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现行失业保险制度的主要措施是:国有企业按照全部职工标准工资总额的1%提取失业保险金,不足部分由地方财政补贴。这种通过社会统筹来筹集资金的方法存在以下缺点:一是失业保险的实施范围小,享受失业救济的对象少,造成失业机制和保险机制的错位,使几乎没有失业机制的国有企业建立了失业保险制度,而有失业机制的企业则几乎没有保险制度,这显然不符合社会保险应有的社会性和广泛性的要求。二是失业保险基金的筹集方式单一,随着失业人员的不断增多,失业基金开支的增大,地方财政和企业难以承受,同时也不能体现权利和义务相统一…  相似文献   

2.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近三十年的发展实践为今后建立适合中国国情、可持续发展、融“保障生活、预防失业、促进就业”三项功能于一体的失业保险制度提供了深刻启示和借鉴.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功能亟需进行转型,应实行积极的失业保护政策,激励失业人员再就业;调整失业保险制度设计重点,突出稳定就业和预防失业功能;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和规模,促进更多失业人员实现就业.  相似文献   

3.
我国自1986年实施失业保险以来,取得了~些成就,截止1993年底,已有53万个国有企业参加失业保险,覆盖职工近8千万人,覆盖面占国有企业的95%以上。累计筹集基金26亿多元,为103万失业人员提供了失业救济,并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使大部分失业者获得重新就业的机会。(1)但是,我国现行失业保险制度还存在许多缺陷和问题,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应该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失业保险模式.完善现行失业保险制度。让其充分发挥应有的功能和作用。一、我国现行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失业机制和保险机制…  相似文献   

4.
张莉 《新疆社科论坛》2005,5(3):42-44,72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面临着劳动力供给压力过大、失业问题日益严峻的挑战,暴露出许多不足。我国失业保险覆盖率低,保障水平有限;失业人员的统计不准确;缺乏失业保险方面的立法;失业保险资金筹集渠道单一,管理亟待加强;失业保险基金统筹层次不高,互济性差;促进再就业功能不足。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应实行差别费率制,应将再就业作为失业保险的发展取向。  相似文献   

5.
本文回顾了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并指出了我国现行《失业保险条例》存在的缺陷及不足之处。为此,必须强化失业保险的促进再就业功能,扩大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重新设计失业保险费率、提高失业保险金的标准,提高失业保险立法层次,加强失业保险基金的筹集和管理,实行失业保险税。  相似文献   

6.
建立国家公务员失业保险制度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政府机构的改革和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推行,国家公务员失业的情况难以避免,建立和完善我国国家公务员失业保险制度已势在必行。本文在分析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建立国家公务员失业保险制度的必要性,提出了从制定国家公务员失业保险法规、完善有关配套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入手,从而尽快建立起我国国家公务员失业保险制度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孙放 《理论界》2004,(3):99-99
一、建立失业保险制度的目的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将会对社会治安、经济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是“聚集众多资金,分散危险损失”,通过互助共济,使需者得到帮助,体现了国家福利政策和福利分配的色彩。失业保险是由国家以强制性的法律规范予以确立和推行的制度,他作为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是全体社会共同参与的事业。建立和完善失业保险制度,能使失业的群体得到最低的生活保障,使国家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生产力发展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提出了发展经济的宏伟…  相似文献   

8.
关于失业保险制度的政策和理论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已走过了20年的发展历程,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这一新型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深化企业改革,保持社会稳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在总结失业保险制度发展实践的基础上,探讨、分析有关失业保险的政策和理论问题,以引起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深入思考,为丰富和发展失业保险理论,促进完善失业保险制度服务。  相似文献   

9.
本文回顾了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并指出了我国现行<失业保险条例>存在的缺陷及不足之处.为此,必须强化失业保险的促进再就业功能,扩大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重新设计失业保险费率、提高失业保险金的标准,提高失业保险立法层次,加强失业保险基金的筹集和管理,实行失业保险税.  相似文献   

10.
美国失业保险制度在保证美国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促使其重新就业、保障社会稳定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成功的经验。美国失业保险制度的运作机制、待遇标准、适用范围、支付期限、资金筹措及促进就业等方面的成功做法,为完善我国失业保险制度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1.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王舒娅1986年国务院首次颁布《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这标志着我国的失业保险从无到有。迈出了第一步。到1991年末,全国参加失业保险基金统筹的职工6615万人,占国营企业职工总数的88%①,有少数地区已将失...  相似文献   

12.
失业是一个世界性问题,不同的国家失业原因不同,治理失业的对策也不一样。中国在经济体制转轨和产业结构调整中,失业现象严重。这一现象使中国的贫困人口增加,保障这些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最大限度地实现再就业,已经成为我国当前一个突出的问题。在原有失业保险制度、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基础上,构建符合中国现实国情的失业保险———失业救济———最低生活保障的失业保险新模式,势在必行。一、现行的模式  (一)失业保险制度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 986年国务院发布了《…  相似文献   

13.
美国、德国和瑞典失业保险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玉侠 《东岳论丛》2004,25(1):196-198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起步较晚 ,在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 ,应不断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当前 ,美国、瑞典、德国在失业保险覆盖范围、失业保险基金的收缴、失业救济方面的一些做法对我国很有启示 ,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经济体制和社会变革处于全面转型和攻坚阶段的时代背景下,失业保险制度面临制度自身和外部环境巨大变迁带来的严峻考验。失业保险制度具有生活保障和就业促进两大功能,在阐释我国失业保险制度于功能层面上由生活保障向就业促进转移原因的基础上,对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在就业促进上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在实践上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借鉴国外经验完善我国失业保险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业保险制度是我国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而建立的一项崭新的社会保险制度。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实行全国统一由税务部门征收失业保险基金的制度,以利于失业保险基金按时足额征收和有效监督及安全运行。缩短失业人员享受失业保险待遇期限,适当提高待遇标准,以利于保障生活,促进就业。理顺失业保险管理体制,当务之急是要建立独立的失业保险工作机构,确保失业保险制度可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国城镇失业保险制度评估体系设计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失业保险制度的运行进行科学评估,直接关系到我国城镇失业保险制度健康运行和可持续发展,而失业保险制度评估体系的设计则是其中的关键.基于此,综合运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等方法,建立起失业保险制度评估指标体系的层次过程模型,并对该体系的运行进行预测,力求为我国城镇失业保险制度提供一套科学有效的监测评估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7.
失业保险制度促进就业功能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衡量失业保险制度促进就业功能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综合评价方法对1998~2003年全国失业保险制度促进就业功能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我国失业保险制度促进就业功能在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了衡量失业保险制度促进就业功能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综合评价方法对1998~2003年全国失业保险制度促进就业功能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我国失业保险制度促进就业功能在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9.
柳州市失业保险制度建立于1986年10月,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关怀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全市失业保险工作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按照国务院《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的要求,制定了失业保险基金的筹集、管理、发放以及失业职工的管理、转业培训、生产自救、促进再就业等办法,形成了一套较完边的工作体系,基本做到了组织健全、制度完备、手续齐全、管理有序,发挥了失业保险制度的失业救济和促进再就业双重功能的作用,为我市经济繁荣、改革深化、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技止到1997年底,全市失业保险制度覆盖的职工总…  相似文献   

20.
市场经济既是法治经济,更是风险经济,激烈的市场竞争必然导致部分企业的破产和职工的失业。目前在我国国有企业转换机制的过程中出现的企业职工下岗和失业人员增多、一些企业的职工家庭生活困难的现象,使得社会和企业对来之迅猛的失业浪潮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和法律防范,导致我国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工作陷入两难的境地。这在很大程度上暴露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特别是失业保险制度方面存在的诸多弊端。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保障制度尚未真正建立起来,还没有完整的失业保险法,至今延用的还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