(公元前一世纪)时的白鹿皮币就具有纸币的性质。唐宪宗(公元合世纪初)时的“飞钱”曾被史学家们公认为纸币的滥觞。“飞钱”类似汇票,是一种兑换的票券。后来真正的兑换券,也带有“飞钱”的性质。兑换券和纸币是由“飞钱”发展而来的。 我国古代最早的纸币是由兑换券演变而来,而最早的兑换券是北京四川商人先行使用的。当时四川使用铁钱,一贯重25斤,携带很不方便,于是四川商人便印制了一种纸券叫做“交子”代替铁钱流通。 最初的交子是用楮…  相似文献   

11.
鲁先圣 《社区》2010,(11):5-5
世界上有两位以利用“纸条”而著名的作家,一位是与雪莱和拜伦齐名的英国诗人济慈.另一位是20世纪美国著名小说家杰克·伦敦。他们一个是用“纸条”作为学习知识的媒介.一个是用“纸条”随时记录下自己的创作灵感.小小的“纸条”。成为他们文学生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2.
初到美国的人,开始时都常常习惯于国内的行为方式,不甚注意自己作为消费者应有的权利。这也难怪,国内商家天天喊“顾客是上帝”,但真正得到“上帝”对待的消费者极少。 相对来说,美国市场发育比较健全,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规较为具体、明确,加之,它又是一个相信“上帝”的国家,因此消费者保护自己的客观条件较好。但能否真正做一次“上帝”,有时也要据理力争。 刚到美国不久,一位较早来美学医的朋友就一再告诫我们,购买各种商品或享受各种服务时,一定要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并给我们讲了一件刚刚发生在她身上的事情:在一次例行妇科检查中,美国医生建议用新式节育环代替她  相似文献   

13.
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为挽救严重的经济危机下的美国资本主义制度,实行了“新政”。罗斯福“新政”的经济指导思想是什么?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国内外许多学者认为,“新政”是以某一资产阶级经济学派的观点为指导思想的。就我所知,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意见:一、认为“新政”的指导思想是凯恩斯主义。二、认为“新政”是以三十年代美国芝加哥经济学派(早期芝加哥学派)的观点为经济指导思想的,且认为这一学派的观点“是和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者凯恩斯的理论或凯恩斯主义相吻合的”。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美国史学流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独立的史学研究开始起步,而后有了快速的发展。进步学派是美国20世纪初最大的学派,后来利益一致学派取而代之。60年代以后,学科间的交叉渗透使史学家的价值取向出现变化,由此扩大了美国史的研究范围,使得美国史坛出现了流派林立,争论激烈,互相促进的多元化局面。一个世纪以来,美国史学各派对美国历史在不同时期做出了不同的解释,既反映出历史学家对美国历史认识的不断深入,同时也折射出各个时代不同的社会思潮对历史学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 70年代 ,随着西方社会史研究的兴起 ,家庭史作为社会史的一个重要方面受到了史学家的广泛重视。他们希望通过研究近代早期的家庭 ,更好地认识、理解现代家庭与社会。劳伦斯·斯通这本书的主旨就是以情感变迁为线索 ,“重现了英国家庭从 16世纪初到 18世纪末的历史”。该  相似文献   

16.
一位有意于致中和之中国学人──读麻天祥博士著《汤用彤评传》张三夕20世纪就快结束了。近一百年的中国学术发展史,无论怎么写,都不能忽略或轻视三个人,即本“世纪初一同在美国留学,被称为“哈佛三杰”的吴宓、陈寅格、汤用彤。这三个人的学术经历和基本素质有相似...  相似文献   

17.
塑造一代跨世纪人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塑造一代跨世纪人才黄建钢自人们意识到这代表着“未来”的21世纪快要到来时,对21世纪的预测纷涌而至,见仁见智的观点层出不穷.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认为,"21世纪是研究生的世纪一”有科学家预测,“ZI世纪是一个生物工程的时代,”也有科学家以为,“ZI...  相似文献   

18.
莎拉·蒂斯黛尔是20世纪初美国诗坛独具风格的女诗人。她的诗歌继承了维多利亚时代英国诗歌的“夜莺传统”,兼具浪漫主义与唯美主义之特点。她所开创的“恋歌体”别具一格,为她赢得了很高的声望。由于20世纪前期现代主义诗歌在美国兴起,蒂斯黛尔的声望很快被以庞德等为代表的现代主义诗人遮蔽,她也因此被认为是一位“被忽略的”诗人。蒂斯黛尔的诗歌在全世界一直拥有大量的读者,她对中国新诗发轫时期的诗人,特别是对胡适、闻一多等,都产生过显著的影响。一个多世纪以来,国内对蒂斯黛尔诗歌的翻译很不系统,对其诗歌的研究更是近乎空白。本文试图以传记批评的视角全面探索蒂斯黛尔的诗歌创作生涯,兼论她对发轫期中国新诗所产生的影响,及其在中国传播的情况。  相似文献   

19.
“用典”名称的由来,肇始于元人王构的《修辞鉴衡》。但是,直到20世纪30年代初,才有金兆梓氏重提“用典”这一名称。之后,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沉寂,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赵克勤在论及古汉语修辞法时才再提“用典”一语,并将其作为古代汉语修辞法的一种。在此之后,又无人再提“用典”这个名称了。20世纪90年代,笔者在博士论文《委婉修辞研究》中明确定义说:“用典’,是一种运用古代历史故事或有出处的词语来说写的修辞手法。”到了21世纪初,笔者在所著《修辞心理学》中,又进一步阐发了这一定义。  相似文献   

20.
3年前,有一个著名的美国“老外”,辞别大洋彼岸的优越职位和优厚待遇,“空降”到上海的一家私营企业。 如今,3年时间过去了,这位“老外”在中国过得怎么样?3年时间里,他都做了些什么?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的短短10年里,世界经济前所未有地上演了一出“蚂蚁搬家”的新版故事:全球500大公司中的近300家在10年内向着同一个方向发起了集团式冲锋,资金、人才、技术、品牌、管理……所有代表当代经济发展最高成就的生产要素,以一种不可遏制的激情流向中国。在这段历史中,有一个人物应该被国人铭记:他就是原联合国粮农组织官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