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8 毫秒
1.
论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信息加工心理学把知识划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尽管两种知识“本是同根生” ,但它们仍然存在着差异。对于一线教师而言 ,弄懂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异同并不困难 ,关键要在具体的学科教学中实现两种知识的相互转化 ,教会学生在适当的情境中以适当的形式提取某个知识点的技能 ,把知识学活。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虽然花费的时间很多,但效果却不理想,这使我们思考,是否在语文知识的选择上存在问题。引进认知心理学的知识分类观,我们找到了原因:当前的语文教学,陈述性知识介入太多,而程序性知识则引入太少。通过对叶圣陶先生的《文章例话》如何建构程序性知识的分析,我们得到了启示:语文教学必须作更多的静态的程序性规则的总结。  相似文献   

3.
语言表达自动化和输出流利性是学习者成功"习得"第二语言的具体表现,这就需要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达到处理自动化.首先综述了Anderson提出的"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基本概念及其相关理论基础,进而讨论了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二者之间的关系和这二种知识对二语习得的启示.文章最后对陈述性与程序性知识进行了评析并且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当代认知心理学的广义知识观将知识分为两类,即表示"是什么"的陈述性知识和表示"怎么做"的程序性知识,写作知识是融知识、技能、策略为一体的程序性知识。写作知识的教学要遵循程序性知识认知学习规律,经过理解知识、命题表征阶段获得陈述性知识;再通过相同与变化情境的练习,转化为产生式表征的程序性知识;最后在评价和修改中认识知识应用的适当条件,获得策略性认知,从而可以在跨情境中迁移运用。  相似文献   

5.
口译课堂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译员的口译能力。根据认知学习理论关于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分类以及能力从以陈述性知识表征到以程序性知识表征的转化过程,本文提出交替传译教学应包括基于口译基本理论的课程模块、基于口译技能训练的课程模块、基于口译专题训练的课程模块、基于口译模拟训练的课程模块和基于口译综合实践的课程模块。在不同的课程模块中,应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译员逐步成长为合格的译员。  相似文献   

6.
认知心理学认为长时记忆知识体系中包含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为提高元认知策略使用水平,学习者需要将其陈述性、程序性知识转化为条件性知识。只有当这种转化在大脑中达到自动化程度后,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才能更有效地使用元认知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改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7.
安德森(J.R.Andersen)将多种划分标准混淆在一起对知识进行划分,使人无法辨别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这两个概念的能指(符号的音形)和所指(符号的意义)。从音形上看,这两个概念似乎是有区分的,但从意义上看,这两个概念的区分度非常低。几乎没有不能被陈述的知识,也没有不具备程序的知识。所谓不能用语言表达的程序性知识不是一种知识,而是个体内部的自我监控能力。  相似文献   

8.
基于对学生书面语言表达障碍进行的心理分析,通过知识分类理论,作者发现,目前大学生英语作文能力的表现在写作的各个环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陈述性知识缺乏,从而影响运用程序性知识解决作文过程中面临的种种具体问题。提出进行以阅读为中心的多方位的陈述性知识教学和控制半开放的程序性知识训练,使大学英语作文教学做到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9.
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识是主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知识可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两类,分别与我国传统教学中所谓的知识和技能概念相当。语文陈述性知识是指命题网络或图式表征的、需  相似文献   

10.
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对中国学习者的英语认知作用十分重要.在英语认知过程中,知识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转化,从而促进学习者的语言认知、文化认知、认知策略、认知水平以及英语使用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考察和评述了台湾两代自由主义思想的代言人——殷海光和李敖之间的师生关系,并通过分析他们在自由民主气质上存在的差异以及在所担任的社会角色、人格动力上的差异,展现了他们对自由主义的理解和追求上的不同向度。  相似文献   

12.
侵占罪是修订后的刑法新设的罪名,对于侵占的行为在刑法修订之前一般类推为不作为犯罪而通过民事途径处理;非法侵占他人财产罪;直接以盗窃罪、诈骗罪等论处。新刑法实施后,中国刑法学界对侵占罪的认识还不统一,诸学者有着不同的观点,司法适用中认定此罪时也遇到了困难,笔者在此将对拒不退还或拒不交出的最后时限以及遗忘物与遗失物的区分两个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隐喻和模因作为目前西方语言学界的两个热点课题,其研究正在日趋成熟,但将二者联系起来进行对比研究的尚不多见。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必然会加深对两种理论的认识,促进其研究。其实,模因和隐喻密不可分,它们在特点、类型及成因等方面都存在相似之处,但也不乏差异。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主流文化崇尚“利他”的价值观 ,英语国家则以“利己”为社会行为的出发点 ,从而形成截然不同的文化特征。探寻“利己”与“利他”文化系统的特征及其互撞、互斥规律 ,无疑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实践观与西方近代实践观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对它们展开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实践问题研究中的一些规律性东西得以显现;首先,在知行关系问题上达到认识的统一并非易事;其次,关于实践内涵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应该是什么”到“是什么”的发展过程;其三,关于知行关系的探讨是一个认识不断反馈的过程;其四,关于知行关系的认识是一个逐渐逼近真理的过程;其五,实践与价值的关系问题是关于实践问题研究中的本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6.
浅谈《专业英语》教学内容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专业英语》教学内容的选择是保证教学效果和提高学生专业语言应用能力的前提。选择时应充分认识专业英语与基础英语和专业课的区别,以专业知识体系为教学框架,所介绍内容应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  相似文献   

17.
全国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中,地区之间的差异和不平衡是现实的,而且这种差异和不平衡将会在未来较长时间内继续存在。地方高校的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相连,二者之间的依托和互动关系,是地方高校办学的地域优势。  相似文献   

18.
Pearl S.Buck and Xiao Hong are two female writers of different countries.In their masterpieces The Good Earth and The Field of Life and Death,they portrayed the typical images of women of modern China in different writing style,and presented their miserable destiny;at the same time,the writers also eulogized their character of kind,industrious,firm and resourceful and the startling willpower in struggling in the male society.In this paper,the author will make a comparison of the images of O-lan and Wangpo t...  相似文献   

19.
严羽的《沧浪诗话》是宋代诗话的压卷之作,它对宋以后的诗学理论发展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其中的"辨体意识"是严羽诗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严守诗歌的"当行本色"与诗文界限、确立以盛唐诗歌为师法对象和诗内诸体界限辨析等方面内容。而严羽严辨诗体的目的有二:一为直接目的,开拓学诗者的眼界,提升其见识;另一个是终极目的,要为后学指出一条行之有效的学诗门径。严羽辨体意识的产生有两方面原因:从实践角度讲,宋诗发展至南宋已显露出诸多弊端,严羽欲找出时弊,规范宋诗的发展方向;从理论角度讲,在诸体文学之中,诗学理论发展得最为完善,创作法则最为严格,故破体产生之时,反对的声音,即辨体意识也最强烈。  相似文献   

20.
论题对法释[2001]29号与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刑法第384条第一款的解释》两者的效力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对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基本要件、何为“以个人名义”、何为以“个人决定以单位名义”以及对不具有法人资格的私营企业、私营合伙企业归类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